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福昌,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会员,研究生学历,双硕士学位。喜文而笔耕不止,经年积诗文数百首,散文、论文若干篇。先后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及网站发表作品数百篇,并有多篇获征文奖。其获奖作品入选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的《企海清波》精选作品丛书及《中国监察》、《国风》优秀作品集;作品散见中国作家网、中国全民记者网、中国名家书画艺术院网、中国文苑网等各大网站及《诗志》、《作家选刊》等刊物;曾出版个人诗集《天涯漫记》(光明日报出版社)和《笔下春秋》(团结出版社)、《生如夏花》(团结出版社)、《当代网络诗歌精选》(黄河出版社)、《经典短诗·当代方阵》(团结出版社)等诗文合集;主笔编辑出版了纪实作品《情暖回归路》;在大型诗集《经典短诗·当代方阵》编委会任副主任及编委。现供职于中央企业。
一
岁月浅歌
辞旧迎新
凝眸长伫思绪翩,别梦依稀若昨天;再传电讯邀佳友,雪后风疾情无边;余孽湮灭圣诞至,相聚花亭醉酒仙;吾辈开怀憧社稷,红色方舟永向前。
2012年 12月 23日
注:此作品于 2012年 12月 24日发表在中国全民记者网原创文学栏目。
贺新年
辞旧迎新日,向来适时归;驱驾奔小康,观花雪后梅;望竹春前笋,青山殊可巍;心系多情日,酌酒倾一杯。
2012年 12月 31日
注:此作品乃新年感怀。
浣溪沙·康宁日
玉皇察界雪满地,降福华夏天下济,翘首阳台望东西。
遥祝同结福禄吉,惬意人生似游鱼,鲁连义城终不弃。癸巳年腊月二十五
注:“玉皇察界雪满地”喻指腊月二十五是玉皇大帝来到人间视察民情的日子。旧俗认为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后,玉皇大帝于腊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视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写作此作品的当日,适逢大雪纷飞,预示着瑞雪兆丰年。“鲁连义城终不弃”一句中的鲁连(约前 305年~前 245年)亦称鲁仲连,今茌平人,是战国时名士,战国末年齐国稷下学派后期代表人物,著名的平民思想家、辩论家和卓越的社会活动家。曾有“一箭书退敌百万兵”的典故,创造了中国军事史和论辩史上的奇迹(事见《战国策·齐策六》)。鲁仲连不仅仅是聪慧过人、
时空行
壮志凌云腾碧空,梦游天姥琼楼行;皎皎玉宇挂明月,依依杯盏念君情;玛雅不知吴刚事,众生畅饮亦从容;借问寰球欲何往,日行八万伴吉星。
2012年 12月 21日
注:玛雅预言的“世界末日”在人们恐慌、忐忑、猜测的复杂遐想中稍纵即逝,日月星辰,春夏秋冬,似乎又开辟了新纪元,美好的明天到来了。
寒食
庭院柳黄梨花香,春城寒食情绵长;故园极目楼台外,烟雨蒙蒙映山庄。
注: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宋朝则有“人间佳节唯寒食。”之说。此作品于 2014年 4月 3日发表在中国作家网原创栏目。
采桑子·谷雨行
挑灯书尽情未了,明烛心烧。千里迢迢,四月寒花分外娆。
腾云驾鸾春城雨,绿意昭昭。再见春潮,飞跃彩虹当路桥。
2013年 4月 19日
注:谷雨时节,华北大部突降大雪,京城寒意乍浓,乘航班赴昆明出差,
透过窗舷,空中俯瞰,浮想联翩。抵达春城,分明是两个世界。此作品于
2013年 4月 22日发表在中国全民记者网原创文学栏目。
故友重逢
年轮飞旋十余载,故地重游百感生;同仁相聚情真切,贵友重逢意绵萦;遥忆当年壮心憬,今日风雨再兼程;吾辈喜作山河颂,满目春光伴君行。
注:此作品乃与同仁、校友相聚感怀,于 2013年 6月 3日发表在《中国文苑》古诗词栏目。
白露缘
秋有黄花绿渐远,雨打枫叶白露寒;疏枝蝉嘶犹有力,回望江南四月天;惟看楼中山色青,静观龙鱼游水潭;琴棋书画可作酒,梅兰竹菊映春颜。
2013年于白露日
注:此作品于 2013年 9月 10日发表在中国全民记者网原创文学栏目,于 2013年 9月 10日发表在中国作家网原创栏目。
一剪梅·秋思
吟尽春夏吹秋箫,一管词藻,引颈长啸。仰望蓝天分外娇,春华劲俏,秋实昭昭。铁树银花待酒浇,硕果风骚,诗意狂涛。一曲古韵破九霄,幽思金桥,雨歇山郊。
2013年9月9日
注:此作品乃题画诗,于 2013年 9月 18日发表在中国全民记者网原创文学栏目。
诗集作品以宣传十八大精神为契机,弘扬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用两年多的时间,整理归纳自己原创作品,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部分为近几年创作的作品,共收录180首。诗集共分四部分:□□辑、岁月浅歌;第二辑、古韵流芳;第三辑、田园风情;第四辑、玉岸拾贝。《天涯絮语》主要收录了辞旧迎新、春望、朝夕吟、贺新年、送温情、浣溪沙·康宁日、望艺苑、书香墨韵、雅俗求真、游拙政园、凤鸣书院、观山望远、夏夜纳凉、郊游、望晴空、咏兰、题画诗、青竹、菩提树、梅竹情韵、浣溪沙·赠友人、卜算子·望乡、浣溪沙·望天空、以诗谢友、品味、念友、满庭芳·西湖感怀、曲院风荷等内容。诗集在内容、形式和风格方面都有所创新,添加了题画诗这一诗歌形式,主要体现在书法、照片、绘画三者互衬,错落有致,与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书法、照片、绘画与诗相得益彰的表现形式,可达到内容与形式匹配同一,相互衬托,这是与其他诗集不同的自身特点。作者将“行当笔,心做墨;路为纸,地成册;走天涯,观海角;摄万物,感天下。”作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座右铭;作品形式多样,表现手法各异,既有格律体旧诗,又有新古体诗,甚至还有“词”,均把注重其魂、言志抒怀、表达情意置于首位。上述内容,让人读后深受启发,催人奋进,挚爱河山,共振中华等。该诗集特点:1、全力忙公务,余时著诗文;2、讴歌先进,鼓舞众人;3、真情抒怀,赞美河山;4、尊师重友,互促进取;5、古新搭配,用典随机。诗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思想深沉,激情迸发,颇富人生哲理、生活情趣和创新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