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引言
石碑山——灯塔阴影里的生与死
19~20世纪的来华法国医生:南方开放港口、租界和租借地的拒绝或依从
想象的空间:1901—1947年及以后天津意大利租界的重现和镜像
家信与中国:1913—1914年伊莉莎白·弗雷在天津
1941~1966年香港与东亚新帝国主义
“同乡”背后的权力与声音:周生有事件再探
上海早期股票市场的殖民主义、民族主义和中国文化问题
上海租界公墓研究(1844~1949)
一位细菌学家和共产主义者眼中的中国社会——国崎定洞
在青岛
近代殖民司法侵略的标志——青岛监狱
德占时期青岛中国商人群体的形成
试析德占胶澳的称谓与地位
超越民族:殖民主义与青岛的抵抗(1897~1914)
附录
本书所收录的13篇论文选自2007年9月在青岛召开的“殖民主义与中国近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是由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举办的。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中国等众多国家,其中既有享誉世界的专家也有正在攻读博士的青年学者。正如会议代表丰富多姿的不同背景,会议论文在“殖民主义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大主题下,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探讨了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20世纪后期香港、澳门回归长达一个多世纪里与西方列强的遭遇。
本书内容包括: 石碑山 —— 灯塔阴影里的生与死 ; 想象的空间: 1901-1947年及以后天津意大利租界的重现和镜像 ; 家信与中国: 1913-1914年伊莉莎白·弗雷在天津 ; 1941-1966年香港与东亚新帝国主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