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八卷九章/名家散文自选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徐刚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徐刚,男,1945年生于上海崇明岛,世代农人之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青年时以诗歌成名,散文继之。著有《抒情诗100首》《徐刚九行抒情诗》《徐刚诗选》及散文《秋天的雕像》《夜行笔记》《徐刚散文选》等。自1987年写《伐木者,醒来》始,专注于生态文学之写作,著有《中国:另一种危机》《中国风沙线》《绿色宣言》《守望家园》《地球传》《长江传》《国难》《沉沦的国土》《大坝上的中国》《大山水》《荒门:徐刚散文》等。于传记文学也有涉猎,有《艾青传》《范曾传》《袁世凯传》《梁启超传》《先知有悲怆:追记康有为》《崇明岛传》。
书评(媒体评论)
徐刚的散文,是诗人的
散文,故而字句考究,语
言精粹,激情人文而磅礴
,巧思嵌句而精妙。以诗
人文,文质并胜,加上见
识阅历,故徐刚兄散文自
成一家,为文坛一大景观
,读者不可不察。
——著名作家,高洪波
徐刚是我青年时代的偶
像,先是为他的诗所激动
,而后是他的散文征服了
我。其散文视野宏阔,求
索八荒,激情洋溢,尽抒
襟抱。其文势超拔又绝不
凌空蹈虚,情感具体而深
厚,细腻而丰沛,因此读
他的散文,总能掀动你的
内心的江河,使你也激情
如浪,汩汩而动。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
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
席,陈建功
徐刚兄的散文在当代作
家中独树一帜。首先在于
广阔、博赡、深湛的学识
,尤其精读中国古典,已
化为他文章的血肉;二是
文学纯度极高的语言,有
些已接近经典;三是绝不
轻易下笔,篇篇都是可堪
学习的佳作。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
长,韩小蕙
时下,以笔为文的多了
,以血为文才显得稀罕。
徐刚的散文是杜鹃啼血,
羊羔跪乳;他因为山河的
破碎而恸哭,因为大地的
恩赐而长跪。有了这血与
跪,他的散文便有了魂魄
,有了风骨,有了凡人所
不及的情怀与气象。
——《小说选刊》前主
编、作家,杜卫东
后记
这本散文集是我近些年
写的零星篇什,有的是早
在2001年所记,时光冲淡
了不少记忆,但帕米尔高
原,高原上的雪,新雪旧
雪,却难以忘怀。先师艾
青曾对我感叹“人生有一些
地方,去过一次后想再去
,就难了”,时在1982年初
夏,先生偕夫人高瑛访杭
州住大华饭店。正是百花
烂漫时,我陪艾青在西湖
边上散步,先生指着玉兰
树告诉我“这是花卉中的高
大乔木”,面对盛开的白色
玉兰花又随口说“就像是我
随手抛出的白手绢”。杭州
应是先生的重游之地,先
生认为重游难得而有此感
慨吧?因为有《艾青传》
,这个集子里缺了写先生
的文字,憾事也!
习惯了手工劳作,刚刚
学会打字,其他用电脑编
辑文档等一概不懂,我的
愚笨竞使我怀疑自己的智
商。亏得众朋友如韩小蕙
、饶祥、赵玙、陈红、施
燕、思婕等不辞辛劳的帮
助,收集了我2011年至今
发表在《崇明报》上的所
有文章,感激之情无以言
表。夫人教会我拷贝,小
女苇苇替我输人了“江河八
卷”“森林九章”,然后编排
、修改,才有了现在这个
样子。其间不断鼓励我的
是杜卫东兄,宽容我一拖
再拖的是李继勇兄。我甚
至想过放弃,卫东不允,
继勇勉励我慢慢做。无此
二兄,此书成泡影矣!
翻检旧作就是翻检沧桑
,就是翻检岁月在记忆中
的碎片,翻检我曾经的行
走。从江河到森林,到大
漠,到山结之地帕米尔高
原,到昆仑山,等等。当
这一切成为回忆,所有这
些翻检又使我坠落,坠落
在遥远和并不遥远的风景
之地——江海芦荡、山水
草木、大漠荒野、冰川雪
峰,既熟悉又陌生,却无
不生情。想起了朱光潜先
生的教诲: “慢慢走,欣
赏啊!”现在我可以从容地
欣赏并抚摸这些风景,甚
至相互问安:“江湖夜雨,
桃李春风,别来可好?”书
中有写我师父的文章,袁
鹰、李希凡、姜德明、谢
泉铭是也,希凡已经作古
。没有他们十年的引领,
我无法设想路在何方。友
人作荣辞世后,我一直想
写点文字,却无从下笔,
直到去年重读他为《梦巴
黎》写的前言《思想与家
园》,才忽然有启发,是
有《歌沧浪之水》。
诗与诗人,始终是我心
中的梦想,是我追求至今
而看不见的彼岸。我诗歌
之梦开始于少年时代,小
学五年级时,我往艾青先
生《春姑娘》的篮子里,
放了一束崇明岛的油菜花
;在六年级时因为袁鹰先
生的《时光老人的礼物》
,我写了第一首诗。如果
再追溯我对诗的认知,却
是因为那些旧小说的开卷
诗,“诗云”是也。崇明岛有
耕读传统,农人家中有的
有旧书,小学三四年级时
便互相传阅,记得是绘图
绣像,《三国》《水浒》
《红楼梦》《七剑十三侠
》等,字也认不全,文章
也难读,虽然似懂非懂却
爱不释手,尤其是开头的
诗,那时分不清诗与词,
但有的至今不忘:“滚滚长
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
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
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
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代杨慎的这首《临江
仙》对我影响至深,长大
后离乡返乡,多少次曾在
船弦旁,面对长江默诵。
这也是引领我走进古诗词
的开篇之作,或可说我对
古典文学的兴趣、积累,
皆与此有关。直到倾心于
李白、杜甫、王维及李煜
等文豪,仍难忘“青山依旧
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
事,都付笑谈中”。诗还是
我的“心结”所在,何言“心
结”?20世纪80年代后期,
当我成为一个诗人后,我
并没有认为功成名就。当
时《伐木者,醒来》《流
水不再浪漫》等作品已问
世,而散文的写作要更早
一些。我努力实践的是,
把诗与散文的写作和现在
我称之为自然文学、当时
称为报告文学的写作,乃
至传记的写作结合起来。
南此,我的梦想仍然是诗
与诗人,但有了新的要求
:诗性的写作。
我正是以诗性写作的认
知写这些散文的,对我来
说没有一篇写作是轻松的
,每一篇短文都是反复删
改的结果。其中有一些篇
什是写故乡崇明岛的,如
《蟹语》《故乡风景》《
重修崇明学宫记》,及谈
岛上农人手工工具的《梦
乡》,等等。我乐以为之
,不仅是使作品有了乡土
气,而且一旦我的笔触深
入乡土,便会有词语从中
涌出。这是我引以为快乐
和自豪的。有的文本半文
不白,碑文要求故也。但
我对文言文的爱好,亦流
露其中。于此想到,倘若
我们对古汉语弃之如敝履
,或者不弃亦不知,文学
的继承传统就是一句空话
,读者诸君以为然否?想
起了梁启超笔下的戴东原
:“我们最诧异的,是东原
做那么一部自成一家言的
哲学书,为什么名叫做《
孟子字义疏证》呢?”戴东
原有自己的解释:“经之至
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
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
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
道,必有渐。”识字和闻道
真有那么密切的关系吗?
真是非由字不能通词非由
词不能通道吗?任公的回
答是“一点也不错”(《饮冰
室合集·戴东原哲学》)。那
些字词及道的话题暂且不
论,做文章必得讲究字词
,当无疑义。当今字词粗
鄙,却能呼风唤雨,则实
在令人称奇。扯远了,打
住。
目录
第一辑·江河风景
江河八卷
蟹语
故乡风景
行走风景
残贝旧雪
故道·古桑·故人
三星海棠
兰郎布语·木棉花开
叶骚
荒沙
鸟鸣声声
第二辑·草木相思
老人与树
森林之门
为无言的草木立传
我与苍蝇
绥棱的感动
上虞如梦
岁月可以重叠
重修崇明学宫记
崇明成陆1400年记
高家庄记
汾河碑记
梦乡
美好的总在飘逝
且作长相思
昆仑记
第三辑·沧浪咏叹
虞美人
与老谢书
歌沧浪之水
足下今在何方
饮冰垂露
李希凡印象
同是红楼梦中人
人在路上
刘小晴素描
冰冻的微笑
把麦田搬到天上
良渚随笔
杭州怀古
月亮咏叹调
第四辑·森林九章
引子
第一章 木器时代
第二章 生灭相因
第三章 花与种子
第四章 地上地下
第五章 云南山水
第六章 野草芬芳
第七章 竹海寻根
第八章 秦岭烟云
第九章 大漠胡杨
结语
后记
精彩页
江河八卷
江河是大地的血脉,是源源不断的流出,是大地之上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形象之具体而又美妙的存在。江河是道与路,是此岸及彼岸,是既面向海洋又追溯源头的引领者。“上善若水”,水又何言?且不说小溪小河,即便是巨川汪洋、惊涛骇浪,也只是挣脱了束缚之后,依然存在于束放之间的深妙、闲适、孤高,而且静穆。平静地面对着人对水之道的赞美、探幽,以及挥霍、污染与截流。高坝大库中的水域,使我想起了艾吕雅的诗句:“我曾像一艘在封闭水域中行驶的船,如同死者,我只有一种本原。”
——题记
卷一源头
大地有万类万物,其中最普通、最神秘而又最忙碌的,大约就是江河流水。草木枯荣,四时更替,飞鸟也,走兽也,熙熙攘攘的人之大群,无不需要驻足、休息,唯独江河东去,不舍昼夜。水到哪里去?水从哪里来?如此行色匆匆而又源源不绝,不能不使人想起:在大自然中,江河是有使命的,非同一般的使命,是游走于消逝和创生之间的使命。但江河不说,涛声而已,流动而已。假如追随一处流水,沿江而下,你就会知道,人永远不可能走在江河水的前面,但又总有波涛在你身后汹涌,所有的河流都会把我们带往一处边缘——海与陆的边缘,咸与淡的边缘,清与浊的边缘。
边缘是思想与物质的集散地,是“和实生物”(《国语》)处。
人在海边望海兴叹或者桴槎其上,江河源源涌入,海可以容纳多少水?江能够流出多少水?江河的吊诡在于:我们知道它流向海洋却很难目睹它的源头何处。几千年来,人们孜孜不倦地想象着和寻觅着江之源、河之源、水之源,是生命对源头的呼唤,也是人体中的生命之水与源头冰雪的同声相应:我们到哪里去?我们从哪里来?
江河隐蔽着源头,那是江河的秘密。
源头何处,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心结,因而那些探求源头的人,便是把一个民族的伟大猜想付之行动的人。在历史的荒原中,我看见的是他们踽踽独行的背影,其中之一是徐霞客。很有可能是故乡江阴长江人海河道的宽阔的召唤,使徐霞客走上了一条行走毕生的寻山问水之路,其功厥伟者是他的《江源考》,指出长江上源绝非岷江而是金沙江,沿金沙江再溯流而上便是长江源头之所在了。
牵挂着江源的各色人等中,还有一位皇帝——清朝的康熙帝为编制全国地图,曾多次派员深入青海高原腹地,直至江河源区。《皇舆全览图》上明确标示金沙江上源为“木鲁乌苏河”,蒙语为“冰河”之意。这冰河所指的是哪一条河虽然不详,一个“冰”字的指向却明白无误,是冰的河,冰雪之河;再往前行却因为高寒而莫可奈何了。1720年,清廷使臣跋涉至江源地带,面对冰雪世界以及诸多河流,在奏章里写道:“江源如帚,分散甚阔。”
探求的脚步已经深入源区,可是仍然说不清源头在哪里,直到1976年夏天,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江源考察队爬冰踏雪51天,到达了长江源头。根据“河源唯远”的原则,他们确定沱沱河为长江正源,即唐古拉山海拔6012米的主峰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为长江发源地。1978年1月13日,新华社消息称:“长江究竟有多长?源头在哪里?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组织勘察的结果表明,长江的源头不在巴颜喀拉山,而是在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长江全长也不止5800公里,而是6300公里,比美国的密西西比河还要长,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和非洲的尼罗河。”
江源是冰川雪野,高耸于世界屋脊之上,圣洁庄严。
江源地区是指长江上游通天河的楚玛尔河口以上的源流地区,东临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西至祖尔肯乌拉山,北是绵延腾跃的昆仑山脉,南北宽约400公里,流域面积1l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瑞士、荷兰、比利时三国面积之总和。江源地形自西向东倾斜,全程在海拔4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高悬。而各拉丹东雪山周边有20多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组成了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20公里的雪山群落,冰雪覆盖面积800多平方公里,发现有100多条现代冰川,姜根迪如为其中之一。
现在,我们看见了,阳光照耀下的冰雪江源,圣洁到冰冷,庄严到沉重,那姜根迪如冰川融水的点点滴滴,便是长江的初始流出;或者说当冰川夏日消融坠落成流,一条大江便诞生了。
源区是如此宽阔,流出是如此细小!
源区是如此荒凉,流动是如此安详!
P2-4
导语
八卷,江河八卷也;九章,山川九章矣。徐刚的笔墨依然挥洒在山川河流之上,长天大地之间,或歌、或泣、或咏、或叹,皆心之所想、情之所至,袒露的依然是一位诗人的赤子情怀。时下,以笔为文的多了,以血为文才显得稀罕。徐刚的散文是杜鹃啼血,羊羔跪乳;他因为山河的破碎而恸哭,因为大地的恩赐而长跪。有了这血与跪,他的散文便有了魂魄,有了风骨,有了凡人所不及的格局与气象。
序言
诗人徐刚(序)
杜卫东
初识徐刚,是20世纪70
年代末。我当时在中国青
年出版社当编辑,徐刚已
经是炙手可热的著名诗人
了。热到什么程度?有一
次我去他家,身穿灰色圆
领衫的徐刚正伏案写作。
那时,他已经开始谢顶,
但头发依然漆黑如墨,没
有一根白发。见我进来,
他将笔潇洒地一掷,直起
腰长吁一声:完活儿!有
一种“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
迈。走时,他托我把这首
诗送到与我单位只一箭之
遥的中国青年报社,没想
到不几日便以小半版的篇
幅隆重刊出。这让我目瞪
口呆。
在纸媒的黄金时代,作
品能登上大报往往会改变
一个人的命运。我的同事
马未都就是因为中青报刊
出了他一个整版的短篇小
说《今夜月儿圆》,才由
一名青工变身为中国青年
出版社文学编辑的。像我
等文学青年,能在大报上
发出一则“豆腐块”,便神圣
得如同一次文学加冕,而
徐刚刊出了一首长诗,怎
么轻松得像是闲庭信步?
徐刚的如日中天,还有
两件事可为佐证。
其一,大名鼎鼎的王朝
柱早已著作等身,一般人
很难入其法眼。当然,他
有狂傲的资本,近十几年
来,央视的黄金频道几乎
一年播出一部由他创作的
电视连续剧,获奖无数,
声名远播。蒋子龙先生称
他是文坛一柱,说没有他
,中国当代文学的天空就
会塌下一角。当时柱子哥
私下和我聊起徐刚却自嘲
说,看看徐刚的文字,咱
们都可以搁笔了。这固然
有英雄敬英雄的坦荡与赤
诚,但也确实从一个侧面
证明了徐刚非同凡响。
其二,某年,徐刚应邀
与一众演艺界人士造访白
沟。下车后,几个脸熟的
演员被人群团团围住,而
徐刚等几位著名作家、诗
人竞被晾在一旁。有人见
状不胜唏嘘,徐刚点一支
香烟,挥两袖清风,厚唇
轻启,淡然一笑,日:白
沟本来就是卖便宜货的地
方。其自信、其旷达、其
处事泰然、其洒脱不羁,
跃然矣!
弹指一挥间,30多年的
光阴悄悄从时间的沙漏中
流逝。
昔日风生水起的诗人徐
刚,渐渐淡出热闹的诗坛
;再度走来的徐刚变身成
了生态文学作家,甚至被
誉为绿色文学的奠基者,
近年更是以一部《大森林
》斩获鲁迅文学奖。不过
,笔者很排斥这样的角色
定位,在我心中,徐刚纵
然有七十二般变化,真身
依然是那个手持金箍棒、
腾挪天地间的“美猴王”。比
如爱因斯坦,有着极浓厚
的学者与诗人气质,他对
社会、人生的许多认知深
刻于一般的思想者,但他
本质上依然是一位伟大的
物理学家。徐刚亦然,无
论他写了多少其他样式的
文学作品,他都是一位诗
人,因为他审视世界的目
光和游走大地的脚步,从
来没有越出过一个诗人的
文化视野与悲悯情怀。
何为诗人?徐刚这样解
读:诗人是贪婪地吮吸着
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人;
诗人是“上不臣天子,下不
事诸侯”的人;诗人是可以
放纵想象而又亲近大地的
人;诗人是“可以兴可以怨”
的率真的人;诗人是以接
近自然天籁的语言写作的
人。依我看,诗人就是对
人民、对大地怀有一颗赤
子之心的人。那颗心真诚
、滚烫、鲜活,无时无刻
不在胸腔里呼号、奋争,
一张嘴,也许就会从喉咙
里跳出,扑进生他养他的
大地母亲怀抱。我猜想,
徐刚一定赞同我的观点,
他不是就把自己想象为植
物、沙丘的同类吗?“把我
赤裸的头顶埋进荒野,像
一处块垒,多一片苍翠。”
读了这样令人泪奔的诗句
,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
么在诗歌创作风生水起的
时候,徐刚一头扑进茫茫
林海、滚滚江河——他要
用一个诗人的赤诚,去审
视我们的来路,寻找我们
的归途。
几年前的一个画面一直
铭刻在我的脑海中,挥之
不去。那是一个残冬的傍
晚,我坐在出租车里,看
到了正穿过马路的徐刚。
残阳如血,北风呼啸,天
边的群山像是丹青妙手随
便涂抹的几笔淡墨;近处
的街市如同时间老人没有
下完的半局残棋。徐刚的
白发被风吹起,像一蓬杂
乱的野草,有一种悲壮感
。不知为什么,车开过去
后,我想起的竟是荷尔德
林的诗句:诗人是酒神的
神圣祭司,在漫漫长夜里
,他走遍大地。我突然领
悟,徐刚不正是这两句诗
的形象注释吗?
时下的社会,物欲横流
、纸醉金迷,享乐主义和
消费主义像两只狰狞的怪
兽,吞噬着大自然赐福人
类的山川与河流。据统计
,发达国家的一个普通人
,预期寿命80岁,在目前
的生活水平下一生要消耗
掉2亿吨水、2000升汽油
,10000吨钢材和1000棵
树的木材。人口爆炸,地
球已经不堪重负、伤痕累
累,它就像一条离水的巨
鲸,在时间的堤岸上苟延
残喘,奄奄一息。愚昧的
人类根本不顾及地球的感
受,根本听不到它痛苦的
呻吟,为了满足感官刺激
和口腹之欲,依然我行我
素,巧取豪夺。而这时的
徐刚像一位充满忧患意识
的歌者,着一袭青衣,飘
满头白发,行走在寒风凛
冽的苍天大地之间。《伐
木者醒来》《江河并非万
古流》《沉沦的国土》《
地球传》《大山水》……筋
疲力尽的徐刚,以近乎每
年一本书的速度向世人呐
喊:我们正走在一条离物
质财富越来越近、离江河
大地越来越远的不归路
内容推荐
精选精编中国当代现代散文大家的经典散文,旨在带给读者美文的感受,在字里行间体味岁月的悠长。
作者秉承“散文就是同亲人谈心”的执笔原则,叙事文笔疏朗,记人如同与亲友对话,抒情则“以乐写悲,以悲写乐,人间至情,自然出之”,具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
通过典型化的艺术细节去感慨人生,可以从“心灵的圣火中”生出美妙的景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