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冷静且客观的笔调,为纳粹的意识形态如何一步步在德国占据主导地位进行画像和分析。纳粹的基本诉求的核心是民族共同体,它呼吁所有日耳曼人纠正《凡尔赛和约》的错误,努力让国家变得强大、充满活力,消除体制中的“不健康”因素。德国要生存,其他人(特别是犹太人)必须死。弗里切披露的日记和信件揭示了德国人的恐惧、欲望和疑虑,也展示了纳粹概念如何渗透普通德国民众的日常生活。本书从全新层面探讨了德国人如何努力适应新的种族身份、相信战争的必要性及接受无条件破坏——简而言之,如何一步步成为纳粹分子。
彼得·弗里切(Peter Fritzsche),1986年于伯克利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历史学教授。弗里切曾获得坎迪尔历史奖、古根海姆奖和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对其杰出研究成果授予的奖励。他主要出版关于20世纪历史及技术史方面著作,作品之一是《德国人如何成为纳粹》,此外他还著有《弗里德里希·尼采和上帝之死》《解读1900年的柏林》《柏林漫游》等知名作品。
序言
在这本书的开篇处,vii我要介绍纳粹党怎样让社区、家庭和个人分为观点不同的两派。20世纪30年代,德国人在国家社会主义问题上摇摆不定。虽然很多德国人鄙视纳粹党,但他们一再妥协。然而,大多数德国人支持第三帝国,他们认为纳粹党医治了德国历史留下的创伤。在战争结束之后,德国人很难面对他们最初对纳粹党的政治热情和后来那种背叛的感觉,也很难说清他们自己和其他德国公民在建设单一种族社会(racial community)、发动战争、实施种族屠杀,甚至在推崇国家社会主义基本的革命目标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战争结束之后,很多德国家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辩论和讨论,这场辩论和讨论持续数十年,一直延续到下一代人。我对此非常了解,因为我的父母亲就出生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柏林。现在,这些交流已经成为历史记录的一部分。反过来,这些历史记录认可了一代又一代各种背景的德国人最终反思其过去的努力。这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但同时也是令人敬佩的,甚至是可以作为榜样的事情。
鉴于我的家庭与德国的关系背景,viii这本书的酝酿和写作耗费数十年。在最后几年的资料调查和写作过程中,我有幸得到了康斯坦茨大学(University of Konstanz)、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高级研修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研究委员会(Research Board)的支持。我要感谢我教过的学生吉姆·弗佐斯克(Jim Wrzosek),感谢他在资料研究方面的帮助。我还要感谢伊利诺伊州德国问题讨论会(German Colloquium)的宝贵批评,感谢杰夫·海顿(Jeff Hayton)、乔纳森·许内尔(Jonathan Huener)通读书稿,感谢2007年冬季佛蒙特大学(University of Vermont)乔纳森本科班的学生为本书投入的宝贵时间,尤其要感谢凯瑟琳·伦德尔(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