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科学家故事100个/叶永烈科普经典阅读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叶永烈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月球上为何有祖冲之的名字?
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是个看门老头儿?
达尔文为什么把虫子放进嘴里?诺贝尔为何被称为“炸不死的人”?
电影和缝纫机有什么关系?
“彗星撞地球”的预言是真的吗?
这本书讲了100位科学家的100个小故事。每一个故事前面,还附有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科学家的简介。这些故事短小、生动、有趣,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科学家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构建了一部趣味“科学家”简史。读完这本书,你一定会被这些科学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所感动,并从他们身上得到榜样的力量。
作者简介
叶永烈(1940.8.30-2020.5.15),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主要著作为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程;《反右派始末》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200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增订版以及《陈伯达传》《王力风波始末》,是中国十年“”的真实写照。《改变中国》是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是关于美国“9·11”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重大事件的采访记录。此外,还著有《用事实说话》《出没风波里》《历史在这里沉思》《他影响了中国——全传》《中央一支笔——胡乔木》《钱学森》《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美国!美国!》《我在美国的生活》《三探俄罗斯》《漫步欧洲》《米字旗下的国度》《目击澳大利亚》《真实的朝鲜》《今天的越南》《樱花下的日本》《大陆脚游台湾地区》《第三只眼识台湾地区》《梦里南洋知多少》《这就是韩国》《从金字塔到迪拜塔》《神秘的印度》等。
目录
从“班门弄斧”说起
古代的“博士”
几何学之父
等一下再杀我
龙嘴里吐出了铜球
妙手神医
月球上有他的名字
活鲁班
多才多艺的科学家
他不知道发现了美洲
临死的挑战
真金不怕火炼
科学不承认偶像
写了27年的巨著
从小热爱星星
烈火烧不毁真理
“徐家汇”的来历
300年沉冤昭雪
小解剖家
奇人奇书
看门人游历“小人国”
我站在巨人肩上
预言的胜利
钟和地球
至死自称“印刷工”
探索雷电的奥秘
“怪人”不怪
当真理碰到鼻尖上
蒸汽大王
药房里的化学家
善于思考的人
从“朝三暮四”到专心致志
牛痘的来历
轮船之父
袜子的启示
敢于“改错”的人
怪物吓不到他
墓碑上的正十七边形
当上“科学明星”前后
关于“女神”的信
“大学生”念小学
从徒工到科学家
画家发明电报
“橡皮人”的悲剧
两次化学论战
迟到的聘书
从失误中吸取教训
盲人的创造
把虫子放进嘴巴的人
“小人物”创立新理论
海王星的发现
后花园里的科学实验
必须努力工作
珍贵的友谊
昆虫迷
一个好汉三个帮
马车上的梦
炸不死的人
终身努力的人
第三位小数的胜利
X
没有电话的一天
“发明大王”的秘诀
科学的苦工
在机遇面前
一本书的作用
给自己写信的人
对“想当然”的惩罚
青龙桥车站旁的铜像
电影和缝纫机
飞机兄弟
镭的母亲
桃李满天下
戴草帽的博士
偶然,也不偶然
中国的莱特
珍爱石头的人
逝世前的科学记录
揭开胰岛素的秘密
贡献毕生心力
永存的墓碑
“敌侨”的贡献
两颗爱国的心
“童鱼”
学不偏废
自学成才的数学家
学外语像交朋友
归来
吃豹子胆的人
十个指头按一只跳蚤
预应力混凝土先生
物理女杰
我还应继续努力
坚强的早产儿
“李精于学”
断手再植的奇迹
数学怪人
丁和“J”
从“红领巾”到数学家
第一位华人宇航员
序言
每一位功勋卓著的科
学家,都有一部可歌可泣
的奋斗史,都可以写成一
部长篇传记。这本《科学
家故事100个》却纳百于
一。书中的每一个故事,
只是一段“折子戏”——摘
取科学家一生中的某个光
彩照人的片段来讲述。因
此,这本书可以说是科学
家的“折子戏集锦”,而不
是长篇传记。
百人百貌。这100个故
事,各不相同:有的写科
学家勤奋,惜时如金;有
的写科学家勇敢,知难而
进;有的写科学家谦逊,
永不满足;有的写科学家
好学,孜孜不倦;有的写
科学家坚定,捍卫真理…
…但是,这100个故事汇
聚在一起,却道出了要想
成为科学家,应当具备什
么样的品格修养。
对于每一位科学家来
说,书中短短的故事都只
是他们人生中小小的片断
。因此,为了使小读者能
对每一位科学家有概括的
了解,我特地在故事前写
了科学家的简介,配上部
分画像。
这100个故事,以科学
家出生年份为序编排。
导语
本书讲述了100位科学家的奇闻轶事,可以帮助孩子积累写作和表达素材,自然提高写作和表达力。
搭建了一部“科学家简史”,融入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多科知识,好读易懂,有趣又有料。
让孩子认识100位科学家,了解其人其事;让孩子知道要成为科学家,应该具备的品质,获得榜样的力量。
书中不仅有外国科学家,还有许多中国古代和近代的科学家,两相对照,增强孩子民族文化自信。
精彩页
采石江边一堆土,
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
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诗人梅之焕瞻仰了李白墓之后写的小诗。其中“鲁班门前弄斧”一句,为后人所传诵,以至于有人添了一句,变成对偶句:
鲁班门前弄大斧,
关公面前舞大刀。
“鲁班门前弄大斧”,出自成语“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知天高地厚。
这里所说的鲁班,是春秋末年的巧匠,人们尊他为木工的“开山鼻祖”。
很巧,那时候还有一个巧匠叫公输般。“般”与“班”同音,有的书上也写作公输班。有人认为,鲁班与公输般是一个人,因为公输般是鲁国人,所以叫他鲁班;也有人认为,鲁班与公输般是两个人,但他们都是古代的巧匠。
由于年代久远,关于鲁班的生平,现在知道的很少。但是,关于鲁班的传说,流传至今的却很多。
相传,锯子就是鲁班发明的。
那时候,木工的工具只有斧头。鲁班带着徒弟,上山用斧头砍伐树木,非常吃力,总是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他的手破了,鲜血流了出来。他一看,手不是被斧头碰破的,而是被野草叶子割破的。野草叶子怎么这样锋利呢?鲁班又仔细看了看,这叶子长长的,边缘有许多锋利的小齿。
鲁班深受启发,便在铁片上做出许多小齿,发明了锯子。用锯子锯木头,比用斧头方便、省力多了。
现代有一门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等原理,并用来改进工程技术系统的科学,叫作仿生学。如此看来,鲁班在野草叶子的形态启发下发明了锯子,也可以说是仿生学应用于实际的一个简单的例子。
据传说,木工用的刨、钻、铲、曲尺等工具,也都是鲁班发明的。至今,有人仍把曲尺称为“鲁班尺”。
墨斗是木工用来弹线的工具,相传为鲁班发明。起初,鲁班在画墨线的时候,自己拿着一头,他母亲拿着另一头。后来,他发明了墨斗弯钩,这样画线时就用不着两个人了。至今,墨斗弯钩还被人们称为“班母”,意思是说它代替了鲁班的母亲。
据说,石磨同样是鲁班发明的。
本来,人们是用石杵在石臼中把米捣成粉的,但这种方法又慢又费力。鲁班发现人们用手搓米,能把米搓碎,就想到用两块圆石头来搓米,于是发明了石磨。
关于鲁班的传说还有很多,甚至有人说赵州桥也是鲁班修的,但赵州桥其实是隋朝石匠李春带领工匠建造的。人们为什么把赵州桥也说成是鲁班修的呢?这是因为鲁班在人们的心里,已经成了聪明、智慧的象征了。
除了上面的传说外,还有一个关于鲁班的传说值得记取:
小时候,鲁班学着雕刻一只凤凰,结果雕出来的凤凰却像只鸡,一点儿也不好看,人们都嘲笑他把凤凰雕成了鸡。后来,鲁班不断地学习雕刻技巧,手艺不断提高,终于雕出了一只美丽的凤凰,受到人们的赞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熟能生巧,天才出于勤奋。鲁班并不是生来就心灵手巧的,而是经过了刻苦的努力,才成为一个世所称颂的神匠的!
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