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小学生名家名作快乐读本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贾兰坡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爷爷的爷爷哪里来》和《悠长的岁月》,前者为读者解析了古人类的演化过程和人类的起源问题,而后者讲述了贾兰坡从小到大的一生,他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丰富多彩而又跌宕起伏,令人惊叹不已。可以说,一次偶然造就了他格外不凡的一生。
目录
阅读要点卡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
一、从“神创论”到认识上的蒙昧时期
二、“人类起源”科学来之不易
三、北京人头盖骨
四、北京人头盖骨丢失之谜
五、北京人是最早的人吗?
——一场四年之久的争论
六、找到了比北京人更早的人类化石
七、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八、人类使用工具也是人类起源的证据
九、人类诞生在地球历史上的位置
十、21世纪古人类学者的三大课题
十一、保护北京人遗址
悠长岁月(节选)
我的童年
断断续续的学校生活
考上练习生
初到周口店
狗骨架和两本书
难忘的升级考试
学会“四条腿走路”
刻在心间的名字
主持周口店发掘
盐井沟挖“龙骨”
发现了三个头盖骨
辗转云南行
升为技士
周口店日寇大开杀戒
进修解剖学
南下受阻
北京人失踪
“偷”出北京人遗址图
开药房谋生
美国古生物学家葛利普
与胡适谈合作
重振周口店
一场长达四年之久的争论
发现了丁村遗址
寻找比北京人更早的人
广西探洞寻“巨猿”
河西之行
寻找细石器的起源
从死神身边逃脱
我的读后感
序言
小学生如何读名著
阅读应该从小开始,名著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结晶,所
以,孩子读名著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那么,作为一
个小学生,该怎样读名著呢?读名著时,该注意什么?怎
样才能从名著中汲取营养呢?我们在阅读一部作品的时候
,只有掌握了以下几个阅读要点,才能实现快速、高效的
阅读。
一 了解名著的作者
了解作者往往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因为很多作品和
作者生活的地域、经历和思想密切相关,所以,阅读一本
名著,我们最好先了解一下作者的基本情况。
二 了解故事情节
孩子在阅读一部作品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听”作者
讲述一个故事。孩子被故事情节所吸引的时候,就会主动
跟随作者“走”进书中,一起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和
他们一起成长。
例如,在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时,孩子读到汤
姆·索亚在审判波特的日子一天一天逼近时,他不禁犹豫
了:说吧,又怕杀人不眨眼的乔将他杀掉;不说吧,他的
良心正受着无比的煎熬……这时,小读者就会焦心无比:
到底汤姆·索亚说了没有呢?正义能不能得到伸张?波特
会沉冤得雪吗?
这样,当孩子进入阅读情境时,就说明孩子已经具备
了主动了解情节的意识,学会了如何进行自我阅读。
三 了解主要人物形象
主人公是故事的主体,因此了解主人公、能够用自己
的语言描述主人公的性格,是孩子学会阅读的一个飞跃。
例如,读完《森林报》,如果孩子可以对其中的主人公做
出以下评价:“大雁好奇心强,责任心重”“母狼聪明、
坚定、敏捷”,说明孩子不仅了解主人公,而且能够用自
己的语言来概括主人公的性格了。
四 做好读书笔记
阅读时,最好是眼、口、手并用,也就是说,用眼看
,大声读,动手做好笔记。
1 积累好词好句
名著中总有一些精彩的好词好句,我们可以做一下摘
抄,平时读一读,背一背,积累到我们的大脑中。我们积
累的词汇越来越多,我们的写作水平也就越来越高。
2 时时做批注
在阅读的过程中,一些难解的字词,没有见过的诗词
、文化知识、历史知识等,要及时标注、查阅,并把意思
都写在书的空白处,比如书的“天头”“地脚”或在其他
空白处做眉批、脚注或旁批,以备参考。我们边阅读,边
做批注,不仅能把书读懂、读通,还能积累越来越多的知
识。
3 常常写心得
认真投入的阅读是一个伴随着喜怒哀乐的过程,我们
的情绪经常会随着主人公的故事和情节的发展跌宕起伏,
内心会随时有很多感想,我们要把这些感想随手记下来,
积累得多了,感情就丰富了,写作文的时候思路就开阔了
,感情也会更加细腻。
五 写好读后感
读后感是对小心得延伸和充实的结果。只要我们用前
文中提及的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梳理总结阅读要点
,在把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思想感情等内容的基础上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我口写我心,就能写出一篇很动
人的读后感。
希望这些文字能够给小学生读名著一些实际有效的指
导,希望他们以后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充实自己,
提高自己,获得心灵的成长。
导语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广大青少年介绍“人类起源学”的基础知识,旨在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从小立志在科学研究领域一展身手。《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向大家讲述一个个娓娓动听的研究中国古人类历史的故事。
精彩页
一、从“神创论”到认识上的蒙昧时期
人很早就想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由于科学的落后,人们得不到正确的认识,说人是用泥土造的,也就是“神创论”。“神创论”在世界上流传很广,东、西方都有这样的神话故事。
在中国广为流传的神话是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抟土造人。古人认为,世界上最初没有万物,后来出现了盘古氏,他用斧头劈开了天、地,天一天天加高,地一日日增厚,盘古氏也一天天跟着长大。万年之后,成了天高不可测、地厚不可量的世界,盘古氏也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支撑着天与地。他死后化成了太阳、月亮、星星、山川、河流和草木。天地星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出现了,只是世界上还没有人。这时女娲出现了,她取土和水,抟成泥,捏成人,从此世上就有了人(引用传说:通过引用“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突出了“神创论”的神秘性)。
在国外的神话中,也有相似的故事。埃及的传说中,人是由鹿面人身的神哈奴姆用泥土塑造而成的,并与女神赫脱一起给了这些泥人生命。在希腊的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用泥土捏出了动物和人,又从天上偷来火种交给了人类,并教会了人类生存技能。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神话传说被宗教利用,成为宗教的经典,并撰成教义,更加在人们心目中广为流传。关于“上帝造人”,古犹太教《旧约全书》的《创世记》部分,说上帝花了六天时间创造了世界和人类:第一天创造了光,分了昼夜;第二天创造了空气,分了天地;第三天创造了陆地、海洋、各种植物;第四天创造了日月星辰,分管时令节气和岁月;第五天创造了水下和陆上的各种动物;第六天创造了男人和女人及五谷、牲畜;第七天上帝感到累了,休息了。基督教《圣经》中的“创世说”中说,耶和华上帝创造了天地之后,世界仍一片荒芜,于是他降甘露于大地,长出了草木。耶和华用泥捏了一个人,取名“亚当”,造了一个伊甸园,把亚当安置在里面。伊甸园中有各种花木,长着美味的果实。后来耶和华上帝感到亚当一个人很寂寞,在亚当熟睡之时,抽出他的一根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取名“夏娃”,上帝把各种飞禽走兽送到他们跟前。后来,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上帝把亚当、夏娃贬下尘世,随后发了一场洪水以示对世间罪恶的惩罚,并造了一条诺亚方舟,来拯救世间无辜的生灵。
不管是女娲抟土造人也好,还是上帝造人也好,这些神话传说都并非出于偶然,而是人们很想了解和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由于不得其解才造出了“神创论”。
我小时候是在农村度过的,逮蝈蝈、掏蛐蛐、捉鸟、拍黄土盖房是我们那个时代儿童最普遍的游戏,每逢我玩后回家,母亲都要为我冲洗,有时一天两三遍。母亲边搓边唠叨:“要不怎么说人是用土捏的呢!无论怎么搓,都能搓下泥来。”我6岁时到离我家不远的外祖母家读私塾,也常听老师和外祖母这样说(语言描写:通过对母亲、老师、外祖母的说法的描写,充分说明了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可见“人是泥捏的”的传说流传得多广、多深了。
何时出现的传说,不得而知,想来在有文字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而与“神创论”唱反调的还得说是中国的学者。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春秋时代(我国历史上一个时代名称,公元前770—前476)的管仲(?—前645)在《管子·水地篇》上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意思是说:水是万物的根本,所有的生物都来自于水。他的这句话说出了生命的起源。
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在诗歌《天问》中,一口气提出了100多个问题。对女娲抟土造人也提出了质疑:“女娲氏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说,女娲氏既然也有身体,又是谁造的呢?
最使人惊奇的是,山东省微山县出土的东汉时期的“鱼、猿、人”的石刻画,原石横长1.86米,纵高0.85米(现藏于曲阜孔庙),作者不知是谁。在原石的左半部,从右向左并排着鱼、猿、人的刻像,让人看了之后,很自然地会想到“从鱼到人”的进化过程。
18世纪的法国博物学家乔治·布封虽然也曾指出,生命首先诞生于海洋,以后才发展到了陆地——生物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会发生变化,器官在不同的使用程度上也会发生变化的科学论证,但是并没有指出从鱼到人的演化关系。
指出从鱼到人的演化关系并发表论著的是美国古脊椎动物学家威廉·格雷戈里。1929年他发表的《从鱼到人》,把人的面貌和构造与猿、猴的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相比较,把我们的面形一直追溯到鱼类。在当时,由于获得的材料有限,在演化过程中缺少的环节太多,有人认为他的说法不充分,甚至指责他的某些看法是错误的。把从鱼演化到人的一枝一节都串联起来,谈何容易,你知道演化经过了多少时间吗?鱼类的出现,从地质时代的泥盆纪起,到现在已有3.7亿年了,这是多么漫长的时代呀!
P4-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