圯桥,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史记》上称为下邳。“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这是李白来到圯桥上发出的感慨。“两汉文化看徐州,东汉文化看下邳。”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个时代自有一个时代的风流。那么,今天故黄河的土地上,呈现的是怎样的一种气象?
作者在古下邳的民间,采访了数百名普通百姓,深切感受到了新时代的“英风”,吹暖了这片古老而又深厚的土地,焕发了青春,在历史的册页上,留下了不一样的痕迹。古老和现实在这里交汇,折射出灿烂而又令人神往的迷人色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逐梦下邳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陈恒礼//刘书君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圯桥,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史记》上称为下邳。“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这是李白来到圯桥上发出的感慨。“两汉文化看徐州,东汉文化看下邳。”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个时代自有一个时代的风流。那么,今天故黄河的土地上,呈现的是怎样的一种气象? 作者在古下邳的民间,采访了数百名普通百姓,深切感受到了新时代的“英风”,吹暖了这片古老而又深厚的土地,焕发了青春,在历史的册页上,留下了不一样的痕迹。古老和现实在这里交汇,折射出灿烂而又令人神往的迷人色彩! 目录 引言 岠山顶上那一场梦 第一部 新书:一片升起来的乡村 乡村信仰 松翠半山 “救火队员 黄河为这个村庄命了名 我们一直记着他们 二龙山下“四头豹 我在等待对他们的采访 校园里的古国 望山的张望 第二部 村书:一条奔流诗意的故道 绿风歌舞 骑在河上的村庄 果园仍在心里生长 “岠山”之岠 樱桃里中是官庄 第三部 民书:一群眺望远方的生命 花家大院 下邳璞玉 “经明行修 下邳忙人 我得去告阎王爷 赶羊山庙会 旧城湖里的夜宴 第四部 旧书:一个沉下去的古国 消失的青陵台 旧州传奇 旧城湖里 一棵古槐 肃静,回避 龙之街 尾声 附录 解码下邳古城 导语 全书23万字共四部分,分别为——新书:一片升起来的乡村;村书:一条奔流诗意的故道;民书:一群眺望远方的生命;旧书:一个沉下去的古国。作者深入千年下邳古城(今睢宁县古邳镇)生活4个月,深情记录了这片神奇土地上,己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故事,展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前的人民所思、所盼、所梦,以及他们正在努力把梦想变为现实的奋斗。 精彩页 乡村信仰 古邳镇党委书记乔英风是我多年的好朋友。2016年春节之前,他邀请我到古下邳去走一走,看看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在今天发生的巨大变化。昨天来到了惊蛰,我忽然想起岖山顶上那一场大梦,就决定应下他的邀请,到古下邳的春天里看一看。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乔英风。但我没有告诉他,在古下邳的土地上,会不会找回那幅张良弄丢了的《下邳乾坤图》。 开往古邳的农班车,人不多,空着许多位子。我选择在前排靠窗的地方坐下。初升的阳光格外的好,金亮亮地撒遍了开始苏醒的阡陌,好像一田野全都是明晃晃的金子。麦苗儿翠绿,油菜儿茁壮,我喜欢看油菜现在肥大丰硕的样子,胖乎乎的有些逗人。天也出奇的好,高远湛蓝,没有一丝儿云彩。怎么会没有一丝云彩呢?这么好的春天,如果有几丝白云在飘,那不就是浮动在蓝天上的诗行吗?可能那诗还隐藏在远处吧。不是说诗在远方吗?要等着南归的燕子衔着来吧。虽然昨天是惊蛰,那些该出来迎接春阳的飞鸟和虫兽,估计都如我一样还在路上。路两边高大挺拔的意大利杨树,冬天里枝条收缩得紧紧的,如今都舒展开婀娜的腰枝,在微风里千姿百态,万种风情,显现出羞怯的淡淡绿色,那是它情不自禁的浅笑吧。两条狗在麦田里追逐,麦田也跟着心动。还是春天好啊,春天让杨柳绽放出自己妩媚的美丽来,透露出一股淡淡的泥土的香气。再过一段时日便是清明,它们会周而复始地更加蓬勃起来,它们会飞扬起来。 乔英风安排镇党委宣传委员申宁宁接待了我。在不长的接触时间里,我知道古邳镇正在举行“好媳妇”评选活动,而且还知道有一位被评上好媳妇的村民,认为自己不够条件,做得并不好而拒绝去领奖。这位拒绝去领“好媳妇”奖的人住在吴口村,这使我一下就记住了吴口村。心想,乔英风主政下的古邳镇,让我一进入就遇上了奇事。这是一块什么样的神奇大地啊?吴口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它和其他村有什么区别?不一样在什么地方?负责带着我去采访的镇文化站长柏长河说:“吴口村是江苏省文明村,书记吴风波是省模范村书记。到了你就知道了。” 我歪头又看看柏长河,觉得他“白”得很亲切,怎么说呢,把常常用在形容女性的两个字,用在他身上也很适合:文静。我突然感觉到,柏字当中,本身就可能蕴着文静的含义。也许,他就是以这种细致的性格,才先后给五六任镇党委书记开过车吧。他说,我经历的镇党委书记,有十几位呢。 吴口村村部到了,是一个大院,推开大门,一眼就望见院子里堆放着许多待栽的树苗。柏长河说:“这是女贞,全镇都在植树,树种不一样,差不多栽的都是景观树。”这是一个重要变化,说明老百姓指望栽速生树发财的时代,从此过去了。几千年来“栽树防老、打口棺材”的历史,已经被老百姓自觉自愿地掀到一旁了。 村部办公室里挂满了各种奖匾奖牌,大约有几十块,代表着各种各样的荣誉,也是各种各样的面孔。除了这些,剩下的就是必挂的各种制度和宣传语录了。 村部没有人。院子里除了一位模样在60岁左右的男子,捧着小本子在记录着什么之外,显得特别安静。后来知道,这个捧着小本本作记录的男子,是来村里义务看管发放树苗的。他原先是村里著名的老上访户,从村里一直上访到北京,他现在来义务为各小组发放树苗,弥补了村部人手不足的燃眉之急。这个变化,堪称是奇迹。原来,在乡村,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 柏长河去找村支书。我在院子里四下闲逛。看到东南角有一棵粗壮的意大利杨,用手去丈量一下,腰围大约有二米五左右。北面,靠墙宣传栏后面,立了一块石碑。院子里立了一块石碑,难道是一口古碑?仔细一瞧,发现是一块“鸣谢碑”,文字如下: 公元2004年(甲申),吴口村村镇公路铺成。为方便行人及车辆往来,本村路面标外拓宽。其经费由乡亲们自愿募捐,共襄善举。今将捐助者姓名以助资多少和姓氏笔画为序,勒石志之。以表感谢。 捐助5000元:XXX 捐助2000元:XXX 捐助1000元:XXX、XXX、XXX、XXX、XXX。 捐助500元…… 捐助300元…… 捐助200元…… 捐助100元…… 落款是古邳镇吴口村党支部、村委会。二oo四年五月立。 看后心里浮起一层笑意。这样的功德碑,在许多寺庙里也见过。可是,这块碑为什么要立在这里呢?后来,我同村支书吴风波熟悉了,在村里参观拓宽的水泥道路时,就问他。他说:“原来是准备立在路边的。可有人提出来,立路边被来往车辆撞上怎么办?遇到心机不正的人故意去毁坏怎么办?最后议定立在村部院子里。” …… 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