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海底两万里/整本书思辨阅读 |
分类 |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初中语文 |
作者 | (法)儒勒·凡尔纳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828-1905),生于法国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是一位多产的优秀科幻作家、剧作家和诗人。其中,使他闻名于世的是他的科幻作家的身份。凡尔纳的科幻小说著作颇丰,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代表作“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凡尔纳被公认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他的作品对后世的科幻文学流派影响颇为深远。2005年是凡尔纳的百年忌辰,法国将这一年定为“凡尔纳年”。 书评(媒体评论) 既要追求阅读中的移情 与共鸣,又要保持理性的 质疑与反思;既要与文本 对话,又要借助文本达成 与自我的精神沟通。 ——丛书主编余党绪 这部科幻作品里,种植 着一种叫梦想与冒险的东 西。这不是一本普通的科 幻小说,而是一本洋溢着 人性和人生智慧的书,也 是一本给人理想、信念、 力量、智慧和正义感的书 。 ——本书导读张春华 目录 《海底两万里》(思辨阅读版) 第一部分 第1章 飞逝的巨礁 第2章 赞成与反对 第3章 悉听尊便,先生 第4章 内德·兰德 第5章 冒险向前 第6章 全速前进 第7章 不知其种属的鲸鱼 第8章 动中之动 第9章 内德·兰德的怒火 第10章 海洋人 第11章 “鹦鹉螺”号 第12章 一切都用电 第13章 几组数字 第14章 黑潮 第15章 一封邀请信 第16章 漫步海底平原 第17章 海底森林 第18章 太平洋下四千里 第19章 瓦尼可罗群岛 第20章 托雷斯海峡 第21章 陆上几日 第22章 尼摩艇长的闪电 第23章 强制性睡眠 第24章 珊瑚王国 第二部分 第25章 印度洋 第26章 尼摩艇长的新建议 第27章 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 第28章 红海 第29章 阿拉伯隧道 第30章 希腊群岛 第31章 地中海上的四十八小时 第32章 维哥湾 第33章 消失了的大陆 第34章 海底煤矿 第35章 马尾藻海 第36章 抹香鲸和长须鲸 第37章 大冰盖 第38章 南极 第39章 大事故还是小插曲 第40章 缺氧 第41章 从合恩到亚马逊河 第42章 章鱼 第43章 墨西哥湾暖流 第44章 北纬47。24’,西经17。28 第45章 大屠杀 第46章 尼摩艇长最后的话 第47章 尾声 思辨与梳理:梦想与探险 精彩页 第一部分 第1章飞逝的巨礁 1866年出了一件怪事,是一个没人说得清也无法说得清的怪现象,大家可能还都记忆犹新。且莫说港口居民被种种流言弄得心神不定,内陆民众惊诧不已,就连海上的人们也都感到震惊。欧洲和美洲的商人、船东、船长、船老大、各国的海军军官,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对这件事表示了高度关注。 确实,一段时间以来,有好多船只在海上与一个“庞然大物”相遇。那是一个长长的梭子状物体,有时泛着磷光,比鲸鱼的个头大,而且速度也比鲸鱼快得多。 各种不同船只的航海日志对出现的这个庞然大物都做了记录,说这个物体或这个生物速度极其快,动力极其大,像是天生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说它是一个鲸类动物的话,那它的体积要比当时科学分类的所有鲸鱼都要大得多。无论是居维叶、拉塞佩德、迪梅里先生,还是卡特拉法热,都不会承认这么个大怪物的存在,除非他们见过它,也就是说,除非他们自己亲眼所见。 按照多次观察所得的结果——保守的估计,此物长二百尺;夸张的估计,这个大家伙宽一海里,长三海里——平均算来,我们可以肯定,这个庞然大物要大大超过鱼类学家们迄今为止所认同的所有的鱼类,如果这个大家伙果真存在的话。 然而,它真的是存在的,这种存在是无可否认的。而人类一向是对神奇事物感兴趣的。所以,这个不可思议的怪物的出现,就必然在全世界引起轰动;要想把它视为无稽之谈,那是根本办不到的。 确实,1866年7月20日,加尔各答一布纳克轮船公司的蒸汽机船“希金森总督”号,在距澳大利亚东海岸五海里处,就曾遇见这个游动着的大家伙。起先,巴克船长以为是遇到了一块不为人知的巨礁,他还准备对它的准确位置加以测算。可是正在这时候,这个奇怪的大家伙竟然突然喷出两根水柱,高达五十尺,直插云霄。如此看来,除非这块巨礁上有间歇喷泉,否则的话,“希金森总督”号所遇见的就确实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只是这种动物尚不为人所知罢了。它能从鼻孔里往外喷出混杂着空气和蒸气的水柱。 同年7月23日,西印度一太平洋轮船公司的“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在太平洋水域也看到了同样的情景。这么看来,这个奇特的鲸类动物速度惊人,能够快速地从一处游到另一处,因为“希金森总督”号和“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是在两个相距七百海里的不同海域看到它的,而时间上只是相隔两三天而已。 半个月后,在距“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在太平洋上遇见那个大家伙两千海里处,国家轮船公司的“海尔维蒂亚”号和皇家邮轮公司的“香农”号,在美洲与欧洲间的大西洋海域迎面近舷对驶时,分别在格林尼治子午线的北纬42。15’,西经60。35’处,同时发现了那个怪物。“海尔维蒂亚”号和“香农”号即使首尾相接也不过一百米长,估计那个大怪物至少有三百五十尺长,因为这两艘船与它相比较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可是,当时在阿留申群岛的库拉马克岛和乌穆居里克岛一带海域的鲸鱼,个头最大的,也只有五十六米长,没有谁见过超过这一身长的。 有关的报告接二连三地传来:横渡大西洋的“佩莱尔”号的几次最新发现;跑伊兹兰航线的“埃特纳”号与那个怪物擦肩而过;法国“诺曼底”号驱逐舰的军官们所做的记录;海军准将詹姆斯的参谋部在“克利德勋爵”号上所测定的精确方向。所有这些报告都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应,在那些生性爱说俏皮话的国家,这件事被当成了笑谈,但在那些认真务实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人们对这件事就极其关注。 在各大中心城市,这个怪物成了时髦话题;在咖啡馆里,人们对它津津乐道;在报刊上,人们在嘲讽它;甚至有人还把它搬上了舞台。各家小报可算逮着了机会,随心所欲地编出种种离奇的故事来。有些因为编不出新花样,便把极力想象出来的那些巨型怪兽又给刊登出来,从北极地区的那头白鲸——可怕的“莫比·狄克”,到斯堪的纳维亚传说中的巨型海怪克拉肯,应有尽有。有的人甚至把老古董也给搬了出来,包括亚里士多德和普利尼的看法也被引用了,因为他们两位也认为有怪物存在。还有彭图皮丹主教的挪威童话、保罗·埃纪德的游记什么的。最后,还搬出了哈林顿先生的那诚实可信的报告来。据此报告称,他于1857年在“卡斯蒂朗”号上看到过一条大蛇,这种巨大无比的蛇直到当时为止,只是在旧时的北极探险船“立宪”号驶经的海面上出现过。 于是乎,在学者圈内和科学杂志上,轻信者与怀疑派之间便展开了一场没完没了的论战。大家因“怪物问题”而变得异常激动。信奉科学的记者与相信神灵的记者打起笔墨官司来,有些记者还因此而动起了手,他们从海蛇争起,最后竞发展到了人身攻击。 P1-3 导语 凡尔纳带着读者,在书中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海底远游。整个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猎,参观海底森林,探访古代废墟,打捞沉船宝藏,与大蜘蛛、鲨鱼、章鱼搏斗……主题积极乐观,情节扣人心弦,令一代又一代读者沉浸在这个真实与幻想交织的美妙世界里。 序言 经典名著像河流 引你去看大海的风景 余党绪 读书的价值不言而喻, 经典名著的阅读价值更是 毋庸置疑。但是,这个价 值能否实现,取决于我们 是否读与怎样读。 经典名著是那些经历了 时光淘洗的作品。它们在 进人我们的视野之前,已 经由无数人做了先期的挑 选。对于全人类而言,对 于一个民族而言,对于一 个群体而言,这些书的价 值往往都是无可替代的。 你读,或者不读,它都在 那里。有一段时间,我们 不读《论语》,也不读《 理想国》,那又怎样?受损 的不是经典,而是我们自 己。 让读书真正作用于学生 的文化发育与精神成长, 可能就是在中小学推动整 本书阅读的主要意义吧?整 本书阅读是一个特定的教 学概念,它的意义在于纠 偏与校正,以求改变长久 以来重课文而轻经典、重 片段而轻原著的不合理状 态。坊间有很多围绕整本 书阅读的争议,其中一些 已经偏离了这个初衷。有 的论者片面地强调读书的 兴趣与自由,并以此否定 教师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引 导作用。显然,这已经不 是在教学意义上讨论问题 了。在教学中,教师当然 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 尊重学生思考的权利,但 这个兴趣与权利归根到底 受制于教育目的与教学规 律。不能离开中小学生成 长的阶段性特点以及学习 生活的真实状况,空谈经 典名著的价值。随性而空 灵的阅读境界,也未必一 定适合以求知与学习为目 的的阅读。当经典名著进 入课程,进入教学,首先 要考虑的,还是它在立德 树人、培育核心素养、训 练读写能力等方面的具体 价值。 整本书阅读是走向经典 名著的桥梁。《语文课程 标准》将整本书阅读列为 第一个学习任务群,反复 强调其核心问题是读名著 ,读原著,“把握文本丰富 的内涵和精髓”,并在阅读 中“构建自己的阅读经验”。 这就要求我们抛却那些打 发时光、满足趣味的感性 诉求,摆脱那种窥斑见豹 、以小博大的浮躁心理, 直面厚重的经典名著,读 整本的书,有思考地读书 。而教学干预的目的,就 在于消除学生与经典之间 的隔阂与障碍,消除学生 面对经典的拘谨与无措, 让阅读真实地发生,有深 度地发生。当然,所谓的“ 深度”是相对而言的,意在 强调阅读中的思考姿态—— 始终保持着独立的、批判 的和创造性的思考,既要 走进文本,又要走出文本 ;既要追求阅读中的移情 与共鸣,又要保持理性的 质疑与反思;既要与文本 对话,又要借助文本达成 与自我的精神沟通。 这样的阅读,才是对经 典名著的尊重。 既然是整本书阅读,就 要将经典名著当作一个生 命整体,不能为了某个实 用目的,对文本进行主观 的肢解或零碎的嫁接,教 学干预也必须基于对文本 的总体把握。读一本书, 就要聚焦这本书的核心价 值与文本特质,既要读出 它的整体风貌,还要读出 它的与众不同。如果被文 本的枝节或花絮所遮蔽或 魅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不 说是旁门左道,至少也算 得不偿失吧? 在文学性文本的阅读中 ,笔者一直尝试以文学“母 题”来聚焦文本的核心与个 性——在细读与思辨的基础 上,抽绎出作品的“母题”, 以“母题”切人文本,将“母 题”的研讨作为阅读与探究 的核心,并以此作为课程 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点。 “母题”是神话、艺术和 文学中最基本的题旨范畴 ,如冒险、成长、生存、 爱情、死亡、复仇、野心 、命运、堕落、苦难、救 赎等,它们在不同时代、 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中反 复出现,几乎所有的文学 作品皆可包含在这些母题 之中。说到底,母题是人 类在生存与生活中必须思 考的基本问题。对这些问 题的不同思考,体现了各 民族各自的价值取向与文 化特质;对这些母题的不 同表现,也彰显出作家与 众不同的个性与作品的独 特价值。在宏观层面,母 题具有普适的基础性、广 泛的开放性与多维的关联 性;在微观层面,母题又 具有个体的切己性、体现 了生活的同构性与生命的 共通性。这样的阅读,其 目的即在于将经典名著转 化为学生的学习资源与成 长资源,进而实现文化的 传承与交流。 母题的研讨,重在发现 一本书在母题展现上的个 性特质,为学生提供一个 相对合宜、合理的文本切 人角度,避免大而无当、 聚而无焦的散漫状态。我 们必须承认,经典名著是 厚重的,也是丰腴的,没 人能够将其一网打尽,事 实上,在经典阅读中也用 不着如此贪婪与笨拙。再 好的老师,也只能为学生 开启一扇走进文本的门。 至于门里纷繁旖旎的风光 ,还得靠自己去发现和领 略。 围绕“母题”进行探索, 阅读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 思辨的过程。经典名著的 容量与内涵、时空延展与 腾挪,叙述角度的多元与 转换,结构的繁复与多维 ,为表现人生与社会的复 杂性提供了众多的可能。 与篇章和片段相比,经典 名著的厚重与丰腴,感性 难以抵达,直觉难以洞穿 ,必须经过从整体到局部 、从局部再到整体的多次 往复,必须倚重具体的分 析与论证,在细读与思辨 中走向理性与清明。 如何唤醒“理性的 内容推荐 本书是配合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的经典名著名师导读丛书(丛书名:整本书思辨阅读丛书)中的一种。本册导读的内容是儒勒·凡尔纳的著名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导读者以“梦想与探险”为主线,带领读者进入“鹦鹉螺”号潜艇,领略半想象半真实的海底两万里的瑰丽旅程。这部科幻作品里,种植了一种叫梦想与冒险的东西。这不是一部普通的科幻小说,还是一本洋溢着人性和人生智慧的书,也是一本给人理想、信念、力量、智慧和正义感的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