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图像处理和分析教程(微课版 第3版) |
分类 | 计算机-更多 |
作者 | 章毓晋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章毓晋 清华大学信息学院教授,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刊物"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的associate editor; 图象图形科学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1989年获比利时列日大学应用科学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3年先后为荷兰德尔夫特大学博士后及研究人员;1993年到中国北京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工作;1997年起聘为教授;1998年起成为博士生导师;1994年至2003年任图象图形研究所副所长;2003年学术休假年期间同时被聘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教授。从1990年以来,已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计划及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等资助的研究项目,并在国内外发表了300余篇图像工程研究论文,出版了专著《图象分割》和《基于内容的视觉信息检索》。 主题词 图像处理 分析 章毓晋 清华大学 图像处理权威专家 目录 第1章 绪论\t1 1.1 图像概述 1 1.1.1 基本概念和术语 1 1.1.2 不同波段的图像示例 2 1.1.3 不同类型的图像示例 5 1.1.4 图像应用的领域 9 1.2 图像工程概述 10 1.2.1 图像工程的3个层次 10 1.2.2 相关学科 11 1.2.3 图像处理分析系统的组成 12 1.3 图像表示和显示 12 1.3.1 图像和像素的表示 12 1.3.2 图像显示 14 1.4 图像存储与格式 16 1.4.1 图像存储器件 16 1.4.2 图像文件格式 17 1.5 本书内容提要 18 1.5.1 图像技术分类和选取 18 1.5.2 图像处理和图像分析 19 1.5.3 如何学习使用本书 20 总结和复习 22 第2章 图像采集 24 2.1 几何成像模型 24 2.1.1 投影成像几何 25 2.1.2 基本成像模型 26 2.1.3 一般成像模型 28 2.2 亮度成像模型 30 2.3 采样和量化 31 2.3.1 空间分辨率和幅度分辨率 31 2.3.2 图像质量与采样和量化 33 2.4 像素间联系 35 2.4.1 像素邻域 35 2.4.2 像素间距离 36 2.5 图像坐标变换和应用 38 2.5.1 基本坐标变换 38 2.5.2 仿射变换 40 2.5.3 几何失真校正 41 总结和复习 44 第3章 空域图像增强 46 3.1 灰度映射 46 3.1.1 灰度映射原理 47 3.1.2 灰度映射示例 48 3.2 图像运算 49 3.2.1 算术运算 49 3.2.2 逻辑运算 52 3.3 直方图修正 53 3.3.1 直方图均衡化 53 3.3.2 直方图规定化 57 3.4 空域滤波 60 3.4.1 原理和分类 60 3.4.2 线性平滑滤波器 61 3.4.3 线性锐化滤波器 63 3.4.4 非线性平滑滤波器 63 3.4.5 非线性锐化滤波器 66 总结和复习 67 第4章 频域图像增强 69 4.1 傅里叶变换 69 4.1.1 2-D傅里叶变换 70 4.1.2 傅里叶变换定理 71 4.1.3 傅里叶变换特性 73 4.2 低通滤波器 74 4.2.1 理想低通滤波器 74 4.2.2 实用低通滤波器 76 4.3 高通滤波器 78 4.3.1 基本高通滤波器 78 4.3.2 特殊高通滤波器 79 4.4 带阻带通滤波器 81 4.4.1 带阻滤波器 81 4.4.2 带通滤波器 82 4.4.3 陷波滤波器 83 4.4.4 交互消除周期噪声 84 4.5 同态滤波器 85 4.6 空域技术与频域技术 87 4.6.1 空域技术的频域分析 87 4.6.2 空域或频域技术的选择 88 总结和复习 89 第5章 图像恢复 91 5.1 图像退化和噪声 92 5.1.1 图像退化示例 92 5.1.2 基本退化模型 93 5.1.3 典型噪声 94 5.1.4 噪声概率密度函数 95 5.2 空域噪声滤波器 97 5.2.1 均值滤波器 97 5.2.2 排序统计滤波器 99 5.3 组合滤波器 100 5.3.1 混合滤波器 100 5.3.2 选择性滤波器 101 5.4 无约束恢复 103 5.4.1 无约束恢复模型 103 5.4.2 逆滤波 103 5.5 有约束恢复 105 5.5.1 有约束恢复模型 105 5.5.2 维纳滤波器 105 5.6 图像修补 106 5.6.1 图像修补原理 107 5.6.2 图像修补示例 107 5.7 图像超分辨率 109 5.7.1 基本模型 109 5.7.2 基于单幅图像的超分辨率 复原 110 5.7.3 基于多幅图像的超分辨率 重建 111 总结和复习 111 第6章 图像投影重建 114 6.1 投影重建方式 114 6.1.1 透射断层成像 114 6.1.2 发射断层成像 116 6.1.3 反射断层成像 116 6.1.4 电阻抗断层成像 117 6.1.5 磁共振成像 118 6.2 投影重建原理 119 6.2.1 基本模型 119 6.2.2 拉东变换 119 6.2.3 逆投影 121 6.3 傅里叶反变换重建 122 6.3.1 基本步骤和定义 122 6.3.2 傅里叶反变换重建公式 123 6.3.3 头部模型重建 125 6.4 卷积逆投影重建 126 6.4.1 连续公式推导 126 6.4.2 离散计算 127 6.4.3 扇束投影重建 128 6.5 级数展开重建 130 6.5.1 重建模型 130 6.5.2 代数重建技术 131 6.5.3 级数法的一些特点 132 6.6 迭代变换重建 133 总结和复习 134 第7章 图像编码基础 136 7.1 图像压缩和数据冗余 136 7.1.1 图像压缩原理 137 7.1.2 数据冗余类型 137 7.2 图像保真度 140 7.2.1 客观保真度准则 140 7.2.2 主观保真度准则 141 7.3 编码定理 142 7.3.1 信息和信源描述 142 7.3.2 无失真编码定理 142 7.4 变长编码 144 7.4.1 哥伦布编码 144 7.4.2 香农-法诺编码 145 7.4.3 哈夫曼编码 146 7.4.4 算术编码 149 7.5 位平面编码 151 7.5.1 位面分解 151 7.5.2 位面编码 153 总结和复习 156 第8章 图像编码技术和标准 158 8.1 预测编码 158 8.1.1 无损预测编码 158 8.1.2 有损预测编码 160 8.2 余弦变换编码 163 8.2.1 离散余弦变换 164 8.2.2 基于DCT的编码 166 8.3 小波变换编码 168 8.3.1 小波变换基础 168 8.3.2 离散小波变换 170 8.3.3 基于DWT的编码 171 8.3.4 基于提升小波的编码 172 8.4 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173 8.4.1 二值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173 8.4.2 灰度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174 总结和复习 178 第9章 图像信息安全 180 9.1 水印原理和特性 180 9.1.1 水印的嵌入和检测 181 9.1.2 水印的两个重要特性 182 9.1.3 水印的分类方法 182 9.2 变换域图像水印 184 9.2.1 DCT域图像水印 184 9.2.2 DWT域图像水印 187 9.3 图像认证和取证 190 9.3.1 基本概念 190 9.3.2 图像可逆认证 192 9.3.3 图像被动取证 192 9.3.4 图像取证示例 193 9.3.5 图像反取证 194 9.4 图像信息隐藏 196 9.4.1 信息隐藏技术分类 196 9.4.2 基于迭代混合的图像隐藏 197 总结和复习 200 第10章 图像分割 202 10.1 定义和技术分类 202 10.1.1 图像分割定义 202 10.1.2 图像分割技术分类 203 10.2 并行边界技术 203 10.2.1 边缘及检测原理 203 10.2.2 一阶导数算子 204 10.2.3 二阶导数算子 205 10.2.4 边界闭合 209 10.3 串行边界技术 210 10.3.1 图搜索 210 10.3.2 动态规划 211 10.4 并行区域技术 213 10.4.1 原理和分类 213 10.4.2 全局阈值的选取 214 10.4.3 局部阈值的选取 216 10.4.4 动态阈值的选取 218 10.5 串行区域技术 219 10.5.1 区域生长 220 10.5.2 分裂合并 221 总结和复习 222 第11章 目标表达和描述 225 11.1 目标标记 225 11.2 基于边界的表达 227 11.2.1 技术分类 227 11.2.2 链码 227 11.2.3 边界段和凸包 229 11.2.4 边界标记 229 11.2.5 多边形 231 11.2.6 地标点 232 11.3 基于区域的表达 233 11.3.1 技术分类 233 11.3.2 空间占有数组 233 11.3.3 四叉树 233 11.3.4 金字塔 234 11.3.5 围绕区域 235 11.3.6 骨架 235 11.4 基于边界的描述 238 11.4.1 简单边界描述符 238 11.4.2 形状数 239 11.4.3 边界矩 240 11.5 基于区域的描述 241 11.5.1 简单区域描述符 241 11.5.2 拓扑描述符 243 11.5.3 不变矩 243 总结和复习 245 第12章 特征提取和测量误差 247 12.1 区域纹理特征及测量 247 12.1.1 统计法 247 12.1.2 结构法 251 12.1.3 频谱法 254 12.2 区域形状特征及测量 256 12.2.1 形状紧凑性 256 12.2.2 形状复杂性 260 12.3 拓扑结构描述参数 262 12.4 特征测量的准确度 263 12.4.1 准确度和精确度 263 12.4.2 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因素 265 12.4.3 采样密度选取 265 12.4.4 直线长度测量 266 总结和复习 267 第13章 彩色图像处理和分析 270 13.1 基于物理的彩色模型 270 13.1.1 三基色模型 271 13.1.2 三基色相关模型 272 13.2 基于感知的彩色模型 273 13.2.1 HSI模型 273 13.2.2 其他彩色感知模型 276 13.3 伪彩色增强 277 13.4 真彩色增强 279 13.4.1 处理策略 280 13.4.2 彩色单分量增强 280 13.4.3 全彩色增强 282 13.5 彩色图像消噪 284 13.6 彩色图像分割 288 13.6.1 彩色空间的选择 288 13.6.2 彩色图像分割策略 288 总结和复习 289 第14章 视频图像处理和分析 292 14.1 视频表达和格式 292 14.2 运动信息检测 295 14.2.1 基于摄像机模型的检测 296 14.2.2 基于差图像的检测 297 14.3 视频滤波 300 14.3.1 基于运动检测的滤波 300 14.3.2 基于运动补偿的滤波 301 14.3.3 消除匀速直线运动模糊 303 14.4 视频压缩国际标准 304 14.5 背景建模 309 14.5.1 基本原理 309 14.5.2 典型实用方法 310 14.5.3 效果示例 311 总结和复习 312 第15章 数学形态学方法 314 15.1 二值形态学基本运算 314 15.1.1 膨胀和腐蚀 315 15.1.2 开启和闭合 317 15.2 二值形态学组合运算 319 15.2.1 击中-击不中变换 319 15.2.2 组合运算 321 15.3 二值形态学实用算法 324 15.4 灰度形态学基本运算 326 15.4.1 灰度图像排序 326 15.4.2 灰度膨胀和腐蚀 328 15.4.3 灰度开启和闭合 331 15.5 灰度形态学组合运算 332 总结和复习 334 部分思考题和练习题的参考解答 337 参考文献 342 索引 350 导语 本书是非常理想的一本图像处理教材,作者权威,内容经典。 1.理论讲解细致,新增多幅图像、多幅图表及多道习题。 2.各章节内容平衡,长度基本相同,方便课堂教学。 3.融入近年来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进展,特色鲜明、与时俱进。 内容推荐 《图像处理和分析教程》(第3版)系统地介绍图像处理和分析的一些基本原理、典型方法和实用技术。其内容包括绪论、图像采集、空域图像增强、频域图像增强、图像恢复、图像投影重建、图像编码基础、图像编码技术和标准、图像信息安全、图像分割、目标表达和描述、特征提取和测量误差、彩色图像处理和分析、视频图像处理和分析、数学形态学方法。读者可从中了解图像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思路和常用技术,并应能据此解决实际图像应用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本书包括许多讲解例题、每章均有要点小结、参考文献介绍和练习题(为部分练习题提供了解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