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保富法(财富永恒不失的奥秘)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聂云台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保富法(财富永恒不失的奥秘)》虽然是聂云台先生针对当时世风日下所做,但是对于当今重物质轻精神的现代社会里显得尤为重要,有益于社会大众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本书除了收录《保富法》一文,还精心挑选收录了聂云台先生所著的一些脍炙人口的劝世良篇,成为整本书的有益补充。

内容推荐

《保富法(财富永恒不失的奥秘)》是聂云台先生于1942~1943年间为劝诫世道人心所写的一本书,他在书中道破人生真谛,勘透财富本源。聂云台先生出生官宦世家,又经过商,目睹了很多大家族的荣辱成败,在书中,先生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借鉴历史经验教训,融合了儒家和佛家的生命智慧,为我们讲述了如何才能得到财富并保有财富的真实道理。这里的“保富”不是“守财”,实为“散财”和“行善”。

目录

代序一 与聂云台居士书

代序二 财富果报

代序三 一个保富法的实行者

第一辑 《保富法》

 上篇:发财不难,保财最难

 中篇:天道循环,盛极必衰

 下篇:传述祖德,激励后人

 七世祖乐山公行医济世善行的果报

 《保富法》的应用

 《保富法》原书跋

第二辑 培心植德

 勉为其难说

 断除习气说

 释躁平矜说

 修慧说

第三辑 育教时话

 色情刊物与跳舞

 《家声》之有裨家庭教育

 母教的感化力

 家庭功效说

 家计方针

第四辑 学佛札记

 记信佛学佛因缘

 说佛法之利益

 劝研究佛法说

 因果之理必通三世

 耕心斋笔记自序

附录一:利人济物为保福之本

附录二:聂云台纪事

试读章节

我家与中兴时代的各大世家,或湘或淮,多数都是世代相交的关系,所以各家的兴衰情形,都略有所知。至于安徽的文武备大家,以前富有丰厚的,远远胜过了湘军诸人,但是今日都已经调零,不堪回首了,前后不过几十年,传下来才到了第三代,已经都如浮云散尽了。然而当时不肯发财,不为子孙积钱的几家,他们的子孙反而却多优秀。最显明的,是曾文正公,他的地位最高,权力最重,在位二十年,死的时候只有两万两银子,除乡间的老屋外,在省中未曾建造一个房子,也未曾买过田地一亩。他亲手创立的两淮盐票,定价很便宜,而利息非常高,每张盐票的票价二百两,后来卖到二万两,每年的利息就有三四千两。当时家里只要有一张盐票,就称为富家了。曾文正公特别谕令曾氏一家人,不准承领。文正公逝世多年,后人也没有一张盐票。若是当时化些字号花名,领一两百张盐票,是极其容易的事情,而且是照章领票,表面上并不违法。然而借着政权、地位,取巧营私,小人认为是无碍,而君子却是不为啊!这件事,当肘家母知道得很详细,外面人是很少有知道的。《中庸》上面说:“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见乎。”文正公曾经对僚属宣誓“不取军中的一钱寄回家里”,而且是数十年如一目,与三国时代的诸葛公是同一风格。因此,当时的将领僚属,多数都很廉洁,而民间在无形当中,受益不小。所以躬行廉洁,就是暗中为民造福。如果自己要钱,那么将领官吏,人人都想发财,人民就会受害不小了。

请看一看近数十年来的政治,人民所遭遇的痛苦,便知为人长官的廉洁与不廉洁,真是影响非常大啊!所以,《大学》上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孟子》说:“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因为贪财与不贪财,关系着别人的利益、幸福很大,所以发财便能造罪,不贪财方能造福。世人都以为积钱多买些田地房产,便能够使子孙有饭吃,所以拼命想发财。今天看看上述几十家的事实,积钱多的,反而使得子孙没饭吃,甚至连子孙都灭绝了;不肯取巧发财的,子孙反而能够有饭吃,而且有兴旺的气象。平常人又以为全不积些钱,恐怕子孙会立刻穷困。但是从历史的事实、社会的经验看来,若是真心利人,全不顾己,不留一钱的人,子孙一定会发达。现在我再举几个例子来说。

宋朝的范文正公(范仲淹),他做穷秀才的时候,心中就念念在救济众人。后来做了宰相,便把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族的贫寒。先买了苏州的南园作为自己的住宅。后来听见风水家说:“此屋风水极好,后代会出公卿。”他想,这屋子既然会兴发显贵,不如当作学堂,使苏州人的子弟,在此中受教育,那么多数人都兴发显贵,就更好了,所以就立刻将房子捐出来,作为学宫。他念念在利益群众,不愿自己一家独得好处。结果,自己的四个儿子,做了宰相、公卿、侍郎,而且个个都是道德崇高。他的儿子们曾经请他在京里购买花园宅第一所,以便退休养老时娱乐。他却说:“京中各大官家中的园林甚多,而园主人自己又不能时常地游园,那么谁还会不准我游呢!何必自己要有花园,才能享乐呢?”(P3-P6)

序言

代序一 与聂云台届士书

印光法师

印光法师(1861~1940),佛教净土宗著名高僧,对净土宗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被尊称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读到贵家家书,不胜钦佩。文正公的处世心得,阁下谨记并付诸人生,因此能脱离富贵习气,保持本性天真,不随波逐流。给某君写信,信中所言,实在是激励人心、走出颓废的妙法,但如果某君无此志向,信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然而若流传,使公众读之,肯定有人愿意听取效法的。参透因果,将其中玄机写出来推至最重要的位置,公众读后纷纷效法行为,也多了一些人可能成为圣贤,这实在是救世至好的文章。因此知道因果之道理,意义深远,那些认为它只是一时的权宜小义,皆是道听涂说之流肤浅的认识罢了。

我常说:因果道理,既教育世人为圣为贤,也掌握着平治天下,普度众生的大权。当今之世,如果不提倡因果,即使佛、菩萨、圣贤都出现于世,也未能有好结果。我还认为:教育子女,是治理国家平天下的首要之事,尤其是教育女子。治国平天下的大权,一大半掌握在天下女子手上。之所以世上少贤人,是因为世上少贤女子。有贤女,则有贤妻良母。有贤妻良母,那么他们的丈夫子女不贤者,这样的情况就会减少。学校提倡男女平等同权,定是不知实际的世情。须知男子有男子的权力,女子有女子的权力。相夫教子,乃女子的天职,这个权力极大。

这就是我的愚见,不知阁下是否赞同。如果不是那么悖谬,敢请加以发挥宣扬,这对挽回世道说不定也是一次帮助。

书评(媒体评论)

凡是用巧取豪夺的方法所得到的财富地位,一定是更为快速地悖出败落啊!惟有孝悌忠厚的家庭,修德积善的后代,才能够确实地保有家业,并且是可大可久啊!

——聂云台

参透因果,将其中玄机写出来推至最 重要的位置,公众读后纷纷效法行为,也多了一些人可能成为圣贤,这实在是救世至好的文章。

——印光大师

如果你要希望子孙代代都有钱,那就需要懂得种布施的因,布施是培福,布施是开源。又要懂得惜福,爱惜福报,不浪费,不奢侈,那么自然家道昌盛,就能够传若干代。

——昌臻法师

人为财死,不如多做公益事业,利己利人,才是扬名后世的大道。

——柳亚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9: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