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卓王孙家中有一女,名文后,又名文君,不仅生得眉如远山,面若芙蓉,肤滑如脂,窈窕多姿,更兼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成为蜀中远近闻名的第一才女。
文君自小便聪慧活泼,许是书读得多了,对着败落的香花,望着半残的弯月,时常会无端生出许多孤芳自赏的寂寞来。
一种叫做寂寥的东西在心内渐渐存留。文君长大了,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爱情自古在女子心中就是不学自通的一项本能,多么希望与人相陪,共同抵抗这幽幽寂寂的无情岁月。
只是,无数次在梦中出现的那个人,从来看不清面容,但文君可以肯定的是,他决不是父亲将之许配的那位皇孙。
于是,这念头更加折磨人心,按常情常理,她在十六岁时都将嫁与那位从未谋面的皇孙,父母之命不可违,可是,梦中的那个人又将何时出现呢?
十六岁的文君坐在一堆锦绣饰品中间不知是喜是悲,一个月后,她将为人妻。摆弄着夫家送来的金银珠玉,文君心中一阵烦躁不安。
然而,那个消息来得太突然,连一向镇定的文君也没了主张。命运的变化由不得人,她那未见面的皇孙夫君突然暴病身死。可怜文君,未及穿起嫁衣、踏上花轿,就已由一名烂漫少女变成望门新寡。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仍如从前一般独居家中,按照世俗为她名义上的丈夫遵礼守寡。心怀无所依托,那份知音难觅的感觉却更为强烈。唯有琴声相伴,文字相佐,才可以慰藉内心的隐痛。
听着女儿闺中传来的悠悠琴音,父亲卓王孙再次轻轻叹气,虽说女大不中留,可看着日渐美艳成熟但消瘦清减的文君独守寂寞,他怎能不心疼叹息?好在为夫守礼的时日已过,以我卓家身世和文君才貌,选个中意的男人,应该并不费事。
其实,此时的求婚者早已踏破家门,卓王孙看着这个也好、那个也配,但心底也许是对上次的婚事存着一丝愧疚,他总还是要征求一下女儿的意见。或从屏风后、或从窗户里望见那些公子哥儿们,文君却升不起一丝情意,冷淡地摇头而回。
父亲不知,虽然他富甲天下,仆役成群,可是,玉堂之上,女儿并不快乐。
文君所爱的是瑶琴七弦神韵无穷,所敬的是捧读华章字字生香。可惜,这一切,父亲不懂。每日,他只会想着如何才能获得更大的利润,只懂得计算每日的亏盈数目。毕竟,他只是一个商人,他有他的爱好、他的追求。
独坐深闺,手捧无意间获得的一篇华文《子虚赋》,文君再次叹息,司马相如之名已轻轻印在她的心间,只是,人海茫茫,这仰慕之人怕无缘相见吧?
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年华度。如果能有一个高山流水的知己,琴相和,诗相酬,那么,我情愿不要这富贵荣华、这玉宇琼楼。
这一日,卓家盛宴华厅,举座皆附近豪门望族、达官显贵,临邛县令王吉带来一个新面孔,王县令介绍那紫冠俊朗的年轻人叫司马相如,宾客中有许多文士,听到这个名字,立刻前来攀谈,《子虚赋》一文是他们口中经常称赞的对象。
而这个早在文君心中留下印象的人,她更不会错过,仍如从前一般,偷偷躲在客厅旁边那厚重华丽的锦帘后,想一睹这司马公子的丰采,若能听到他的琴音就更好不过了。
是的,蜀中山明水秀,地灵人杰,孕育了不少出色的文人雅士,司马相如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因仰慕战国时代赵国蔺相如的为人行事,以“相如”作为自己的名字,也立志要为国家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汉著名辞赋家、音乐家。少好读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景帝不好辞赋,他称病免官,来到梁国,与梁孝王的文学侍从邹阳、枚乘等同游,著《子虚赋》。在梁地作赋弹琴,生活过得十分得意。梁王盛赞其才情,赐给他一把名叫绿绮的琴,上面刻有“桐梓合精”的字,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名贵乐器。
梁孝王死,宾客星散,相如归蜀,此时家里已是父母双亡,家徒四壁,在无以自立的情况下,他抱着迷茫的希望来到临邛投靠担任县令的好友王吉,寄人篱下。司马相如此时的生活,算得上是十分的失意、十分的潦倒了。
在临邛寄居的日子里,虽然被王吉捧为上宾,日日与那些达官公子歌酒交往,好像很潇洒自在,但相如心中的愁苦自知,那鸿鹄之志未泯,个人情感也无以为托,情场仕途两不得意,唯有借酒浇愁、以琴洗心了。
一次偶然,当卓文君之才貌经历传人相如耳中之时,一股新鲜的悸动仿佛清流般在心中涌起,这豪门才女应该不与众花同,否则命运怎会如此相待?于是,相如想方设法打探文君之事,听闻愈多,渴慕愈浓,那种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名的思慕让本已颓废沉沦的相如重新焕发出自信与激情。
生命在此刻如此了无生趣,就当这是一次爱情的挑战吧,王吉兄,这次拜托千万要引见我进入那卓家客厅哦!
于是,在那个月隐星稀的雪舞冬夜,在那个华丽喧闹的卓家客厅,将上演一幕感天动地的相遇。
卓厅内,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是被奉为上宾的才子,一个是孀居在家的佳人;一个在厅上谈笑风生,一个在帘后屏息倾听。
早听说了文君常常垂帘窥视,当大家热烈相邀司马相如弹歌一曲以雅众听之时,相如内心不由莫名地悸动起来,认定这将是他对文君示爱的最好机会。轻瞥一眼帘后那鬓影摇动钗光闪烁,相如深深吸了一口气:心爱的绿绮瑶琴啊,请将最美的乐音传达至我心中最渴望的女子耳畔吧。
举座皆静,静如止水,大家都在等待着那千古传唱的一声响起。
仿佛高山流水,仿佛风声鹤唳,如水的音符从指尖流泻而出,冰丝弦,天心明月,情动处,风起云落。蓦地,歌声起,似裂帛洪钟,一曲《凤求凰》如大鹏之临风展翅,如灵鸟之引吭高歌:
凤兮凤兮归故乡,翱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凤兮凤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於悲。
如此直率大胆、缠绵暧昧,如此动人心魄、缱绻多情,即使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听了也要情不自禁地芳心暗许,那深谙诗词歌赋又懂爱恋之情的文君,又如何不醉?琴音婉转,曲调哀伤,司马相如凭借这曲唱词轻而易举地博得了帘后文君的青睐,才子佳人,本是绝配。
只可惜,满座高朋,只沉醉于酒中之味,却不知这曲中之味。然而,多幸运,在她与他的眼中,这一切已浑然五色。这支歌,独为我唱,这一曲,只为我弹。
相如抬头望向帘后,眼中是如火的情愫。明明知道这男子隔着纱帘看不清自己面容,可文君依然红霞飞面,羞赧欲去之时,却又禁不住回眸。一霎时,她的心已被他的弦拨动。
世人只知文君美丽有才,却不知文君从来轻红妆而重华章。
世人只道文君好音善琴,却不知文君曲高和寡知音难相逢。 本以为守寡之后,生活会永远如死水般寂寞,谁知,他却如一块小石,投入她孤寂的心池!
涟漪泛,心已乱。相如可知?一曲《凤求凰》让我心动,一篇《子虚赋》让我沉醉。黄金千两容易得,知音一个也难求。我已痴痴地陷入你的横世才华、你的大胆柔情中。
那是谁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不要错过你的幸福,不要一生被这寂寞无助淹没。
是的,犹豫再三后,文君终于暗下决心……P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