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读章节 1939年6月,莫莱森一家生活在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东哈特福德就在伯克利大桥的对面。自从普拉特·惠特尼集团公司——航空发动机制造的全球领先者——将其总部设立在此,这座城市就充斥着航空所带来的兴奋感。小型飞机上的飞行员向公众提供“天空之旅”服务,十三岁的亨利就曾在地面上兴奋地看着这些飞机飞行。现在,他终于也将亲身体验一次了,因为这是他小学毕业的礼物。 亨利和他的父母开车前往布雷纳德平原。布雷纳德平原位于哈特福德市中心东南方三英里处,四周被康涅狄格河环绕。在那儿,亨利的父亲格斯·莫莱森花了2.5美元让亨利可以在飞机上游览哈特福德市。亨利乘坐的是一架单引擎的瑞恩飞机,与查尔斯·林德伯格十二年前跨大西洋飞行时所驾驶的“圣路易斯精神号”很相似——在那次飞行中,林德伯格独坐在细藤椅上,以三明治和水充饥,仅依靠223马力的单引擎横跨大西洋。这架瑞恩飞机的表面是抛光铝,客舱内部用了哑光绿色的皮革来装饰。当亨利在飞机右侧的副驾驶位坐下后,飞行员就向他展示了飞机的控制系统——轭架和脚蹬。轭架是用来控制转向,让飞机向上或向下飞行的。脚蹬则是用来导向飞机方向舵的。 引擎启动后,螺旋桨开始旋转,很快因转速过高,看起来就像消失了一样。飞行员向前推动油门杆,不久之后,飞机从跑道上起飞,然后高飞越过机场。在那春日里,地面上的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飞行员驾驶飞机来到哈特福德市。在哈特福德市中心,亨利看到了市里最高的建筑物旅行家大厦的顶部,还有老州议会大厦闪闪发亮的金色圆顶。 飞行员允许亨利驾驶飞机,并提醒他要缓慢推动轭架,不要突然向前推,因为那样会使机首方向朝下,从而导致飞机突降。看着瑞恩飞机在自己的手中顺利飞行,亨利很惊喜。 当飞机准备着陆时,飞行员接替亨利驾驶飞机,但允许亨利继续控制一个轭架,这个轭架与飞行员所操作轭架是自动连接的。接着,飞行员指导亨利在着陆时该如何将脚放在地板上,以免不小心碰到可能会导致飞机转向的方向舵脚蹬。飞机下降,并朝在河道微拐处的机场飞去。开始着陆时,飞行员告诉亨利要保持轭架向后,这样机首就不会过低导致飞机着地“翻身”。最后飞机优美地着陆,并在跑道上平稳停下。 对年轻的亨利来说,这场短暂的旅程和他听到查尔斯·林德伯格不着陆跨大西洋的飞行故事后所产生的感觉一样,都激发了亨利的冒险精神,都让他感受到了无穷的可能性。飞机之旅是亨利生命中最激动的时刻之一。在整个旅程中,飞机带来的震撼、驾驶飞机时的激动以及高空俯瞰世界的景象都使亨利沉迷其中。这次旅程的每个细节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多年之后,亨利再也无法形成新的记忆,他拥有的只有过去——手术前的记忆。他记得他的父亲、母亲、校友、曾经住过的家,以及和家人一起度过的假期。但当他被要求讲述一下这些记忆时,他却无法用画面、声音和气味来形容一件难忘的事或者某一时刻。他保留了对以前经历的总体印象,但与经历有关的具体细节却都回忆不起来了。 但有两个经历是例外,亨利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飞行经历就是其中之一。尽管亨利年事已高,但他仍能清楚地回忆起这次经历的所有细节:机内的绿色设计,飞机轭架的操作流程,俯瞰旅行家大厦时的景象和他在驾驶时飞行员给的操作指令。亨利在手术后的几十年里,接受了无数的询问和采访,但只有这次经历是他能细致入微讲述的人生事件。而另一个例外则是他十岁时吸第一支香烟的经历。 亨利于1926年2月26日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以东约十英里的城镇曼彻斯特的曼彻斯特纪念医院出生。当时他有八磅重,是一个足月的健康婴儿。他的父母将其带回家,家就在距离医院不到一英里的霍利斯特街上。 亨利的父亲古斯塔夫·亨利·莫莱森,即格斯,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蒂博多市。手术后,亨利还记得起他父亲的家族起源,并会开玩笑说:“我爸爸的家族来自南方,后来北移了。而我妈妈的家族却来自北方,后来南移了。”亨利的一个亲戚说莫莱森家族可以追溯到法国的利摩日。法人后裔(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法国后裔)在十七世纪迁移到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但在十八世纪中叶就被驱逐回了法国。到十八世纪末,法人后裔再次迁移,但这次他们是迁移到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而莫莱森家族就在这次迁移中定居在了新奥尔良西南约六十英里的一个小城市——蒂博多。亨利的母亲伊丽莎白·麦克埃维·莫莱森,即莉齐,虽然出生在康涅狄格州的曼彻斯特,但她的父母都来自北爱尔兰,在那儿他们继续维系着紧密的家庭关系。 格斯是个清瘦高个儿,头发深棕,虽有招风耳但仍英俊的男人。莉齐要比格斯矮一头,一脑袋棕色卷发,戴着眼镜。莉齐的一个远房亲戚记得她“性情很温和,而且脸上总带着笑容”。格斯比较爱交际,经常和朋友开玩笑。格斯和莉齐于1917年在哈特福德的圣彼得教堂结婚,那时他二十四岁,她二十八岁。同年,美国向德国宣战,但格斯并未人伍。他在哈特福德地区当工,为像G.福克斯公司这样的建筑物装设线缆。G.福克斯公司是一家地标性百货公司,位于哈特福德主街。莉齐像那时多数的妻子一样待在家里,学习烹调格斯熟悉的南方菜肴。但他们的生活并非完全传统。格斯和莉齐都是冒险家,喜欢短途旅行。他们会带上军队剩下的帐篷,然后开车前往佛罗里达州、密西西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拜访亲戚,困了就在帐篷里睡觉。莉齐将旅行时拍的照片和买的纪念品都收藏了起来。 亨利出生那年,莉齐三十七岁。他是他们的独子。他们把他当作天主教徒来抚养。他在东哈特福德附近的一家私立幼儿园上学,然后在曼彻斯特的林肯小学读了一二年级。1931年,莫莱森一家搬到东哈特福德格林隆街一个有庭院的独户住房,这是莫莱森一家在亨利少年时期的第一次搬家,以后还会有几次在哈特福德地区附近的搬家。同年六月,亨利与母亲在纽约州布法罗度过了一个短暂的假期。在一张寄给格斯的明信片上,莉齐写道:“一切安好,我们玩得很开心。寄件人——”然后,五岁的亨利就用铅笔潦草地写上自己的名字。P12-15 作者简介 苏珊·科金(Suzanne Corkin,1937―2016),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科学暨大脑认知科学荣誉教授,蒙特娄神经研究院、美国心理协会,以及美国科学促进会成员。曾获得业内众多大奖,如“戴维·华莱士奖”,“史密斯学院奖”,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杰出研究奖,以及美国心理协会的杰出研究成就奖。她的作品不仅科学严谨,更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书评(媒体评论) “一本超乎寻常的读物……不断向读者发起挑战。该如何评判大脑研究的曲折历史,尤其是莫莱森的特殊病例呢?” ——《新闻周刊》 “科金的著作增添了耐人寻味的细节,并将H.M.置于神经心理学的大背景下。” ——丽塔·卡特《焦点》 “科金不仅把亨利的故事讲述得浅显易懂、条理清晰,还将个人病例史与当前的科学认识及其形成过程很好地融合了起来。” ——迈克·杰伊《伦敦书评》 “一座科学与人类的纪念碑,这名男性(他和作者都极具幽默感)的故事感人至深,而有关发现的详细描述也很激动人心。正是由于脑扫描技术的改进与莫莱森的积极配合,科学家才了解到了更多的脑部知识。” ——《科学家》 “神经科学领域是如何逐渐得到我们现在所了解到的记忆知识呢?科金将该问题的答案融入进一名男性的感人传记中,并为此提供了一个全面且有趣的综述……我们只愿未来的患者能像他一样慷慨无私、心地善良,而研究他们的学者能像科金一样富有才华。”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 “科金将自己与H.M.的实验、私人往来和过去六十年的记忆神经心理学史交织在一起,产生了极好的效果,因为她在这段历史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永远的现在时》同样可被视作她的学术性自传。” ——《自然》 “部分属于回忆录,部分属于科学史,这本著作将科金和莫莱森共事的故事与科学实验的生动背景融合在一起,带领读者回顾了过去六十多年的记忆研究。” ——《科学通讯》 “这本著作通过讲述一名男性的个人悲剧,不仅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传记,同时还是神经科学进展的清晰记录。” ——《柯克斯书评》 “了解记忆的最佳方式便是见证它可分解的途径。在这本杰出的著作中,苏珊·科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罕见的业内观点,揭示了一名不记得其过去刚发生过什么的男性如何深刻影响科学的未来。” ——戴维·伊格曼,《隐藏的自我:大脑的秘密生活》一书作者 “苏珊·科金撰写了H.M.有趣且隐秘的生活故事,以及该故事告诉我们的记忆知识。数以百万计的患者都是科学进步的源泉,但却很少有患者能作为个体受到歌颂。” ——菲利普·A.夏普,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兼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后记 亨利逝世一周后,M先生及妻子在康涅狄格州温莎洛克斯市的圣玛丽教堂为其举行了葬礼,离比克福德不远。亨利的尸体已被火化。在教堂前部,装有其骨灰的骨灰瓮被安置在鲜花簇拥的白色基座上。骨灰瓮的正面刻着十字架和这样的一段文字:“缅怀亨利.G.莫莱森,1926年2月26日一2008年12月2日。”在骨灰瓮附近,一张镶框的拼贴相片浓缩了他的一生:还是个小男孩的亨利坐在椅子上,其中,一条腿盘在椅子上,且面带微笑;一张他二十多岁的深色肖像画,画里的他很端庄;老年时期的亨利满头白发,穿着白衬衫,戴着领带,坐在轮椅上;亨利年轻时与家人一块的图片。 葬礼的规模较小,只有那些与亨利关系密切的人出席。我很荣幸能为亨利致悼词。我回顾了他的手术以及随后的开创性研究,还谈到了那些使亨利能为科学作出贡献的人们,其中包括莉莲’赫里克、她的儿子M先生(他承担了照顾亨利的责任)以及比克福德的工作人员。“所有这些善良的人点亮了他的生活,”我说道,“而他反过来又照亮了其他人的生活。”我谈到了亨利的个人品质,即他的幽默感、聪明才智及其标志性的口头禅。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失去了他就像失去了亲人一样。”我总结道,“我和同事们都很荣幸能进入他的核心圈子。现在,我们带着尊敬向他道别,并感谢他给我们和世界带来的变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悲剧却成了人类的礼物。人们将永远铭记他。” 葬礼弥撒后,我们前往隔壁的教堂大厅参加招待会;我的助手和比克福德的一名工作人员带来了三明治和饼干。数名麻省总医院的同事来参加招待会,他们最近进行了亨利大脑的成像及保存工作。对他们来说,这是个向亨利表示敬意的机会,同时也是个喝点茶或咖啡来舒缓压力的机会,因为他们刚结束了自己手忙脚乱、且无眠的一周。曾与亨利共事过的三名前实验室成员、比克福德的工作人员及患者也在现场。 招待会结束后,我们开车前往东哈特福德的公墓进行安葬。我们穿过平坦宽阔的草地来到亨利父母埋葬的地方。那里有一块大墓碑,墓碑上有他们的姓名,而他们的姓名下方则是亨利的姓名及出生日期;我们现在可填写死亡日期了。葬礼师已准备好安葬地点,然后将装有亨利骨灰的骨灰瓮放置在白色的希腊式短柱上。我们围绕骨灰瓮站成小半圆形后,教会执事说了些送灵话语。当他邀请我们与其一同祷告时,我们都低下了头,回忆着亨利。 亨利逝世后的第二天,我给其他记忆研究学者发送了一封简短的邮件来告诉他们这个消息。他们将邮件转发给其他人,所以,这一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整个美国和欧洲的科学界。接下来的几周里,我收到了世界各地同僚的温馨关怀,他们对亨利表示了哀悼及赞美。同时,对于媒体想进行有关亨利的采访以及想写有关亨利的文章,我也一一接受了请求。 一些同事就亨利对科学的贡献进行了陈述。耶鲁大学心理学系的一名教授写了信给我和布伦达·米尔纳:“你们对H.M.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职业生涯早期对认知和记忆的思维方向。”其他大学的数名教职员提到,他们当天将在课堂上向亨利致敬。前实验室成员也分享了有关他的轶事。例如,我听说,萨拉·斯坦沃特曾与他坐在其比克福德的房间内,并从头到尾观看完一部约翰·韦恩的电影。亨利在整个观看期间很激动,一直重复说“我知道这个,我知道这个”,且谈起了他的枪支收藏。她说,他在电影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都很兴奋。 我还听说,因为亨利可通过复述来延长记住物品的时间,所以一名前技术助理便利用亨利的这个能力与我的一名研究生开了个玩笑。她写道: 你还记得吧,亨利一直对善意的玩笑很有兴趣。我告诉他,下一个进来测试他的人叫做约翰。然后,我让他在约翰进来时装作很吃惊、并像认出了他那样说道“噢,你好,约翰”。我们练习了几分钟,然后我飞奔出去,带约翰进去测试亨利。亨利做了一个极为可信的开始一怔,后来才恍然大悟的迟疑反应,然后十分自然且完美地说出他的台词。约翰脸上的表情极其有趣,我和亨利看后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和亨利的联系持续了四十六年。尽管我未以伤感的方式来讨论他,但他早已是我很在乎的人了。亨利逝世后,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历史学家察觉了我的情绪,并发了封邮件给我:“这对你来说是个极其痛苦的损失。你们的关系非同寻常,所以,你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它的意义。但,无疑的是,你确实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就像他对你的人生一样。”然而,我对亨利的兴趣……大脑是有意识记忆的所在地,但他们无确凿的证据证明,陈述性记忆受限于一个限定区域。亨利为我们提供了因果关系的证据,证明了颞叶深处的离散脑区在短时记忆转化为持久记忆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斯科维尔的手术导致亨利失去了这一转化能力。数十年研究亨利、许多自愿献出其时间和精力在我们实验室的患者以及世界各地的患者后,我们现在已知道更多: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依赖于不同大脑回路的独立过程;顺行性遗忘症患者无法记住独特事件(情景记忆)和事实(语义记忆);遗忘症患者无法进行有意识的学习(陈述性记忆),但通常可进行无意识的学习。我们也知道,健康的海马对于生动叙述婚礼细节(回想)是不可或缺的,但对于简单识别面孔——即不在某一情境下识别面孑L或不将面孔放置在某一情境下进行识别(熟悉性)——则非不可或缺的。亨利进一步告诉我们,能否回忆和识别那些于遗忘症发病前便存储好的信息取决于那些信息是情景信息还是语义信息:独特事件的绝大数细节已丢失(情景、自传体记忆),但有关世界的一般知识则仍存在(语义记忆)。亨利的病例也强调了死后捐献大脑以进行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因为这是研究人员验证其假设及推测的重要途径,其中,他们的假设及推测是其基于活着的患者而进行的,且涉及何种大脑基质负责特定学习和记忆过程。 自2005年以来,惊人的技术进步已使我们在个体脑细胞水平上绘制基于记忆形成的认知和神经机制成为可能。神经科学这门学科正经历着一系列由先进科技驱动的变革性事件。我们现在可对活体大脑中的神秘事件进行更为具体的观察。精密的技术将为我们提供各种新信息:光感基因神经调控技术可使用基因来精确控制特定神经元,分子工程可快速且直接读出神经活动,以及连接组学可绘制一百万亿个组成大脑神经网络的连接。同时,认知科学家继续推进有关记忆过程的分级与组织理论,并邀请研究人员将精确定义的计算映射到离散的大脑回路里。 尽管每种创新技术都有其独特魅力,但更重要的是,它们合起来后所完成的任务。科学家花了数十年来绘制整个大脑的解剖学结构,并从行为至细胞等数个层面收集了信息。现在,他们正努力将所有这些信息连接起来以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在记忆研究领域,我们想知道,像思维和事实这样无形的东西如何能在活体大脑的组织中“存活”数十年。神经科学的终极目标便是了解大脑中的数十亿个神经元如何相互作用以运作大脑,其中,每个神经元约有一万个突触。 当然,我们肯定无法完全实现这一目标。甚至我在输入这些文字时都在问自己的脑袋究竟怎么了。我的神经元网络如何将我学到的各种复杂技术信息整理在一起,并将其表达成文字,然后指示我的手指打出来?大脑可将这样混乱信息用简单句子来表达,这是多么令人叹服!我们永远都不会有一个公式来充分解释我们大脑的喧闹活动如何引发思维、情绪和行为。但这一目标的重要性使得我们追求其的过程更为激动人心。这个挑战吸引了才华横溢的冒险家来到我们这一领域。即使我们将永远无法完全理解大脑的运作方式,但我们所能学到的小部分也将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自己是谁。 目录 插图说明 序言姓名首字母后的男人 第一章 悲剧的序曲 第二章 “坦白说,它是一项实验性手术” 第三章 彭菲尔德和米尔纳 第四章 三十秒钟 第五章 记忆是由此组成的 第六章 “自我争论” 第七章 编码、存储、检索 第八章 无法记住的记忆Ⅰ 第九章 无法记住的记忆Ⅱ 第十章 亨利的世界 第十一章 了解事实 第十二章 声名鹊起,健康堪忧 第十三章 亨利的遗产 结语 致谢 注释 序言 我和亨利·莫莱森隔着窄台面对面坐着,窄台上有个话筒。亨利身旁停放着他的助行架,助行架前有个白色的篮子,篮子里有一本填字游戏书。他总是随身携带一本填字游戏书。亨利的衣着与往常无异,即弹力腰裤、运动衫、白袜子,以及朴素舒适的黑鞋子。他那被厚眼镜部分遮住的大脸露出愉快、专注的神情。 “你今天感觉怎么样?”我问他。 “还行。”亨利答道。 “那就好。你看上去很精神。” “谢谢。” “我知道你在记忆东西上有点儿问题。” “是的。你知道,我的确——嗯,在记忆东西上有很大的问题。而且我发现自己经常捣鼓填字游戏。嗯,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我记忆东西。” 我和亨利聊了聊填字游戏,这是我们聊天的常见话题。然后我问:“你有记忆问题多久了?” “这个,我不知道。我无法记忆,所以没法回答你。” “好,那你觉得有多久了?几天?几个星期?几个月?几年?” “好吧,你看,我没法用天、星期、月或年来估计自己有这问题多久了。” “那你觉得你出现这问题已有一年多了吗?” “差不多,一年或者更久。我觉得我之前做过一个——不过这也仅是我的想法罢了——就是,嗯,我之前可能做过手术或其他什么的。” 我们这次谈话发生在1992年5月,距离亨利因一场有风险的外科手术而失去长时间记忆能力的事已过去大约四十年了。1953年,他接受了双侧颞叶内侧切除手术。那是一项实验性大脑手术,旨在减轻他从小就出现的严重的癫痫症状。第一次癫痫发作是在1936年,自此以后,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他也越来越难以参与各种日常活动。手术虽然控制了癫痫,但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毁灭性后果——深度遗忘症,该病症剥夺了亨利形成新记忆的能力,从而也决定了他以后的人生轨迹。 遗忘症是指大脑无法建立可供以后有意识提取的持久记忆。这个词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指遗忘或失去记忆,但患有该症所带来的可不仅仅是记忆的缺失。像亨利这样的遗忘症患者,他们失去了将当前经历直接转化为持久记忆的能力。这种情况通常是因大脑受损才导致的,如脑炎、中风或头部受伤,它可能是永久性的,也可能是暂时的。遗忘症也可由一种罕见的精神障碍引起,即心因性遗忘,但目前还未有神经病学原因可解释该现象。在亨利的病例中,其遗忘症是因部分大脑在手术中被切除而造成的,为永久性遗忘症。 亨利接受手术时,还是名二十七岁的青年男子。到他六十六岁时,走路得依靠助行架,以防跌倒。但对他来说,时间只过去了一点点。在术后的数十年里,他生活在永远的现在时里:不再记得所遇之人的模样、去过的地方或是度过的时光。他所经历的一切都在发生片刻后就从其意识中溜走。我和亨利的谈话也会在其脑海中迅速消失。 “你通常是怎么度过一天的?” “你看,这很难回答——我无法……我无法记忆。” “你知道自己昨天干了什么吗?” “我不知道。” “那今天早上呢?” “我连这也不记得了。” “你能告诉我你今天中午吃了什么吗?” “不瞒你说,我不知道。我不——” “你觉得你明天会做什么?” “任何有益的事都行。”他友好且直白地说。 “这回答很棒。”我说,“我们俩之前见过面吗?” “有,我觉得我们见过面。” “在哪儿见过面?” “嗯,在高中。” “高中?” “是的。” “哪间高中?” “东哈特福德的高中。” “除了高中,我们在其他地方见过吗?” 亨利停顿了一下。“不瞒你说,我无法——没有,我不觉得我们在其他地方见过。” 进行这次面谈时,我已和亨利一起工作了三十年。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1962年,当时我还是名研究生。所以,虽然亨利相信……是按下快门就有的照片。我们现已知道——最初是从亨利身上得知的——记忆并非是被存储在大脑的某个区域内。相反,大脑的很多区域内都存储了记忆。我们可将记忆比作是去超市买炖菜所需的原料。我们从超市的不同地方挑选肉、蔬菜、调料和香料,然后在家将它们全部放入一个大锅中混合。同样,要想回忆起去年的生日,我们必须把存储在大脑不同区域的信息——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提取出来,并且将这些信息以一种能让我们可重新体验的方式组合起来。 大脑里的记忆是什么?一个常用的思考方式是借用计算机科学的隐喻:记忆是大脑加工和存储的信息。要完成记忆这项任务,大脑需执行三个步骤:第一,它要对信息进行编码,并将原始数据转化成脑兼容的格式;第二,它必须存储信息以供后续使用;第三,它必须能根据需要在存储中提取信息。 亨利接受手术那会儿,几乎无人知晓记忆是如何在大脑内运作的。1960年代,我们现在称为神经科学的这门学科几乎是不存在的。从那以后,亨利的病例便对一系列有关记忆本质和具体过程的重大科学发现至关重要,而且也向我们讲授了基础但重要的一课:即使他失去了记忆的能力,但他还是聪明、口齿伶俐和有敏锐力的。例如,尽管他会忘记几分钟前的谈话,但仍有能力解决有难度的填字游戏。 亨利缺少的那种长时记忆现被称为陈述性记忆,是指人们能自由陈述自己学过的东西。相比之下,亨利的确拥有对运动技巧的长时记忆,例如怎样使用助行架。这种记忆现被称为非陈述性记忆,指人们可通过行为来展示自己的知识但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随着神经科学特别是记忆科学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发展,亨利的病例仍与研究紧密相关。每当有关于记忆过程的新理论和新脑成像技术出现时,我们便将其应用在亨利上。亨利对我和其他一百多位科学家一直很包容,并允许我们对他进行研究,直至他于2008年去世。他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大脑如何记忆和遗忘的了解。 亨利于1992年将自己的大脑捐献给了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麻省总医院)和麻省理工学院,所以,他现在仍在科学的新领域中发挥作用。他去世的那一晚,我们使用了一台磁共振成像机对其大脑进行了九个小时的扫描。之后,我们便保存了他的大脑,然后将其置于明胶中冷冻,并从前至后切成2401个超薄片。我们现已将这些超薄片数字化,并组装成一个将来可供科学家和公众在网络上观看的三维图像。尽管我们此前已详细研究过这个患有遗忘症的大脑,但解剖大脑后得到的这些超薄片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式。 几乎没有患者能像亨利这样彻底改变一个科学领域。他的故事不仅是医学上罕见的病例,还证明了一位实验对象对科学的冲击能有多么巨大。亨利的病例解答的记忆问题比上世纪所有科学研究解答的还多。尽管亨利过着现在时态的生活,但他对记忆科学却有永久性的影响,他所作出的贡献已经使数以千计的患者受益。 内容推荐 1953年,一场癫痫手术的失误,使得27岁的H.M.丧失了记忆功能,生活无法自理。这一悲剧事件却恰恰使当时的医生发现了人类大脑中关于记忆功能和结构和运行机制。从此,H.M.成为了医学研究的绝佳素材,著名的杰出医学家苏珊·科金担负齐了照顾和研究H.M.的重任,时间长达50余年,直到H.M.于2008年去世。 之后科金用几年的时间将这五十多年来留下的文字整理成书,更记录了她和H.M之前的特殊情谊和诸多感人故事,这也是本书最让读者受用的原因。在科金细腻动人又不失严谨的笔下,H.M.不仅仅是一个研究对象,更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永远的现在时》出版后,引起了美国舆论界的特别关注。英美两国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更使得这医患二人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如果在网上搜索“H.M.”,出现的第一条结果一定是亨利·古塔斯·莫莱森,而非某快销时装品牌。莫莱森先生,就是本书的主人公H.M.,他在科学家对人类大脑的探索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几乎没有谁能像莫莱森一样彻底改变一个科学领域,他对记忆科学所做出的贡献已经使全人类受益。 编辑推荐 亨利·古斯塔夫·莫莱森(Henry Gustave Molaison)是20世纪科学最著名的遗忘症案例患者,27岁时,一次灾难性的脑手术夺走了他形成新记忆的能力,此后的55年他生活在一个30秒的意识循环当中。 作者苏珊·科金(Suzanne Corkin)是麻省理工的神经系统科学的专家,她第一次见到亨利是在1962年,1980年以后她成为亨利的首要研究员和“唯一看守人”(“sole keeper”)。《永远的现在时态》中她揭示了亨利对科学的历史性贡献。“我把我的作品献给连续55年的行为科学的丰富数据,献给我们将从他被解剖的大脑中的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