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品格,教育只完成了一半。
马丁路德·金恩博士曾说过,人,如果只有智能是不够的,智能加上品格才是真正的教育。
在注重智力开发、早教从0岁开始的今天,当爸爸妈妈热衷于将小宝宝送进各种各样的启智班的时候,品格教育似乎被我们所忽视了。
教育越来越功利,目标单纯而唯一,把孩子从小用各种知识和技能武装起来,在团体竞争中占据优势,在小学、中学、大学的直线运动中保持持续的加速与超越能力,最终在社会中立足并成功,这便是教育的功效。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在学业生涯内外,成功者不仅知识渊博、技能卓著,他们一定拥有良好的品格。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成功者,知识未必渊博、技能也并不突出,但他们坚毅、豁达、乐观、勤奋、进取心强、敢于探索、勇于拼搏又能够自省、自律,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他们同样也获得了成功。而仅仅有知识、智能好的人却往往在人生的竞争中惜败,正是因为对人生的发展,品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未来将要面临的竞争与挑战愈来愈严苛也更加不可预见的时候,为孩子培养美好的品格,是父母给他最珍贵的礼物。
习惯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培根认为“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习惯是在有意识下的多次重复而产生的并在无意识状态下自然流露的,才能被认为是真正行成了习惯。许多有益的好习惯,往往比坏习惯更难形成。坏习惯一看就会,好习惯百日难成,就是这个道理。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一句话:“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而良好的习惯是受益终身的,只有在可塑性最强的幼儿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好的品格与德行是无法速成的,必须由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积累而成。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启蒙的作用影响孩子一生,“身教”重于“言教”。把孩子培养成善良、正直、诚实、勇于承担责任的人,让他们独立、自信、具备合作意识,拥有积极正确的生活目标、价值观、人际关系及面对挫折的能力,让孩子在付出中成长,在选择中积累经验,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更是最快乐、最有意义的事。
01、理解我们的宝贝-牢记每个大人都是从孩子开始的。
《小王子》里一句经典语录,“每个大人都是从做孩子开始的。”
这话对极了,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爸爸妈妈常常会忘记我们也正是从孩子慢慢长大成为大人的。培养孩子的第一步,就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第一步,不是什么事情都听孩子的,而是要充分了解孩子。想要了解你的孩子,首先要降低高度,心理专家所说的“蹲下来,让你的视线与孩子的视线保持水平。”所指的真的只是一个外在的躯体动作吗?
我想,不是。
蹲下的,不只是你的身体。保持水平,指的更是你的心理高度。
孩子的世界是纯真的,不带半分功利色彩的,所以很多时候他理解不了爸爸妈妈们的想法,但是我们要尽可能去了解他们。
佳佳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小姑娘,但是她很喜欢画画。有一次美术课上老师给小朋友们留了一个作业,要他们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送到少年宫参加比赛,要求就是真实。佳佳回到家以后把自己关在房里,很认真的画了一个晚上,甚至连最喜欢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都没有看。
睡觉前她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妈妈看,上面画的是佳佳最喜欢的一个娃娃,画面上她和娃娃在做游戏。妈妈很高兴,因为佳佳画的很逼真,色彩、布局、比例都很好,妈妈小心翼翼地将画纸放在桌上,给佳佳洗了澡便哄她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当妈妈推开女儿的房门看到桌上的图画时,一下子就愣住了。
原本可爱的娃娃变成了一整张涂满黑色颜料的“黑屏”。
“怎么回事?”妈妈对佳佳的恶搞非常恼火,“昨天画的好好的,明明今天交上去就可以得奖了,为什么要把画涂黑!”
佳佳不知道妈妈为什么会发这样大的脾气,吓的哭了起来。
最后直到老师介入,才搞明白状况。一切原由只是因为老师那一句“画面要真实”的要求,于是当佳佳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准备睡觉的时候,突然想起来,闭上眼睛以后,娃娃的世界应该是一片漆黑的,怎么还能五颜六色地做游戏呢?于是她又从床上爬起来,将画面涂黑,这才放心地去睡觉。
正像“小王子”里说的那样,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房子有多么好,必须对他们说“我看到一幢价值十万法朗的房子。”那么他们会立即惊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啊!”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慢长的不可重复的,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爸爸妈妈有“空杯”心态,放弃自己固有的偏见与执着,让自己纯真一些,还原本色和孩子一起成长。做孩子的朋友,不仅仅是和他们一起疯玩,要用童真的心态去感受他们的内心,体会他们的想法,这样才能真正地融入童心世界。
P12-15
第一卷 品格教育与情商培养
理解我们的宝贝-牢记每个大人都是从孩子开始的。
为孩子选朋友一定要“择胜择优”吗?
团体生活中小宝宝如何趋利避害
如何避免小伙伴之间的过分亲蜜
危机教育让小公主理解生存压力
“帮”孩子做到哪一步才是最恰当的
身教先于言教-曾国藩育儿观
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度过思想上的断奶期
女高男低的家庭中如何塑造好爸爸形象?
让孩子理解付出的含义,明白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如何帮助宝宝建立自信,以娱乐精神对待自己的“不如意”?
共情教育培养仁爱宝宝
关爱父母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教育孩子能否古为今用?
慎重对待隐藏在优势中的隐忧
如何让孩子学会“服从”。
微笑让宝宝不再“孤独”
宝宝闯祸了,要不要帮他善后呢?
怎样纠正小家伙的坏习惯
功过格教会孩子自省
如何面对孩子“我只要这一个”的要求
当孩子不被欣赏时该怎么办?
孩子爱撒谎怎么办?
“没主见”宝宝怎样才能自己作主
“小霸王”的改造方案
要人云亦云还是要“另类”?
怯懦小宝VS攻击性倾向的宝宝
让孩子学会践证自我
孩子做错了事,该怎么办?
孩子被老师“不当批评”该怎么办?
如何对孩子说“不”
爱伤的膝盖会痊愈,受伤的胆量能复原吗?
想要飞,不能靠别人施舍翅膀
如何消除无法规避的不良情境对孩子性格的负面影响
敏感宝宝的“脱敏”窍门-你的心事我愿意听
完美宝宝优计划-客观看待孩子的优势与不足
附:隐藏在童言无忌中的教育黑洞(漫画形式)
第二卷 智力是可以培养的
宝宝聪明第一步:对外界信息良好的吸收能力是聪明的起点
宝宝聪明第二步:智力因子发展水平决定决定聪明程度
宝宝聪明第三步:儿童思维训练让宝宝更聪明
第三卷 聪明有道——越玩越聪明
第一部分 语义类游戏——培养语义能力让孩子越说越聪明
从爱说到会说
语言智能的自我诊断
优秀的语义能力要从小培养
越说越聪明的语义游戏
词语接龙
大笔小屋
看图说话
推断情景
图片串烧
故事接龙
关系网
动物城堡
生活中的秘密
有趣的表情
第二部分 符号类游戏——培养符号能力让孩子越算越聪明
符号能力与数学智能
越算越聪明的符号游戏
比比看
汽车城
动物排队
花朵方阵
动物乐园
卡片列车
买水果
配对对
第三部分 图形类游戏——培养图形能力让孩子越玩越聪明
图形能力与学科学习的关系
越玩越聪明的图形游戏
捉迷藏
看我变变变
猜猜它在哪儿
猜残像
猜猜我是谁
动物完形
勇敢者游戏
哈哈鱼
飞飞鸟看世界
有趣拼图
功夫猫咪
拼图排队
图案乐园
欢乐一家行
早期教育,彰显天赋最重要!
幼儿关键期培养,到底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方法和模式呢?在纷杂繁复的各种教育流派与理念中,我们应当怎样为宝贝选择适合自己的早教方案呢?
蔡志忠说过:“人贵在认识自己,鱼只有活在水里才快乐,鸟只有在空中飞翔才幸福。自己应该清楚自己是鱼还是鸟,如果知道自己是鱼,那就畅游于大海;如果知道自己是鸟,那就翱翔于天空。”
非常认同这句话,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带着与生俱来的独特气质与性格特点,如果按照同一种模式去培养,结果也许会与初衷相悖。
我认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中国真正的教育类四大名著。作为《四书》之一,《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明明德。
第一个“明”意思是“彰显”。
第二个“明”意思是“优良”。
“德”字是最好解的,即为“天性”与“品德”。
教育与天性的玄机便深藏其中。
教育,就是把孩子本来拥有的天性展现出来。
了解我们的孩子,在客观地掌握自身优势与不足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引导,激发宝宝与生俱来的潜在天赋,就会让宝宝获得最佳的人生开端。
《妈妈有办法,宝宝就聪明》这是国内第一本品格教育案例与思维游戏训练相结合的关键期教育双读本。
“行无言而教”是品格教育的最佳手段。
“给方法先于授知识”是启智的关键。
塑造完善的品格,训练完美的思维,让我们的宝贝可以更加从容应对成长中的一切挑战,于群体竞争中更加自信,这一定是你想要的。
不用质疑,当你看完全书三十六个品格教育案例,和孩子一起做完三十二个思维游戏的时候,你一定会认同《妈妈有办法、宝宝就聪明》,这不仅是书名、是标题,更是被千万次践证的定理。
36个成长中父母与宝宝真实案例,32个开启心智、锻炼思维的精彩游戏,让宝宝获得最佳人生开端。本书倡导的早教观念是:关注品格与启智,品格与智慧是送给孩子一生受益的礼物。
《妈妈有办法,宝宝就聪明》是一本幼儿早期品格教育与思维开发相结合的图书,也是作者李卓从事幼儿早期教育历时多年的一部工作笔记,是继《宝宝聪明就这样简单》之后第二部育儿案例。
《妈妈有办法,宝宝就聪明》从一个幼教经验丰富的教师角度,以实例的形式,从孩子成长过程中常常出现而对父母来说又比较棘手的问题入手,给予了解决,特别针对当前6+1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的引导、针对家长常常易犯的错误一一进行了阐述。实用性强,也很有启发,是一本难得地学前教育指导书。文章语言生动平实,让父母易于接受。通过宝宝身边发生的事情入手,讲述孩子成长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最让妈妈操心的两件事:一是宝宝的健康,一是宝宝的聪明。
李卓编著的《妈妈有办法,宝宝就聪明》是国内第一本EQ(情商)+IQ(智商)双训练的亲子互动读本,是北京最权威思维学校校长李卓老师写给3-7岁宝宝妈妈的教育实操书。
书中介绍了36个成长中父母与宝宝的真实案例与32个开启心智、锻炼思维的精彩游戏,让宝宝在人际关系、语言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方面全方位开启智力、培养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