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儒张载/教育薪火书系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杜崇斌 |
出版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大儒张载/教育薪火书系》以史料为依据,实事求是叙述,客观全面评价,不有意拔高教育家的贡献,注重教育家闪光点的挖掘和传播,是教育家历史画卷现代版的呈现。书系成规模、系统化,学术性和可读性强,具有较强的收藏价值,非常适合各中小学图书室和大学图书馆选择配置。 作者简介 杜崇斌,西安人,毕业于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诗人,西安市百名骨干艺术家之一。现为签约作家,文学期刊副主编。网名:文一虫、文一崇。喜欢唯美的典雅的文字,追求纯正的审美情趣。神游于圣洁的文学殿堂,漫步于醉人的文学芳草地。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80多万字,出版作品多部,其中散文作品《美文的影响力》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目录 第一章 长安稚童 第二章 迁居涪州 第三章 涪州少年 第四章 青青子裕 第五章 失帖之痛 第六章 横渠书生 第七章 奉母教弟 第八章 习演兵法 第九章 延州上书 第十章 路在何方 第十一章 寻仙访道 第十二章 四方游学 第十三章 治理水患 第十四章 琴瑟和鸣 第十五章 虎皮讲易 第十六章 云岩德政 第十七章 潜心于学 第十八章 讲学长安 第十九章 廉兵渭州 第二十章 应诏入京 第二十一章 朝堂面圣 第二十二章 忧国忧民 第二十三章 辞官归里 第二十四章 横渠书院 第二十五章 关学宗师 第二十六章 传道授业 第二十七章 试办井田 第二十八章 带病入京 第二十九章 鞠躬尽瘁 第三十章 万世师表 序言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 教育一直伴随人类的文明 进程在不断发展进步,那 些弥足珍贵的教育著作、 教育思想、教育人物和事 迹,无时无刻不在拨动着 教育工作者的心弦。我们 永远无法忘记那些给我们 留下宝贵思想财富的教育 家,他们的思想、言论和 实践,依然是激励我们教 育工作者前进的动力。时 至今日,教育的发展与变 革更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日 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重要 战略。在科教兴国战略的 指导下,党和国家对教育 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深刻认识到教育家对教育 事业的重要性。《国家中 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年)》就 明确提出:“创造有利条件 ,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 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模 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 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 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 学。” 要想成长为教育家或者 在教育实践中能够起到扛 鼎作用并非易事,需要我 们教育工作者吸收过往教 育家留下来的丰富教育营 养,清晰地认识什么是真 正的教育家,教育家应该 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条件 ,做到融会贯通,大胆实 践,自成一家。与此同时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 ,普通教师同样迫切需要 能够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得 到启迪和突破的催化剂, 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是经 过检验的真理,是教学启 迪催化剂的最佳选择。 然而,在浩瀚的书海中 ,以教育家为主线、囊括 中外、跨越古今、自成体 系的书系并没有面世。山 西的《新课程》杂志社和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在教育的广袤园地上深 耕多年,熟知一线教师的 需求,希望为普通教师策 划一套教育理论普及读物 ,以使广大中小学教师能 够“近距离”地接触中外历代 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实践 经验和办学理念,促进教 育理论水平的提高,从而 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实践 。书系的策划人与张斌贤 教授为理事长的中国教育 学会教育史分会的夙愿不 谋而合,合作编写一套大 规模的、以教育家为主线 的书系的想法随之形成。 策划团队把书系命名为“ 教育薪火”,是希望教育家 的教育思想能够薪火相传 ,不断推动人类文明的发 展。“教育薪火”书系拟分为 三辑出版,按照中国古代 、中国近现代、外国古代 和外国近现代分类。第一 辑共选择了一百余位中外 教育家,一位教育家一本 书,规模宏大,应该说能 够在中国教育出版史上留 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所选 教育家都是经过书系编委 会认真研究、充分论证而 定的,他们在教育史上有 较大的影响,能够启迪或 者感染教育工作者,推进 教育和教学的发展。当然 ,其中有的教育家更为名 声在外的不是在教育上, 但是他们在教育上的贡献 毫不逊色于其他方面的贡 献,比如我们熟知的一些 革命家;另外,还包括了 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 家以及还没有被人们真正 认识的教育家。 必须提及的是,中国教 育学会教育史分会非常荣 幸地邀请到我国著名的教 育学者顾明远教授、叶澜 教授、史宁中教授、宋乃 庆教授、田正平教授、裴 娣娜教授和朱小蔓教授等 担任书系的顾问,成立了 由40多位教育学界具有重 要影响的学者组成的编委 会,为书系的质量保驾护 航。 还需提及的是,《新课 程》杂志社和《现代职业 教育》杂志社为物色学有 专长的作者付出了巨大的 辛劳。书系的作者地域和 院校分布广泛,既有北京 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 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 大学等师范院校的学者, 也包括武汉大学、四川大 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河北大学、 河南大学等综合大学的教 师。作者以教育史专业的 中青年教师为主力军,他 们朝气蓬勃、时代感强, 研究范围涉猎较广,能大 胆地探索和怀疑,一些新 的教育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为书系注入了难得的新 鲜气息;他们与一线中青 年教师同处一个频道,其 思维模式很容易被接受。 客观而言,现在每年出 版的教育类图书很多很多 。一类为实践性强和操作 性强的教学类图书,教师 拿来就可以在课堂上使用 ;另一类为理论性强和学 术性强的图书,印数少, 流通范围小,普通教师往 往望而却步。然而,教育 理论只有指导教育实践才 有存在的价值。在我看来 ,书系最具特色的价值就 是秉承了教育理论通俗化 这一理念,在教育理论研 究者和普通教师之间架起 了一道桥梁。书系以教育 家为主线,坚持学术性与 普及性并重,用通俗化的 语言,或阐述教育家的教 育思想精华,或叙写教育 家的精彩教育事迹和教育 实践,力图“润物细无声”, 让教师喜欢读,在读中提 高素养,深刻理解教育家 ,形成自己的理论,推进“ 教育家办学”。 当然,书系在真实性上 也颇下功夫。以史料为依 据,实事求是叙述,客观 全面评价,不有意拔高教 育家的贡献,注重教育家 闪光点的挖掘和传播,是 教育家历史画卷现代版的 呈现。书系成规模、系统 化,学术性和可读性强, 具有较强的收藏价值,非 常适合各中小学图书室和 大学图书馆选择配置。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 会为教育 导语 张载,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本书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撰写了张载一生的主要成就,他的教育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关中兴教,使关学大盛,以德育人,使学者辈出,关中民风为之一变。张载的教育思想流传甚远,至明末,关学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精彩页 那是一个炎夏的上午。一场瓢泼大雨过后,天气变得凉爽多了,空气清新,花园里一丛丛美人蕉开得火红,小小竹园被大雨洗刷后,一杆杆竹子傲然挺立,青翠欲滴。微风吹过,便开始摇曳起来。 那一年是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长安县令张迪正在书房里读书,忽然天降大雨,这场大雨来得急,去得也快。下了不到一个时辰,雨过天晴,太阳又出来了。 “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张迪放下书,呷了一口茶叹道。他一边慢慢站起来,捻着胡须,欣赏着窗外雨后的清美画面,一边还不忘吟诵几句刚才书中看到的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是啊!“君子以厚德载物”,说得多好啊! 忽然,他又想起了昨夜那个奇怪的梦。梦中,天上的文曲星驾着祥云缓缓降下,送给他一支金笔,微笑着说,将这支笔送给你的儿子吧,让他为这个世界立心,为老百姓立命。一眨眼的工夫,文曲星就不见了。忽然他又看到了孔圣人,孔圣人峨冠博带,笑容可掬,徐徐从云端落下,将几本书送给了他,说送给你的儿子看吧,他会成为我最得意的门生的。一转眼,孔圣人也不见了,他就醒了。 正当他思来想去地回味着昨夜那个怪梦的时候,忽然门帘一挑,婢女阿云进来了:“老爷,大喜啊,夫人生了,是个男孩!” “噢,夫人生了,男孩!真是太好了,我们张家有后了!”张迪兴奋地说。 “夫人让您给孩子取个名字呢。”阿云说。 “取个什么名字呢?”张迪说。 “孩子白白胖胖,圆圆的脸,眉清目秀的,真是可爱,我看一定能成为一个读书人。”阿云接着说。 “古书上云:君子以厚德载物。我看就叫张载吧,我希望他真的能成为一个人才,一个君子。呵呵。” “张载,载儿,这个名字好啊,我这就去告诉夫人去。”阿云说着就跑出去了。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一转眼,小张载满周岁了。这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夏日上午,张府的亲戚、朋友,张迪的同僚们都提着贺礼,纷纷前来祝贺,因为今天是张府公子张载的生日。张府里张灯结彩,鞭炮鼓乐齐鸣,高朋满座,喜气洋洋。 生日宴即将开始,张迪的夫人陆氏一身盛装,在丫鬟仆人的簇拥下,抱着小少爷张载从内室款款走出。大家都围上去,这个说小公子眉清目秀的,真是可爱;那个说小少爷大脑袋、天庭饱满,一定是个聪明的孩子;有些女眷还忍不住上去亲一下小少爷的脸蛋儿,心肝儿宝贝的叫个不停。 按照传统习俗,小孩子满周岁要举行试啐(也叫抓周)仪式,于是仆人们就在炕前陈设大案,在大案四周摆着印章、诗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账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等,将小少爷张载放在大案的中间,大家围在大案的旁边,微笑地看着小少爷会先拿哪一样东西。只见张载向四周看了一会儿,就爬过去先拿起了一支笔,接着又抓起一本书,大家一看,原来这本书是《中庸》。哈哈哈!大家都笑了,纷纷说,小少爷又是抓笔,又是抓书,将来一定是个读书人,做锦绣文章,三元及第,前途无量啊! 在大家的关注中,在仆从丫鬟与小少爷的嬉笑逗乐中,张载已经三岁了。他像个小天使一样,每天在花园、书房、堂屋和厢房之间跑来跑去,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天真、活泼、顽皮、机灵是他的特点。 一个春天的上午,阿云牵着张载的手从外面回来,他手里拿着一把野花,还牵着一根风筝的长线,他一看到门前的小狗虎子向他摇着尾巴,就挣脱了阿云的手,扔了野花和风筝,上去抱虎子,一会儿工夫,就把虎子打得怪叫着跑了,他反倒咯咯咯地笑起来。 家人张安过来,亲切地用手抚着张载的头——那个天庭饱满的大脑袋,又是怜爱又是嗔怒地笑着说:“少爷,你真是个淘气的小家伙啊!” “阿云姐姐,那是什么鸟啊?”玩累了,张载安静下来,他坐在花园的石椅上,指着柳树上的黄鹂鸟说。 “是黄鹂啊,少爷,还记得我教你念的诗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阿云说。 还没等阿云说完,张载张口就接上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少爷,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啊?” “我要当大将军,杀敌报国!” “人小志气大。我们少爷真有出息!”阿云说。 张载有一个姐姐,叫张薇,比他大三岁。那一年花园里紫薇花刚刚开放的时候,她降生了,于是父亲就给她取名“薇儿”。母亲也喜欢这个名字,她爱紫薇树,紫薇树姿态优美,摇曳多姿,开花时花期也特别长,北方人都叫它百日红,而且花香也清香淡雅。 P2-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