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正林(1969―),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理论、政治传播和传媒经营与管理。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等各类课题十多项,出版《选举传播与契约精神》《媒介素养与政治传播》等专著四部和《新闻理论教程》教材一部,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40多篇。
社会舆论可以成为教育发展的“正能量”,为教育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舆论同时具有情绪化、非理性的特征,如果教育部门不能正确应对舆论,它也会耗散教育发展的能量,紊乱教育教学秩序,让改革在无谓的争论中流产。骆正林著的这本《社会舆论与教育发展》内容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社会舆论的内涵,社会舆论对教育改革的诉求,以及热点事件中教育舆论的形成和教育景观的建构。第二部分从主流媒体、都市媒体和社交媒体三个方面,探讨社会舆论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现状和模式。第三部分探讨教育部门信息发布的规律和危机应对的策略,研究教育部门如何通过积极的舆论引导,维护教育事业的声誉,打造教育部门的软实力。
本书采用案例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对近年教育领域发生的热点事件、危机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得出了一些具有较高参考性、应用性的对策,对从事教育舆情研究、教育新闻宣传、教育新闻发布、教育危机管理的读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骆正林著的这本《社会舆论与教育发展》共分十章,内容包括:社会舆论的内涵及其对教育发展的诉求、社会舆论的传播规律与社会价值、教育景观的建构与教育舆论的形成、主流媒体对教育发展的支持现状与模式、都市媒体对教育发展的支持现状与模式、社交媒体对教育发展的支持现状与模式、教育部门的信息发布与危机事件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