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核反应极化理论(精)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物理
作者 申庆彪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申庆彪,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38年9月生于河北省固安县。1963年7月毕业于当时校址在北京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毕业论文导师是朱洪元先生,同年分配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工作。1963年9月至1965年1月参加于敏、黄祖洽领导的氢弹理论组,后来长期从事低能和中能核反应理论、核多体理论及核数据理论科研工作。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于1985~1987年在美国肯塔基大学做访问学者开展合作研究。获得12项国家级或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5项是第一获奖人,出版了专著《低能和中能核反应理论》(上册)和(中册),作为第一作者或参与者发表学术论文三百余篇。
目录
前言
第1章 核反应极化理论基础知识
1.1 引言
1.2 自旋算符
1.3 不可约张量
1.4 极化算符
1.5 密度矩阵
参考文献
第2章 自旋1/2粒子的核反应极化理论
2.1 泡利矩阵
2.2 自旋1/2粒子束流的极化
2.3 自旋1/2非极化粒子与自旋0靶核发生弹性散射的极化理论
2.4 自旋1/2极化粒子与自旋0靶核发生弹性散射的极化理论
2.5 自旋1/2粒子与自旋0靶核连续发生三次弹性散射的极化理论
2.6 研究核反应极化问题的两种理论方法
2.7 1/2+A—1/2+B反应极化理论
2.8 极化靶核和极化剩余核自旋1/2粒子核反应极化理论
2.9 1/2+1/2反应极化理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自旋1粒子的核反应极化理论
3.1 自旋1粒子的自旋算符和极化算符
3.1.1 S=1自旋算符和极化算符的一般表达式
3.1.2 球基表象中的具体表达式
3.1.3 直角基表象中的具体表达式
3.1.4 球基和直角基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
3.1.5 球基和直角基表象之间的变换关系
3.2 与自旋1粒子的自旋算符和极化算符相关的一些数学公式
3.2.1 S=1自旋波函数和自旋算符的坐标转动
3.2.2 S=1自旋算符和极化算符对自旋基矢函数的作用
3.2.3 S=1自旋算符和极化算符的乘积
3.2.4 S=1自旋算符和极化算符求迹
3.2.5 S=1粒子的任意自旋波函数和密度矩阵
3.3 自旋1入射粒子的矢量极化率和张量极化率
3.4 自旋1粒子与自旋0靶核的弹性散射振幅
3.5 自旋1非极化粒子与自旋0靶核发生弹性散射的极化理论
3.6 同时含有矢量极化和张量极化的自旋1粒子与自旋0靶核发生弹性散射的极化理论
3.7 在靶核和剩佘核自旋不为0情况下自旋1粒子核反应极化理论的一般形式
3.8 1+A—1+B反应极化理论
3.9 1+A—1/2+B反应极化理论
3.10 1/2+A—1+B反应极化理论
3.11 1/2+1反应极化理论
3.12 1+1反应极化理论
3.13 含张量势的氘核唯象光学势及相应的径向方程
3.13.1 含张量势的氘核唯象光学势
3.13.2 含张量势情况下氘核与球形核的径向方程
3.14 描述気核与原子核发生反应的折叠模型
3.14.1 不包含破裂道的氘核折叠模型
3.14.2 包含破裂道的氘核折叠光学势
3.15 描述弱束缚态轻复杂粒子入射发生破裂反应的球形核CDCC理论
3.15.1 CDCC理论的发展
3.15.2 球形核CDCC方程
3.15.3 氘核弹性散射角分布
3.15.4 氘核破裂后出射核子的双微分截面
3.16 描述弱束缚态轻复杂粒子入射发生破裂反应的轴对称转动核CDCC
3.16.1 轴对称转动核CDCC方程
3.16.2 氘核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角分布
3.16.3 氘核破裂后出射核子的双微分截面
参考文献
第4章 自旋3/2粒子的核反应和光子束极化理论
4.1 自旋3/2粒子的核反应极化理论
4.2 光子束极化理论
4.2.1 经典电磁场理论
4.2.2 哈密顿正则方程
4.2.3 电磁场的量子化
4.2.4 光子束的极化
参考文献
第5章 相对论核反应极化理论
5.1 相对论量子力学基础理论
5.1.1 Klein-Gordon方程
5.1.2 Dirac方程
5.1.3 泡利度规和Bjorken-Drell度规
5.1.4 Dirac方程平面波解
5.1.5 Dirac方程的Lorentz协变性
5.1.6 γ矩阵乘积的求迹公式
5.2 樹论坐标系变换
5.3 相对论光学模型、唯象光学势与核子极化量计算
5.4 相对论核反应Dirac S矩阵理论
5.5 包含弹性散射和集体非弹的Dirac耦合道理论
5.6 相对论集体形变RDWBA方法与核子极化量计算
5.7 弹性散射相对论冲量似与核子极化量计算
5.8 非弹性散射相对论冲量近似与核子极化量计算
5.8.1 单粒子态非弹性散射相对论扭曲波冲量近似
5.8.2 集体态非弹性散射相对论扭曲波冲量近似
5.9 (p,n)反应的相对论冲量近似与核子极化量计算
5.10 相对论经典场论与量子强子动力学中的拉格朗日密度
5.10.1 相对论经典场论
5.10.2 量子强子动力学中的拉格朗日密度
5.10.3 相对论平均场方程
5.11 零温相对论格林函数理论
5.11.1 自旋为0的中性标量玻色子的传播子
5.11.2 自旋为1/2的费米子的传播子
5.11.3 自旋为1的中性矢量玻色子的传播子
5.11.4 动量表象中核子与介子相互作用的费曼规则
5.12 核子相对论微观光学势实部及相对论核物质性质
5.12.1 核物质中的自能算符和格林函数
5.12.2 核子相对论微观光学势实部
5.12.3 相对论核物质性质
5.13 核子相对论微观光学势虚部
5.13.1 交换σ-σ介子过程对光学势虚部的贡献
5.13.2 交换ω-ω介子过程对光学势虚部的贡献
5.13.3 交换σ-ω介子过程对光学势虚部的贡献
5.13.4 交换πps-πps介子过程对光学势虚部的贡献
5.13.5 交换πpv-πpv介子过程对光学势虚部的贡献
5.13.6 交换ρv-ρv介子过程对光学势
内容推荐
本书发展了描述自旋1/2和1的入射粒子与具有任意自旋的非极化靶核和剩余核发生核反应的极化理论,研究了两个极化轻粒子发生核反应的极化理论,找到了二阶及二阶以上张量球基坐标系和正交直角坐标系之间的幺正变换关系式,给出了研究自旋等于或大于3/2粒子极化现象的理论方法。还发展了描述氘核入射发生破裂反应的轴对称转动核连续离散化耦合道(CDCC)理论,又对相对论核反应理论作了介绍,并提出和发展了相对论核反应Dirac S矩阵理论。在现有的描述核子在核介质中运动的输运理论中都没有考虑极化现象,认为所有粒子都是非极化的,从微观物理角度看这是一种近似方法。为了能更加逼真地描述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物理过程,本书首次提出建立极化核数据库的具体方案和方法,首次提出并发展了描述极化粒子输运的Monte-Carlo方法和极化粒子输运方程,为把微观世界客观存在的极化现象引入与人类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核工程项目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一条可进行探索的技术途径。
本书可作为理论核物理专业以及核工程计算领域的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牛的参考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