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面临着一场新的文化战争,全球正面临一场新的文化战争。
这是一场关于美国和世界前途的两种观点的战争。如果选择其中一条路,美国将仍然是一个由自由企业法则撑起的与众不同的国家;如果选择另一条路,美国将走向欧洲国家主义模式。这两种理念是不能兼容的,美国和世界必须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
集权主义的力量回来复仇了,利用经济不稳定的空当,浑水摸鱼地想要增加国家主义的力量。他们正在为此而努力,一旦他们赢了,那么美国和世界的历史将从此改变。
阿瑟 C.布鲁克斯编著的《较量:通往自由之争》这本书要证明的是,自由企业模式才是美国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也有利于世界的发展,包括发展中国家。
阿瑟 C.布鲁克斯编著的《较量:通往自由之争》是一本写给正在改变中世界的书。《较量:通往自由之争》讲诉了一个全球关注的话题:大政府PK自由市场。它被誉为《通往奴役之路》后最重要的一本书。
70%的美国人支持自由企业模式,并且不喜欢大政府。相对应的,20%-30%的人不支持自由企业模式,而且倾向于依靠政府去解决问题。“30%联盟”中,有才智的上层阶级已经成为自由企业体制最大的对手。
对30%联盟的人来说,经济危机是改造美国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奥巴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既不是普通的民众也不是政府应该为金融危机负责。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华尔街和布什政府。可真是这样吗?
首先,政府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然而我们却让民选领袖一再掩盖他们的罪行。第二,政府不知道怎么修复经济。真相是政府并没有从错误中反省,而是站在深渊下继续犯错。第三,奥巴马忽略了普通大众对金融工具滥用的促进作用。他是在奖励索取者,剥削创造者。第四,大规模的公共开支并不能改善经济,它的主要影响是给子孙们留下连锁债务。第五,财政负担会落到每个人的头上,包括中产阶级。
30%联盟的目的是把金融危机演变成一场文化变革的博弈,把一个自由企业文化的国家变革成中央集权制国家。30%联盟宣称,他们正为普通人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抵抗富人,将他们的钱分散给普通民众。
但事实是,如果金钱不是源于“挣得的成功”,那么并不能带来幸福。理解了这一点,那么政治体制的目标应该是这样:给予所有人最大的可能去获得成功,这种成功建立在自己的努力工作和聪明才智的基础之上。而这就是自由企业体制所做的。70%的多数人明白,他们需要的是创造、意义、乐观主义、对自己生活的掌控,以及逃脱高压统治。
要想赢的话,70%的多数必须团结,围绕在核心原则之下。第一,主张机会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第二,寻求促进真实的繁荣,而不是立足贫困来解决贫困。第三,美国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全世界人们的礼物。第四,战胜对政治权力的纯粹的追求,世界会更好。
普通民众只是危机的受害者?
在首次置房信贷项目中的欺骗行为告诫我们:美国的购房者并不总是品行端正的。他们甚至应该为次贷危机负些责任。然而“30%联盟”对金融危机解读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普通民众不过是贪婪的银行家和贷款发放者的猎物。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弗兰克说,在次贷危机中取消房屋抵押赎回权的人被欺骗和误导了,他们是不平等借贷交易的受害者。这是令人宽慰的民粹主义言论,但也是完全推卸个人责任的有害言论。
这是个真实的取消房屋抵押赎回权的故事:埃德蒙·安德鲁森(Edmund Andrews)是纽约时报的经济记者。安德鲁森和那些贫困无知的受害者的情况不一样。他有一定的经济头脑,并且经历了2000年的网络经济崩溃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但他在《纽约时报》的文章中写道,“2004年我加入了原本理智的美国人的抵押贷款热潮,但现在看来这是灾难性的狂欢。”这里的狂欢是指使用贷款购买却无力偿还的房产。
每个人都能轻松拿到贷款,所以安德鲁森和他的妻子也这么做了。他们对自己能贷款的金额感到震惊。安德鲁森这样总结他的抵押经纪人的态度,“谁告诉你不该做你想干的事儿?我在这儿就是为了给你钱去干想干的事情的!”这个贷款很棒,它让安德鲁森能够拥有他的收入不足以负担的资产。他签署的抵押贷款前五年利率较低,后25年利率较高。但那时房价猛涨,他认为五年的时间足以让他在利率升高之前重新融资。
然而事情并没有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事发当年他们就借债越来越多,直到无力偿还。最终,他们借了次优级贷款。次贷让他们能够还清信用卡,但很快他们便被卷入更重的债务,以致还不起每月的房贷。随之而来的,就是取消房屋赎回权和破产。更糟糕的是,这并不是安德鲁森家里第一次破产,他的妻子之前有过两次破产。
那么,是哪里出了问题呢?经纪人太想放贷,而房地美和房利美破坏了行业的规矩。但是借款人绝不是受害者,他们常常为了追逐从房价上涨中蕴含的利润而轻易借贷本不该发生的贷款。
数据揭示了不计其数的美国人不负责任、投机取巧。有研究表明:危机之前,70%的抵押贷款早期违约者(在签署抵押贷款合约以后的前三个月即违约的人)申请贷款时提供了虚假原始借贷记录。他们撒谎、破产,然后拍屁股走人。
很多放弃按揭的人其实并没有这个必要。经济学家把这称作“战略上取消抵押品赎回权”,并估计起码有1/4取消房屋赎回权的人完全有能力持有住房,他们只是发现投资房产是笔坏交易,于是退出。
2009年夏天,超过1/5的抵押贷款持有者是在“水下进行的”:借贷人的债务超过了其拥有房产的价值。这其中有三个原因。第一,他们的住房价值在房产市场萧条时大跌。第二,他们预付定金过低。第三,很多人成功将房屋作为ATM自动取款机使用,通过清除他们已经建立起来的资产净值来重新融资。
很多人选择放弃是因为这样做的个人成本更小。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美国大部分地区的住房贷款“无追索权”:如果你违约,银行只能没收你的住房而不能没收其他资产来还贷。这使得让别人为你的投资买单变得惊人的容易,而这项投资你本来就几乎没有花钱。
证据表明对很多人来说,是否在房地产危机中策略性取消房屋赎回权取决于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经济学家们从2008、2009年取消住房赎回权的数据中发现,与认为违约没什么不道德的人相比,认为违约不道德的人有77%的概率更容易守约。这也取决于取消赎回权的常见程度。就算不考虑金融危机的环境因素,与不认识任何违约人的人相比,那些认识违约人的人有82%的概率更容易违约。
然而整个2009年,奥巴马政府都坚持说人们取消住房赎回权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也就是说,个人责任感并不是问题的原因。为了援助持有风险住房贷款的业主,政府给他们减免高达31%的还贷金额。而其余的部分由政府和银行买单。
但这个项目是一场灾难。几乎有一半这样重构的抵押贷款在6个月以内就再次陷入违约,因为政府坚定地拒绝面对现实:很多情况下,这并不是还清每月按揭的问题,而是那些还贷人的态度问题。当然,也有些违约人确实是别无选择。但是其他数以百万的抵押贷款违约人仅仅是因为考虑到这项投资的负收益而拍屁股走人。
失去住房一直被认为是个人可能遭遇的最大经济灾难,但现在不是这样了。在美国的“30%联盟”,主动取消房屋赎回权被看做是一种可行的经济决策。证据就是真实存在的“摆脱房贷”(You Walk Away)公司:“为每月付按揭感到精疲力竭?取消房贷赎回权适合你吗?”得益于这些问题,2009年2月这个公司网站的日浏览量达到了2.5万次。只需要995美元的手续费,这个公司给你以下保证:不让债主再骚扰你,让你的律师和会计师取得联系,告诉你怎么不用支付债主任何东西就在屋子里多呆8个月。
奥巴马对业主无辜的假象的描述就像他说政府是无辜的一样有害无益,他忽略了普通大众对日后更多金融工具滥用的促进作用。更糟糕的是,这对超过90%没有取消房屋赎回权的美国人很不公平,他们中包括那些发现房贷坏死却仍然坚持持有房屋并且还贷的人。需要强调的是,“30%联盟”就是在奖励索取者,剥削创造者。
P40-43
选择、事实和争论
为什么这会成为你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本书
阿瑟·布鲁克斯(Arthur C.Brooks)创作的这本书,将取代查尔斯·莫里(Charles Murray)的《消失的地平线》,成为一本举足轻重的读物,该书问世的时候也正是美国的历史已经处在转折点上的时刻。
阿瑟·布鲁克斯从这本书的第一句话开始就对当代美国所面临的危机做了强有力的描述和分析。
阿瑟·布鲁克斯写到:“美国面临着一场新的文化战争。这不是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战争,不是武器、堕胎、宗教信仰以及同性恋方面的战争,也不是关于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问的战争,而是一场关于美国未来的两种观点的战争。”
接下来他在这本书中讲述了这场战争背后的三大事实。
首先,在社会主义者、主张收入再分配的少数派(大约有30%)与倡导自由企业、工作伦理和机会导向的多数派(大约占到70%)这两种人之间有一个关于美国的未来的基本争论。多年来,我常说到或者写到:我们是大多数。这是我在20世纪70年代从罗纳德·里根(Ronald Regan)那里学到的一个观念。现在布鲁克斯提供了现实的证据,来解释为什么占70%的大多数人应该治理美国,以此来反映合法的大多数人的地位。
其次,有一个掌权的精英体系能够使30%的少数派统治70%的大多数人。在这本书的一些篇章中,埋藏着一颗令人惊叹的历史的种子,所以这本书又很像一本历史书。文化人或者知识分子是怎么彻底主宰和掌控了工人和劳动者的?学术殿堂里的那些精英们是怎么一步步为大众传媒、好莱坞世界、法院以及官僚系统制定法律规范进而去合理合法地限制他们的呢?其实,左派作风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统治已经是既成事实,而布鲁克斯很明了地指出了这一点。他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或者是一个可能性,让某些人或许就是AEI的哪个学者能够去为这个问题找到一个历史性的解释:精英们是如何一步步掌权并最终获得统治地位的?
第三,这是一个价值观层面上的冲突,那些赞成财富再分配论的人和那些左派的追求物质享受的人已经盗用了道德的表达方式,而那些支持自由主义、赞成追求个人机会和幸福的人在公众辩论中又被放到一些平庸的、毫无吸引力的位置上。布鲁克斯所勾画的一个由道德占主导地位的自由主义制度的光辉使那些拜金主义者、中央集权论者、主张强制性的财富再分配论者都黯然失色。它对于我们这一代美国人的意义就像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对于里根一撒切尔时代的意义一样重要。
如果要问是什么使得这本书这么重要,那就是它能在保持理论阐述清晰性的同时,还能最简明扼要地对美国人的价值观作出分析,这也是本书最独到之处。
布鲁克斯认为,以市场导向、个人自由、机会平等、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以及职业伦理为主要内容的保守主义从古到今一直是对人们生活最有益的一种理念。
读了这本书后,如果你认可他的观点并记住了这些事实,你将可以和任何一个主张财富再分配的左翼分子进行辩论并且可以用很深刻的哲理和实证分析来赢得辩论。 每一个关心国家的未来担忧奥巴马、南希·佩洛西及哈里·雷德激进主义的美国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它是拯救我们国家、改变我们的历史以及让我们的未来变得更美好的枪支弹药。
纽特·金里奇
前美国众议院议长
这是一部为复兴自由企业运动而创作的剧本。
——理查德·B.切尼,美旧前国防部长
如果要问是什么使得这本书如此重要,那就是它将理论阐述的清晰性和对国人价值观最简明扼要的分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本书将取代查尔斯·莫里《消失的地平线》,成为一部举足轻重的作品。
——纽特·金里奇,美国前众议院议长
阿瑟·C.布鲁克斯是最敏锐、勇敢和破旧立新的思想家之一。书中充满了独创性的数据及常识,揭示了自由主义真正的宏伟议程——改变我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威廉·J.贝内特,美国前教育部长
清晰、尖锐、有理有据,这是打算在未来几十年赢得政治辩论的保守人士的必读读物。
——卡尔·罗夫,美国政治活动家
经济问题并不仅限于货币,且涉及生活方式。本书揭示了当权者如何利用金融恐惧指使我们必须怎样去生活。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回击。
——马文·欧拉斯基,国王学院院长
全球金融危机动摇了世人对自由市场制度的信心,华尔街被当作替罪羊,政府则被捧上神坛。如同所有尊重事实的作者,布鲁克斯在本书中指出,政府是金融危机的制造者,刺激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无非是挖肉补疮,对政府的迷信将推迟经济的结构调整,压抑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将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入歧途。
——许小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