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闲话之闲话(精)/副刊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茅盾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生于浙江嘉兴桐乡乌镇。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玄珠等。1916年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等职。其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腐蚀》等。
后记
钟桂松
这部《“闲话”之闲话》收录茅盾20世纪前半叶在副
刊上发表的一部分文章,其他大部分文章是在《申报》的
《自由谈》和《华商报》《立报》以及其他报刊的副刊上
发表的。
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就参加共产党的革命作家和
文学巨匠,茅盾在副刊上发表的文章,同样具有锐利、进
步、周全、严肃、逻辑性强等特色,他在副刊上发表的杂
文性质的文章,革命性、文学性俱佳,是杂文的典范。不
急不躁,短小精悍,有立场、有观点、有高度,古今中外
,信手拈来,成为茅盾这部《“闲话”之闲话》的文章总
的特色。今天读茅盾在副刊上发表的这些文章,能够深刻
体会到茅盾的深厚学养,一个字,一句话,遣词造句,都
让人感觉到诙谐中到了精确的程度。难怪当年国民党的《
社会新闻》上有人写文章说:“自从鲁迅、沈雁冰等以《
申报》《自由谈》为地盘,发抒阴阳怪气的论调后,居然
又能吸引群众,取得满意的收获了。”“阴阳怪气”没有
,锐利、严肃、深刻倒是事实。但是也可见当年茅盾在《
申报》副刊上的文章的影响力了。抗战开始以后,茅盾在
香港《华商报》等报刊的副刊上发表了不少针对抗战中的
种种奇谈怪论的杂文,同样针砭时弊,批评一些人的荒唐
糊涂的思想,在抗战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可喜的是
,茅盾这些写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副刊文章,因为时事
性强,今天我们大多可以作为史料来研究、来阅读。这些
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的短文章,有着很强的新闻性,
作者往往真实地针对某一个事件、某一篇文章,或者某一
个人的观点,进行评论或批判。所以这些副刊文章如果集
中起来阅读,读者仿佛回到历史现场体味茅盾当年的心绪
和思想。如果我们研究中国现代史、研究茅盾思想史,他
在副刊上发表的这些杂文、散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茅盾的这部《“闲话”之闲话》,是在茅盾先生的孙
子沈韦宁先生的支持下选编的。按大体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辑是“新年展望”;第二辑是“读史偶得”;第三辑
是“偶然看到”。分辑的界限并不严格,只是想方便和有
益于读者阅读而已。其实,茅盾在副刊上发表的文章内容
实在太丰富了,不是这区区73篇文章所能够囊括的。好在
主编李辉兄的旨意是保存一些事关文学史、文化史的史料
,故笔者在选编时,就选了一些有意思的文章,保存一点
茅盾当年在副刊上发表的文章的思想和锐气,相信这是有
益于文化繁荣和发展的。
目录
第一辑 新年展望
“我的一九四一年”
回忆是辛酸的罢,然而只有激起我们的奋发之心!
回忆之类
第七个“九一八”
抗战中的第二个“双十”
时间。换取了什么?
悼佩弦先生
新年展望
蝙蝠
女人与装饰
聪明与矛盾
团结精神
说“独”
针孔中的世界
麻雀与灶虮
变好和变坏
战时读报感想
针失败主义
“知识分子”试论之一——正名篇
“知识分子”试论之二——知识篇
“烧尽了现存的卑污与狂暴”——祝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
战利品
忆五四青年
第二辑 读史偶得
读史偶得
保卫武汉的决心
从“戏”说起
“七七”
退一步想?
古不古
关于青年问题的一二言
又一种看法
宣传和事实
闲话“临大”
论《论游击队》
漫谈二则
今日
谈“逻辑”之类
论“中性逻辑”
“闲话”之闲话
从数字说起
少数民族
从图表说起
青年的模范——巴夫洛夫
听说
事实最雄辩
科学与民主
诺言与头颅
中庸之道
释“谣”
第三辑 偶然看到
“士”与“儒”之混协
再谈“暴露”
《孔夫子》
谈提倡学术之类
偶然看到
再谈孔子及其他
谈自杀者盛妆新衣之心理
由“侦谎机”而建一议
事实是最无情的!
青年的痛苦
记性之益
更须努力进步
“古”与“今”
偶感
民主·人权·反法西斯
释“公务员”
一个“妙喻”
成见与无知
希特勒怎及拿破仑
这是他们的本色
杂感二题
“暹逻”的“友善”姿态
关于“原子弹”
编后记
精彩页
“我的一九四一年”
“我”有大小。“小我”应服从于“大我”,所以“我的一九四一年”不能成立。然“大我”实为“小我”之积,则是“我的一九四一年”似乎又可以成立。“我”既同时具备大小两重资格,所以一九四一年的“我”也就可以是“大我”的,同时又是“小我”的。
无论“大我”或“小我”,求进步是第一要义。时代是在不断地进步,不管人们主观上愿意或不愿意,“我”若不求进步,而陷于停滞,与时代的进步相形之下,就成了倒退,何况有意去开倒车?为求存在与发展,人类数千年来是在不断努力求进步,而且因有进步而得存在与发展,这是历史的真理。不过人类历史上也有误以倒退为求存在与发展之途径者,那原因在因小而忘大,结果非造成悲剧不可,此所以历史的进程常为曲线的而非直线的。个人的,就较为简单,委婉曲折以合于大道者,固然也不少,但多数是一直进,虽然其进也渐,或者是一直退,虽然也表现为进一步退两步等复杂的形式。
求进步,应该以现实为出发点。必须了解现实,分析现实,批评现实,然后能从现实更进一步,然后这一“进”是更接近一步真理。反之,如果歪曲现实,模糊现实,粉饰现实,那结果就只有倒退,只有悲剧。至于想用一种“航空的姿势”“神会到全体”,那样架空的说法,既令人莫测高明,而且又武断“现实主义者”的“基本概念为立场”,那么,“航空”云者,恐怕只是在空中打磨旋,从其一点观之,彼虽自以为“进”,但以其全线而观,实在是“退”而已。这比显然的开倒车还要危险!
求进步的志愿相同,于是人群能团结,而团结且能巩固,是故空言团结,不如力求进步。因此,如果对于进步之内容与趋向发生了不同的意见时,公开的研究和讨论,倒是正所以为了团结。大家所以希望的所谓“民主精神”,进而言之,就是“自由研究,公开讨论”,所谓“科学精神”,要而言之,无非是“不盲从,不武断,重事实,戒蹈空”。然而倘使“民主”不被尊重,而“科学精神”也是无从发扬的。
“一九四一”将不得不是一个力求进步的年。因为国际国内的一切,都指出给我们:不进则是退,进则能生存与发展,退则不免于溃败死灭,小至个人,大则民族,都逃不出这条进化的公例!
(本篇最初发表于1941年1月1日《新蜀报·蜀道》)
回忆是辛酸的罢,然而只有激起我们的奋发之心!
辛亥年的上半年,我在湖州府中学读书。校长是沈谱琴先生,但那半年,由钱念劬(恂)先生代理。放暑假以前,不知从哪里传来的剪辫运动也波及那个中学。同学之中剪去了两三对辫子。为什么是“对”呢?因为那时辫子的剪掉是两人一对以“你剪我也剪”的比赛或打赌的方式完成了的,所以不剪则已,剪必成对。
那时我们并未尝闻革命大义。中国革命运动史上的轰轰烈烈的几次失败的起义,我们都不知道。国文教员要是喜欢古文的,就教我们古文,喜欢骈体的,就教骈体。我们对于“国家大事”,实在知道得很少很少。但是对于辫子的感情却不好,我们都知道这是“做奴隶的标志”。因此,倘有一人对另一同学“下战书”说:“你若剪掉,我也剪。”那位被挑战的人便也毅然答道:“你敢剪,难道我不敢剪么?”于是在两方都不肯示弱,都不肯自认甘为奴隶的相持局面下,两条辫子就同时被剪掉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各中学的剪辫子风潮,大概就是下半年革命高潮到来的前奏罢。
那年暑假后,我就转入嘉兴府中学读书了。
嘉兴府中学的校长是方青箱先生,教员中间有好几位是“革命党”。就剪辫子的同学也比湖州中学多了几个,而尤以我所在的三年级为最多。旧时五年制的中学校内,往往以三年级生为最喜“闹事”,似乎剪辫子也不能不首推三年级了。可是嘉兴府中学的同学也是未闻革命大义的,教员虽多“革命党”,可是有的是教几何的,有的是教代数的、理化的。我们对于朱希祖先生所教的《周礼·考工记》,以及阮元的《车制图考》,实在感到头痛,对于马幼渔先生的《左氏春秋传》,也不大起劲,因为几何代数难度提高,差不多全副精力都对付这两门功课去了。
P3-8
导语
这部《“闲话”之闲话》收录茅盾20世纪前半叶在副刊上发表的一部分文章,其他大部分文章是在《申报》的《自由谈》和《华商报》《立报》以及其他报刊的副刊上发表的。不急不躁,短小精悍,有立场,有观点,有高度,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成为茅盾这本书的文章总的特色。
序言
李辉
设想编一套“副刊文丛”的念头由来已久。
中文报纸副刊历史可谓悠久,迄今已有百年。副刊为
中文报纸的一大特色。自近代中国报纸诞生之后,几乎所
有报纸都有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副刊。在出版业尚不发
达之际,精彩纷呈的副刊版面,几乎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
最为便利的交流平台。百年间,副刊上发表过多少重要作
品,培养过多少作家,若要认真统计,颇为不易。
“五四新文学”兴起,报纸副刊一时间成为重要作家
与重要作品率先亮相的舞台,从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
郭沫若的诗歌《女神》,到巴金的小说《家》等均是在北
京、上海的报纸副刊上发表,从而产生广泛影响的。随着
各类出版社雨后春笋般出现,杂志、书籍与报纸副刊渐次
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不同区域或大小城市,都有
不同类型的报纸副刊,因而形成不同层面的读者群,在与
读者建立直接和广泛的联系方面,多年来报纸副刊一直占
据优势。近些年,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崛起,报
纸副刊的优势以及影响力开始减弱,长期以来副刊作为阵
地培养作家的方式,也随之隐退,风光不再。
尽管如此,就报纸而言,副刊依旧具有稳定性,所刊
文章更注重深度而非时效性。在新闻爆炸性滚动播出的当
下,报纸的所谓新闻效应早已滞后,无法与昔日同日而语
。在我看来,唯有副刊之类的版面,侧重于独家深度文章
,侧重于作者不同角度的发现,才能与其他媒体相抗衡。
或者说,只有副刊版面发表的不太注重新闻时效的文章,
才足以让读者静下心,选择合适时间品茗细读,与之达到
心领神会的交融。这或许才是一份报纸在新闻之外能够带
给读者的最佳阅读体验。
1982年自复旦大学毕业,我进入报社,先是编辑《北
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后是编辑《人民日报》副刊《
大地》,长达三十四年的光阴,几乎都是在编辑副刊。除
了编辑副刊,我还在《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南方
周末》等的副刊上,开设了多年个人专栏。副刊与我,可
谓不离不弃。编辑副刊三十余年,有幸与不少前辈文人交
往,而他们中间的不少人,都曾编辑过副刊,如夏衍、沈
从文、萧乾、刘北汜、吴祖光、郁风、柯灵、黄裳、袁鹰
、姜德明等。在不同时期的这些前辈编辑那里,我感受着
百年之间中国报纸副刊的斑斓景象与编辑情怀。
行将退休,编辑一套“副刊文丛”的想法愈加强烈。
尽管面临新媒体的挑战,不少报纸副刊如今仍以其稳定性
、原创性、丰富性等特点,坚守着文化品位和文化传承。
一大批副刊编辑,不急不躁,沉着坚韧,以各自的才华和
眼光,既编辑好不同精品专栏,又笔耕不辍,佳作迭出。
鉴于此,我觉得有必要将中国各地报纸副刊的作品,以不
同编辑方式予以整合,集中呈现,使纸媒副刊作品,在与
新媒体的博弈中,以出版物的形式,留存历史,留存文化
,便于日后人们借这套丛书领略中文报纸副刊(包括海外
)曾经拥有过的丰富景象。
“副刊文丛”设想以两种类型出版,每年大约出版二
十种。
第一类:精品栏目荟萃。约请各地中文报纸副刊,挑
选精品专栏若干编选,涵盖文化、人物、历史、美术、收
藏等领域。
第二类:个人作品精选。副刊编辑、在副刊开设个人
专栏的作者,人才济济,各有专长,可从中挑选若干,编
辑个人作品集。
初步计划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编选,然后,再往前
延伸,直到“五四新文学”时期。如能坚持多年,相信能
大致呈现中国报纸副刊的重要成果。
将这一想法与大象出版社社长王刘纯兄沟通,得到王
兄的大力支持。如此大规模的一套“副刊文丛”,只有得
到大象出版社各位同人的鼎力相助,构想才有一个落地的
坚实平台。与大象出版社合作二十年,友情笃深,感谢历
届社长和编辑们对我的支持,一直感觉自己仿佛早已是他
们中间的一员。
在开始编选“副刊文丛”过程中,得到不少前辈与友
人的支持。感谢王刘纯兄应允与我一起担任丛书主编,感
谢袁鹰、姜德明两位副刊前辈同意出任“副刊文丛”的顾
问,感谢姜德明先生为我编选的《副刊面面观》一书写序
……
特别感谢所有来自海内外参与这套丛书的作者与朋友
,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构想不可能落地。
期待“副刊文丛”能够得到副刊编辑和读者的认可。
期待更多朋友参与其中。期待“副刊文丛”能够坚持下去
,真正成为一套文化积累的丛书,延续中文报纸副刊的历
史脉络。
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
2016年7月10日,写于北京酷热中
内容推荐
本书是在茅盾先生的孙子沈韦宁先生的支持下选编的。按大体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辑是“新年展望”;第二辑“读史偶得”;第三辑“偶然看到”。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就参加共产党的革命作家和文学巨匠,茅盾在副刊上发表的文章,同样具有锐利、进步、周全、严肃、逻辑性强等特色,他在副刊上发表的杂文性质的文章,革命性、文学性俱佳,是杂文的典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