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鹰爪王(上中下)/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郑证因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回走风尘失书贾祸

清同治初年,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发捻依然猖獗,陕西告急,京畿震动。捻酋以二十万众,三路攻陕,幸经多隆阿将军率兵往剿,大破捻贼于荆紫关,捻贼遁走。可是各处依然是萑苻遍地,宵小横行,尤其是陕豫两省接境的地方,防守最为吃紧。潼关、武关、荆紫关等处,跟河南接境,恐怕从河南阌乡、芦氏、熊耳山各地窜过捻匪来,所以各关隘全驻守重兵,但华阴县南、商南一带,仍潜伏着不少发捻党羽,不时扰动。居民一夕数惊,不得安枕。清廷诏授多隆阿将军为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遂坐镇陕西,调派各地劲旅,分驻各关隘,镇抚盘查,不遗余力。

这日正当午后,潼关守备武建勋,督饬弁勇,检查过关的商旅。忽有一个游民模样的汉子,慌慌张张来到关上告密,守关的弁勇,把他带到守备武建勋面前,问他有什么事求见。这个游民说是事关重大,请守备大人得容他屏人密禀。守备武建勋迟疑半晌,遂准许他的请求,把他带到关旁营房里问话。

在当时驻防各师旅,以及各府州县,全悬有重赏,凡有举发通匪窝匪的,只要问实了,立刻予以厚赏,若是有功名的,并可晋级提升,而且保守举发人姓名的秘密。这一来虽是肃清了不少匪患,可是弊窦丛生,挟嫌报复、栽赃构陷的,时有所闻。

当下潼关守备武建勋,把这游民带到房里,屏退左右,蔼然和气问道:“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有什么重大事来告密?只管说来。”

这游民遂说道:“小人名叫阮松,是这华阴县本地人,素日做小生意为生。因为长毛闹市,生意不赚钱,把本钱吃光。今日小民到亲戚家去探亲,临回来,看见前面一人,行色很是慌张,正走在平阳街口,从身上掉下一个纸包。小人拾起来时,本想立刻还他,只是这人行色慌张,好像有什么紧急事似的。小人动了疑,遂把掉的小包打开,里边油纸封裹着一封信,收信人却是我们这华阴县的大财主杨文焕杨二老爷,发信的地名,只认得临淮。

“小人想这临淮乃是发捻盘踞之地,去年我们这里窜过来的匪首张乐行,听说就是在临淮关盘踞。小人遂多了疑,暗把信拆开,可惜我识字不多,信里字写得太潦草。不过大概的情形是说张乐行奉伪忠王命,与两个同党,三路会兵夹攻陕西,叫这杨文焕赶紧到淮上避祸。小人是这本地的老百姓,只盼本地别再遭劫,倘若长毛子再来了,那还能活?遂把这封信收起来,暗缀着这人。他在潼关厅左近落了店,小人一想这事关系重大,故此到大人这里来告密举发。”说到这里,从怀中掏出一个纸包,递给了护兵,护兵呈给了守备武建勋。

武建勋听这阮松一番话,深为惊讶。从护兵手中把纸包接了过来,打开一看,这封信封皮上写:“华阴县龙潭街,杨二老爷杨文焕台启”,下款是:“道隆自临淮关拜缄”。封口已经拆开,遂把信笺抽出来,从头细看。好一笔行书苏字,写得笔走龙蛇,苍遒劲古。上面写的是:

文焕仁兄青鉴:

湘江分袂,三载于兹,每忆丰仪,时深渴想。当年弟困厄穷途,非我兄慷慨解囊,贱躯早填沟壑,每念热肠侠骨,令弟没齿难忘。弟连年奔走风尘,依然故我,唯贱躯粗适,堪告故人耳。闻忠王令张乐行等,会兵三路夺取关中,我兄所居,适当其冲,似宜速作趋避,免罹兵燹。见信可速偕宝眷随小徒华云峰暂来淮上,时机迫促,万勿迁延。弟有要事羁身,稍事躯挡,或当亲赴关中,躬迓行旆也。把握匪遥,不复缕缕,书不尽意。敬请

钧安并候

潭第清吉

弟王道隆顿首

守备武建勋把信看完,眉头紧皱,暗想这事颇有些棘手。信中并没有通敌的字样,不过临淮关一带,已陷入贼手多时,怎么倒要到那里去避难?发捻盘踞之区,我军全派有暗探刺探贼情,伪忠王既有取关中之意,怎么我军一点风声没有?这写信人不过一个平民百姓,怎么知道这么清楚?并且对于发捻的称呼,显有尊崇之意,杨文焕跟王道隆莫非有重大嫌疑?

武守备再一端详这告密的阮松,双瞳闪烁,面露惊惶,已大半猜出他得这信的缘故。遂和颜悦色向阮松说道:“看不出你是一个平民,对于地方安危倒这么关心,实在难得。只要不是挟嫌诬告,能够仗义的举发,消弭隐患,一定给你厚赏。这个下书人现在住哪里?”阮松忙答道:“这人就在潼关庙附近福星店住着哩!”武建勋又问道:“你上营盘来告密,你为什么不到本地方官厅去告发呢?”阮松道:“小人知道杨二老爷是本地的财主,从前又做过官,手眼很大。若是到潼关去举发,恐怕小人白费这片心,倒做成了衙门里衙役三班们一水好买卖。究其实小民跟这杨二爷无仇无怨,不过他若真跟长毛子勾结,将来难免地方遭难。小人绝不是贪图赏银,拿人性命来换富贵,小人实是叫闹反闹怕了。”守备武建勋道:“很好,这件事关系着数十万性命,我也不敢做主。你现在先不能走,等候把这事办完了,必有重赏,我得到大营去报告军门。”武守备即吩咐手下的护兵道:“你们先把他带下去,不准难为他。”容得把阮松领出去,武建勋又吩咐别的弁勇们,对于阮松严加看管,别叫他走了。武建勋忙备了一匹马,不带随从,径奔大营。

这里驻屯的大军,正是钦差大臣多隆阿将军所属吴提督的部下,镇守潼关、武关,大营就扎在华山下,华山上设有嘹望台、烽火台,多隆阿却驻节在长安。这位吴提督官印大业,出身行伍,随多隆阿将军转战大江南北,以军功战绩,得有今日。只是吴提督虽是骁勇善战,性情却十分暴戾,治军严厉,瞪眼杀人。自从做了提督,却有些近于声色货利,凡是匪案,遇到他手,不容易逃出他手去。商民竟给他加了个“吴剥皮”的绰号。

武守备来到大营,在门衙上报到,随请中军官给回话,就提有军情密报面禀。中军官进去,不多时出来,向武建勋道:“军门传你进帐去回话。”武建勋答了声:“是。”随着这中军官绕过中军大帐,往后走出一箭多地去,面前平排着三座大帐篷。当中那座帐篷前,侍立着四名差官,帐篷左右站着十六名小队子,每人抱一口明晃晃的鬼头刀,肃然侍立,鸦雀无声。P1-3

目录

郑证因论

第一回 走风尘失书贾祸

第二回 吴剥皮毒打良民

第三回 鹰爪王初试绝技

第四回 杨风梅纤掌警奸

第五回 七宝珠筵前惊寇

第六回 走华山贼困松坪

第七回 诱敌踪莽猿坠涧

第八回 会侠尼共议锄奸

第九回 将军府陈冤奇柬

第十回 布疑阵爱徒失踪

第十一回 落魄堤双侠惩五寇

第十二回 天罡手寄柬摘星崖

第十三回 铁牛庄夜会风尘客

第十四回 万柳堂义救紫云女

第十五回 石猴驿火窟释仇雠

第十六回 归云堡怒传侠义柬

第十七回 下乾山荒村寻盗迹

第十八回 探荒园铁掌毙凶獒

第十九回 义侠儿舍命拒淫孀

第二十回 败群寇火焚陆家堡

第二十一回 鹰爪王铁掌败酆伦

第二十二回 伏波剑威镇神女峰

第二十三回 泛扁舟淫孀漏网

第二十四回 福安店群寇夜袭

第二十五回 界山口雨中人示警

第二十六回 乾阿甸帮匪再寻仇

第二十七回 双侠宿店破奸谋

第二十八回 叛徒被困卧牛山

第二十九回 正门规惨刑戮淫贼

第三十回 锉盗蜂纵火焚盗艇

第三十一回 双掌运神功飞石吓退群丑

第三十二回 铁蓑示侠迹绿竹塘众志成城

第三十三回 小憩征尘众义侠深宵议事

第三十四回 破伏寄柬辛镖头追贼涉嫌

第三十五回 勘盗迹金刀叟巧试轻身术

第三十六回 赴淅南风尘客策马踏征途

第三十七回 飞云道侮贞妹逼取紫河车

第三十八回 万柳堂惩淫徒巧得地煞剑

第三十九回 金针续命香闺少女洗污名

第四十回 一叶扁舟长江破浪斗帮匪

第四十一回 帮匪舟袭鹰爪王小试降龙手

第四十二回 江干小憩夏侯英大闹望江楼

第四十三回 寄柬留名胡香主乔装术士

第四十四回 淫孀迹地理图被诱迷途

第四十五回 假公济私凤尾帮二匪火并

第四十六回 施恩市惠探匪巢弄巧成拙

第四十七回 荒江午夜突现侠踪

第四十八回 铁掌轻挥群魔敛迹

第四十九回 脱匪困夏侯英逢三侠

第五十回 缉贼踪鹰爪王夜斗双煞

第五十一回 西川双煞狡设青竹桩

第五十二回 挥刃拒敌义聚石佛洞

第五十三回 秦中三鸟盗镖试身手

第五十四回 妙手仙猿暗用测天尺

第五十五回 伍宗义杆棒斗群贼

第五十六回 矮金刚初会侯天惠

第五十七回 虬龙棒巧破锁口鞭

第五十八回 护珍匣柬慰两镖客

第五十九回 蹑迹跟踪侠心戏三昧

第六十回 抽梁换柱智斗绿林人

第六十一回 矮金刚堤戏双寇

第六十二回 金刀僧栖鹤寺逞凶

第六十三回 秦中三鸟卷土重来

第六十四回 再挫贼锋两番定计

第六十五回 施毒手药酒困群雄

第六十六回 较轻功巨盗终受辱

第六十七回 追云手雁荡再现侠踪

第六十八回 索伏桩火灵针晴空作祟

第六十九回 走绝壁鹰爪王悬崖试身手

第七十回 追盗迹堡主初会小龙王

第七十一回 午夜探贼巢鹰爪王暗勘船坞

第七十二回 洪波除水兽追云手义救奇童

第七十三回 世族叹陵夷隐迹江村权避祸

第七十四回 深宵谈往事老妪挥泪拖孤儿

第七十五回 异质本天生稚虎凌波探虎穴

第七十六回 破伏挥利剑双侠初次闯竹城

第七十七回 盗窟殖渔盐层层设伏

第七十八回 九宫迷方阵步步危机

第七十九回 救江杰深宵追盗艇

第八十回 用火攻双侠闯众伏

第八十一回 犯险福寿堂再遇女屠户

第八十二回 淫孀遭严谴香主振帮规

第八十三回 孽海无边风流寡妇甘心作恶

第八十四回 清波设伏水心亭营救爱徒

第八十五回 凤去楼空侠尼留柬

第八十六回 渔舟鼓浪泗水驰名

第八十七回 先礼后兵武维扬飞舟送宴

第八十八回 关门投柬鬼影儿炫技轻敌

第八十九回 白浪泛轻舟泗水渔家初犯险

第九十回 匪巢呈幻境武林健者较轻功

第九十一回 狭路相逢巨盗寻仇荒江设伏

第九十二回 佟云露绝技连施辣手暗箭无功

第九十三回 大力断帆樯覆盗舟么魔敛迹

第九十四回 轻舟搜盗窟中奸谋被诱迷途

第九十五回 日暝波汹乱箭如蝗双艇遇险

第九十六回 丐侠示警应援破伏孤鼠智穷

第九十七回 月暗星稀草木皆兵强敌再逞

第九十八回 英雄较技蹑形逐影匪徒潜踪

第九十九回 镖师斗巨寇锁口鞭再肆淫威

第一○○回 盗匪逞凶顽金丹续命

第一○一回 日浪疾波汹水中呈幻影

第一○二回 武师奋战初试连环镖

第一○三回 偷鸡盗洒侠丐成庖人

第一○四回 火艇无情满江飞烈焰

第一○五回 肃整帮威内三堂三番传令旗

第一○六回 提匣暗助飞鹫船破浪闯迷途

第一○七回 弃命投柬金雕堂香主宴群雄

第一○八回 古爵献酒鹰爪力喑警火飞龙

第一○九回 盗窟辟幽居水榭花畦呈异趣

第一一○回 茅亭浮水面莲池较技斗神功

第一一一回 试绝技轻功暗渡浮沙阵

第一一二回 寄柬贴侠尼巧还白羽箭

第一一三回 天凤堂四雄深宵谈秘境

第一一四回 盗窟辟幽居水榭花畦呈异趣

第一一五回 鹰爪王遇助脱险内三堂

第一一六回 颁旗令执堂迎驾会群雄

第一一七回 遇宿仇旧日冤家重会面

第一一八回 惩凶顽帮主一怒开香坛

第一一九回 大祸潜伏正帮规棒打鲍子威

第一二○回 生心内叛结死党午夜犯宾馆

第一二一回 秦中三鸟再寻仇惨老龙口

第一二二回 净业山庄群雄会惊来不速客

第一二三回 唇枪舌战怀宿嫌武力决雌雄

第一二四回 武场初开猛左恒铁掌挫敌锋

第一二五回 劲敌当前万柳堂初试地煞剑

第一二六回 箭打连环矮金刚小试擒龙手

第一二七回 金转换掌金老七老辣手报旧仇

第一二八回 一丐一侠河间府义救崔镖头

第一二九回 暗助蓝壁金老寿青竹桩较技

第一三○回 绾掌怜才释前嫌怒闯连环坞

第一三一回 沙门惠剑五户阵巧斗连环圈

第一三二回 胆大包身飞刀阵小侠胜薛庸

第一三三回 较九芒球万柳堂侠心服薛毅

第一三四回 划地对拳铁蓑道示惩献淫孀

第一三五回 众怒难犯女屠户领死入刑堂

第一三六回 一决死生少林僧独力较三阵

第一三七回 掌震灯檠束香桩群侠献神功

第一三八回 天南逸叟金龙鞭力敌活报应

第一三九回 杀孽难消离魂圈恶战方便铲

第一四○回 碧眼虬龙查家钩骄敌遭毒手

第一四十一回 大鹰爪力争生死掌震武维扬

第一四十二回 死里求生女屠户作术绣吴青

第一四十三回 净业山庄困群雄铁蓑显身手

第一四十四回 凌波去匪多指尼港口护船帮

第一四十五回 瓦解匪帮鹰爪王重返清风堡

序言

郑证因论

在民国武侠小说北派四大家中,郑证因代表着技击武侠小说一派。

郑证因(1900--1960),原名郑汝霈,世居天津西沽(北运河与子牙河交汇处)。传说他的祖辈以经营木材为业,颇称殷富。全族分东、西、南、北四大院,郑证因属西院一支第十六代。清代后期,战乱频繁,郑氏家庭日渐衰败,到郑证因幼年,已靠借贷度日。以上传说“经营木材”云云,不尽可信,天津木材业兴起于清末,郑氏家族之兴旺当另有缘故。

郑证因一生大多在贫困中挣扎,幼年也曾读过四书五经,旁及诗词曲赋;二十岁左右曾教过塾馆;大约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前开始为报刊投稿,得与担任编辑之宫竹心(白羽)相识。白羽在《话柄》中说:“《十二金钱镖》初写时,我不懂武术,邀友人证因帮忙。”他在《十二金钱镖》初版《后记》中又说:“旧雨郑证因,通武术,工文章,时共商榷,承其指正,于此谢之。”这是1938年的事,既称“旧雨”,自非新交,从白羽自传所述办报经历推测,郑证因与白羽的相识大约在1932至1934年间,可惜我未能查到郑氏那时发表的作品。

郑证因与白羽的合作,对郑氏一生的事业有重要意义。1937年冬,白羽由霸县返回天津,为了生活,他一面着手写《十二金钱镖》,一面筹办正华学校(小学),当时曾在新闻界工作过的郑证因也正生活无着落,两个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便走到一起了。白羽邀郑氏代他撰写《十二金钱镖》初稿,他则为郑氏校改《武林侠踪》。此书出版后,郑证因始初露锋芒,奠定了他一生事业的基础。

郑证因代白羽撰《十二金钱镖》,只写到第二章的前半部分,就“另有办法”,与白羽分手,去经营别的“生意”,不久经营失败,1939年复应白羽之邀,协助经办正华出版部。大约在1940年左右,郑证因迁居北京和平门外,过着清贫的笔耕生涯,在此后十年间,他写出了《鹰爪王》《女侠燕凌云》等一百多部作品,一跃成为北派武侠小说四大作家之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郑证因在北京的通俗读物出版社做校对工作,1957年反右斗争时受波及,后被调至保定,在河北省文化艺术学院图书馆工作,于1960年病逝。郑证因无子女,1945年7月丧偶,后半生独身生活,病故后其侄郑华增由北京赴保定办理丧事,所遗除日常用品外,别无他物。

关于郑证因何时开始武侠小说创作,因为迄今未找到实据,不能确知其起始年代和最初作品。叶洪生在他批校编定的《近代中国武侠小说名著大系》中,根据作品的艺术水平推测《女侠黑龙姑》是郑氏初期之作,实则此书于1942年始连载于《新天津画报》,其时正当郑氏的代表作《鹰爪王》在《369画报》连载,名噪一时。或许郑氏因集中精力撰著《鹰爪王》,而对《女侠黑龙姑》不暇推敲,草草交差,也是情理中事。总之在未见实据之时,尚不能断定。从白羽所说“旧雨郑证因,通武术,工文章”和《十二金钱镖》初版首二章的实际情况来看,郑证因当时已较熟练地掌握了武侠小说的写作技巧,不能说是初学乍练的新手;但是,郑氏流传于世的作品,都产生于1938年以后,这些作品中最早问世的是《武林侠踪》,在《十二金钱镖》卷一初版所附预告中说:“《武林侠踪》,郑证因作,白羽校读,已编成三卷。书叙武当剑侠铁伞先生一生游侠故事,夹叙江湖一切黑暗无法之组织,生面别开,出入意表。全书百万言。”实则此书合《武林侠踪》《铁伞先生》《云中雁》三部总计,也只约为预告字数的一半左右,可见预告时此书尚在写作中,这似乎也意味着郑氏的事业实际是以1938年为起点,前此大抵属于摸索、尝试阶段,而他以技击武侠自树一派,则是在1941年《鹰爪王》问世之时。

《鹰爪王》可称为集郑氏小说特色之大成的代表作。其中最主要的一点特色便是对中国武术的专注。中国武侠小说作家中真正通晓武术者并不多,称得起是武术家的只有平江不肖生向恺然,但向氏醉心于传闻轶事,未将描写武术作为艺术创作的重点。并且,向氏作为武术家,他重视的乃是武术之实用价值,没有着意去寻找武术在武侠小说艺术中之恰当作用。到郑氏方将粗犷的豪气、多彩的武术和惊险的情节融为一体,构成了技击武侠小说的完善形态。

中国人把搏斗作为一种技术,加以规范化的训练,已有久远的历史。且不说先秦,《汉书·艺文志》所载《剑道》三十八篇和《手搏》六篇距今也有两千年,当时已明确称之为“兵技巧”,并日:“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至南朝刘宋时,已有“武术”之称。中国的武术不仅是古代实用的战斗技术,它早已在舞蹈化,在转化为人们的审美对象,鸿门宴上的项庄舞剑,公孙大娘的舞剑器,都是著名的例子。由此更演化出武术中半真半假、无实用价值的“花拳绣腿”一派,甚至动作的名称都被诗意化,如“燕子穿云”、“蜻蜓点水”、“白鹤亮翅”、“丹凤朝阳”等,这些名称在读者心目中唤起的是一种诗化的意境,绝非简单的比拟;所以,中国武术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特别是形诸文字比目睹形象更能引起丰富的联想。郑证因的成功就在于充分发挥了这方面的艺术魅力。

郑证因也把笔触伸向社会生活,但他不像白羽那样广泛地涉及人情世态,而是集中展示了帮会的内幕,这恐怕与他本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郑氏世居的西沽一带,紧傍北运河与子牙河,是南方漕运入京的必经码头。在清末时,这一带是斗店(粮商)聚集地之一,也是“脚行”、“混混儿”出没的地区之一。天津的黑社会势力,最初就是由“混混儿”和“脚行”把持。“混混儿”又称“锅伙儿”,最初是渔霸,后又把持搬运业,成为“脚行”把头,也有些摇身一变为官府差役。这些人横行霸道,逞强一方,故此天津人又称之为“杂霸地”。到了二十世纪初,河道漕运停废,水手们登岸加入脚行的队伍,又把原在船工中传布的“青帮”组织扩大到其他行业,更增强了天津黑社会组织的气焰。郑氏世居于这样一个地区,对于黑社会有较深的了解,所以在他的笔下能把黑社会的阴惨刻毒以及神秘的礼仪一一描绘出来。

就文字风格来看,郑证因既不同于还珠楼主,也不同于白羽,郑氏没有还珠与白羽的那种文采,他的文字不大考究。这主要是由于两个基本原因:一是郑氏受评书的影响很深,二是他用天津的土语来写作。

至于郑证因的直书天津方言,外地的读者或许不易察觉,只是读起来感到拗口,感到文字不顺畅,举个例子,在郑氏的某些作品中常能发现“这个难子”一语,使现今的校点者摸不着头脑,搞不清是什么意思,不明白是对是错和错在哪里。其实这个错却是由天津方音造成的,郑氏迁居北京后,有些作品是由他口述、别人笔录,天津方音把案件之“案”读作“难”的去声,听来是灾难的“难”,于是“这个案子”便写成了“这个难子”,今天的校点者再把“难”读为艰难之“难”,就益发弄不明白了。我曾和几位编辑说起此中缘故,都不禁哑然失笑。而这个错误从记录稿到刊于报纸杂志,再进而印成单行本,竞一错再错,始终未加改正。可见郑氏不但未审阅记录稿,且刊出后也未再看,他对写作的态度于此可见一斑。

总之,无论有何种原因,郑氏对文章的不考究是事实。只是由于他善于描写武术,很能驾驭情节的起伏变化,又有一种粗犷的气势,足以吸引读者,才使他卓然成家,独树一帜,与还珠楼主、白羽同享盛名。

郑证因一生写了一百多部武侠小说,《鹰爪王》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天南逸叟》—《黑凤凰》—《淮上风云》—《离魂子母圈》—《女屠户》—《回头崖》—《续鹰爪王》(为《鹰爪王》后传)、《闽江风云》《巴山剑客》—《金刀访双煞》《铁拂尘》—《铁笔峰》—《大侠铁琵琶》—《边荒异叟》—《青狼谷》《七剑下辽东》(原名《一字干坤剑》)、《丐侠》《女侠黑龙姑》(即《矿山喋血》)、《牧野英雄》—《龙江奇女》—《白山双侠》—《凤城怪客》《贞娘屠虎记》《昆仑剑》诸书,其中某些人物、情节,或多或少与《鹰爪王》有点关系。此外,《武林侠踪》—《铁伞先生》—《云中雁》三部曲也很有名。《女侠燕凌云》《边城侠侣》《五凤朝阳刀》等也写得颇有特色,或写江浙船帮,或写关东牧场,都颇有气势。除以上所说之外,尚有《黄衫客》(即《终南四侠》)—《峨嵋双剑》《风尘三杰》(即《荒山侠踪》)、《大漠惊鸿》《绿野恩仇》《子母金梭》《龙虎斗三湘》—《南荒剑侠》《五英双艳》—《龙虎风云》《铁狮王》—《铁狮镖》—《铁狮旗》—《野人山》《剑门侠女》《乌龙山》—《火焚少林寺》《双凤歼仇》《嵩岭双侠》《金梭吕云娘》—《雪山四侠》—《铁铃叟》《边塞双侠》—《天山四义》《龙凤双侠》—《一字剑》—《万山王》—《幽魂谷》《钱塘双剑》《弧形剑》《蓉城三老》《铁燕金蓑》《铁马庄》《燕尾镖》《苗山血泪》《风雪中人》《岷江侠女》《尼山劫》《柳青青》《太白奇女》—《秦岭风云》—《小天台》—《铁指翁》—《黑妖孤》《塞外惊鸿》《孤雏歼虎》《戈壁双姝》《霜天雁影》《鹤顶春回》《火中莲》。他的《琅琊岛》写海边渔民反霸故事,在他的作品中属于较平庸的一种。

以上所列作品,如《天南逸叟》《淮上风云》《闽江风云》《巴山剑客》等,故事或人物多半与《鹰爪王》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作用。如姚民哀当年所提出的,几十部作品形似连环套,大环上套着许多小环,小环间又相互勾连,这部作品总留一点未了之事给那部作品,那部作品的故事来龙去脉又会牵涉许多别的作品,相互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使读者看过一种便想再看看别种。同时,读者看过一两种后,对情节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再看别种便很容易被吸引,对故事和人物的背景较熟悉,便能从一开头就顺利地读进去。乍看去各自独立成篇,实则是藕断丝连。还珠楼主、白羽、王度庐的一些作品也有此种情况,但由于郑证因作品的种数最多,所以在这方面更显得错综复杂,上列书名间用连接号标示的作品,即是此类,真是把姚民哀设计的“连环格”小说艺术结构的魅力发挥得十分精彩。

还有一点值得提及的是:郑证因的作品种数虽远远超出别的作家,但总字数却少于还珠楼主。郑氏有不少作品都是六七万字的中篇,除《鹰爪王》之外,鲜见鸿篇巨构,合三四十种,其字数也仅相当于一部《蜀山剑侠传》,可是郑证因的这种做法也自有其长处。还珠楼主的长篇巨作,气势奔放,一泻千里,但若无较充裕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便不畅快。郑证因的中篇不过薄薄一册,每一册都有相对的完整性,够得上“一卖”,略有空闲便能翻阅一遍,也自有方便读者处。这或许并非郑氏原意,而是出自书贾生意眼的要求,篇幅少,定价低,有利于多销。姚民哀也早就预见到了这一点。

郑证因还写过侦探小说,但郑氏的那种说书人的传统表现方式不适于表现严密的推理,他的尝试失败了。他也写过社会小说,同样由于他的文风的局限性而未能引起读者的重视。

内容推荐

郑证因编著的《鹰爪王(上中下)》主要讲述了清同治初年,发捻猖撅。陕西告急,京机镇动,捻西以二十万众,三路攻陕。幸经多隆阿将军率兵往剿,大破捻贼于荆紫关,捻贼遁走。可是各处依然是萑苻遍地,宵小横行,尤其是陕豫两省接境的地方,防守最为吃紧。潼关、武关、荆紫关等处,跟河南接境,恐怕从河南阙乡、芦氏、焦耳山各地窜过捻匪来,所以各关隘全驻守重兵。但华阴县南,商南一带,仍潜伏着不少发捻党羽,不时扰动,居民一夕数惊,不得安枕。清廷诏授多隆阿将军为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遂坐镇陕西,调派各地劲旅,分驻各关隘,镇抚盘查,不遗余力。

鹰爪王即淮阳派掌门人王道隆,早年与凤尾帮结怨,凤尾帮借机劫走淮阳派门徒华云峰,西岳派慈云庵主门下杨凤梅也同时被掳。于是,淮阳、西岳两派,为维护本门户的尊严,率领两门下的侠义,前往凤尾帮的总舵——雁荡山十二连环坞拜山……

编辑推荐

郑证因编著的《鹰爪王(上中下)》是一部民国武侠小说。郑证因的武侠小说对情节的整体性重视尤其突出,主要以“恩仇结”和“英雄会”的经典侠义模式形成故事,是传统侠义的现代回归,而所用的叙事手段带有不同于传统的色彩,开启了武侠小说关于故事与情节叙事的一片新天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