绪论
节民族志文本写作的中国价值
第二节选取何柳庄作为写作对象的缘由
第三节本书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节村庄空巢化的研究现状
章山川有水的何柳庄
节“秦直道”穿过的子午岭
第二节“义渠戎”立国的固城川
第三节汇人“泾渭”的固城河
第四节从远古走来的何柳庄
第五节土地里的资源
第二章土地里的生计
节庄户人口和身份的转变
第二节从“减租减息”到“耕者有其田”
第三节土地制度变迁中的农业走向
第四节土地上的其他生计
第五节生计组织与管理
第三章土里的生活
节挖土修窑与川地建房
第二节窑洞里的生活
第三节方言土语
第四节庄里人的体质与健康
第五节信仰
第六节永恒的家园
第四章“髻发”的“女子”和“娶回来”的媳妇
节第二代的“媒妁之言
第二节第三代的”自由婚姻
第三节第四代婚姻圈的扩大
第四节第五代的“远嫁远娶”
第五节“娘家”与“婆家”的认同
第五章进城打工的庄里人
节为什么要外出打工?
第二节在哪打工和打什么样的工人
第三节留在城里的打工人
第四节在庄里和城里穿梭的打工人
第五节在本土乡镇打零工的人
第六节“庄”与“工”的认同
第六章留在城里的庄里人
节从庄里走出的公家人
第二节当兵
第三节招干
第四节招工
第五节考学
第六节“职业”与“家业”的认同
第七章把根留住
节同市异县村庄生计转型案例比较——以长庆油田所在地甘肃
省庆城县×××村为例
第二节西北-西南边疆山村空巢化原因比较——以云南省BMK村和甘肃省HL庄为例
第三节边疆乡村空巢引发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陆疆为例
第四节边疆乡村空巢化的解决之道——小城大村
第五节边疆之根在“大村”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