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石挥谈艺录(演员如何抓住观众)(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作者 | 石挥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石挥(1915-?),原名石毓涛,天津杨柳青人。中国影剧目前才华横溢、特立独行的天才,视艺术为生命的、纯粹的现实主义大师,享誉上海的“话剧皇帝”,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影坛巨擘。作为演员,代表作有话剧《大马戏团》《秋海棠》及电影《假凤虚凰》《太太万岁》《哀乐中年》等;作为导演,代表作有《我这一辈子》《关连长》《鸡毛信》《天仙配》《雾海夜航》。1957年,石挥被划为“右派”,后登上“民主三号”邮轮悄然离沪,从此再无音讯,谜案至今未解。其创作生涯虽短暂,作品却历久弥新,影响了几代人。 目录 代序 黄佐临 导读:勿忘石挥李镇 壹 精进演技 1939-07-25演员如何才能抓住观众 1939-11-01现阶段的话剧:由筹备起到演出止,全面问题的 多重解 1939-12-01话剧演员怎样创作角色 1940-12-14演技和抓住观众 1941-01-17演技给予观众的刺激 1941-02-10由“习惯动作”谈到生理动作与社会动作(演剧 漫谈 1941-03-07表演的离心与向心 1941-03-25当心!“抢半步” 1941-07-01读词与动作的难易:异议于袁牧之的说法 1941-08-10演剧的两条路:迎头抢·由根起 1941-10-26要使观众满意,但不给观众满足 1943-01-?眼看四处,耳听八方 1943-08-25诗与演剧 1943-10-01舞台语 一谈发音 二谈读词 贰 演出手记 1939-07-01译部演员的话 1940-02-01为什么在现社会下演《日出》 1940-07-01《(日出)批评特辑》读后:对批评者挚诚 倾吐 1941-01-07此时此地演《花木兰》 1941_06-05我期待着指示与批评 1942-12-?我将如何演秋海棠 1942-12-10慕容天锡七十天记:从受胎·育成·产生.到 灭亡 一前言 二我对创造的角色的习惯性 三慕容天锡是杂种 四慕容天锡的动作 五慕容天锡的读词 六后语 1943-?-?秋海棠之-角 1943-02-10《秋海棠》演出手记 秋海棠究竟是怎么样的-个人 苏三起解 搜集素材 秋海棠的读词准备 《秋海棠》的动作准备 彩排 1943-10-09秋海棠观后:附石挥上官云珠之答案 叁 演员制度 1943-01-10演员创造的限度:打倒AB制·取消代戏 1943-02-28齿轮演剧与AB制及明星制 1943-05-10不是论战:谈AB制之再检讨 前言 一个偶然的启示 齿轮演剧谈 我为什么对“AB制”持反对论 容我补充一点 闲话明星制 请教于鲁思先生之前 1946-04-27话剧演员的地位与待遇问题 1946-06-29覆李健吾先生 肆 取法京剧 1942-10-01体格锻炼与戏剧 1946-11-11致程砚秋先生 1947-04-O1与李少春谈戏 1947-11-23旧剧场面有改良必要 1947-12-01怎么办 1956-11-05必修课 1956-11-10从盖老的眼神儿谈起 1956-11-12与盖老先生谈心 伍 观剧感悟 1940-?-?我从最表层看仇虎、金子、焦母 1940-05-18闲话燕大《雷雨》的演出 1956-07-21应该关心和重视它:滑稽戏《西望长安》 观后感 1957-0l-14从“三毛”看滑稽戏的独特表演方法 1957-01-27杂谈滑稽戏 1957-07-24谈维亚特金的滑稽表演 陆 他山之石 1941-05-10漫谈《演员艺术论》 “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 关于“型”的问题 关于“发音” 演员的漂亮与否…… 自然主义的演技 1943-07-?演技教练 第一课动作的规范 第二课片断的动作 1944-01-10-个演员的手册 译者序 原序 第-章 表演的艺术 引言:概论 演员的修养与训练 第二章 表情与反应 引言:演员的语言 情感的传达 情感的反应 结论 第三章 表情的训练:身体 引言:身体的媒介 四个表情的权威 生理工具的养成 规范的姿态与动作 第四章 表情的训练:声调 引言:舞台语的方法及问题 声音的产生和文字的形成 声调的产生 规范的对话形式 第五章 表演部门 引言 分析角色 想象一个角色 表演一个角色 结论 第六章 演员与导演 引言 舞台面的设计 后记 内容推荐 石挥著李镇主编的《石挥谈艺录(演员如何抓住观众)(精)》是石挥系统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理论的尝试。全书集结了1939年至1957年石挥公开发表在《影剧》《万象》《杂志》《中艺》《剧场新闻》《舞台艺术》等报刊上的文章,以及近30幅罕见的话剧剧照、生活照等图像资料,展现了他在表演领域的重要贡献。 石挥为了艺术呕心沥血、潜精研思,他立足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演出经验,努力汲取传统表演艺术的养分,译介、钻研西方的表演理论,全面探讨了生活与艺术、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演员与观众、个人修养与人物塑造的关系等话题。很多真知灼见,至今仍具指导意义。 编辑推荐 石挥著李镇主编的《石挥谈艺录(演员如何抓住观众)(精)》为戏剧类图书,是石挥力图系统地构建中国的表演理论之尝试,文字通俗,理论价值极高。首先,作者有着较广的视野:一方面通过翻译西方学术专著来实现中西对照借鉴,另一方面又将话剧与京剧、滑稽戏等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探讨向之取法的可能。其次,作者对于演员创造角色的方法、演员与观众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这研究既来自其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琢磨,也来自丰富的演出经验,其中4篇珍贵的演出手记,更是近乎手把手地教演员如何准备一个角色。最后,作者还对明星制、AB制等演出制度进行了辩证的思考。全书堪称中国表演艺术理论的珍宝,极具实践指导意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