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靠前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海洋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第三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曾五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和论文奖,2015年获“中国软科学奖”,同年获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专业领域金融、宏观经济、财政。
1 绪论
1.1 前人的研究
1.2 对分析概念和研究范围的说明
1.3 方法和篇章结构
1.4 基本结论
上篇
2 定义、计量、分类
2.1 若干定义评介
2.2 税收支出问题
2.3 探索一个适当的定义
2.4 财政补贴的计量
2.5 财政补贴分类
3 财政补贴的经济影响:对消费的补贴
3.1 理论分析的体制假定
3.2 无限制实物补贴
3.3 现金补贴
3.4 限制性实物补贴
4 财政补贴的经济影响:对生产的补贴
4.1 短期影响:一个简单的模型
4.2 短期影响: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
4.3 长期影响:一般分析
4.4 长期影响:供给
4.5 财政补贴的需求扩张效应:第3章、第4章小结
5 财政补贴的经济影响:宏观和结构的考察
5.1 财政补贴的宏观影响:与其他财政支出的比较
5.2 财政补贴的宏观影响:结合财政收入的分析
5.3 财政补贴对国民经济主要结构的影响
5.4 多级财政制度下财政补贴的再分配效应
6 开放经济中财政补贴的经济影响
6.1 进口补贴
6.2 出口补贴
6.3 进出口补贴的汇价效应
6.4 进口竞争部门补贴
6.5 外国投资补贴
6.6 小结
下篇
7 社会主义国家中的财政补贴
7.1 传统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补贴
7.2 “百慕大三角”
7.3 补贴膨胀原因试探:必要条件
7.4 补贴膨胀原因试探:充分条件
7.5 小结:出路何在?
8 对农业的补贴
8.1 农业补贴的两种基本模式
8.2 农产品相对价格水平:“工农产品剪刀差”分析
8.3 对工业化道路的反思
8.4 农业补贴模式的选择
9 城市住宅补贴
9.1 房租补贴计量:理论探讨
9.2 一种可以作为福利提供的商品
9.3 提供住宅的三种模式及其经济影响
9.4 还是一个发展战略问题
9.5 小结:模式转换中的问题
10 对企业的补贴
10.1 维持生存还是促进发展
10.2 企业补贴的效率
10.3 企业补贴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10.4 重塑企业补贴格局
11 财政补贴的合理性
11.1 多视角透视
11.2 围绕价值规律的探讨
11.3 财政补贴与经济运行机制缺陷
11.4 协调国家、企业、个人利益关系的财政补贴
11.5 财政补贴的数量界限
参考文献
《财政补贴经济分析/当代经济学文库/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是20世纪80年代第一部以财政补贴为研究对象的专著。作者李扬试图通过对财政补贴的定义、合理性和经济影响的探讨,理出一条研究财政补贴的比较系统的理论线索,并拟通过对若干财政补贴政策的分析,提出解决我国当时财政补贴规模过大问题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