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塑造了抗日女英雄安梅花的光辉形象,刻画了安梅花走上抗日斗争之路的心路历程,讴歌了她战胜困难、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小说用写实的手法,近距离书写安梅花的生活和战斗经历,生活气息浓郁,画面感强,故事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讲求文学品位,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
闫耀明,1964年11月生,已发表儿童小说百余万字。小说曾获得2000年、2001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第五届辽宁省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奖项。已经出版《月亮镇奇遇》《怪味朋友》《长腿小子的故事》等三部儿童长篇小说及短篇小说集《天使的声音》。长篇小说《天蓝得像一页童话》和短篇小说集《太阳花》即将由接力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多次被《中国儿童文学》等刊物转载和选入课本,有的被翻译到日本。辽宁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理事。现供职于辽宁省葫芦岛市政协。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读者需要更多了解和阅读这些红色经典小说,感受共和国英雄们曾经的峥嵘岁月和革命历史。本套图书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讲述英雄故事,传播红色基因。它以原创小说形式为载体,讲述英雄人物和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这些作品闪烁着光明、崇高和美好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光华,是一代中国孩子必读的成长励志读本。
本书是其中一本,讲述了抗日女英雄安梅花的故事。
第一章 求 生
1
山路不宽,也不平,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每一步迈出去,脚下都是坑坑洼洼。不久前下的一场大雪将山里的一切都盖住了,目光所及之处,一片白茫茫的。可山路上的雪却不白,每天有马车驶过,有人走过,路面上便灰突突的,脏,而且滑。在这样的山路上行走,仿佛鞋子踩在云上,飘飘的,快不起来,而且十分吃力。
天阴沉着,透过铅色的云层,隐约可以看见太阳的影子,淡淡的,灰白色,如一块放久了的硬面饼。
安梅花瞄了几眼那面饼,想叹一声,却没敢,抿着嘴唇,将那声叹息咽了回去。她的身体始终绷得紧紧的,怕叹息泄了劲儿,就走不动了。李庆江就有点儿走不动了,他的腿脚明显不再有力气,踩在路面上,脚下总是打滑,缺了稳住脚跟的定力。他肩上的那副担子便秋千一样摇来摆去。荆条筐里的东西不多,也不重。那是他们的全部家当,此刻已经摇晃得很起劲儿,仿佛在抱怨它们的轻。
安梅花的身上却不轻,她的怀里抱着二儿子小江,背上背着一个包裹,手里牵着大儿子小浩。路滑,不好走,小浩的身子总是歪来歪去,安梅花不得不用力拉着他,防止他倒下。她的呼吸越来越急促,仿佛空气稀薄,力气被干冷的空气给吸走了。她觉得自己的嗓子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咸味儿。
安梅花想停下来,歇歇再走。她特别想好好喘喘气。可是,李庆江在前面喊了起来:“快走!你来看!”
李庆江的喊声很急促,似乎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安梅花的心一紧,拉着小浩,急急赶了几步,赶到李庆江面前。
“你看!”李庆江指着前面。
安梅花将目光放远,望出去。只见山路在这里拐了个弯,绕过巨大的山石,前面一片开阔。一条河出现在眼前,白白的雪封住了河面,一座不大的石桥寂静地卧在河面上。再远一点的地方,现出了一座小镇,灰色的墙,黑色的瓦,还有突兀站立着的树,不动声色地描述着小镇的寂寞和冷清。
安梅花长长地叹了一声。终于走出了大山,见到了人烟,他们可以歇歇脚了。
叹了一声,安梅花就觉得自己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浑身酸痛,她的腿一软,就歪倒在了路边。
李庆江要拉她,但是安梅花摆摆手,示意自己要坐着歇一会儿。她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前面那个小镇。
“妈妈,我们就住在这个小镇吗?”小浩问。
安梅花点点头,说:“我们不走了,就住在这个小镇。”
李庆江放下担子,望着小镇,说:“最要紧的,是得找个肯收留我们的人。”
安梅花说:“我们有力气,能干活儿,不愁没人收留。”
歇了一阵,安梅花站起来,牵着小浩,继续走。
当他们走上那座石桥时,身后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铃铛声。那声音很清脆,带着节奏和韵律,急急火火地传过来。
安梅花回头,看到一辆马车正从山路上快速地驶过来,拉车的红马不时扬着脖子,甩得脖子上的铃铛发出一串一串的脆响。马鼻子里喷出的热气瞬间被干冷的空气包围,变成白雾,一团一团地涌着。
安梅花和李庆江带着孩子,靠到桥栏边,给马车让道。
赶车的是个年轻人,戴着厚厚的兔皮帽子,身上的衣服也很光鲜。他摇着手里的鞭子,给红马鼓劲儿。看见安梅花他们几个人,年轻人收起鞭子,让红马奔跑的速度慢下来。
……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