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英国哲学--从霍布斯到休谟/科普勒斯顿哲学史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作者 (英)弗雷德里克·科普勒斯顿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科普勒斯顿哲学史》是由科普勒斯顿所撰写的11卷本的西方哲学史,其内容涵盖了从前苏格拉底到存在主义各个时期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是现代英语学界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详尽而充满热情的叙述,不仅意图帮助读者获取哲学史的知识,还希望开拓读者的胸襟和视野,增进其对人类理智奋斗的了解和同情,使其更坚定和深刻地掌握哲学的原则。
本书各卷为读者研究特定时期的哲学提供观念引导,其中第5卷涉及17—19世纪英国哲学,特别聚焦于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哲学相关思想,二者思想回应了英国内战中的诸多问题,同样也关注到休谟的经验主义。
目录
出版总序
前 言
第一章 霍布斯(一)
第二章 霍布斯(二)
第三章 剑桥柏拉图主义者
第四章 洛克(一)
第五章 洛克(二)
第六章 洛克(三)
第七章 洛克(四)
第八章 牛顿
第九章 宗教问题
第十章 伦理学问题
第十一章 贝克莱(一)
第十二章 贝克莱(二)
第十三章 贝克莱(三)
第十四章 休谟(一)
第十五章 休谟(二)
第十六章 休谟(三)
第十七章 休谟(四)
第十八章 对休谟的支持和反对
参考文献
索 引
序言
如我在这部著作第四卷的前言中所提到,我
原打算将17、18世纪哲学,包括康德的体系,都
在一本书中论述。但后来证明要做到这一点是不
可能的。于是,我将这些内容分别放在三本书中
,每本书都作为单独的一卷。不过,我原来的计
划也有某种程度的保留,即为第四、五、六卷提
供了一章作为共同的导言,还提供了一个共同的
结语。前者当然是放在第四卷《理性主义:从笛
卡尔到莱布尼茨》的卷首。在结语中,我打算不
仅从历史的观点,而且更从哲学的观点来讨论17
、18世纪各种哲学思考的性质、重要性和价值。
这个结语将成为第六卷《启蒙运动:从伏尔泰到
康德》的最后一章。第六卷是由法国启蒙运动、
德国启蒙运动、历史哲学的兴起、康德的体系等
部分组成的。本卷《英国哲学:从霍布斯到休谟
》专门讨论自霍布斯开始到包括苏格兰常识哲学
在内的英国哲学思想,它相当于原计划第四卷《
从笛卡尔到康德》中的第二部分。因此,它既没
有导言一章,也没有结语。由于在这方面本卷的
安排与前三卷不同,所以,我想,在此重复一下
我在第四卷前言中已经做过的说明是可取的。
出版总序
编辑部约我为《科普勒斯顿哲学史》写序言
,我首先自问有无资格为这部世界著名哲学史的
中译本写序。思忖再三,找出三个理由,于是欣
然命笔。
第一个理由,我是较早精读《科普勒斯顿哲
学史》的中国读者。1982年底,我到比利时鲁汶
大学留学,从哲学本科课程开始读,《古希腊哲
学》和《中世纪哲学》这两门课的教材用的就是
《科普勒斯顿哲学史》的第1、2、3卷,我买了
Image Books出版的每卷两册的口袋书,按照老
师讲解的线索,仔细阅读这6册书,重点部分读
了几遍,还做了几本读书笔记。此前我也读过罗
素和梯利的《西方哲学史》,与那两本书相比,
这部书线索清晰、资料翔实、重点突出,把我的
西方哲学史的水平提升了几个层次。中世纪哲学
是《科普勒斯顿哲学史》的重头戏,第2卷的篇
幅比其他部分更厚重,我来鲁汶大学的初衷是攻
读中世纪哲学,那卷书对我来说是宝贵资料,几
年里翻阅了好几遍,基本上掌握了中世纪哲学的
发展线索和重点。在鲁汶硕士阶段读的都是经典
,我也经常参考《科普勒斯顿哲学史》的相关部
分。我的硕士论文写的是康德,《科普勒斯顿哲
学史》第6卷的康德哲学写得也很精彩,获益良
多。我把这套9卷本的丛书带回国内,讲授西方
哲学史这门课时经常参考。
第二个理由,我写过《柯普斯顿传》,为此
与科普勒斯顿有过通信。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傅乐
安先生在鲁汶大学进修期间,看到我经常阅读《
科普勒斯顿哲学史》,我们回国之后,他主编《
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宗教哲学》卷时,约
我写《柯普斯顿传》。我对传主的生平和著述目
录不熟悉,于是冒昧地给科普勒斯顿写信询问。
科普勒斯顿立即给我写了回信,并附上照片和亲
笔写的简历,以及20页的著述和二手文献目录。
我把他的照片和自传的翻译写在传记里,兹不赘
述。
科普勒斯顿(Frederick Charles
Copleston,1907.4.10—1994.2.3)不仅是足
迹遍布西方世界的精力充沛的教师,而且是多产
的作者。自1934到1986年,他发表了150篇论文
和250多篇书评。他的著作除了9卷本的《哲学史
》外,还包括《托马斯·阿奎那》《尼采—文化
哲学家》《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中世
纪哲学》《当代哲学》等,这些著作是对《哲学
史》相关章节的补充和发挥。他写的《哲学和哲
学家》《论哲学史》等专著论述了哲学史的方法
论。20世纪80年代之后,科普勒斯顿致力于东西
方哲学比较研究,写了《哲学和文化》《宗教和
哲学》《宗教和一元》等著作,提出了“一元形
而上学”的思想。他还专门研究了俄国哲学,写
了《哲学在俄国》《俄国的宗教哲学》。1987年
,为了庆祝科普勒斯顿的80岁寿辰,哲学界出版
了论文集,评价了科普勒斯顿两方面重要贡献。
一是对英语国家哲学史著述的卓越贡献。德语国
家和法语国家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就有了宇伯
威格(Friedrich überweg)的《哲学史大纲》
和布雷希耶(émile Bréhier)的《哲学史》等
权威著作,但长期以来,英语国家没有一部与之
相当的权威著作。科普勒斯顿的《哲学史》填补
了这一空缺。现在,在英语国家大学里,这部著
作普遍被用作教材和参考书。第二方面的贡献是
,科普勒斯顿用永恒哲学(Philosophia
perennis)的传统融汇各种哲学资源。他是一
个托马斯主义者,但坚持认为托马斯主义属于永
恒哲学,托马斯主义产生之后,可在任何方向和
时期继续发展。这意味着,中世纪之后,永恒哲
学贯穿在近现代哲学之中。站在永恒哲学的立场
,科普勒斯顿对历史和现当代各种哲学派别和理
论做出积极评价,突出了托马斯主义与西方哲学
其他流派综合调和的特征。他的哲学史方法论可
以说是史论结合、以论带史的典范。
最后, 《科普勒斯顿哲学史》在20世纪90
年代已被介绍到我国,成为西方哲学史教学和研
究的重要参考书。这部书的中译
导语
广阔的思想史视野
本书以其详尽的内容在哲学史界占据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力图破除哲学简史类书籍对哲学家、哲学思想漫画式的理解,不仅细致地描述了哲学史上耀眼的“明星”哲学家们及其哲学思想,还对那些通常被史书忽略的哲学家们给予一定关注。
◎细致的哲学流派谱系研究
科普勒斯顿以深厚的学养勾勒出各哲学体系的逻辑发展和内在联系,试图以“永恒哲学”的原则完成历史材料的挑选工作,提供连贯而有意义的哲学历史解释。
◎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引用
作为一本以“成为教科书”为目标的哲学史,其中广泛吸纳了各种古代、近代、现代学术研究的成果,鼓励学生在学习哲学史之后去阅读哲学原典,拿起书来读。
书评(媒体评论)
《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一部意义深远的
史书……博大精深、清晰易懂且面面俱到。”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我们只能对每一幕报以掌声,并期待落
幕时掌声再次响起。”
《思想》(Thought):“视野广阔且客观,全面且学
术,统一且均衡,力荐。”
精彩页
第一章
霍布斯(一)
生平与著作——哲学的目的和性质,哲学排除一切神学——哲学的划分——哲学的方法——霍布斯的唯名论——因果性与机械论——空间与时间——物体与偶性——运动与变化——生命运动与动物运动——善与恶——激情——意志——理智的德——原子个人主义
1.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是一部政治论著的作者,这部著作是欧洲文献中最著名的政治论著之一。1588年,霍布斯出生于马姆斯伯利镇(Malmesbury)附近的韦斯特波特(Westport)。他的父亲是一位牧师。1608年,霍布斯从牛津大学毕业,既而效力于卡文迪什(Cavendish)家族。1608年至1610年间,他作为卡文迪什勋爵之子、后来的德文郡伯爵的家庭教师,游历了法国和意大利。他一回到英格兰,就沉浸在文学研究中,并将修昔底德(Thucydides)的著作译成英文,其译本于1628年发表。虽然他与弗兰西斯·培根(卒于1626年)、切尔伯里
的赫伯特勋爵都有联系,但这时他尚未投身哲学。
从1629年至1631年,霍布斯又一次来到法国,这次是作为杰维斯·克利夫顿爵士(Sir Gervase Clifton)之子的家庭教师。在一次访问巴黎期间,他熟知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一些历史学家指出,尽管付出了很大努力,霍布斯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和洞见,仍未能达到笛卡尔很年轻时所达到的水平。虽然霍布斯不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但正是他与几何学的这次接触,为他提供了一个科学方法的永恒理想。在访问巴黎期间,他的注意力还被感官知觉问题、感觉对于物体运动和第二性质状态的关系问题所吸引。
一回到英格兰,霍布斯又效力于卡文迪什一家,并于1634年至1637年,再次来到欧洲大陆。在佛罗伦萨,他见到了伽利略;在巴黎,他经梅森(Mersenne)介绍,加入哲学和科学的团体中。他因而了解了笛卡尔哲学, 并在梅森的邀请下,写了对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的反驳,交给了笛卡尔。这一时期对于霍布斯的思想发展和哲学兴趣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他将注意力转向哲学的时候,已经是中年人了,但他独自提出了关于哲学体系的想法,并计划分三部分来阐述它。实际上,他的思想首先关注的是社会政治问题,1640年,他写了《自然法和政治法要义》(The Elements of Law,Natural and Politic)一书,1650年,该书中的两个部分分别以《人性或政治的基本原理》(Human Nature or the Fundamental Elements of Policy) 和《论国家》(De corpore politico) 为名出版。直到1889年,该书的全文才得以面世,是由滕尼斯(F. T?nnies)
编辑出版的。
1640年,霍布斯认为他所持有的保皇主义信念使他在英国的安全受到威胁,于是跑到法国避难。1642年,他在巴黎发表了他的著作《论公民》(De cive)。这部著作是他所设计的哲学体系的第三部分。正是在巴黎,他写了著名的《利维坦,或教会国家与市民国家的实质、形式和权力》(Leviathan or the Matter,Form and Power of a Commonwealth,Ecclesiastical and Civil),该书于1651年在伦敦出版。1649年,查理一世被斩首,人们也许料想霍布斯会继续留在巴黎,尤其因为他曾经当过正在法国流亡的威尔士亲王查理(Charles)的数学教师。然而,1652年,霍布斯与英吉利共和国达成和解,并在德文郡伯爵家定居下来。他在《利维坦》中所阐发的某些为人所知的思想,未能被巴黎的保王党集团所接受,而且无论如何,内战这个造成霍布斯滞留国外的主要理由,已经不存在了。如我们后面所见,他的政治信念使他能够接受任何能有效控制国家的事实政府。1660年复辟后,霍布斯受到查理二世的优待,并获得一笔年金。
1655年至1658年间,霍布斯发表了他的哲学体系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论物体》(De corpore)和《论人》(De homine)。直至生命终结,霍布斯一直从事文学方面的工作,他将荷马史诗全部译成英文,写了一本关于长期国会的书。他还卷入了许多争论。譬如,他就自由与必然问题与德里主教布拉姆霍尔(Bramhall)进行笔战,在争论中他坚持决定论的观点。他还与数学家沃利斯(Wallis)争论,后者发表了《驳霍布斯的几何学》(Elenchus geometriae hobbinae),尖锐批评了霍布斯数学方面的错误。霍布斯还尤其受到教士们的抨击,罪名是他主张异端邪说和无神论。无论怎样,他成功地经受住了英吉利共和国和复辟时期的风风雨雨,没有被文字之争所毁灭,他一直活到1679年冬天,在91岁时去世。
2.霍布斯同培根一样,都强调哲学的实践目的。“哲学的目的或意图,就在于我们可以利用先前所知的结果来谋取我们的利益,或者可以通过对各种物体的相互应用,在物质、力量和工业所允许的范围内,产生出与我们心中所构想的相似的结果来,以有利于人的生活……知识的目的
是力量……全部思辨的目标是从事某种活动,或完成某件事情。”自然哲学给人以明显利益,而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同样有很大用处。因为人类生活遭受各种灾难带来的痛苦,其中主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