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同胜,男,汉族,1973年4月生,山东昌乐人,党员,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兰州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不错访问学者。著有《〈水浒传〉诠释史论》《〈西游记〉与“大西域”文化关系研究》《文学经典的会通研究》等。主编《文化记忆与艺术新形态:以〈西游记〉的记忆空间为中心》。在《中国比较文学》《红楼梦学刊》《明清小说研究》《兰州大学学报》《山东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主持并完成省部级学术课题12项,在研3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5项。 目录 小引 公共阐释 文学经典的质性与阐释的公共性 公共阐释、情感结构与知人论世 作为公共阐释的文学史与文学记忆 丝路文学与文化 文化接触的现实性 丝绸之路俗文学的审美文化交流 论李行道《灰阑记》的世界文学性 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里的李唐帝后 以“奴”起小字与粟特文化 琐罗亚斯德教视域中的唐代雄鸡文化 民族文学与文化 再生:伏羲、女娲对偶图像的符号意义 《莺莺传》的命名问题 水浒人的绰号与蒙古族的取名习俗 作为叙事的脂批 沈从文的“乡下人”问题新论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学术论文集。作者以文化史为视域,试图综合运用历史、文学、文化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符号(如伏羲、女娲对偶)、图像(如关于李唐帝后的壁画)、文学(如丝绸之路俗文学的审美交流)、习俗(如水浒人物的绰号与取名习俗)、游戏(如斗鸡)等诸多问题进行跨学科、整体性的解读,并做出理论和方法方面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