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老魔王的急诊室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毕人龙 |
出版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毕人龙,自称“急诊老魔王”。毕业于阳明医学院,现任职宜兰县某家私立医院急诊室,在急诊室工作20、多年。喜欢音乐,专长是胡琴,偶尔会拿笛子或琵琶来唬人。空暇时间会去爬山、潜水,喜欢走进大自然。 目录 第一章 急诊室长什么样 急诊室的早晚高峰期 急诊魂 第二章 正经八百篇 就医三部曲 老了,谁来照顾你? 你该住院吗? 请问……你有怀孕吗? 第三章 正经二百五篇 “牛肉粉丝” 医疗服务业的快餐文化 警察叔叔 雨夜中的偶像剧 谁来关说 老师,您辛苦了! 高处坠落 社会一隅 第四章 不正经篇 “急诊暴力随想曲” 乱点鸳鸯谱? 笑“贫”不笑“娼” 都是保险惹的祸 医疗界的“圣母玛利亚” 新版垃圾车 尾声 当医生变成伤患 精彩页 急诊室的早晚高峰期 台湾地区许多家医院的急诊室,常常是处于“状况”多到要爆炸的状态,其中的迅速、紧张、忙碌、崩溃,若是没有亲身经历过,是无法想象的!这也常让身在其中的急诊医护人员,恨不得能长出三头六臂,把许多事情赶快搞定。 但急诊室也不是永远都这么忙的,白天和晚上会有差别,平日和假日也会有差别。 (Ⅰ)白日芒茫,人员忙茫 早上7:50,见习医生陈若璃到急诊室报到,今天是她当见习医生的第四个月的第一天。先前她跑过心脏内科、妇产科和整形外科各一个月,这个月轮到急诊室。三天前,教研部的职员就通知她今天早上8点以前,自己到急诊室找“教学计划负责人”张医生报到。 陈若瑀刚走进急诊室,正想问问哪一位是张医生时,便听到救护车的警笛声。不久,警笛声停止,一辆救护车驶到急诊室大门口,只见两位护士跑上前去接病人。两分钟后,从担架上推下来一位满身是血的男子,一脸血污,纱布边还在渗血,乍看之下,分不清是老人还是年轻人。 陈若璃皱着眉头,忍不住向后退了一小步。身为准医生,虽然她不应该怕见血,尤其上个月才在整形外科见习过,对于恐怖的伤口已经免疫了。但外科病房的病人,通常伤口都已经处理过了,很少还会喷血或血肉模糊的。而此时就这么活生生的一位血衣人出现在眼前,加上细微的呻吟声,还是让她不由得震惊了! 突然,有人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她猛回头,看到一位中年男医生正微笑地看着她…… “你是陈若璃医生吧?我是负责教学的张医生。” “老师好!”陈若瑀马上鞠躬问好。 在现行医学制度里,医学院的学生在学校学完所有课程后,会先成为“见习医生”,然后是“实习医生”;毕业后,考取医师资格证,就可以接受所谓的“PGY”;接着就能正式成为“住院医生”;几年后,只要考试再过关,便可成为“专科医生”。这个阶段,在某些医院要学习行政事务,因此会当上“总医生”;最后再升上去,就会是“主治医生”“主任”等。每一个阶段都要考试或评核才能升级,所以对于陈若璃这样初级阶段的“见习医生”而言,张医生可是一位“高等位阶”的资深老师,因此她赶紧鞠躬问好。 张医生瞥了一眼被两位护士推进急诊室的外伤病人,随即微笑地跟陈若璃说:“我先带你熟悉一下环境,等一会儿我要去卫生局开会,所以会请今天白班负责看内科的急诊医生带你。” 在介绍环境的过程中,只见几位护士忙进忙出。急诊周医生正在急救室处理病人,陈若瑀瞄了一眼,看到急救室里有四个病人…… “老师,你要进去帮忙吗?我可以等一下再听你介绍。”陈若璃问张医生。 “别担心,里面的四个病人,有三个是内科的,已经处理过了,只有这个刚送来的受伤的病人,对急诊科医生而言这是小事隋。而且等一会儿他们就要交接班,由另一位医生接手。” 几分钟后,白班的刘医生来接班,夜班周医生交给他十三位普通病床的病人,加上急救室的四位病人;而张医生也在此时结束介绍环境,将陈若璃介绍给刘医生。 刘医生严肃地对陈若璃说:“通常白班前几个小时会很忙,你要跟紧我,看我怎么看病人以及怎么跟家属解释病情。我会尽量抽空讲解。” “是!老师。”陈若璃恭敬地回答。 对见习医生而言,学校学到的医学知识是一回事,能否真正应用到病人身上,完全是另一回事!例如:在学校学什么是“肺炎”,会告诉你病人有什么症状,流行病学上要注意什么事情,生理学和病理学又会有什么变化,抽血或X光片的结果可能有什么表现,最后该怎么治疗以及病人治愈后该注意如何休养,等等。但实际上,病人一来,不会告诉你他得了肺炎,你也没办法按部就班地照书上的顺序来进行。 对老年人而言,他主要表达的内容可能是“全身无力,有点儿喘”,这时候,就要根据学过的医学知识去问出相关症状,加上身体检查,最后排除可能的心脏衰竭、急性肾衰竭、贫血、中风、换气过度综合征,甚至中毒等疾病,才找出答案是肺炎! 见习医生就是要在跟着主治医生看诊的过程中,学习如何问诊,如何给病人做身体检查,最后如何归纳病情病因,并学着去解释病情。但是在跟诊的过程中,主治医生的教学热忱和态度,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对地,如果学生表现得主动积极,老师也会更热衷回应。 “我刚接班,我们先检查夜班留下来的病人。”刘医生打开电脑显示器,跟陈若璃解释目前急诊的病人: 有三位是心脏科等住院的; 有两位是早上起床后头晕,还在等报告; 有两位是发烧,正在查原因; 四位是腹痛,目前倾向于急性肠胃炎…… 另外,还有两位是失眠的常客,都是打完针后,从昨晚睡到现在。 至于急救室里面的三位内科病人,有两个是意识不清,其中一位是低血糖病人,补充葡萄糖后已经醒过来:另一位正在做头部CT检查;第三位则是喝酒倒在路边的,昨晚大吵大闹,被打了镇静剂,现在还在观察中…… 最后一位是外科伤员,不是刘医生 导语 面对生老病死,急诊科医生有话说……老魔王的急诊室里,除了药水味儿,更弥漫着酸甜苦辣的人生滋味儿! 本书带你体验前所未闻的老魔王的急诊室,书中讲述了令人啧啧称奇、不可思议的魔宫寓言,描绘了笑泪交织、光怪陆离的急诊人生。 序言 生老病死与活在当下 认识小毕医生有三十 多年了,看着他从一位品 学兼优的初中生,到考入 台北市阳明大学医学系, 接受完整的医学学习及台 北市荣民总住院医生的严 格训练,再到宜兰县悬壶 济世十余载:他也由一位 “文武双全”的“小魔王”, 蜕变成一位看尽生老病死 的“老魔王”。 在急诊室二十多年晨 昏颠倒的职业生涯中,他 经历了至亲的离去,也挽 救了无数生命,并成为台 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医疗 小组的成员。不值班时, 除了回馈母校及服务社会 之外,他也充分利用业余 时间“上山下乡”做义诊, 足迹遍及海内外,并勤于 笔耕,将所见所闻记录在 他的博客上。他发表在博 客上的文章有超过四十万 人次的浏览量。欣逢“人” 中之“龙”医生第一本大作 问世,我很高兴也很荣幸 为他写序。 我尝试用企业界的观 点,来简单分析“老魔王” 提出的一些故事与案例。 书中提到让“客户满意”, 这使我想到医疗服务业与 我们在高科技领域或各个 产业强调的“客户满意”不 谋而合,毕竟病人也算是 医生们的“衣食父母”,虽 然普通大众若非有事,是 不愿意跑医院看病的。另 外,提到防御性医疗,其 实,在法律规定或是企业 经营上也有类似的自保措 施。早期做生意有一诺千 金或以握手代替定下合约 ,确定合作关系,但是当 不理性的病人或病人家属 越来越多时,彼此耗费社 会的资源与时间也就越来 越多。 小毕医生在急诊室积 累的工作经验,包括接触 各式各样的病人及家属、 “粉丝”或是暴力分子,确 实是我们普通上班族无法 想象的,这也使看惯了人 生百态的医生,在巨大的 压力下有时说话的语气有 点无情,我们应多加体谅 。书中提到以严重性及紧 急性来区分病人的病情, 从第一至第五级,作为急 救的级别,我想普通大众 能谅解并支持,就像在企 业里我们也要求主管或是 基层同事以此两个准则来 做日常工作或是长远规划 。 在本书中,毕医生没 有引用一堆艰涩呆板的医 学术语,或是枯燥无味的 文字叙述,反而是略带戏 谑幽默的口吻,让读者会 心一笑,进而能认知并体 会,成功地传播医学和就 医知识。我看完初稿后, 刚好去家附近的诊所看病 ,我就尝试以简明扼要的 方式向医生讲述我的病情 ,没想到还获得了那位医 生的赞许,何乐而不为呢 ? 谨以此文表达本人的 恭贺及敬意。 金庆柏 (华硕电脑服务器事 业部总经理) 内容推荐 《老魔王的急诊室》讲述了在急诊工作的作者,在文字里化身为老魔王,以轻松幽默、戏谑理性的文字风格,带领我们体会急诊室里最写实的奇景怪象和人生百态。不论是急诊室的故事情节多么荒诞,无论紧张抢救过程中多么离奇或匪夷所思,作者都通过生动的叙述,让人身临其境,也让读者时而动容、自省、反思,时而忍不住扑哧一笑。本书也是向大众普及医学、健康、保健、自我急救等必备常识的一部宝典。打开书本,保证你停不下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