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年轻人的国文课(国学经典里的处世智慧) |
分类 | |
作者 | 张一南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张一南,北京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文学博士,中华诗教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体学、中古诗学及相关文化背景。教授中国中古文学史、大学国文、中国古典文学欣赏、诗词创作等课程。其中,大学国文课深受学生喜爱,成了“不太容易选到的课”,经常教室爆满,学生甚至需要站在过道听课。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是作者数年来教 学实践的一个总结,经历 了反复的打磨与课堂效果 检验。希望这本书的出版 ,能给更广大的读者带来 知识和快乐,为传播中华 文化做出贡献。 ——孙明君(清华大学 人文学院教授) 张一南博士以轻松优 雅的风格讲解中国古典文 学,带读者一步步领略传 统文化中的美妙风光。 ——严锋(复旦大学中 文系教授) 适合喜爱中国传统文 化的青年学生轻松阅读的 入门书,通过精选作品中 的各类历史文学素材,侃 侃而谈,见微知著,穿越 古今,领悟先人的情怀, 借鉴先贤的智慧,收获满 满的美感。 ——吴小新(复旦附中 原副校长) 目录 序 从《诗经》到《红楼梦》 自序 我就这样写了一本国文讲义 夫妇第一 关雎 蒹葭 锦瑟 鹊桥仙 摸鱼儿·雁丘词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父子第二 《论语》(选段) 《离骚》(选段) 情商第三 《红楼梦》(选段) 陈情表 与山巨源绝交书 咏史 《世说新语》(选段) 文艺第四 登楼赋 别赋 行行重行行 曹植诗选 陶渊明诗选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 识见第五 《牡丹亭》(选段) 诸子略序 《列子》(选段) 精彩页 夫妇第一,其实就是爱情第一。 传统的儒家教育培养君子,也就是培养贵族。培养贵族,最主要的是培养贵族的感情。所以儒家的教育,从诗教开始,因为诗最直接面对人的感情。诗教又从爱情的教育开始,因为爱情是人的感情里最美好的,也是最直接、最好懂的。所以儒家的教育是从爱情诗开始,从《关雎》开始。 爱情是人最容易感知的感情,我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可以用爱情关系去比拟。所以当你学会了处理爱情之后,就可以举一反三,去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如果你连你的爱人都爱不好,你要怎么去爱你的事业,要怎么去爱天下的人呢? 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国学班,怎么鉴定是真国学还是伪国学呢?就看他从什么开始讲。一切不从诗教开始、不从爱情开始的国学教育,都是伪国学。 那为什么不说爱情第一呢?因为夫妇是爱情的加强版。有爱情不一定最后都要结为夫妇,但是所谓爱情,一开始的初衷一定是想要结为夫妇的,正如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这个意思并不是说,最后没有结婚的爱情都不是好的爱情。人一辈子不是一定要结婚的,一个好的爱情也不是一定要以结婚为结局的。而是说,两个人相爱,最初是想要跟对方在一起的。想要在一起,才叫爱情。如果你一看这个人,就想躲他远远的,不想跟他在一起,那就不叫爱情。你爱一个人,就想跟他在一起,这是最自然的感情,这不叫功利。所谓功利是指,你不是因为爱而想在一起,而是本来不爱,为了想找个人在一起,就去假装爱他。为了结婚而假装爱是可耻的,为了爱而想结婚不可耻,是高尚的。如果你从来没有萌生想跟这个人在一起的想法,那就不要说爱。 你爱一个东西,肯定是想得到它,而不是想逃离它,这才叫爱。你喜欢什么,就去追求,追求不到无所谓,但是你要去追求。有人以为,自己摆出一副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就显得高贵,但其实不然。喜欢就去追求一下,并不可耻。追求不到不可耻,如愿以偿也不可耻。 这里的“夫妇”,指的是基于爱情的夫妇,也就是为了爱情想要在一起,最后正好真的成了夫妇,排除那种为了结婚而假装爱的。夫妇,是爱情的一种形态,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形态。大家不要总以为婚姻跟爱情是对立的。只要你不是为了功利的目的而结婚,那么婚姻就是爱情。喜欢的东西,本来就应该心安理得地拿在手里。 在爱情里,夫妇这种形态比较单纯,排除了很多可能存在的外界干扰,这是爱情的理想状态。学理科的同学应该知道,所谓“理想状态”,并不一定是最好的状态,而是指最简单的状态,最好分析的状态。我们讲一个问题,要从理想状态讲起,先把复杂的次要因素排除掉。所以讲到爱情,我们就先讲爱情的理想状态,讲夫妇。 儒家传统的君子教育,就是从夫妇开始讲,夫妇是“人伦之始”。所谓“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夫妇是排在父子前头的,父子是排在君臣前头的。所以我们按照儒家的传统,从《诗经》的《关睢》讲起。 P3-5 导语 北大老师张一南反复打磨,有趣有料,专为年轻人打造的经典国文课。 从《诗经》到《红楼梦》,一本书读懂20多部经典的精髓,提高文学修养。 从亲情、人情到自我修养,全方位提升年轻人的生活智慧,做更好的自己。 序言 从《诗经》到《红楼 梦》 孙明君 北京大学中文系助理 教授张一南博士集学者与 诗人于一身,在古代文学 研究和教学、古体诗词创 作与研究、大学国文教学 等方面的成绩斐然可观。 一南自进入北大中文 系任教以来,一直担任面 向全校本科生的中国古代 文学通识课程的教学工作 ,深受全校各系选课学生 的好评。在此基础上,一 南还根据课程的部分内容 ,举办面向中学生的宣讲 ,以及开设面向网友的线 上课程,都受到了听课者 的热烈欢迎。在学生的要 求下,一南将讲稿整理成 文,陆续发布在自己的微 信公众号上,在毫无营销 的情况下,收获了不错的 点击率。现在,这些文章 被集结成为这部书稿。 为适应通识教育的需 要,这部书稿广泛涉及了 中国古代文学的各个时段 ,从《诗经》到《红楼梦 》,涉及诗歌、散文、戏 曲、小说等不同文体,内 容丰富,较为全面地向读 者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 整体面貌。与此同时,本 书的篇目选择又有自己的 特点。一南的研究领域为 “从曹操到李煜”的中国中 古文学,本书也以她最为 熟悉的这一时段为核心。 一南近年来热衷于士族文 学研究,而“士族文化”也 成为本书中重要的关键词 。借助中国古代文学的经 典文本,她努力向大家介 绍士族文学的前沿研究, 也向我们传递中国传统士 族文化的精华。即使在介 绍先秦两汉、宋元明清等 时代的文学时,也仍以中 国士族精神在不同时代的 传承贯穿其中。这些看似 散漫的文章汇聚在一起, 实际指向了“士族文化”这 一共同的主题,描绘了士 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传达 了作者对这一文化传统的 理解和思考。 全书并非以文学史顺 序组织,而是按照作者的 理解,分为夫妇(爱情) 、父子(亲情)、情商( 人际交往)、文艺(美文 修辞)、识见(思想哲学 )五个专题,每个专题贯 穿了不同时代、文体的文 学经典。 “夫妇”篇按照中国诗教 的传统,以《诗经·关雎 》开篇,结合生物进化的 原理和当代大学生在恋爱 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非 文学专业的读者容易接受 的方式,介绍儒家的爱情 观。这个别具一格的开场 ,每每吸引到大量的“粉 丝”。在此之后,作者又 通过《诗经·蒹葭》、李 商隐《锦瑟》、秦观《鹊 桥仙》、元好问《摸鱼儿 ·雁丘词》、纳兰词等经 典爱情诗词,介绍古人的 爱情观,以及与之密切相 关的生命观,借助古人的 智慧,为读者提供人生的 参考。作者还凭借自己专 业的文献学及文体学知识 ,修正人们对这些作品的 常见理解误区,以较中学 语文更为深入的角度解读 作品,为读者提供不同的 视角,往往能激发出读者 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强烈兴 趣。 “父子”篇以《论语》中 有关“孝”的内容开篇,以 儒家解经传统为根基,结 合现代社会出现的新问题 ,对传统话语做出阐释和 反思,向读者揭示中国传 统士族文化中“孝”这一重 要命题的实质,试图做出 自己的文化建构。在作者 看来,“孝”的本质是对个 体生命的珍视,是自我意 识的发现,我们需要理解 古人面对的问题,以他们 的精神面对现代社会的问 题,做出自己的应对。在 解读过《论语》中的“孝” 精神后,作者又引入了屈 原的《离骚》,把《离骚 》提高到“经”的地位,结 合战国时代的特殊历史背 景,将其中的爱国精神解 读为“孝”精神的延伸,从 自己的角度释读《离骚》 。在释读《离骚》的同时 ,作者引入了大量相关的 文体学及文化史知识,力 图向读者展示一个立体的 屈原,以中国历史上第一 位诗人的高贵精神感染读 者。 前两个专题以“经部”书 为本,穿插令读者感兴趣 而又足以解释传统文化精 神的“集部”文本,旨在培 养青年人的情感模式,告 诉青年:执着的爱不可耻 ,对个体生命的珍视不可 耻,强烈的生命情怀是士 族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 从而唤醒这些“新手成年 人”的自我意识。 第三个专题相当于“史 部”书,以讲述生动的历 史故事为最大特色,向读 者介绍解读中国史料的思 维方式,同时传达处理人 际关系的原则。这个专题 首先讲述了《红楼梦》中 “妙玉奉茶”的故事,把《 红楼梦》中的虚构故事当 作真实的历史事件,风趣 地展示了解读历史事件的 丰富视角。其次用解读《 红楼梦》的方式,剖析了 两篇与中古历史密切相关 的经典古文《陈情表》和 《与山巨源绝交书》,介 绍了文本背后的历史故事 ,对文本做出了深入细致 的解读,并穿插了文化史 知识的介绍。作者对嵇康 的形象建构尤为精彩,很 多之前毫不了解嵇康的学 生通过听课,深深地喜欢 上了这个人物。中国传统 士人的精神,得以借助这 个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 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之后,作者借左思《 咏史》介绍了门阀制度, 其用《哈利·波特》中的 魔法世界比拟中古门阀政 治,将专业的知识讲得浅 显易懂,这是本书的一大 亮点。最后,作者选讲了 《世说新语》中的几个故 事,展示了东晋士族的风 度,特别是塑造了王、谢 家族诸位名士的形象。 这种讲述故事的方法 ,在来源复杂 内容推荐 《年轻人的国文课》源自深受北大年轻学子欢迎的大学国文课。张一南围绕“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一核心,从夫妇、父子、情商、文艺和识见五大主题切入,以诙谐的方式、简单的举例、有趣的故事,解读不同时代、不同文体的经典,带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古人处世的智慧,启发我们在当下的世界里更好地生活,珍视个体的价值,学会爱人、做事和思考。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