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唉!哲学、法律、医学,
还有什么神学,
我都已孜孜不倦
彻底钻研了多年。
可怜我这个傻瓜,
并不比先前聪明一点;
我徒有硕士、博士之名,
却糊弄我那些学生,
愚弄他们将近十年,
耍得人家团团转——
到头来还是没有什么真学问!
这简直令我忧心如焚。
虽说我比所有纨绔子弟、书记员、
也没有荣华富贵和名望;
这种生活,狗都不乐意多过一天!
为此我潜心钻研魔法,
希图借精灵之口、精灵之力,
或可参透若干玄机;
倘若如此,我便无须再汗流浃背,
去胡诌自己不懂的东西;
也能看清是什么从最内部
让世界结合成浑然一体,
看到一切创造力和种子‘指元素。当时人们认为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无须再埋首纸堆寻章摘句。
哦,唯愿你,丰盈的月光,
最后一次照见我心灵的忧伤。
多少次午夜时分在这桌旁,
我注视你缓缓移步,
尔后照临我的书籍文稿之上,
忧郁的朋友,请你为我显现!
啊!我多么想、多么想
在你亲切的光辉下登上山巅,
伴随精灵轻轻走在山洞周遭,
活动在你微光里的草地之上
忘却一切学术争吵的烦恼,
身心欢愉地沐浴在你的露水中央!
唉!莫非我还得困守在这牢狱?
可恨这污浊的耗子洞!
连可爱的天光,透过彩绘窗玻璃
照射进来都变得混浊不堪!
这一大堆书籍被虫蛀、尘封,
一直堆到高高的拱顶,
插满熏得发黄的纸签,
把我围困在书堆里面;
周围净是瓷瓶、铁罐、试管,
玻璃瓶、器皿塞得满满,
还有祖先传下的家用器具——
这就是你的世界!这也算是一个世界!
而你居然还要问为何 你胸中郁闷,心神不安?
为何一种莫名的苦痛
抑制丁你所有的情感冲动了
神于大自然中创造了人类,
而你远离生气勃勃的大自然,
包围你的只有霉味和乌烟,
动物的尸骸和死人的腿骨。
逃走吧!逃走!逃到广阔的原野!
这本奥妙莫测的秘籍(指16世纪法国王室医生、占星术士诺斯特拉达穆斯所著的预言集《世纪连绵》。此书语意多隐晦模糊,具多解性,但并非是记有符篆的魔法书),
乃诺斯特拉达穆斯亲手撰写,
难道它不足以陪伴你?
于是你便可明了星辰的运行,
倘若大自然惠赐你教益,
你的灵智将豁然洞开,
精灵之间如何交谈你也能明白。
让枯燥的思维向你阐明
神圣的符篆,纯属白费力气:
在我身边飘游的精灵,
如果听见我的话,就请你们回答!
[他打开书,瞥见宏观宇宙的符篆‘此处与下文的“地灵符策”
都是歌德的杜撰).
哈!这一瞥之中怎样的狂喜
蓦然流遍了我所有感官!
青春生命神圣的幸福感
又炽热地奔流过我的神经和血管。
写下这些符篆的莫不是位神灵?
它们平息了我内心的骚动,
让欢乐充满我可怜的心胸,
并以神秘的推动力揭示
环绕着我的自然的力量。
我是一个神?我眼前豁然明亮!
在这些纯粹的符号里面我看见,
活动的大自然就在我的灵魂面前。
我如今才领悟那位先哲‘一译为智者.可能指《世纪连绵》的作者
诺斯特拉达穆斯,也可能指瑞典神学家斯维登堡。其有“能看见鬼神者”之称)之言:
“神灵世界并未锁闭;
锁闭的是你的心智,你的心已死!
起来吧,弟子,
坚持用朝霞洗涤你尘世的胸怀!”
(观看符篆。
看万物如何交织成一体,
又怎样相互作用并依存!
诸天神力如何上升下移,
黄金水桶灭火队所用水桶。因当时灭火需要人工传递水桶,故常借此
隐喻日月轮转,时光流逝)如何彼此传送!
以天香赐福的羽翼,
自上天贯穿大地,
万籟谐和响彻宇宙!
旷古奇观啊!可是,仅仅奇观而已!
何处能把握住你,无穷尽的大自然?
何处握住你们,乳房?你们是生命之源,
苍天、大地赖以维系,
枯萎的心胸之所仰慕,
你们进涌,浸润,我只徒然慕恋?
[不快地合上书,瞥见地灵的符咒。
这符篆对我的影响非同寻常!
你离我更近了,大地的精灵;
我已明显感到浑身平添力量,
犹如畅饮新酿而热血沸腾。
我胆气豪壮,敢去世界闯荡,
去承受大地的福祉和苦难,
敢于同狂风暴雨周旋,
船将沉兮船身裂,心不惊兮胆不怯,
头顶上黑云翻滚——
月儿隐藏了她的光——
灯火渐灭!
云蒸雾绕!一道红光
在我的头颅周围闪亮——
自拱顶袭来一股阴风,
我不禁浑身战栗!
我感知你在我身边步履轻盈,祈求你,
现身吧,精灵!
哈!我心神不宁!
为了体验新的感情,
我的所有感官都在翻腾!
感觉我的心已全交给了你!
你必须、你必须现身!即便我因此丧命!
[拿起书,神秘地念出地灵符篆。但见一团
微红的火焰一闪,火焰中,地灵显现。
地灵谁呼唤我?
浮士德[转身,旁白。
吓死人的面孔!
地灵你用强力吸引我前来,
你在我的灵界长久啜饮,
是何用意?
浮士德啊,你真叫我受不了!
地
灵你苦苦恳求,要立即和我见面,
要听我的声音,要看我的容貌,
我听从你的真诚祈求、强烈心愿,
于是我来了!——多么可怜的惊恐
攫住你这个超人(浮士德自诩为‘斗神”)!何处是灵魂的呼声? 何处是创造与包容一个世界的心胸,
承载并携带它,一如吾辈精灵
因欢乐而扩大、飞腾?
浮士德,你曾向我倾诉,
竭力靠近我,如今你在何处7
那个被我的气息所笼罩,
魂不附体地战栗着,可怜地
缩成一团的蠕虫,就是你?
浮士德火焰的化身,要我对你退避三舍?
我就是浮士德,我和你是一样的!
地灵在生命的狂潮里,在行动的风暴中,
我上下翻腾,
我来去如风!
P19-25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十八世纪德国伟大的文学家,出生于法兰克福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大学时学习法律,当过短时期的律师。年轻时曾经梦想成为画家,但在看到有名画家的作品时,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与他们相提并论,于是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诗剧《浮士德》、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教育小说《威廉·迈斯特》、长篇小说《亲和力》和自传《诗与真》等。《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他的成名作。作为“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他的作品充满了反叛精神。
潘子立,天津大学教授、有名翻译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译作有《格林童话全集》《浮士德》《歌德抒情诗选》《海涅抒情诗选》等。
任何一个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读书而产生,而实现一个梦想也必须借助读书来实现
——莫言
经典的意义在于其中凝结了人类的共通经验,世界级的经典就尤其具有普适性。商务印书馆从来看重经典图书的价值意义,这套经典译著的出版,是中国的文学读家莫大的福分。
——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马辰
这些书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乃是它可以超越时间、年龄、语言和族群而成为人类心灵成长的营养。商务印书馆是信誉极好的出版机构,相信这套书能带给读者莫大的阅读惊喜。
——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方方
对文学我怀着感恩之心,在我人生重要的时刻读了这些伟大的作品,当我开出我自己的花朵才意识到我们被嫁接到那棵伟大的生命之树上,这些伟大的作品对我的心灵是一种照料,有时候也是一种校正。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诗人王冢斩
又一本《浮士德》!
看到书店新推出这本《浮士德》,有的朋友或许会作如是想。
是的,《浮士德》的中译本眼下书市所见已有四五种之多!但是,新译本自有其存在的理由。
我们知道,文学语言有其时代和个性的特点。经典文学名著的原文是业已定型、不容改动的;而文学名著的译文则须跟随不同时代的语言习惯变迁。随着对经典作家、传世巨著研究的深化,文本诠释及对诸多命题的研究成果愈来愈多地揭示出字里行间原本鲜为人知的作者真意,并且随着研究角度的多元化,文本诠释也愈来愈具多解性。这充分说明了文学名著重译的必要性,并已成为翻译界、出版界的共识·经典文学名著同时存在多种译本,有利于促进外国文学翻译与研究水平的提高,并从一个侧面提供了当今外国文学研究与翻译繁荣的佐证·
在大师辈出、杰作如林的西方文学史上,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一工832)是一位罕有其匹的旷世奇才·他的传世之作《浮士德》自问世以来,被文学研究者公认是德国文学最伟大的成果,西方文学的“珠穆朗玛峰”。在欧洲文学史上,歌德和他的《浮士德》至今也只有但丁及其《神曲》、莎士比亚及其戏剧可以与之媲美。
浮士德原是一个自中世纪以来便流传于德意志民间传说中的人物。从迄今的研究成果可知,此人的原型即148。年前后出生于德意志维滕贝尔格一座小镇的一个炼金术士、吹牛大王。经过几代人的加工和改造,至工6世纪,浮士德成为民间传说中一个神秘的传奇人物。据说他用鲜血和魔鬼签约,拿自己的灵魂换取知识、青春和尘世的欢乐。后来又有韦德曼(G·Widm。nn)等德意志作家和英国剧作家马洛(ChristopherMarlowc)以民间传说为蓝本出版故事书和剧本,德意志启蒙作家莱辛(G。E。Lcssing)也曾尝试把这个题材写成一部市民戏剧。这时候的浮士德在作家笔下已经完全看不出江湖术士和骗子的影子,而成了一个有诗才且深思好学的青年。浮士德的传说在民间流传数百年,由口头文学转变成书面文学作品,证明了它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题材。由于人物的传奇性和可塑性,以及极大的内容拓展空间,几百年来,这个民间传说成为几代德意志作家乐于改写和创作的题材。
歌德很早就接触到浮士德的传说,童年时代读过讲述浮士德传奇的故事书,又在木偶戏院看过浮士德戏剧。于是在这个天资非凡的孩子幼小的心里,很早便埋下了浮士德故事的种子。早在斯特拉斯堡求学时期,歌德便萌生了写作浮士德悲剧的念头,并开始构思,由此开始了这部文学巨著漫长的创作历程。
歌德本人曾称《浮士德净是一部“怪书”。《浮士德》悲剧以浮士德的经历、奋斗为主线,艺术地概括了西方上下三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反映了中世纪以来近三百年的欧洲历史发展进程。古希腊以来思想史、文化史上的重要流派、观点,欧洲中世纪以来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几乎无不涉及。它是一部既反映现实,又充满浓厚浪漫主义气息的极富想象力的巨著。出场人物上自天主,下至魔鬼,又有诸多神话人物,精灵神怪,以及人间纯朴美丽的少女,古希腊美女海伦,等等。情节丰富、离奇,汪洋恣肆,光怪陆离,世所罕见,令人目为之眩,神为之迷。但有一根红线始终贯穿全书,贯穿这个悲剧主人公浮士德的各种活动和思想,它就是——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浮士德性格的主要特点,也是理解他在转折关头的行动的钥匙。
……
他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他是业余画家,画作逾千幅(其中多数是素描、速写);他登台演戏,收藏古董、收集古钱币;他骑马、游泳、爬山、跳舞,经常出门旅行;他热爱生活,也善于生活——诗人、艺术家歌德是“生活的艺术家”。
像歌德这样“全能”和深刻的旷世奇才,在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历史上确实找不到第二个。难怪在他之前的几代作家,以及在他之后的海涅,以浮士德题材创作的文学作品均无出其右。《浮士德》悲剧中的浮士德博士不仅是一个渊博的人文学者、哲学家,还是一个化学家、魔法师和从政者。大概也只有像歌德这样的诗人、学者兼思想家才有足够的功底和诗才表达浮士德哲学沉思的深度,创作出《浮士德》这样一部跨越千年、“上穷碧落下黄泉”的伟大诗作。
像歌德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似乎受到命运女神的格外垂青——他具有得天独厚的特异禀赋,屡屡获得难能可贵的机遇,并为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774年12月,歌德在法兰克福初次会晤萨克森一魏玛一埃森纳赫公国的王储卡尔·奥古斯特。1775年秋,王储已成为魏玛公国大公,歌德应他的邀约前往魏玛,并受到隆重礼遇。翌年6月,歌德被聘为国务参议,三年后被任命为枢密顾问(即内阁大臣)。忙碌的国务活动,频繁出访德意志诸邦宫廷,大大拓展了歌德的社会生活面。这虽然占据了他很多时间,却使他得以从更高和更广阔的角度去认识社会和人生。他有意识地把从政生活、科学研究等一切的活动,作为自己文学事业所需要的经历和体验,而这些亦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深厚的生活基础。由于魏玛公爵的友谊和厚待,他一生无须为物质生活操心,生活优裕安适,也营造了一个安定且完全能自主地决定自己生活、创作和研究的环境。
17世纪的欧洲,现代科学开始形成。至18世纪,宗教势力明显呈衰微之势,人的思想和行动获得了较之中世纪远为广阔的自由空间。在一场席卷欧洲文明国家的强大而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中,贯穿着德意志精神的文学创作、哲学和科学逐渐发展,逐渐成熟,以至达到当时的最高成就。歌德的极大的幸运在于,他在漫长的一生中,亲身经历了、参与了这一发展进程,以他的智慧概括其要点,并以自己的思想和创作帮助德意志文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繁荣,并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对此,歌德自己也有深刻的体认。
歌德的幸运还在于他的长寿。这既是歌德作为人的幸运,也是他之所以能成为今天被我们所知的伟大诗人和思想家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试想,倘若歌德像普希金那样英年早逝,那就既没有《浮士德》悲剧,也没有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也许《少年维特的烦恼》就将作为他的代表作载人文学史。即便如此,他当然仍是一位有大成就的诗人、作家;但与歌德毕生辉煌的文学成果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如果他在七十五岁的时候去世,《浮士德》和《威廉·迈斯特》都还没有最终完成,还是留有大遗憾在人间。歌德享年八十三岁,去世于《浮士德》悲剧第二部脱稿,全书大功告成之后半年多,这是他的,也是人类文化事业的莫大幸事·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歌德一生都是比较顺利的,没有受到封建社会中思想敏锐的文人学者常会受到的文化专制和政治暴力的压迫和打击。由于时代因素和德国的社会状况,也由于他和魏玛大公爵私交甚密,他一直是一个有充分写作自由和思考自由的诗人和思想者。如果不是处于这种外在环境,很难想象歌德能成其为歌德。
歌德说:“人们通常把我看成一个最幸运的人,我自己也没有什么司抱怨的,对我这一生所经历的途程也并不挑剔。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哪一个月过的是真正舒服的生活。就好像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我的年表将是这番话的最清楚的说明。”
幸运女神的垂青,使歌德成为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最后一位文化巨人。
歌德以诗人兼学者的身份来写另一个思想者兼学者,文化、历史、思想、科学技术等自然成为作品时常触及的课题,故而有西方学者称《浮士德》悲剧为一部‘‘学者戏剧”。不能像读一般文学名著那样来读这部书。它和一般的文学名著太不一样了。尤其是第二部,谁如果没有相当的知识基础,“没有四面探索过,没有一些人生经验,他对下卷就无法理解”。不过,我相信,只要有领略西方文学最高典范无限风光的愿望,耐心地随着浮士德传奇人生的足迹一路走下去,必定会有如同他的学生一样的感受:
和您一起散步,博士先生,
我受益匪浅,深感荣幸。
许多年以前,就曾蒙师友鼓励并敦促我翻译这部巨著;比较认真地考虑此事,并断断续续做一些准备,是在中文版《海涅全集》出版之后。本书根据雷克拉姆出版社2000年校阅版译出。翻译过程中,参考了乌尔里希·盖尔教授和其他歌德研究家的诠释。在此谨向盖尔教授和众位前贤名家表示诚挚的谢忱,并感谢朋友们对我的鼓励和家人对我的理解与支持。
翻译这部奇书,深感学识、功力不足,不当与舛误之处,尚祈海内外专家学者和读者诸君不吝指正。
歌德著的《浮士德(素质版2。0无障碍阅读全译本)/经典名著大家名译》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社会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
《经典名著大家名译》丛书精选国外文学经典,由著名翻译家宋兆霖、李玉民等倾力翻译,打造出这部既保留外国文学特色,又适合国内青少年读者阅读的经典名著,力图为青少年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外国文学盛宴,在注重阅读习惯培养、阅读方法掌握的同时,也能够汲取精华,不断的提升和强大自己。
为了实现这一宗旨,该丛书还根据青少年阅读的规律和习惯,给青少年名著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规划方向,旨在进行深阅读,以及有意义、有规律可循的价值阅读。诸如经典阅读中的《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等著作,本丛书在有针对性地给出具体的时间规划和阅读方法建议的同时,还最直接地探讨“什么是人”以及“人可以是什么”等自我价值、人生意义的主题,它对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另外,借助经典名著的价值阅读,还可以培养青少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心、专注、勤俭、坚韧、自信、自立、勇敢等一生受用的优秀品质,使名著阅读真正回归自我成长与素质提升本身。这也是该套丛书的主要价值体现。
歌德著的《浮士德(素质版2。0无障碍阅读全译本)/经典名著大家名译》为该丛书的其中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