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萧龙友(京城名医四朝人生侧记)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陈腾飞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陈腾飞,男,生于1989年。现于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从事临床工作。201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获针灸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获中西医结合急诊重症方向硕士学位。先后发表学术及科普文章30余篇,整理出版的著作有《中医急诊临床三十年——刘清泉大剂救治重症经验选录》《学医七年》。 目录 降生 家世 启蒙 随父远游 科考 尊经书院 霍乱 拔贡 国子监 庚子之乱 出仕 光绪病危 丁忧 辛玄枪声 奉调入京 复辟 府院之争与南北分裂 别、中山的病 迁都 医隐 故都沦陷 通货膨胀 孤寂的晚年岁月 不息翁 尾声 精彩页 聚泰公请来的第二位先生是考过多年科举的老秀才,这位老秀才在18岁参加府试时一次就考中了秀才,而且还是一位“案首”,即县试的第一名。只是此后多次参加会试,总不能考中。他不但熟读“四书”“五经”,八股文写作也很精通,诗词也有造诣。他开始教授萧鸿吉《论语》。其教授的方法与之前老师略有不阿。“。之前启蒙时只要背诵,此时教授《论语》不但要背诵,还要学会点读,认得每一个字。萧鸿吉上课时要准备一本新的未经点读的《论语》。先生上课时,手持朱红毛笔,在学生的书上点一短句,领读一遍,学生读一遍,读了完整一句时,就用朱笔在结尾处画一个圈。每天大概读一二个小时,读得快的学生一次可以熟读四五十句。“熟”是必须要达到,要张口就能不假思索地背诵,决不能夹生,一旦夹生就会使以后的记忆模糊。这种读书方法在全国都是一样的,便是皇子也要这样读。 在每日读书之余,先生也出一些对联训练萧鸿吉的文思,在对对子的时候,先生发现萧鸿吉文思极其敏捷,便着意挖掘他的诗才。经过大半年的训练,萧鸿吉基本能达到指物为诗的程度。这位先生教授了萧鸿吉两年,已经把“四书”教完了。因先生要往他处做幕僚,不再以教学维持生计,便推荐自己的一位好友教授萧鸿吉“五经,,及八股文写作训练。 用了3年,萧鸿吉完成了所有学业,对于“四书”“五经”已经背诵得非常熟了。到了参加童生试的年龄,他在父亲的陪伴下参加了潼川府的考试,考试还算顺利,经过了三轮考试,顺利考中了秀才。中了秀才,便可进一步参加乡试。但萧鸿吉乡试却未能考中。萧鸿吉不敢荒废学业,除了常常做文,也去拜访临近府县的饱学之士,以增长学识,准备再次应考。到了道光乙酉年时(1825),恰逢拔贡之年,萧鸿吉因品学兼优被四川学政吴僳选中,作为贡生人京参加考试⑤。考试通过,获得拔贡,便有了做官的资格。但做官有大有小,官职既与功名的优劣有关,也与个人处理政事的能力相关,更与时代机遇密不可分。 萧鸿吉的官运并不亨通。他在拔贡后曾到多地的县府担任幕僚,足迹遍布半个中国。他曾到江浙一带游历,留下长诗《西湖杂兴》,诗中有“江帆片叶微,越山一螺小,目送西南云,乡心几萦绕”;他也曾到河南的孟津古渡,写下“今晨渡孟津,微雨洒河曲”的诗句;他还到过海南的崖城,留下“气寒风凛冽,山狭石纵横”的诗句。这些诗后来都被收录在《晚晴移诗汇》中。据《潼川府志》记载,萧鸿吉早年还在甘肃省靖远县做过幕僚,在任职期间秉公处事,曾有人赠以五百金,希望其能在知县前美言几句,被萧鸿吉义正词严地斥退。某次萧鸿吉作为襄校参与考试评卷,一位上司希望他能在评卷时对自己的亲属予以照顾,被萧鸿吉婉言拒绝⑥。由这些事情可见萧鸿吉之处事耿直,不脱书生本色。 萧鸿吉在外游历近十年,始终没能补得实缺,觉仕途已无望,便返回四川。彼时著名学者湘人何绍基正任四川学政之职。萧鸿吉仰慕何绍基之学识,便从游请益,后得何绍基举荐,担任了雅安县教谕一职④,从此专心研究学问,从事教育事业。雅安县的教谕,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政府所在区的教育局局长兼公立学校的校长。在人们印象中,古代读书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其实这是一种误会。中国的士子秉承孔子的教诲,要精通大小“六艺”。“小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乐”“书”“数”或侧重文治,而“射”和“御”则是武功。士子们的理想境界是“文能安邦,武可定国”。萧鸿吉出任雅安教谕不久,便得以一展其知识分子的“武略”。 P8-9 导语 书稿作为纪念萧龙友诞150周年的献礼,详细考证记录相关文史资料,厘清了著名医学家萧龙友的生平事迹。时间范围从萧龙友1870四川雅安教谕衙门的出生,一直到1960年北京去世,本书稿首次,系统、全面考证萧龙友生平。所有事迹皆有史料佐证,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采用深入浅出地行文写作方法,全景式展现了萧龙友近一个世纪的生活轨迹。书稿层次清晰,语言通顺,考据翔实,引证清晰,并通过走访萧龙友弟子及家人对书稿内容进行了审定,展较为全面地现了萧龙友从政从医之路,以及当时社会的历史风貌,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及出版价值。 内容推荐 萧龙友(1870—l960),四川人。他是诗人、书法家,也是文物收藏家与鉴定家,更是一位胸有韬略的从政者。然而,命运阴差阳错,他却在“民国”医坛声名显赫。他生前没有出版过著作,却流传着许多传奇的诊病故事。孙中山、袁世凯、梁启超、冯国璋、林琴南这些历史中响当当的人物,都是他的患者。 本书作为纪念萧龙友先生诞辰150周年的献礼,详细考证记录相关文史资料,厘清了著名中医学家萧龙友先生的生平事迹。时间范围从l870年萧龙友先生在四川雅安教谕衙门出生,一直到其1960年于北京去世。本书首次系统、全面考证萧龙友先生生平,所有事迹皆有史料佐证,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引证清晰,并通过走访萧龙友先生弟子及家人对书稿进行审定,采用深入浅出的行文方法,全景式展现了萧龙友先生近一个世纪的生活轨迹,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其从政从医之路及当时社会历史风貌。 这部书是一位全能儒医的人生传记,也是一部微缩版的中国近代史。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