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俳号我鬼,日本短篇小说巨擘,被评为“世界十大中短篇小说家”“鬼才作家”。是新思潮派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创作上既有浪漫主义特点,又有现实主义倾向。1922年发表《竹林中》(黑泽明电影《罗生门》的原作)、《六宫小姐》,文坛地位达到高峰。1927年发表《河童》《某傻子的一生》等,留下遗言“对将来模糊的不安”后服安眠药自杀。 1935年,好友菊池宽为了纪念这位文豪,设立“芥川赏”,现已成为日本重要的年度文学奖项之一,并与“直木赏”齐名。代表作包括《罗生门》《地狱变》《鼻子》《竹林中》《河童》《齿轮》等。 书评(媒体评论) 《罗生门》一见之下, 材料非常新颖,结构相当完 整,令人敬服。 ——《我是猫》作者 夏 目漱石 如芥川一般既有高度的 教养,又有优雅的趣味,兼 具和、汉、洋三种文化知识 的作家,今后恐怕不会再有 。 ——“芥川奖”创立者 菊 池宽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作为 流传于后世的经典作品,无 论阅读多少遍都不会感到厌 倦。 ——《挪威的森林》作者 村上春树 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创作 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开拓了 一个不曾有过的领域。 ——中村真一郎 后记 译后记 芥川龙之介其人,若不 知其小说家身份,仅透过黑 白照片拜见真容,或许很难 想象这位天庭饱满、相貌堂 堂、目光深邃、气质潇洒的 男子,会在由而立之年迈向 不惑之年时不负“龙”吟之威 的文坛成就中主动赴死,只 留下那些至今仍震撼世间的 、大大小小的华彩篇章,任 由它们长啸九天。“最聪明 的处世法,乃是既看轻世俗 ,又活得与之不相矛盾。” 这句话出自格言式评论《侏 儒警语》。只此一句,文人 的敏感性和通透性便表露无 遗。在专门研究芥川其人其 作的研究论文中,不乏将他 的主动赴死归结为“矛盾心 理”的阐述。矛盾促生出思 考,思考转化为创作,创作 诞生出作品,作品生发出美 。在极端的语境下,说是“ 矛盾创造了美”,亦不为过 吧。 在矛盾转化为美的过程 中,思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芥川并非一位以丰富的自 身经历来书写人性的作家, 他幼少读书,涉猎广泛,创 作时,素材便信手拈来—— 或从历史故事中来,或从神 话传说中来,或从中国小说 中来,或从自身见闻中来。 芥川自书中走入人生,在人 生中见识到与书中理想相矛 盾的现实,遂对现实产生思 考,对当时日本社会文化的 变革产生困惑和失望。例如 《秋山图》,就是借由前后 矛盾的同一事物,来探讨“ 什么是永恒的价值”。清代 著名画家恽寿平所著《瓯香 馆集》中刊有篇目《纪秋山 图始末》;《秋山图》一文 ,据此写来。试看《纪秋山 图始末》中烟客先生初次在 张氏大宅中见到画作时的描 写:“其图乃用青绿设色, 写丛林红叶,翕赧如火,研 朱点之,甚奇丽。上起正峰 ,纯是翠黛,用房山横点积 成。白云笼其下,云以粉汁 澹之,彩翠烂然。村墟篱落 ,平沙丛杂,小桥相映带, 丘壑灵奇。笔墨浑厚,赋色 丽而神古。”芥川文中亦保 留此段,只是取白话文体裁 。毫无疑问,五十年前的《 秋山图》确是真迹。那么, 五十年后,为何同样的人面 对同样的画却犹豫起来,无 法判定真伪,甚至怀疑眼前 这幅为赝品呢?五十年前, 萧索的张宅主人对这幅画几 乎采取顶礼膜拜的态度,与 人论画时,竟“像未经人事 的少女般脸红起来”,虽受 重金诱惑,亦不曾卖画换钱 ;五十年后,华贵的王府主 人不但对张氏之孙“尊为上 宾,唤出姬妾,奏乐助兴, 盛宴款待,赠以千金”,还 将画当作展示道具、满足虚 荣心的工具。这正是古典艺 术遭遇现代社会所产生出的 矛盾。应如何处理这种矛盾 呢?“那张奇妙的《秋山图 》不是清晰地烙在心里了吗 ?就算它不存在,也没什么 可遗憾的,不是吗?”—— 真正的艺术品,具有不可复 制的特性。这才是永恒的、 无法取代的价值。同样是取 自中国,《黄粱一梦》讲述 的却是另一类主旨。唐传奇 《枕中记》经芥川演绎,引 申出了更加丰富的人生哲理 。在这篇小说的末尾,芥川 借卢生之口表达出积极的人 生态度:“正因人生如梦, 才需真活。人活一世,唯愿 此生精彩纷呈,方不辜负自 己。”何等洁净纯粹的认识 !芥川经常对人生、对人性 表示蔑视,同时,又常常对 人生、对人性感到喜爱。他 的通透也表现在参透生死轮 回、善恶祸福、因果报应的 概念上。《蜘蛛之丝》仅用 不到两千字,就将佛教观念 表达得一清二楚。短篇小说 作成这样,已臻化境。 芥川创作小说,不单追 求挖掘深刻的立意,也注重 打磨完美的技巧。在《艺术 及其他》一文中,他指出: “艺术家须力求使作品完美 。如若不然,献身艺术便全 无意义。完美并非指读来完 美无缺的作品,而是指在艺 术上彻底实现每一个细分发 展出的理想。”在前期创作 中,他抱定艺术至上的创作 理念。完美表现这个理念的 ,当属《戏作三昧》和《地 狱变》这两篇。《戏作三昧 》中的马琴身处江户时代, 这位已过花甲之年的老作家 正在撰写一部平生最伟大的 著作。然而,他面临着许多 困境:去泡澡时,遇到品位 肤浅的狂热读者和语言恶毒 的伪读者;回到家,性格油 滑的书商正等在家里,商人 的言行严重伤害了身为艺术 家的他的自尊心;对书商下 完逐客令后,忆起曾因来信 请求拜师遭到拒绝进而恼羞 成怒侮辱自己人格的青年后 辈;好友华山来访,边鉴赏 画作边听其劝解也没有放松 心情,反而增添了不安;乘 兴写起《八犬传》,却进行 得不顺利……此时,外出的 一家人回来了。天真烂漫的 小孙子给他的内心带来极大 的慰藉,他回到桌前,文思 泉涌,下笔有神。他的眼中 已“没有利害得失,也没有 爱恨之情,只有不可思议的 愉悦感,一种感激之情。不 懂这种感激之情的人,又怎 能品味到戏作三昧的甘美? ”沉浸在艺术世界中一心一 意追求某种境界的马琴,正 是芥川本人的真实写照。 在另一篇表现同类主旨 的《地狱变》中,生活在平 安时代的主人公良秀,结局 却凄惨许多。这个故事被改 编成漫画、动画、电影,内 容可谓深入人心。为绘制地 狱变相图,夹在亲情和艺术 中的良秀为追求艺术上的完 整,选择牺牲女儿,摒弃人 性。最终,他画出了一幅稀 世杰作,同时,也结束了自 己的生命。《地 目录 罗生门 竹林中 橘子 鼻子 戏作三昧 秋 海市蜃楼 地狱变 毛利老师 秋山图 西乡隆盛 舞会 开化的丈夫 蜘蛛之丝 黄粱一梦 译后记 精彩页 罗生门 时值黄昏时分。罗生门下,有一家仆正在等待雨停。 除他之外,宽广的门楼下空无一人。只有一只蟋蟀在朱漆斑驳的粗大圆柱上住了脚。罗生门即位于朱雀大路,除此男之外,似该再有两三个头戴市女笠和揉乌帽的行人来避雨。可现在,只他一人,再无旁人。 若问为何空旷,那是因为近两三年来京都接连遭遇灾难:地震、台风、大火、饥荒。京城已是格外凋零。据资料记载,有人曾捣毁佛像佛具,把涂有朱漆和镶嵌金箔、银箔的木头堆在路边当柴来卖。城中已至这般田地,修缮罗生门这种事,自然更是无人过问。借荒凉之便,狐狸作窝,强盗筑巢,一来二去,终于,连扛来无人认领的死尸弃在此处,也成了一种常事。于是,每当天色转暗时,人们都心里发怵,无人敢在此门附近驻足停留。 倒是乌鸦,不知从何处飞来,集结成群。白天望去,无数乌鸦围着高处的鸱尾边鸣叫边盘旋,飞个不住。晚霞映红门楼上方的天空时,乌鸦的模样分外清晰,像撒下的芝麻似的。不消说,它们是为啄食门楼上的死尸腐肉而来。——但在今日,许是天色已晚,一只乌鸦也没见着。唯见处处残破不堪的、自缝隙里长出长长杂草的石阶上斑斑点点,粘着白色的乌鸦粪便。家仆身穿洗到褪色的藏青色布褂,一屁股坐在七级台阶的最上级,边因右颊上生出的一大颗面疮而感到烦心,边茫然地望着雨丝落下。 笔者刚才写过,“家仆正在等待雨停”。可即便雨停了,家仆也无甚要事可做。若在平时,自然该回到主人家里去。可四五天前,主人已将他辞退。刚才还提到,那时的京都大街已格外凋零。家仆侍奉主人多年,如今被主人辞退,实际上,不过是那场凋零的小小余波。所以,与其说“家仆正在等待雨停”,不如说“被雨困住的家仆无处可去、无计可施”更为妥当。况且,今天这天色,多少也对这位平安朝家仆的sentimentalisme产生了影响。雨从申时末下起,至今没有停止的迹象。那么,眼下的头等大事就是如何维持明日生计——即是说,要为无法可施之事想方设法。家仆边不着边际地思考这些,边似听非听地听着朱雀大路上持续至今的雨声。 雨将罗生门笼住。雨声沙沙,自远处飒然而至。暮色低垂,渐渐压下天空。抬头望去,门楼顶端屋脊处斜斜伸出的飞甍正托举住沉重的层层乌云。既然为无法可施之事想方设法,就无暇顾及手段。若要顾及,便只能饿死在泥墙下或大路旁,进而被人拖到这门上,像弃死狗似的扔下。若不顾及呢——家仆左思右想,几番掂量之后,终于走到这步田地。可说到底,这“若不”终究是“若不”。家仆固然对“不择手段”一事持肯定态度,但要了结这“若不”,随之而来的必然是“除当盗贼外别无他法”,他又拿不出勇气积极肯定这一桩。家仆打了个响亮的喷嚏,懒洋洋地站起身。暮色生寒,京都已冷得人想要点上火炉。风和夜色大摇大摆地从门柱与门柱间穿过。停在朱漆柱上的蟋蟀早已不知去向。 家仆缩缩脖子,用力缩起藏青布褂下衬着亮黄汗衫的肩膀,打量着门楼四周。他想,若能寻得一处无风雨之患、可避人耳目,且能安稳入睡之所,好歹可以对付到天亮。巧的是,一段宽宽的、同样涂着红漆的、通往门楼顶上的楼梯映入眼帘。顶上即便有人,也不过是些死人。于是,家仆边留心不要让挂在腰间的素柄长刀滑出刀鞘,边抬起穿着草鞋的脚,登上楼梯最下面一阶。 几分钟过去了。通向罗生门楼顶的宽梯中段,一名男子猫儿似的弓起身体,屏住呼吸,窥探楼上的情形。火光自楼上漏下,微微照在男子右颊。那是张短须中长着颗红肿化脓的面疮的脸。家仆先前以为楼上无非只有死人,可登上两三级楼梯一看,上面有人点火,且火光似在到处游荡。昏浊的暗黄火光摇摇曳曳,映在边边角角结满蛛网的藻井间,一看即知,楼上有人。敢在这个雨夜、这罗生门上点起火光,必定不是寻常人。 家仆像壁虎般蹑手蹑脚地爬,总算上到陡梯顶头。接着,身体尽可能贴伏放平,只把脖颈伸长,向前探去,战战兢兢地偷瞄楼内。篇-4 导语 想了解日本文学,一定要读芥川龙之介! 想读芥川龙之介,先读这本就对了! 收录《罗生门》《鼻子》《竹林中》《地狱变》等15篇极具代表性的入门经典篇目,每一篇都是看了开头,却绝对猜不出结局的故事! 本书译自日本青空文库,完整涵盖芥川龙之介才华横溢的前期、古今并陈的中期和痛切告白的晚期代表作。 内容推荐 《罗生门》收录芥川龙之介《罗生门》《竹林中》《地狱变》《鼻子》等15篇小说。其中《罗生门》以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从而展示了“恶”的无可回避,传递出作者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无奈与绝望,虽篇幅短暂,情节简单,人物稀少,然时间、地点、人物、结局全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