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民法思维与商标权救济》一书,在深入分析商标、商标近似、商标权、商标使用等商标法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民法请求权思维和基本原理,构建了商标权民事救济的请求权体系。 从商标与符号的关系出发,揭示商标功能的演进,商标使用与符号使用、商标近似与符号近似的区别,重构侵害商标权的构成要件,厘清商标近似、商品类似和混淆可能性判定的关系。 从商标权与物权的关系出发,指出两者都具有支配权、保证权属性,区分侵权行为与侵害行为,探讨物权请求权和债权清求权在商标权民事救济中的可适用性。商标权之上具有类似于物权清求权的商标权请求权,在受有侵害或者侵害之虞时,商标权人可以行使侵害排除清求权和侵害防止请求权.包括请求销毁侵权物品;在因侵权行为受有损害时,商标权人可以行使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包括清求回复信誉;在因他人无合法根据侵害商标权获得利益而导致自己受到损失时,商标权人可以行使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作者简介 汪泽,法学博士,中华商标协会副秘书长、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专业工作情况:1997年7月至2005年12月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任商标异议审查员,参与起草《商标审查标准》并担任统稿工作,该标准2005年12月颁行。2006年1月至2012年5月,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先后任法律事务处副处长、综合处长,担任《商标法》第三次修改起草小组成员。 目录 导论 一、研究主题 二、结构安排 三、研究方法 章 商标与符号 节 商标的概念 一、商标是一种符号 二、商标是使用在特定商品或者服务上的符号 三、商标是识别和区分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符号 第二节 商标显著性 一、识别性 二、区别性 三、商标显著性之强弱 (一)商标显著性强弱之区分 (二)区分商标显著性强弱的意义 第三节 商标功能的演进 一、区分来源功能 二、品质保障功能 三、广告宣传功能 四、商誉承载功能 第二章 商标权与物权 节 商标权的概念 一、商标权的定义 二、商标权的基本特征 (一)商标权与物权均为直接支配“物”的权利 (二)商标权与物权均为支配“特定物”的权利 (三)商标权与物权均为享受“物”之利益的权利 (四)商标权与物权均为绝对权 三、商标权的取得 (一)使用取得原则 (二)注册取得原则 (三)使用原则和注册原则的融合 第二节 商标权的效力 一、排他效力 二、优先效力 三、追及效力 四、物上请求权 五、商标权效力的特殊性 (一)使用权 (二)禁用权 第三节 商标权的正当性 一、商标权正当性的诸学说评介 (一)创造说 (二)信息说 …… 第三章 商标使用与符号使用 第四章 商标近似与符号近似 第五章 商标权的民事救济体系 第六章 商标权请求权 第七章 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 第八章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附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