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最后与最初的人(临近与遥远未来的故事)(精)/猛犸译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英)W.奥拉夫·斯塔普雷顿 |
出版社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欧洲战争结束后,人类社会延续了20亿年,发展出了18代人类,经历了多国战争、东西方阵营对峙、第一世界政权、火星人入侵、移民金星、基因改造、太阳爆发、流浪星球……最终,人类即将走向灭亡。最后的人类通过意识入侵了最初的人类的大脑,并操控他写下这部关于人类未来的编年史。本书是英国科幻小说大师斯塔普雷顿的杰作,在《剑桥科幻文学史》、《科幻之路》等该领域的权威研究著作中被冠以极高的地位,被列入美国科幻作家协会推荐的100本经典书目中,被收入《理想藏书》经典科幻书单。作为一本科幻小说,它已被公认为经典;作为一本预言书,它预测了人类的全部历史,其中一些已经应验,另一些正在应验。 作者简介 W.奥拉夫·斯塔普雷顿(1886-1950),英国科幻小说大师、哲学家,以创作宏大、奇异的幻想文学作品而著称,2014年人选“科幻奇幻名人堂”。主要作品包括《最后与最初的人》(1930)、《奇怪的约翰》(1936)、《造星主》(1937)和《天狼星》(1944)等。作为现代幻想小说的先驱和杰出代表,斯塔普雷顿不仅深刻影响了阿瑟·克拉克、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等科幻小说大师的创作,也受到博尔赫斯、多丽丝·莱辛等文学大师的一致推崇。 目录 序 导言 第一章 巴尔干欧洲 第二章 欧洲陷落 第三章 西方与东方 第四章 第一世界政权 第五章 第一代人类的衰落 第六章 转变 第七章 第二代人类的崛起 第八章 火星人 第九章 地球与火星 第十章 荒野中的第三代人类 第十一章 人类改造自身 第十二章 最后的地球人 第十三章 金星上的人类 第十四章 海王星 第十五章 最后的人 第十六章 人类的终点 序言 这是一部虚构作品。我 试图创作一个故事,讲述 人类未来可能——或者至少 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命运。 我希望,这个故事与当今 人类视野与观念的转变有 所关联。 畅想一个关于未来的故 事,可能会陷人对惊人事 物的恣意想象中。面对令 人困惑的当下种种以及未 来的发展,如果能驾驭想 象力,就可能从中获益。 如今,我们应该鼓励甚至 认真研究揭示人类种族命 运的各种尝试。这不仅能 帮助我们面对纷繁而往往 充满悲剧的诸多可能,还 能使人们更加确信,当今 心智所推崇的想法和观点 ,在未来更加成熟的心智 看来无一不是幼稚的。应 该说,畅想遥远的未来, 实际就是尝试找到人类种 族在宇宙中的位置,并让 心灵做好迎接新的价值的 准备。 但是,如果想象力未受 到严格的规范,那么对未 来可能性的想象建构必将 坍塌。每个文化环境生发 出来的可能性自有其边界 ,我们必须尽力保持在这 个限度之内。纯粹幻想的 力量是微弱的。但我们并 非真的要预知未来,因为 目前看来,除了极其简单 的情况,这种预言只能是 空谈。我们并非要像历史 学家考察过去一样考察未 来。在未来的无数可能性 中,只能抓住几条线索, 带有目的性地进行选择。 这项工作不是科学研究, 而是艺术创作。这部作品 给读者留下的,应该和艺 术作品留下的东西如出一 辙。 但我们的目的也不仅仅 是在美学意义上创造出值 得称赞的虚构作品。这虽 不是历史,但也不纯粹是 虚构,而是神话。真正的 神话是在特定文化(可能已 经灭亡,可能仍在存续)的 世界观内,以一种丰富的 方式(经常是悲剧性的)表达 这种文化所能容纳的最高 崇敬。相反,虚假的神话 或者僭越了其所属文化的 可能性的边界,或者没能 描摹出其所能企及的最高 远的视界。当然,这本书 与真正的神话相距甚远, 正如它与预言相距甚远一 样,但它确确实实是对神 话创作的尝试。 对于熟悉各种当代思潮 的现代西方读者来说,我 在这里设想的未来不会显 得完全怪诞,或者说,无 论如何,这种怪诞都不会 毫无意义。如果我所写所 述毫不令人惊异,反倒会 因为过于合理而显得不合 理。因为对于未来,至少 可以确定一点:我们多半 会觉得它难以置信。只是 在一个重要的方面,我想 我可能陷入了无意义的夸 张:我让一个居住在遥远 未来的人与今天的我们联 络,设想他有能力操控某 个存活于当下的心智,从 而完成了本书。不过,就 算是这种设定,我们可能 也不会完全排斥。当然, 即便把它忽略掉,本书的 主题也不会有实质的变动 。然而,这样引入正文不 仅仅是出于便捷的考虑, 还是因为只有通过这个极 致的、炫目的设定,我才 能具体地刻画出在时间的 真谛中有多少我们从未见 识过的事物。实际上,只 有这样设计,我才能恰当 地说明我们今天的全部心 智不过是充满困惑和迟疑 的初级探索。 如果未来某个生物碰巧 发现了这本书,譬如说下 一代人类在清理祖先留下 来的垃圾时发现了它,他 肯定会发笑。这是因为, 对于将来真正要发生的事 情,现在还没有丝毫线索 可循。事实上,即使在当 今,我们这一代的境况也 会经历不可预料的极端变 迁,以至于本书很快就会 显得滑稽可笑。但这都无 所谓。我们今天必须尽可 能地思考我们与宇宙其他 部分之间的关系。纵使在 未来的人类看来,这些幻 想毫无根据,可它们依然 具有当下的意义。 如果将我的作品视作预 言,一些读者可能觉得有 些杞人忧天。但这不是预 言,而是神话,或是在尝 试创作神话。我们所有人 都期望未来比我所展现的 更加幸福。具体而言,我 们希望人类文明朝向一种 乌托邦稳步发展,而不愿 设想有一天它会衰落、坍 塌,以致精神遗产也不可 挽回地消逝。但我们必须 直面这种可能的结果。所 有合乎情理的神话都应该 接纳这样的悲剧,一个种 族的悲剧。 因此,虽然我不无欣慰 地认识到,在我们的时代 ,希望与绝望都有其扎实 的根基,但是出于一种美 学考虑,我还是设想人类 种族将会毁灭自身。今天 的世界急切地朝向和平与 团结发展,如果兼具机运 与开明的筹划,也确实会 成功,我们必须迫切地坚 信它会成功。但我在这本 书中进行了一些另外的设 想:我设想这场伟大的运 动最终宣告失败;我设想 我们无法阻止国家之间的 争战不休,只有在人类心 智毁灭之后才能迎来团结 与和平。但愿这些都不会 发生!但愿国际联盟。或其 他更严格的世界政府能在 一切都太晚之前阻止它们 发生!不过,让我们在心中 容纳一些其他想法:或许 ,我们种族的伟业不过是 更宏大的戏剧中一个不成 功的篇章。当然,整场戏 剧本身也可能是悲剧。 要构思这样一场悲剧, 就必须了解当代科学对人 类本质及其物理环境的研 究现状。我试着去“纠缠”一 些我在科学界的朋友,好 补充自己浅薄的自然科学 知识。我与利物浦的珀西· 博斯韦尔(P.G.H. Boswell,地质学家)、詹姆 斯·约翰斯通(James. Johnstone,生物学家)和詹 姆斯·赖斯(James Rice,物 理学家)有过深入交谈。这 导语 《最后与最初的人(临近与遥远未来的故事)(精)/猛犸译丛》描述了人类近20亿年的历史,以及18个不同的人类物种的生存与毁灭,在世代的变化过程中,生物、生命和智力的各种形式也开始变得更加奇异和多样化。火星人入侵,超级大脑、终极心灵、移民金星、太阳爆炸、基因改变、流浪星球……这些至今仍然流行的科幻元素的在这本1930年写就的书中融汇,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科幻宇宙。 书评(媒体评论) 他的书竭力想包括宇宙 和永恒。 ——豪·路·博尔赫斯(阿 根廷文学大师) 让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奥 拉夫·斯特普雷顿的一部小 说吧:它的“情节”预言了未 来二十亿年的人类文明。 ——斯坦尼斯拉夫·莱姆 (著名科幻小说家) 他所写的不是幻想作品 ,而是“对将来的一种富有 想象力的解释”……《最后 与最初的人》是对未来神 话的一项重大贡献。 ——詹姆斯·冈恩(著名 科幻小说家、科幻文学史 权威、《科幻之路》主编 ) 斯塔普雷顿的作品是科 幻史上的巨作。以思想的 深刻性、主题的重要性、 编写手法的创新性及对后 世作家的影响力而言,他 当之无愧的是现代科幻界 的缔造者。 ——萨姆·莫斯科维茨( 科幻文学史权威、著名科 幻研究评论家、首届世界 科幻大会主席) 精彩页 现在,请像最后的人一样考察你们自己时代的历史。 在人类精神对世界及其自身有清醒的认识之前,它有时会从梦中惊醒,睁开迷惑的双眼,随后又沉沉睡去。第一代人类能挣扎着从野蛮走向文明世界,正是得益于这些转瞬即逝的早慧经验。那时,你们几乎站在了物种的极盛时刻。不过,在你们的时代之后,这种早期文化看起来根本不像是在进步;而在你们的时代,种族的心智就已经显示出衰退的迹象。 你们所谓的“西方”文明最初的、可能也是最伟大的成就,就是认识到两个在言行举止上的典范人物,二者对精神福祉来说不可或缺。苏格拉底执着于真理本身,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实用的目的。他推崇客观冷静地思考,并主张保持坦诚的内心与诚实的话语;耶稣则与邻人和谐相处,沉浸于弥漫在世界各处的神性光辉中,宣扬对邻人与神的无私的爱。苏格拉底唤醒了理性思想,耶稣则唤醒了激情而忘我的虔敬;苏格拉底追求理智的健全,而耶稣追求的是意志的完善。当然,虽然他们二者的思想有不同的重心,实际上却互相蕴含。 不幸的是,这两种理想型都要求人类的大脑达到一定的活跃度和连贯性,但第一代人类的神经系统根本无法真正实现。几个世纪来,这对双子星一直在鼓动高级哺乳动物中最早熟的人们,却一无所得。这些理想最终没能成为现实,渐渐被人们冷落,走向了衰败。 还有一些别的原因。孕育出苏格拉底与耶稣的那些人同时也是命运的第一批信徒。虽然一开始可能并不分明,但在古希腊悲剧与希伯来人对神圣律法的崇拜中,当然也在印度教的退隐观念里,人们已经开始模糊地体会到了一种异乎寻常且超凡脱俗的美。在人类的历程中,这种美将屡次让他们陷入困惑,又让他们的生命得到升华。同时,人们与死亡抗争、对生命持有坚定不移的虔诚,这与命运崇拜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尽管有少部分人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第一代人类一次又一次在不知不觉中被其精神发展所束缚,陷入极度的困惑之中。 在这些早慧经验的鞭策与诱导下,人们能更加得心应手地掌控物理能量,致使现实的社会建制也在发生迅猛的变化。他们的原始天性已经无法应对错综复杂的环境。曾经在野外搏斗与狩猎的动物今天突然变成了所谓的“公民”,而且还是世界共同体的公民。同时,他们发现自己掌握着一种非常危险的力量,而自己幼稚的心智又无法恰当地控制它。人类在挣扎,可如你所见,在重压之下他们还是崩溃了。 欧洲战争,当时被称作“终结战争的战争。”,是第一场也是破坏力最轻微的一场世界冲突。这场悲剧表明:不完备的第一代人类根本无法掌控他们自己的天性。一开始,或光荣或卑劣的诱因点燃了战火,而冲突的双方早已严阵以待,尽管起初,他们都无意发动战争。拉丁语法国和日耳曼德国之间针锋相对,德国与英国之间又起了摩擦,再加上德国政府与军事组织愚蠢至极的举动,最终将世界分为两个阵营。然而,双方根本没有什么原则上的矛盾。在战争中,每一方都坚信自己站在文明的一边,但实际上它们都屈服于本能的野蛮冲动。战争成就了英雄主义和在第一代人类中并不常见的宽容,然而在更加清醒的心智看来,在那个年代,只有极少数自制力强且有远见的人能做出明智的举动。 冲突持续了数月,曾经互相敌对的人们现在真诚热切地渴望世界团结。部族之间的冲突过后,至少暂时出现了高于民族主义的信念。但是这种信念缺少明确的指引,甚至缺乏能够坚定信念的勇气。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