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彭耀光编著的《二程道学异同研究》以宋明理学的创始人程颢程颐(二程)为研究对象,针对学界存关于二程理学异同问题的争论,对二程道学的学术倾向和精神方向进行了深入比较研究,不同意将二程理学视为两个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指出二程道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通过批判佛老重新确立儒家的正统地位,不过是,程颢基于对“天理”(心性本体)的“体贴”(证悟),对道学做了整全性的描述,程颐则在理气论、心性论、工夫论、境界论等各方面对程颢思想作了展开与发挥,二者没有根本的不同,也不是引发两个互相对立的思想系统的根源,而是开启了一个创建圆教形态的思想运动。 目录 序 绪论 一、二程道学的形成及二程道学异同问题的由来 二、近百年来二程道学思想异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基本框架及分判二程资料的立场- 第一章天理论 第一节程颢的天理观 一、“寂然不动,感而遂通”——道德创生义的“天理” 二、“器亦道,道亦器”——形上形下圆融的道器观与“一本”思想 第二节程颐的天理观 一、“动为天地之心” 二、“理一分殊” 三、“道非阴阳也,所以一阴一阳道也”与“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小结 第二章心性论 第一节二程论“性” 一、程颢的“生之谓性”说 二、程颐对“天命之谓性”与“生之谓性”之分判 三、二程论性之异同及其意义 第二节二程论心及心性关系 一、本心:知觉感通 二、习心:思虑意欲 三、“道心”与“人心” 四、二程对心性关系的不同表述 第三节二程对性情关系的讨论 一、程颐对性情关系的理解 二、“仁是性,爱是情”与“以公论仁” 三、性与“四端”“七情” 小结 第三章工夫论 第一节程颢工夫论:定性与识仁 一、从《定性书》与《识仁篇》看程颢工夫论的基本精神 二、程颢工夫论的几个相关方面 第二节程颐工夫论:“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一、主一无适:程颐的诚敬工夫 二、对程颐诚敬工夫误解的澄清 三、格物致知 小结 第四章境界论 第一节本体与境界 一、本体的证悟 二、二程对证得本体后心灵境界的体验与描述 第二节圣人气象与人生境界 一、孔颜乐处 二、圣贤气象 小结 结语 附录 程颐“格物致知”思想新探 从“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看程颐理学的精神 二程的“道学”与道统观 二程辟佛与理学建构 二程理学“天人感应”论略析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