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党政军中央主要领导人/中共党史风云人物传略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健英编著的《党政军中央主要领导人》按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进程,汇编各个历史时期党和人民军队、政权机关、人民团体重要领导人物的传记资料,史料收集全面,史实把握准确,评价得当,篇幅适中,可读性强,是迄今为止介绍中共中央领导成员生平经历较为全面、系统的人物著作,对中共党史、军史和有关人物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王健英编著的《党政军中央主要领导人》收入已经逝世的中共历届中央主要领导人(委员长、总书记、主持人、负总责、主席)和国家中央政府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及中革军委、中央军委主席等人,其下各分册不再重复收入。

目录

陈独秀

瞿秋白

周恩来

李立三

秦邦宪

项英

毛泽东

朱德

张闻天

刘少奇

任弼时

陈云

邓小平

董必武

叶剑英

李先念

华国锋

胡耀邦

彭真

赵紫阳

邓颖超

杨尚昆

附录

向忠发

陈绍禹

后记

试读章节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中共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中央局书记,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879年10月9日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今属安庆市)。谱名陈庆同,原名陈乾生,字仲甫。又名陈由己、陈仲、陈仲子。别号实庵。笔名三爱、独秀、山民、只眼、撒翁、顽石、众甫、春水、CC生等,化名王坦甫、陈铎生等。他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两岁丧父,由祖父、叔父先后抚养长大。自6岁起随祖父读四书五经。9岁后随叔父在东北继续读私塾。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新式学堂中西求是学院,学习法文和造船学,开始接受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1899年因有反清言论被书院开除,遭警察追捕逃回安庆,继续进行反清宣传活动。1901年受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1902年曾回安庆,与柏文蔚等组织青年励志学社,在中国第一次提出“科学与民主”的口号。9月又到日本东京,入成城学校学习军事。1903年4月因进行反清革命活动,被日本政府遣返回国。7月在上海协助章士钊主编《国民日报》。1904年初,他到芜湖公学任教,创办并主编《安徽俗话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905年组织反清秘密革命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1906年再去日本,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攻读英语。1909年冬,到杭州浙江陆军学堂任国文史地教习。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1912年6月,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并兼安徽高等学堂教务主、校长。1913年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军事斗争,失败后被捕入狱。获释后1914年亡命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夏回国到上海。9月他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翌年改称《新青年》杂志。1917年初,应聘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即文学院院长)。1918年12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在此期问,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提倡科学与民主,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抨击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政策,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著名倡导者和主将,对当时的青年一代,有着巨大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消息传到中国后,他热情赞称为“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大关键”,开始重视对社会主义思想和俄、德、匈等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宣传。1919年撰写《对日外交的根本罪恶》、《为山东问题敬告各方面》等文,尖锐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与北洋军阀政府的罪行,号召人民起来抗争。他积极参加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6月11日,携带自己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在香厂新世界屋顶散发时,被反动暗探逮捕,关押于警察厅监狱,直到9月16日,经多方营救才获释。是五四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

五四运动后期,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先后发表《谈政治》、《讨论社会主义》等文章,积极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1920年1月,由李大钊秘密陪同到乐亭、天津。途中两人商谈了筹建中国共产党组织问题。尔后到上海,继续主编《新青年》杂志。5月同来华的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基会谈建党事宜,随即成立了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8月最早主持成立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被推为负责人。同时积极与广州、长沙、汉口、济南等地的谭平山、毛泽东、董必武、王尽美等人联系,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同李大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在上海还主持创办了《劳动界》周刊和《共产党》月刊,成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应邀去广州,担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兼广东大学预科校长,与谭平山等组成了广州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他因事未参加,但被选为“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9月,他从广州回到上海,主持成立中共中央局工作,任书记。此后继续主编《新青年》,将其改为党中央刊物,宣传党的政治主张。领导上海、湖南、广东、湖北、北京先后成立支部、区执行委员会,深入开展工人运动。1922年7月,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章程》。继续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8月在杭州西湖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会议,决定推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后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0月同中共中央机关秘密迁驻北京。11月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赴苏联,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会后在苏联访问。

P1-3

序言

中共党史风云人物传略丛书,收录了已经逝世的中国共产党一大至七大选出的全部中央领导成员,八大至十六大中央政治局及中央书记处全部成员,以及人民军队、中央政府、革命群众团体的高级领导人物传略,总计436人。本书将中央和各大区党、政、军、群重要领导人物汇编成集,是介绍中共中央领导成员生平经历较为全面、系统的人物著作。传略既不同于人物条目过于简单,又区别于人物传记篇幅较长,文字量较为适中。本书按中共历史发展各时期与收入人物最早所任够收入范围的职务先后编为十个分册,以利于广大读者相对集中地了解某一历史时期或某个方面的领导人物的总体情况。

传略对每个人物力求真实地记述其生平经历、主要实践活动,特别是当选为中央领导成员担任党、政、军、群最高领导职务前后的任职和参与领导的重大斗争;对人物的出身、学历、成长发展、思想转变、职务变动、主要活动、去向归宿等,均作了概述;对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和重要功过,作了比较客观全面公正的简评。对脱党、变托派、叛变者、个人野心家,亦采取历史唯物主义态度,给予全面介绍。撰写内容以历史档案史料和个人自传、简历为主要依据,吸取了多种经过考证的传记材料。作者长期进行深入研究和认真核对,坚持实事求是,努力去伪存真,拨乱反正,力求史实准确,履历完整,全面展现每个人物的历史本来面貌。此书为读者全面系统客观地了解中共90多年来历届中央领导成员的情况,特别是考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发展,提供了重要史实资料;为深入了解学习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提供了翔实可信的人物知识。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本书人物绝大多数是如鲁迅先生所称誉的“民族的脊梁”;是为推翻三座大山、创建新中国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而战斗的猛士,是为振兴中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而奋斗的时代精英。新中国成立以前部分人物,已经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功昭日月、名垂青史的革命烈士。他们中或如李大钊、陈乔年、陈延年、赵世炎、郭亮、王荷波、彭湃、杨殷、恽代英、蔡和森、邓中夏、罗登贤、瞿秋白、方志敏等,坚贞不屈,铁骨铮铮,大义凛然,慷慨就义于敌人刑场上;或如张太雷、黄公略、周选群、贺昌、阮啸仙、黄避、刘志丹、杨靖宇、左权、彭雪枫、朱瑞等,身先士卒,浴血拼杀,壮烈牺牲在战场上;或如高君宇、苏兆征、沈泽民、顾作霖、林育英、罗炳辉、关向应等,为革命辛劳奔走,呕心沥血,积劳成疾,默默地倒在战斗岗位上;或如李文林、许继慎、段德昌、曾中生、武胡景、李特等,在肃反扩大化中受诬陷被错杀,失去宝贵的生命;或如秦邦宪(博古)、邓发、王若飞、叶挺,在执行任务途中因事故殉职。他们用青春的热血,把殷红的党旗、军旗、国旗染得鲜红;他们用无私的奉献,甘愿捐躯为人民共和国奠基;他们用生命的火花,描绘出中共党史的壮丽画卷,谱写了中国现代史上最光辉的篇章。过半数的人物历经艰苦卓绝的长期革命斗争,终于披荆斩棘,穿过枪林弹雨,领导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中国各族人民夺取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他们是创立和建设新中国的党、政、军、群组织的主要领导人,是功勋卓著、受人民敬重爱戴的革命前辈。部分人物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为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成员。他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于党和人民,殚精竭虑,全心全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私地献出一生。这些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之所以能成为激流勇进的强者,靠的是认真学习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靠的是对党忠贞不二、勇于拼搏、不为名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忘我献身的革命精神,靠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了解和学习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必将启迪、鞭策新的一代,更加自觉地献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大浪淘沙,岂容得鱼目混珠。本书少数人物,历史上曾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过有益的工作。但后来变成落伍者、反面人物,亦绝非偶然。他们中或如彭述之、陈绍禹(王明)等,公开进行反党活动,拒绝党的教育,沦为托派分子和反党分子:或如向忠发、顾顺章、徐锡根、卢福坦、杨岳彬、张国焘等,个人私心恶性发展,对党由不满到仇视,公开叛变投敌,成为可耻的叛徒;或如陆文治、周昆等,贪生怕死,追求安逸享乐,携款私奔,成为怯懦的逃兵;或如林彪、江青等,身居高位,野心膨胀,阴谋篡党夺权,成为个人野心家。了解他们由革命者蜕变为反革命者、逃兵、反党分子的历史,亦可为青年一代提供反面教材,以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提高警觉,严于律己。须知,历史这面镜子对任何人都铁面无私,对每个人走过的脚印都照得清清楚楚。

本书中收录的早期叛变、脱党、变托派的少数人物,由于史料奇缺,传略内容较为简略。其他传略也存在不足。殷切希望知情人和热心读者指正、补充。

王健英

2014年7月1日

后记

一、笔者撰写此书稿的依据

1.笔者长期从事中共党史教学与研究,对党的90多年来的历史背景、环境条件、主要斗争和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经历等较为熟悉,对新中国成立前中共历届中央领导集体进行过较深入研究。出版有《中国红军发展史》、《中国红军史考评》、《红军统帅部考实》、《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历届中央领导集体述评》等专著。这使笔者便于从全党全局宏观、90多年的历史高度,观察每个领导人物的地位和固有特点,客观的历史作用与贡献,有利于掌握、比较、平衡,力求全面公正,避免片面性。

2.笔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领导机构沿革进行过长期专门研究,对中共历届中央和各大战略区、主力部队、中央政府和共青团、中华全国总工会等机构组成、隶属关系与主要领导成员,均较熟悉。出版有《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领导机构沿革和成员名录》(中共一大至十四大)、《红军纪实丛书》(五卷)、《中共中央机关历史演变考实》等。笔者对领导人物任职机构、职称、时间、变动等史实均经过长期反复核对,比较准确可信。

3.笔者对中共党史人物、红军高级领导人物进行过长期专门研究。通过较长时期的资料收集,深入进行反复研究考证,逐步积累充实提高,努力挖掘人物特点。先后参与撰写和撰著、出版有《中国人名大词典》(历史人物辞条149个人物)、《红军人物志》、《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人物第三分册、《中共党史风云人物》等。本书收录的人物,是笔者在原有研究基础之上又经过认真核实和补充,对每个人物均进行了改写。

4.笔者曾阅摘过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多位部长以上、1955年9月授衔中将以上的领导干部的简历等,并与其他历史文献、已出版的权威个人传记和《中共党史人物传》、《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等认真对照核实,力求在史实上准确可信。二、对人物评语的说明

此书大部人物传略结尾,写有简要评语。笔者力求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益。主要依据:

1.新中国成立以前逝世者:主要根据中共中央历史决议,党史界长期达成的共识,权威性著作,中央组织追思会时的讲话。

2.新中国成立以后逝世者:除以上各项外,主要根据公开发表的“悼词”、“生平”,参考人物传记和党史军史权威性评论的讲法。

3.笔者对前述依据资料,均经过独立思考,根据长期研究中共党史、中共组织史和军史形成的看法,进行纵(党的90年)横(同类人物,如十位元帅、十位大将、57位上将等)比较,认真进行衡量,力求全面客观、严谨公正,努力如实反映人物历史本来面貌和特点。

对人物概括评语具体掌握如下:  (1)“党和国家领导人”:指中共一大至六大担任中央书记、总书记、实际工作主持人、负总责者;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共中央主席、总书记;国家主席(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者。

(2)“无产阶级军事家”:依据1989年中央军委评定的36个“军事家”,元帅、大将均评入,上将均未评入。为求全书人物评语大体平衡,将几位战争年代任军职高的人物亦评入。如项英、关向应等。

(3)“无产阶级政治家”:参考“军事家”评定精神与标准,参考逝世人物“悼词”、“生平”的评语,对相当于军队大将一级以上参加过大革命、长期从事党、政、群领导工作,担任过中央局副书记、大军区副政委以上职务;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国务院副总理,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或全国政协副主席;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总书记者。如华国锋、胡耀邦等。

(4)“无产阶级革命家”:参考逝世人物“悼词”、“生平”和《中共党史人物传》等评语,对军队1955年授军衔上将及与其相当的收入人物使用。对1955年授中将军衔和后来授上将军衔者,均未使用,以求大体平衡。

(5)“党的高级党务工作者”:指参加过大革命、战争年代长期做党的工作、担任过省委(区党委)书记以上,或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共省委第一书记、中央局书记处书记,或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省、直辖市书记的领导人物。

(6)“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指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以上、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大军区正职者。

以上仅是笔者个人见解,是否恰当,热切欢迎党史界同仁和读者指教。

三、值此书出版之际,笔者衷心感谢中共党史出版社领导和有关同志的支持和鼓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党史研究室各位专家对书稿进行了认真审读,提出了许多宝贵修改意见,在此表示感谢。在书稿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孙永佳、王慧梅、姚治君、王慧文、王庆雄、姚晓畅、王慧明、何新东等的具体协助。由于少数人物资料收集有限,研究不够深入,所谈较简略。此书肯定存在着不足,热切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王健英

2014年7月1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0: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