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观察能力是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普遍薄弱,教师培训存在“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等突出问题。《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结构模型与评价标准》以自我导向学习理论、目标设置理论与区分性评价理论为视角,采用混合方法(mixed methods)对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结构模型与评价标准进行系统研究,构建了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发展的理想模型,即以由5个基本维度、13个核心能力项及其行为指标构成的结构模型为依据设置教师“应然”发展目标,以由15项评价指标及其4级水平组成的评价标准为依据实施教师“实然”能力诊断,确定教师观察能力的实际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为不同水平教师观察能力的提升提供针对性的、层次性的课程资源,支持不同水平教师持续进阶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这一模型具有一定的优选性,有利于完善我国幼儿园教师培训的现有理论和实践。 目录 部分 问题提出及研究设计 一 问题提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问题及意义 (三)概念界定 二 文献综述 (一)关于能力与教师能力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教师观察能力的相关研究 (三)关于教师评价标准的相关研究 三 理论视角 (一)自我导向学习理论 (二)目标设置理论 (三)区分性教师评价理论 四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方法论:混合方法(mixed methods) (三)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结构模型研究 一 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结构模型的理论研究 (一)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本质特性 (二)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基本主张 (三)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结构框架 (四)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价值辨析 (五)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结构模型的建构路线 二 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结构模型的比较研究 (一)选择: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权威标准文本 (二)描述:呈现文本中的观察能力维度 (三)并列:形成用以比较的最后假设 (四)比较:验证假设并形成新结论 (五)建构:更高层次地概括研究结论 三 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 (一)设计访谈提纲 (二)确定访谈样本 (三)实施焦点小组访谈 (四)资料处理与分析 (五)结构模型的实践建构 四 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结构模型的多角互证 (一)确定基本维度 (二)确定核心能力项 (三)结构模型的确立 五 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结构模型的效度检验 (一)专家选择 (二)专家评议 (三)效度检验 第三部分 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评价标准研究 一 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评价标准的理论研究 (一)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评价标准的基本立场 …… (二)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评价标准的本质特征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