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夏月,“平斋清逸——宋玉麟、孔有年、宋江藏叶矩吾花鸟画作品展”在太仓宋文治艺术馆举办,我应邀前往观展。展览开幕前一天晚上与先期莅太的嘉宾们共进晚餐,师伯玉麟先生与师母丁老师已在主桌就座,并嘱我坐其侧,余惶然,力辞,不允,遂坐。席间,玉麟先生与诸友聊及《箑缘》出版、书画收藏及师友交往等逸事,让我大开眼界。玉麟先生说他今年正在筹备出版另一本新书《墨缘》,是《箑缘》的姊妹篇,并决定由我来写《墨缘》的前言。我听了,肃然而恐,担心不能胜任。先生安抚我说,2016年“娄东一脉——食砚斋珍藏朱屺瞻作品展·食砚斋珍藏宋文治作品展·宋玉麟山水画作品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展出时的前言,写得非常好,相信我此次也定能不负所托。这是厚赐,小子曷敢推辞。随即,余浮三大白以为敬意。
我的老师言恭达先生是师公宋文治先生的高足,早岁习画,后专攻书法,为当代书法名家。玉麟先生长吾师一岁,故余以师伯相称。言老师每年清明都回乡扫墓,祭拜沙曼翁先生和宋文治先生。余也曾侍其侧而祭拜。眼中情深,无言中自有大道存焉。在《箑缘》中玉麟先生说“恭达兄20世纪80年代未曾随家父学画,今偶见我们二位太老师(玉麟先生的太老师是张石园,吾师恭达先生的太老师是萧退庵)之作竟合于一扇,乃奇缘也”。
《箑缘》是玉麟先生对其收藏的部分扇面书画作品所写的随笔思考录。中国书画历史悠久,风格繁多,形式多样,除扇面形制之外,还有长卷、册页、中堂、楹联、匾额、横披、条幅、小品、手札等。食砚斋经年累月潜心收藏书画,其藏品可谓多矣。如果说《箑缘》讲述的扇面书画收藏是一曲婉转多情的词或清浅韵白的曲,那么《墨缘》则是除扇面之外先生珍藏其他形式书画的诗或赋,这诗更庄重典雅,这赋更铺陈繁复。《墨缘》《箑缘》的重点都在于“缘”,即玉麟先生因缘际会、缘情体物、动必缘义的收藏故事,他娓娓道来的始末缘由。其贯穿始终的是玉麟先生与书画艺术的善缘、机缘、前缘、人缘、惜缘等翰墨缘中的不解之缘。正如他在本书中所言“艺术品与人之间是有奇妙缘分的”一样,这两本书都见证着当代书画收藏的精彩瞬间。松石斋与食砚斋两代人的书画收藏,已成为当代书画收藏史中的重要案例。宋氏父子同擅丹青,父藏子承、子又递新,皆卓有大成。现食砚斋书画藏品中一部分来自家传,其中大多为宋文治先生当年所赠予,在这些书画中凡题有“文治”者,均为文治先生与那个时代的书画大家们过往友谊的见证。其余藏品则来自玉麟先生数十年间的购藏、交流和画坛前辈的馈赠。
玉麟先生幼承家学,弱冠之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来到沪上,从游于陆俨少和朱屺瞻两位画坛巨匠。而立之年入职江苏省国画院,他勤习善悟,佳作迭出,不断精进,更因其画境之妙而自成高格,遂声名鹊起。先生品行敦厚有儒者风范,处事干练洞达又能举重若轻。其承父志,有出蓝之誉也。
《墨缘》收藏举凡明清、近现代、当代书画家九十余人三百多幅作品,煌煌大观,震撼我心。其收藏以线索论,可分为二:一是书,二是画。以画为重点,山水、花鸟、人物皆备;以书法为逸兴,大多随缘而藏。藏品中以海派、新金陵画派、京派名家为重点,如齐白石、朱屺瞻、林散之、钱松喦、陆俨少、谢稚柳、程十发、陈佩秋等。古代部分如张瑞图、王铎、陈撰、华喦以及赵之谦等人的作品亦不可小觑。文治先生历来主张书画藏品尺幅不在大,而水准务求其精。据我所知,文治先生所藏山水陆俨少先生为□□,数量过百,幅幅精品。惜乎篇章所限,此次《墨缘》所刊仅以十幅为例,欲见其藏品之全者,当寻《搜妙创真——松石斋藏陆俨少书画精品集》。
据余绍宋编著的《书画书录解题》所载,自东汉至近现代有关书画书籍有八百五十余种,按其性质分为史传、作□、□述、品藻、题赞、著录、杂著、丛集、伪托、散佚等十类。绘画通史的代表作为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讲述绘画发展源流,阐发绘画理论。同时,还记录了有关画家传记、绘画品评,以及作品的鉴识、收藏、押署、印记、装裱、价格等。后世书画通史、断代史多沿此脉络而有所增减。书画收藏的著录,其作者大多依据自身藏品或者亲眼见到的书画名迹,对书画史、书论、画论做出论断,同时为书画家及其作品做记录,因所著立论高远宏阔而又能阐幽显微,故历代盛誉有加,著名的有宋代米芾的《画史》、明代张丑的《清河书画舫》、清代孙承泽的《庚子销夏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