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是最具个性的美国五星上将,嘴叼玉米芯烟斗,握着曲柄手杖,身着咔叽布军服,头戴战斗软帽,眼卡黑色墨镜,神气活现,傲气十足且个性无常,时而彬彬有礼,时而趾高气扬;时而宽宏大度,时而小肚鸡肠;时而热情洋溢,忽儿冷若冰霜;时而平易谦逊,时而自负狂妄……他思维敏捷、胆略过人、统兵有方、意志坚强,身经三次大的战争,他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非凡的军事指挥能力,赢得了美国历史上军人的崇高荣誉。林树增编著的《麦克阿瑟全传/二战风云人物传记丛书》对麦克阿瑟的军旅生涯和破灭的总统梦想进行了翔实、客观的记述,从多个角度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复杂的性格和金戈铁马的,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一位军事天才的雄才伟略和卓越功绩,而且还为读者还原了许多尘封已久的历史真相。
唯一参加过“一战”与“=战”及朝鲜战争的人,被誉为“西点之父”、澳大利亚的保卫者、菲律宾的解放者、日本的征服者、南朝鲜的捍卫者,他就是麦克阿瑟。
世界还远非伊甸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仍然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因此,一切关心国际局势与未来发展的人们,一切为祖国的安宁、人民的幸福立志从戎的热血青年。一切即将成为将帅或立志成为将帅的指战员们,都应该读读这本林树增编著的《麦克阿瑟全传/二战风云人物传记丛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本书能够给有志之士和广大读者带来借鉴与启迪。
这个在军号声中出生的孩子就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他的父亲叫小亚瑟·麦克阿瑟,其时是美国陆军第13步兵团一支分队的队长(相当于上尉连长);母亲叫玛丽·平克妮·哈迪,一个有点派头、端庄贤淑、处世严谨的贵妇。
麦克阿瑟的先祖是苏格兰人,曾参加过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麦克阿瑟家族从那时起就一直与政界、军队和司法部门“有些关联”,算得上是一个以军事和法学著称的家族。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祖父老亚瑟于1817年1月出生在格拉斯哥,他称自己是“双料的麦克阿瑟族人”,因为他的父亲和母亲都姓麦克阿瑟。他的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坚强的母亲独自一人抚养他长大。在他童年的记忆中,格拉斯哥是一个值得怀念的地方,那里有着布满紫藤的山野、茂密的森林、清澈见底的溪流,以及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城堡。当然,他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些令人神往的英雄传说。
老亚瑟·麦克阿瑟7岁时,他的母亲改嫁了。当时,很多英国人到美国西南部(包括田纳西、密苏里、密西西比、阿肯色、路易斯安那诸州)拓荒,谋求事业发展。1828年,老亚瑟的继父和母亲带着他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移民到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奇科比。马萨诸塞州在美国东北部,是新英格兰地区的一部分,并不是他们的目的地。但这一带河谷平原上有大片良田,遍地的花岗岩里闪现出数不清的小湖泊。农(渔)业和工业在南北走向的康涅狄格河谷和侯萨托利科河谷里发展很快。
但老亚瑟并不打算将来务农或务工,他天资聪颖,在母亲的教育和引导下,十三四岁起就对政治产生了兴趣。他野心勃勃地前往纽约闯荡,不久便成了一名狂热的民主党人,并且“几乎全靠自学”完成了大学的基础课程,接着学习法律,拿到了律师资格证书。
学习期间,老亚瑟的爱情之花也绽放了,一个来自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的年轻美貌的女孩——奥里莉亚·贝尔切尔走进了他的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后,他们结婚了。之后,他们一起前往州南工业城市斯普林菲尔德发展。
1845年6月,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小亚瑟·麦克阿瑟出生了。小亚瑟4岁的时候,老亚瑟成为一名职业律师,他偕妻带子迁往威斯康星州刚建市不久的密尔沃基定居。该市东边阔大的密歇根湖和西边茂密的森林,几乎将小城包围,在这“湖边的一个美丽的地方”,奥里莉亚为老亚瑟生下了第二个儿子弗兰克。就在这一年,老亚瑟加入了民主党,从此踏上了顺风顺水的政治生涯。不久,老亚瑟被选为市检察官。1855年11月他又当选为威斯康星州副州长。老亚瑟工作勤奋,十分敬业,在政界的声望渐高。1857年,他当选为威斯康星州第二巡回法庭法官,并在这一位置上稳稳当当地干了12年,尽管其间经历了南北战争。
不过,也正是因为南北战争,他的儿子小亚瑟才走上了从军之路。
当时,美国北部和南部在经济制度问题上发生了尖锐冲突,南部种植园主全力想把奴隶制度推广到新占领的西部土地上,而北部资产阶级则主张在新地区使用雇佣劳动制,以扩大资本主义地盘。共和党人亚伯拉罕·林肯于1860年11月当选总统,这代表着奴隶州与自由州和解的希望彻底破灭。于是,,南部各蓄奴州纷纷退出联邦,并于1861年2月在亚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成立“美利坚同盟国”,推选杰弗逊·戴维斯为总统,同时征集10万志愿兵,积极备战。4月12日,“美利坚同盟国”军发动叛乱,占领了南部许多要塞和储有大量武器、弹药的军械库。只有南卡罗来纳州的萨姆特堡要塞对叛军进行了两天的抵抗,但亦于4月14日投降。林肯总统3月4日就职后,于4月15日正式宣布南部诸州为叛乱地区。美国内战爆发。南部各州是为维护奴隶制而进行这场战争的,北部资产阶级则在战争初期就认为重建联邦和防止奴隶制向外扩展是自己的主要任务。
1861年,双方的主要战斗行动在华盛顿、里士满方向展开。7月中旬,欧文·麦克道尔将军率北军(3.5万人)进入弗吉尼亚州,抵达布尔兰河。与此同时,皮埃尔·博雷加德将军率南军(3.1万人)亦逼近该地。7月21日,南北两军在布尔兰河畔的马纳萨斯首次展开了大规模交战,北军战败,秩序混乱地向华盛顿溃退。不过,南军也没有扩大战果,而是停止了对麦克道尔军队的追击。
P2-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时代》周刊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叼着烟斗、戴着墨镜的美国陆军将军,他就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但又颇有争议的一位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创造了美军历史上多个第一。他13岁时就进入西得克萨斯州军校,展现出优秀的军事才华;19岁时,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著名的西点军校,并于1903年成为西点军校历史上首位被破格晋升为上尉的学员;1919年,38岁的他晋升为少将,出任著名的“彩虹师”师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军中最年轻的将军;39岁时,他出任西点军校校长,是西点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之一,后来被誉为“现代军校教育之父”;1930年,50岁的他晋升为四星上将,成为美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他是被外国授予陆军元帅的唯一一个美国人,也是美国历史上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唯一一位将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麦克阿瑟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最高司令,在菲律宾指挥美菲军抵御日军的进攻。1942年2月,由于太平洋战争中美军防御的失败,美国总统罗斯福命令麦克阿瑟撤离菲律宾。离开时,麦克阿瑟发誓:“Ishallreturn。”(我会回来的)。1945年2月,他履行其誓言,解放马尼拉。战后,他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麦克阿瑟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命令美国第8集团军进入朝鲜,协同韩国军队作战。他指挥美军在仁川登陆,随后越过“三八线”侵占平壤,并向鸭绿江推进。尽管后来在朝鲜被打了个灰头土脸,似乎有些晚节不保,但他最后以一篇《老兵不死》的演说博得了满堂彩。凭借50年的军事实践经验,他被美国国民称之为“一代老兵”。
麦克阿瑟个性鲜明而复杂,不同于美国历史上其他任何一位将领,是美国历史上一位最独特的人物。他既不像艾森豪威尔那样平易近人,也不像巴顿那样热情豪放,更不像马歇尔那样公正无私。他桀骜不驯,狂妄自大,唯我独尊,好出风头,爱慕虚荣,喜欢受到别人的颂扬,所受到的赞誉和非议都远远超过了其他美国将领。
本书对麦克阿瑟的军旅生涯和破灭的总统梦想进行了翔实、客观的记述,从多个角度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复杂的性格和金戈铁马征战一生的足迹,使读者在领略一个军事天才的雄才伟略和卓越功绩的同时,也了解一些被历史尘封的真相。
本书在出版的过程中,得到了李华伟、林中华、李华军、范高峰、林学华、张慧丹、林春姣、李雄杰、刘艳、李小美、林华亮、陈聪、曹阳、李伟、曹驰、庞欢、刘艳、张丽荣、李本国、林晓桂、李泽民、龚四国、周新发、林红姣、林望姣、李少雄等不少同仁的支持和帮助,在此特表示深切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