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以地处广西红水河上游的一个村落中定期举办的“演武活动”为个案展开研究,通过对演武活动的历史意义的建构、解构与重构,以及对演武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利益群体之间互动的共时性分析,来理解“族群体育”的基本运行逻辑。 作者简介 杨海晨,回族,1977年出生。教育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在站博士后。长期在广两红水河流域、云南中缅边境从事田野考察,研究方向为体育人类学。广两高等学校很好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批资助人选,丰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1项,主持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以**作者在《体育科学》上发表论文3篇,以第二作者发表论文2篇,在其他体育类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第三节理论预设、研究思路与文章架构 第四节关键概念厘析 第五节陌生又熟悉的田野 第二章从家族到族群:莫氏土司及其幕僚的历史记忆 第一节莫氏土司 第二节黄氏将官 第三节郁氏文林及其他姓氏 第四节小结:各司其职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族群关系 第三章族群体育的意义建构、解构与重构:演武活动的历时性考察 第一节生存策略——土司官族的政治艺术 第二节族群记忆——乡土社会的信仰表达 第三节仪式征用——现代社会的民间-国家 第四节小结:从构筑族群边界到逾越地方传统的演武节 第四章族群体育中的剧场国家:演武活动的共时性考察 第一节导演:现代政府的治理服务 第二节顾问:乡土精英的创新传承 第三节演员:全民参与的集体欢腾 第四节财团:熟人社会的人情支持 第五节观众:交流休闲学术的多元交织 第六节小结:社会关系再生产的演武剧场 第五章从边缘到中心:由演武活动看体育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第一节体育的形成与发展的多元观点 第二节民族史研究的“边缘-中心”理论 第三节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及其身体运动研究实践 第四节体育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第六章余论:研究贡献、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田野日记三则 附录2演武节内容介绍 致谢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