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第一章 “类型学”唯物史观的思想渊源
一、坚守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立场
二、反思英国马克思主义的经验传统
三、吸收欧洲大陆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资源
四、总结新社会运动的实践
小结
第二章 社会形态的类型学
一、社会历史的集约性
二、社会存在的整体性
三、社会变迁的多样性
四、社会发展的系谱性
小结
第三章 社会主体的类型学
一、阶级的结构性界定
二、阶级的主观性反思
三、理性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内在缺陷
小结
第四章 社会权力的类型学
一、社会权力的“类型”存在
二、西欧社会权力的文化领导权
三、东西欧社会权力的存在样态
小结
第五章 社会理想的类型学
一、社会主义的策略模式
二、社会主义的“革命政治学”
三、社会主义的乌托邦之境
小结
第六章 “类型学”唯物史观的总体评析
一、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二、总体化的历史社会理论
三、科学主义的社会主义
四、革命的实践论
结语
附录 安德森学术成果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