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
蒙学,是我国对传统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统称,是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蒙学广泛来说包含教材、体制、方式,狭义来说,狭义来说就是专指教材,即童蒙读本。
古代儿童的“开蒙”教学一般是在四岁左右,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的读写能力,还有形成良好的日常习惯,以及规范基本道德伦理和掌握基础的传统知识。
同时,蒙学也指蒙馆,即私塾,等于现代的幼儿园或小学阶段教育。
★一句一典故,一处一故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德行、儒林、方术、怪异、奸佞等众多方面。
★有品质的儿童思想品德建设。以浅论深的方式塑造儿童的伦理观、道德观、价值观、历史观,磨砺其忠孝仁义的良好品德。
★抑扬顿挫启蒙读本,四字一句,两句押韵,琅琅上口。
萧良有,明朝汉阳人,字以占,号汉冲。少时有神童之誉。明神宗万历八年进士,历任国子监祭酒、史馆修撰等职。著有《玉堂遗稿》,撰有《龙文鞭影》。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原作者是明代万历时著名学者萧良有。后经安徽人杨臣诤加以增订,改名《龙文鞭影》。
全书通用四言。虽是短句,但上下对偶,以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为主,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全书故事包罗万象,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个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原作者是明万历年间著名学者萧良有,后经安徽人杨臣诤加以增订,改名《龙文鞭影》。龙文,是古代的一种良马,这种马见到鞭子的影子就会急速奔跑,本书书名体现了作者对少年儿童的寄望,希望每一个青少年从看这本书开始,走上成为“宝马良驹”的道路。
萧良有(1549—?),字以占,号汉冲,汉阳人,自幼聪颖异常,有“神童”之誉。明万历八年(1508)会试第一,进翰林院任修撰之职,后任国子监祭酒,声极一时。国子监是封建时代国家最高学府,祭酒相当于现在的校长。萧良有以祭酒之职亲自撰写蒙书,足见那时人们对蒙学教育的重视程度。除本书外,他的其他著作全部收录于《王堂遗稿》中。
本书通用四言,皆为短句,且上下对偶,以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为主要内容,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全书故事包罗万象,从《庄子》至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均成为其故事出处,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逸闻趣事,都被辑录于其中,并包含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个典故以及各类自然知识,文字简练扼要,故事梗概简明,称得上是一本“典故大全”。
《龙文鞭影》在众多儿童启蒙典籍中,是掌故、知识类蒙书的代表。与传统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比,它在知识性和趣味性上更强,而与“四书五经”等典籍相比又较为易懂,可谓是蒙书中承上启下的经典书籍。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龙文鞭影》成为当代青少年阅读的良好选择,在了解中国历史人物、典故、风俗的同时,能够从中学习到做人做事的道理,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
最后,本书注解用词精练,言简意赅,以表达思想观念为本,对于每一个历史故事的前因后果未能翔实写尽,建议读者在阅读中遇到感兴趣的地方时自地查阅相关资料,掌握更详细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