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代编辑列传(上下)(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戴文葆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戴文葆(1922—2008),有名编辑家、出版家,是我国编辑学研究的先行者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崛起的编辑学家群体里面的重要领军人物。曾荣获首届“韬奋出版奖”,被评为“新中国60年百名很好出版人物”。长期的编辑工作实践,不仅使戴文葆积累了丰富的编辑经验,取得了突出的编辑成就,而且也培养了他高度的编辑文化自觉和编辑理论自觉,使他对编辑学理论研究孜孜以求,对我国编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做出了很好的贡献。著有《寻觅与审视》《新颖的课题》《射水纪闻》《月是故乡明》等,主编《编辑工作基础教程》。
书评(媒体评论)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
刚进中华书局的新编辑往往
希望见到周振甫,刚进三联
书店的新编辑希望见到戴文
葆,刚进人民文学出版社的
新编辑盼望见到秦兆阳、绿
原等。很多新编辑往往希望
能见到自己心仪已久的编辑
名家,也许其中有好奇的成
分,可更多还是对自己的出
版社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
对自己职业的自尊自重,对
出版社优良传统的致敬。
——聂震宁
老戴的演讲还是认认真
真听了的,和大家一样佩服
他的博学。从孔夫子、司马
迁、刘向讲到魏源、曾国藩
、梁启超,所有的大学问家
差不多都是大编辑家,材料
摆在这里事实就是如此。很
看得出,老戴是在为全行业
同人操心出力。
——钟叔河
后记
我是一个编辑。很惭愧
,我确实是一个编辑,就是
某些人所说的从事“简单的
重复劳动”的编辑。
在难以自己掌握的社会
激流中,往往有不少偶然性
的砝码,在人生的天平中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在少年
时代,在黄海之滨一个冷僻
的县城里,刚读完高一的时
候,便开始接触了编辑工作
。这完全是很意外很意外的
遭遇。我哪里能想到,这次
偶然的接触竟决定了我大半
生的“天路历程”,使我饱尝
“知识之树”上的苦涩的果子
。我怎么能怨天尤人呢?这
可不是善良的夏娃为我摘来
的啊!
忆我儿时,我的识字不
多的父亲热望把我造就成一
个寿人济世的医生,而我从
不敢面对脓疮和血污,连注
射器的针头也不愿正视。根
据我读到的一点点自然科学
书籍,元素的原子结构吸引
了我,我爱上了化合与分解
的实验。没有点石成金的幻
梦,愧无翻手为云、覆手为
雨的权谋,更无主宰大地浮
沉的狂想,我不过喜欢了应
用化学,想在实验室、试验
棚里从事一些科学工作,作
为我献身于人类社会的一种
途径。
可是,我们祖国的不幸
遭际,我们民族的悲惨厄运
,影响了她每个儿女的行止
出处。“九一八”事变发生时
,我还是小学五年级班上最
小的学生。一个多月后,国
文老师将《生活》周刊第六
卷第四十五期“信箱”中李大
风自沈阳寄给青岛李同愈的
长信油印出来,原题作《北
来的悲声》,第一段就催人
泪落:
当我们在马路上看见“红
头阿三”和“安南巡捕”的时
候,我们总有“他们是亡国
奴”的念头吧。但是,朋友
,从前笑别人是亡国奴的人
,现在我们自己就是亡国奴
了!这不是寓言,不是比喻
,不是张大其辞,这是的的
确确丝毫没有假借的事实。
朋友,我告诉你,我已经做
了一个星期的亡国奴了!信
中接着详细地记述了九月十
八日夜问至二十一日的亲身
见闻,信末写到他和邮局同
事读到日本侵略军占领沈阳
的新闻的感受:
听差送来一份《大公报
》,翻开一看,日军占领沈
阳的标题,直刺进眼睛里。
同事们都拥来看,一行一行
地读完后,蕴含已久的眼泪
,便如决了口般地破眶而出

对于这封信,至今记忆
犹新,很容易从影印本中查
检,那是1931年10月31日
出版的《生活》周刊。课堂
上的讲授,激动着稚弱的心
灵。民族危亡的报道,从此
时时牵动着我的心,唤起了
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爱国思想
的增涨,总想早日去观察和
参与外部世界的剧变。
随之而来的是敌骑纵横
,长城沿线,渤海湾头,到
处烽烟迭起。连我家乡闭塞
的海峤,也不时有敌机、敌
舰的窥伺了。到卢沟桥上烽
烟燃起,江南国土沦丧,徐
州附近响起了炮声,中学解
散了,我停学闲居于故园。
邻居是一家承印民办小
报的印刷所,有一部脚踏的
四开机,按照廿四盘序列上
架的排字房。这个商报的主
持人出身于本地诗书之家,
不事生产,以书法精丽得名
于桑梓。他的报社只有两个
人员。一名外勤记者,每天
到县政府的大照壁前抄录批
示,那时县长兼理司法;还
到公安局去听讲发生的纷扰
,写成本城新闻缴卷。原有
的一个内勤编辑,不久前随
着从上海来的抗敌演剧队北
去淮海了。报社的社长和印
刷所主人是我的父执,他们
要我去暂时顶替那编辑的空
缺。
我居然做起编辑来了。
在昏黄的灯光下,打开收音
机,抄收南京、武汉和福州
三处广播台每晚的记录新闻
,负责整理编写,标题编排
,直到深夜一两点钟,自己
把稿子送到排字房去付排。
伴送着我的是深巷的犬吠,
还有一碗汤团在排字房等着
我。我不怕沉寂的昏夜了,
我非常高兴,能把每天电波
传来的战讯从高空收录下来
,整理转告家乡的父老兄弟
姊妹,吸引他们都来关心神
圣的抗战和祖国的命运。那
时我才十五岁吧,无意中竞
和编辑这种行业结缘了!
……
倘若人类的才智只允许
表现单一的方面,对真理的
追求将导致犯罪的后果;理
论家无视沸腾的生活而肢解
理论;学者如不爱惜头戴的
桂冠,而朝三暮四,忍心把
它当作变戏法的道具;那么
,编辑必然将沦为可悲的角
色,只能去干点“简单的重
复劳动”了吧。生于斯,息
于斯,不时发生鸣鞭示警,
人们岂能忽视安全系数的大
小呢!自然科学研究中犯点
学术错误,人们可能理解为
工作错误,而社会科学研究
中犯点错误,可是个影响一
辈子的大事!如果由此得出
闭关自守好的结论,由此认
为还是死抱几本书背诵好,
那么,我国的社会科学又怎
么发展前进呢?这不是区区
从事“简单的重复劳动”的编
辑所能回答了。
多少年,编辑的头上,“
天无三日晴”,往往是走马
灯似的“多云转阴”“阴转多
云”的气象,使人习惯于蜷
曲着身体。现在,灿烂的阳
光终于冲破了云层,给大地
上的一切有情带来了春意。
纵目望去,优良的传统无疑
是值得尊重和发扬的,而有
些惰性的封闭型的传统,却
仍然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不
少该诅咒的东西、衰朽的东
西,还想寄生在新的外壳中
延年益寿。它使人困惑,使
人痛苦。有什么解救的妙方
呢,这就是我们
目录
前言
孔丘
吕不韦
刘安
刘向
刘歆
班昭
许慎
刘义庆
萧统
徐陵
颜之推
僧祐
欧阳询
房玄龄
刘知几
吴兢
杜佑
赵崇祚
李昉
欧阳修
司马光
李焘
朱熹
袁枢
元好问
欧阳玄
王祯
解缙
徐光启
冯梦龙
陈子龙
顾炎武
黄宗羲
方苞
姚鼐
纪昀
章学诚
魏源
关于中国编辑史的二三问题
代后记
精彩页
孔丘
从古代文化学术的发展经过看,孔丘是我国第一位大编辑家。在中国文化史上,孔子不仅是大教育家、大思想家,而且还应强调指出,他是编辑工作者的第一祖,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我国成为世界上历史文献与典籍最丰富的国家,与编辑工作出现早、形成快、不断取得进展密切相关。春秋末年虽还没有专门著书的风气,孔子却是文献典籍编辑整理工作的筚路蓝缕的开创者。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史开篇中,应该将他从事编辑工作的经过专立一章。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先世为宋国贵族,因内部倾轧,逃奔到保存传统文化最多的鲁国。他出生时,家境早已破落。他曾说:“吾少也贱。”先后在仓库、牧场做过管理员之类工作。春秋时代社会发生剧烈变动,“学在王官”的旧制度已经动摇,但像他这种平民出身的人,仍然不能进业已衰微的官学。孔丘从十五岁起便立志向学,废寝忘食,到处寻师请教,事事留心,学而不厌,终于掌握了过去为贵族所垄断的一套文化知识。到了晚年还是好学不倦。诗、书、礼、乐,样样通晓,被当时人称为“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墨子·公输》)。
他一生从事政治活动的时间不长,做负责的官吏只有五六年,却有四十多年办教育,在曲阜城北的学舍里,和来自各地各阶层的年轻人在一起讨论学问和做人。他在历史上留下的突出业绩有三项:第一,创立了儒家学派,在思想上影响中国社会达二干多年之久;第二,他是中国社会中私人办学的祖师,不分贵贱庶鄙,有教无类,“他很想积极地利用文化的力量来增进人民的幸福”(郭沫若《十批判书·孑L墨的批判》);第三,他开创了编辑整理古代文献工作,将夏、商、周三代文化的精华编选整理成书,传之后世,促进了学术文化的发展。他虽曾游说与从政,而主要是在施教和编辑。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强调孔子所做的编辑整理古代文献工作,他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编次其事。”接着讲孔子正乐、删诗、赞明易道等事,“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班固在《汉书·儒林传序》中也说:“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周室既衰,天下大乱,孔子“究观古今之篇籍”,“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汉朝人都说孔子对三代旧籍做过编订、整理与补充;今文经学家甚至认为六经都是孔子托古改制的创作。
关于孔丘所做的编辑整理工作,相传为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编写整理出六种课本,都和他的教育活动密切相关。春秋前的学问,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号称六艺。书即文字,数为计数,属于文化基础知识;礼与乐为当时贵族从事政治活动与国家大典及宗教活动的主要知识;射箭和驭车是军事活动:贵族子弟必须掌握这种技能。私学的出现,突破了教育方面的等级限制,将原先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学习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古代文献藏在官府,书写工具简陋而难用,一般人想读书非常困难。孔子对古代典籍进行整理删订,编辑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课本,即后世所称的“六经”。其中礼、乐可能没有编出正式课本来,有人因而根本否认孔子与古代典籍的关系,周谷城在《中国通史》中论及随社会而演变的古代学术思想时说:
据我看,“六经”这个总称,或不出于孔子,但“六经”一名词所代表的许多旧籍,与孔子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论语》中明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孟子》中亦说“孔子作《春秋》”,且孔子一生,常过教学生活,《论语》中明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既要教人,则除以自己的言行教人外,拿这些旧籍来整理、补充、编次,以作教材,乃极自然之事。
P29-31
导语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程,在现代印刷技术应用以前的漫长历史中,优秀的文化典籍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与历代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密不可分。
戴文葆凭借着雄厚的史学积淀筚路蓝缕,率先展开中国编辑史研究,为编辑学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史料支持。
序言
《历代编辑列传》序
漆永祥
戴文葆先生是出版界与
学界备受尊敬的老前辈,可
惜我无缘在先生生前有面谒
聆教的机会,今接北京联合
出版公司张永奇兄发来的戴
先生《历代编辑列传》书稿
,命我撰序,我是既感且愧
,序则不敢,就谈一点捧读
之后的感受吧。

在我从事的文献学界或
者大范围的学术界,“编纂”
一词是常常要提及的,但“
编辑”却很少提到。在读戴
文葆先生的大著前,我对“
编辑”与“编纂”究竟有何异
同,是否有区别的必要,是
模糊不清的。
戴文葆先生在给《中国
大百科全书》撰写的“编辑”
词条界定,编辑是“使用物
质文明设施和手段,从事组
织、采录、收集、整理、纂
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及其
他文献资料等项工作,使之
传播展示与社会公众者”。
又称:
编辑活动在历史上是不
断发展的,它的原始就是整
理、集辑、编纂、校雠、注
疏等类形式,有时为单一,
有时相交叉,有时又编著合
一,因事因时而变化。
在谈到“编辑学”时,戴
先生谓:
编辑学是关于编辑基础
理论、编辑活动基本规则及
编辑工作分片管理的综合性
学科,是积累、传播、发展
和创新人类文明的理论动力
,推进现代出版业持续拓展
的主导思想,是贯穿于整个
出版产业、出版文化中的一
种价值理想和理性观念。切
实活跃、与时俱进的编辑学
理念,以人为主体和中心,
以社会的需要和利益为目标
,促进出版业获得发展和出
新的可能性。编辑学是属于
人文科学的范畴。
绎戴文葆先生之意可知
,编辑所从事的并不仅仅是
简单的编校工作,对一部书
籍从组织、采录、收集、整
理、纂修、审定、集辑、编
纂、校雠、注疏等,皆在编
辑范围内,贯穿系联,交相
为用。我之所以如此博引戴
先生关于“编辑”与“编辑学”
的界定,意图在说明两点:
其一,戴先生关于“编辑”与
“编辑学”的论述,是他长期
以来对编辑工作从理论到实
践,砣石乞孜孜而熟虑深思
的定见;其二,戴先生《历
代编辑列传》撰写的指导原
则与选人标准,就是建立在
他这些认识的基础之上。正
所谓“必也正名”,不弄清这
些概念,我们就无法读懂戴
先生大著所要表达的宏旨与
微言。

编写一部中国编辑史,
是戴文葆先生久有之念。从
1984年在呼和浩特讲《编
辑学与编辑业务》起,戴先
生就开始宣传自己的编辑理
念与实施纂史计划。他在《
编辑学和编辑史初探》讲稿
中,设有“编辑史初探”专节
,共选择了孔子、吕不韦、
刘向与刘歆、萧统、赵崇祚
、陈子龙、纪昀、魏源等为
例,“叙述了我国古代典籍
编辑的源流及其意义,同时
又引述我国古今有关论述这
些典籍的篇章,考察和评论
古代典籍所赋予的时代特点
和学术渊源,实际上这已奠
定了以后他写《历代编辑列
传》的基础”。
……
1987年秋,戴先生荣获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设立的
出版界大奖,即首届“韬奋
出版奖”。消息传到他的故
乡阜宁,乡人竞说:“戴文
葆在‘文化大革命’中下放阜
宁中学时,打扫厕所,掏大
粪掏得很好,在北京得了个
掏粪奖!”看到这则趣闻,
我的心情却异常沉重而难以
开怀。由此亦可知,文化传
播与普及教育,充分认识到
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尚任重
而道远,戴先生与前辈们已
经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必
须继承他们的遗志,高举他
们的旗帜,扛起责任与使命
,顶风冒雪,勉力前行!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能够
在几乎被淡忘尘封了的旧刊
中,发现并将出版戴文葆先
生《历代编辑列传》,我非
常赞赏他们独到的眼光和高
度的使命感。章宏伟教授兄
高度评价此书说:
在这之前,编辑出版界
对自己的定位是自甘隐匿,
为人作嫁。而戴文葆的编辑
史研究,揭示、唤醒了中国
编辑的主体意识,这是一次
具有历史意义的编辑意识的
升华。当时人们可能意识不
到,二三十年后的今天,才
为我们所认识。思想者的先
觉,总是在后来者那里得到
追认。
章兄所言,可谓既实事
求是,又宝获我心焉!
戴文葆先生的编辑与编
辑学理论,我们可能有诸多
的不解,也有不少的争议。
但他将自己艰难困苦、孜孜
以求的一生,完全奉献给了
他所挚爱的编辑事业,并在
创新理论与反复实践中推动
编辑事业的发展,并取得了
卓越的成就。正如同他记述
的38位编辑家一样,戴文葆
先生也将载于编辑家之列,
辉映在历史的星空,发出灿
烂而温暖的光芒。
后学漆永祥庚子(2020
)立夏后一日
百拜恭书于京北侨紫石
内容推荐
《历代编辑列传》作者以编辑家为本位构筑编辑史,采用纪传体手法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从孔子到魏源等三十八位编辑家立传,述其编辑实践,论其编辑思想,剖析其所编辑作品的时代特点和历史影响,归纳各自开创的编辑体例、编辑方法,梳理一脉相承的编辑理念和编辑传统,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将编辑活动置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社会有机网络中加以考察,辩证审视,科学透析,以求得出编辑活动历史的、本质的、客观的规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