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他们俩(杨绛与钱钟书的一生爱情)(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亭后西栗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讲了杨绛与钱钟书从相识、相恋到结婚、生子、相伴到老的整个过程。作者用优美的语言,通过搜集大量的资料、文献等,将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
生命的意义不会因为躯体的生灭而有所改变,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美好爱情已经把他们俩永远联结在一起,爱情的意义也在他们的故事中得到了尽情的阐释。
作者简介
亭后西栗,原名冷飔,生于1987,辽宁沈阳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九期网络作家班学员。作品有网络连载小说《裙上的日子》《花落晚晴时》,己出版《花开半夏暖倾城》《缘来都是爱》《那朵风兰独自香:纳兰性德的悠美伤愁》《一世莲花宿菩提:仓央嘉措的诗修意境》《杨绛传: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你和别人拼的不是时间,而是时间管理》《闺蜜的秘密》《三毛传》等作品。
目录
第一章 初见:记得曾经少年时
钱氏钟书
杨家季康
你来,我刚好也在
鸿雁传书,不如携手同游
第二章 相携:不负韶华好光阴
最浪漫的新婚旅行
没事,有我呢
“我们仨”,便是一个家
踏着战火与硝烟归去
第三章 守望:你是最贤的妻
等了很久,你总不给我写信
从此只有死别,再无生离
编剧杨绛的丈夫
我愿是你的第一个读者
第四章 相扶:因为陪伴,所以从容
清华,永葆清澈的年华
平生最好的情书
一张大书桌,一张小书桌
像你的女儿
第五章 回首:故事里,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何曾道别,这不过是新的开始
收脚印的一个“零”
悄悄打包的记忆
深爱的人,终究可以重逢
后记
附录
钱钟书、杨绛生平年表
参考文献
序言
最美的相遇,不过是
你刚刚来,而我恰好在
“某位英国作家提到自
己的美满婚姻时写道:‘见
到她之前,我从未想到要
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
从未后悔,也从未想要娶
别的女人。’”
他说:“我和他一样。”
她说:“我也一样。”
茫茫人海,人与人之
间相遇的概率有多少?相
遇的人,恰好彼此懂得、
相互欣赏的概率,又有多
少?
人们总爱追逐完美的
爱情,却常常忘了那个与
我们最有缘的人,不知何
时才能遇见,也许寻觅一
生都无法相遇。正因为如
此,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
相通说成是奇迹,也毫不
过分。
他是钱钟书,曾经的
清华狂才,后来的《围城
》作者;她是杨绛,曾经
的东吴娃娃,后来的贤妻
才女。
如果这世上真的有命
运的相遇,有缘分的注定
,那么他们相伴走过的人
生,大约便是最好的写照

从浩瀚书海中来,到
文学高塔中去,再难听闻
这样的爱情。他钟情于书
,她恰好嗜读如命;他志
向不大,只想做做学问,
她恰好志趣不高,有书钻
研便好;他喜爱的清华园
,恰是她梦寐以求的学府
;他有想去留学的打算,
她恰有同样的心愿……
不曾早一步,也没有
晚一步,刚好的相遇,刚
好的相恋,有着刚好的情
致与温度,仿佛是初春时
节的熏然微风,冬末时节
的微凉晴雪,更像是盛夏
清晨的荷上露珠、深秋午
后的明丽暖阳,一切都美
妙得恰如其分。
他笨拙而孩子气,所
有的机敏,都让给了他爱
的学问;她沉着而决断,
所有的体贴都献给了“我
们仨”。
他没有很好,却恰有
她欣赏的模样;她不觉辛
苦,却是他眼中最好的妻

仿佛是生命中互不可
缺的另一半,只有找到了
对方,他们的人生才称得
上圆满,从此风雨同舟,
风霜雨雪,春华秋实,看
尽毕生的风景,让生存变
为生活,让每一帧幸福里
都有彼此的相伴。
有一种情缘,叫钱钟
书与杨绛;有一种爱情,
只有死别,誓不生离。
导语
有一种情缘,叫钱钟书与杨绛;有一种爱情,只有死别,誓不生离。
他是钱钟书,曾经的清华狂才,后来的《围城》作者;她是杨绛,曾经的东吴娃娃,后来的贤妻才女。
如果这世上真的有命运的相遇,有缘分的注定,那么他们相伴走过的人生,大约便是最好的写照。
后记
那些在虚构情节中的
纵情欢愉,那些主人公历
尽艰难最终获取的幸福美
满的大团圆,在真实的传
记中,总是幻想与奢望。
我站在迟到的光阴里
,向前看,辽阔苍茫的从
前,只有幢幢背影,追不
上,看不清,拨开年代的
迷雾,却仍旧宛如水中月
、镜中花,仿佛是古镜中
的容颜凄迷,带着稍纵即
逝的笑容,隔着川流的时
光流沙,真实的故事,真
实的心情,是你们曾经的
真实吗?
走在欢愉的过往,指
尖划过的是青春的欢腾与
雀跃,往事里的你们,嘴
角轻扬,每一声呼唤,每
一句说话,都仿佛珠落玉
盘,梵塔铃音。
落入颠沛的流离,窗
外的阳光,仿佛也暗淡下
来,打开灯,苍白的背景
上,黑色的文字仿佛诉说
着你们的忧愁与哀伤,一
笔笔、一字字皆是带来泪
与痛的长戈画戟。
可是人的一生大约总
是如此,从山顶跌落谷底
,再慢慢地攀爬、翻越,
走过另一个更高、更美、
更壮阔的顶峰。
那些已成定论的人生
,总让人叹息,因为一目
了然,更因为一言难尽。
一目了然的,是你们
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
是你们遇见过的人和事、
体会过的酸甜咸苦。
一言难尽的,是你们
内心的伤、眼底的笑意,
是你们原谅的恨与伤害、
肯放下的一切过往。
而那个推开时间大门
,站在生命画卷之下,默
默仰望的我自己,在你们
真实的人生里,一遍又一
遍体会着自己未曾有过的
巅峰时刻,承受着自己或
曾走过的苦痛挣扎。
生命因为敬畏而越发
渺小,同样也因这份敬畏
拥有了无限的力量。那些
能够被了解的伟大人生,
那些能够被感受的苦难过
往,是无差别的精神养分

当生命愈加接近伟大
时,它将变得无比坚韧、
无比强大,足已抵御生的
风雨,敢于直面死的凄凉
。到那时,一切的磨难都
将变得更有意义,一切的
收获也因此拥有了更多含
义。
谨以此,致最微薄的
敬意和最深厚的谢意,在
相隔近三载光阴的今时,
重新提笔,描摹两位先生
的动情人生,反照自己营
养不良的过往,是警醒,
更是一种勉励。
精彩页
钱氏钟书
一梦江南
小桥流水,石苔微润,氤氲的宁静里,有着细软的悠长。江南的美,是三月的烟树、四月的繁花,是盛夏明丽的荷塘,也是秋冬迟来的薄雾,还有那人那语,宛若一首首未及谱写便沉入月色的诗句,揉碎在文人旖旎无边的梦中。
西湖似少女,因苏轼的赞誉而名声远扬,太湖却如温婉少妇,波光柔和,映照着身畔富饶的鱼米之乡,留过客停驻,引离人眷念,相比初遇时的悸动,人们记得更多的,是她悄然入心的湛澹与慷慨。
长江南,太湖北,运河之上有无锡,这里是江南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商朝末年。这里自古便得名丝都、米市,经济发达,贸易繁荣,在浓厚的文化传承之下,对于新事物的认同与接纳,也像无锡这座古城一样,充满自信与开放。
故事将从这里起航,生于这里的两个人,在后来几十年的光景里,染上京华的烟云,撷取欧游的霞光,最终世事翻覆,再缓缓停落在他们最初相识的地方。
太湖水微漾,千百年来不曾有变,几十年不过惊鸿点水、倏忽一瞥,但在钱钟书与杨绛身上流淌的几十年时光,却写就了他们漫长而多彩的一生。
无锡钱氏
1910年11月21日,已是初冬时节,终年明丽的江南,此时也不免冷风阵阵,微黄的落叶纷飞,就连钱绳武堂色彩厚重的青砖高墙,也抵不住点点湿冷,朱漆的大门,也跟着染上萧索的气息。深宅中,伴随着喜人的啼哭声,一个男婴诞生了。
他便是钱钟书,这座钱绳武堂,将记录他最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以及崭露头角的青年时期。
无锡当地的大家族中,有荣、唐、薛、秦、杨,当然,也有向来就是书香门第的钱家。钱,作为中国大姓之一,“始得姓于三皇……卜年三千”,而无锡钱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吴越王钱缪。钟情于文学的人,即便不知吴越王是何人,也一定曾为他的名句倾倒过。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传说钱缪不擅文章,但这不过10个字的短句饱含深情,却似乎注定了钱氏一族的才情与风雅。
书香门第,定有书卷清气代代相传,钱家祖上文人累累,钱钟书的曾祖父钱维桢是清朝贡生,曾经创办江阴全县义塾,与晚清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人冯桂芬交情甚好;祖父钱福炯在兄弟中行四,大哥钱福炜曾为举人,二哥钱熙元为贡生,江南乡试副举人,钱福炯更是娶了江阴富豪孙家的女儿为妻。可以说,钱家不止文人辈出,在无锡当地的势力也不容小觑。
汝父基博
钱钟书的父亲是著名的国学大师钱基博。钱基博在兄弟中行三,其中二哥基治早亡,钱基博与四弟钱基厚是孪生兄弟,与大哥钱基成相差14岁。他5岁开蒙,“于车尘马足间,也总手执一卷”,16岁便写下近4万字的《中国舆地大势论》,刊登在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上,以一文征天下。后来,钱基博的《说文》发表在《国粹学报》上,江西提法使陶大均看到后大加赞赏,将钱基博招到麾下,那一年,初出茅庐的钱基博只有22岁。
自古乱世出英雄,但英雄都爱文韬幕僚,钱基博不群的能力,引来了直隶都督赵秉钧和江苏提督冯国璋伸出的橄榄枝。
不同于关心政治的弟弟,钱基博醉心文学,不喜酬酢,是当时传统的文人大儒典范。他虽然思想偏向旧式,专研古文,却深信只有变革才能拯救中国,正因怀着自己的革命理念,钱基博没有丝毫动摇,而是婉言谢绝了这些机会。
辛亥革命爆发后,钱基博出任锡金军政分府秘书,撰写《光复志》,后来又应苏浙联军总参谋顾忠琛的聘请,前往安徽任援淮部队总司令部少校参谋。部队改编为第16师后,钱基博晋升为中校衔,担任副官参谋,被调入江苏都督府,跟随部队驻扎在镇江。
宋教仁的遇刺,宣告了二次革命彻底失败,一时间人心涣散,钱基博也意识到仅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力挽狂澜,于是他回到无锡,在一所国小担任教员,投身教育事业。
当初,钱基博以文学成就著称,月收入约200元,进入国小后,每月的收入只有20元,校长因此一度觉得对他有所亏欠,但钱基博却不以为意,他说:“你不要小看我,我家三世为童子当启蒙师,这是我家传之业,我很以之为荣!”
正是因为钱基博为人盛赞的文学素养,以及淡泊名利的人品,让身为清末状元的张骞曾发出这样的盛赞:“大江以北,先生无人能及。”大概也只有这样的钱基博,才能将儿子培养成后人所熟悉和盛赞的钱钟书。
P3-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