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艺术的天空闪耀着璀璨的中国童话之星,千百万孩子谁不熟知小布头、怪老头、小猪唏哩呼噜?孙幼军童话是继叶圣陶、张天翼、严文井之后的又一座童话艺术山峰。赤子的情怀,民族的立场,精致的语言,本真的颜色,打磨出具有正宗中国民族风格乃至北京语境特色的童话奇葩。古汉语教授和童话作家的双重身份,使孙幼军对笔下的语言不敢有丝毫疏忽,他用特有文字与格调揭示出文学对于儿童精神生命的自由舒展及其想象空间的无限延伸所具有的永恒意义。孙幼军作品体现了童话艺术可能达到的诗性的深刻度与幻想的广阔度。《熊猫小弟传奇》精选了孙幼军的儿童文学佳作。
“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精品书系”总共收录了孙幼军、金波、秦文君、曹文轩、张之路、葛冰、黄蓓佳、沈石溪、高洪波、汤素兰等10名作家的代表作。收入本丛书的作家和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最高峰。
《熊猫小弟传奇》为其中之一,收录孙幼军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包括《熊猫小弟传奇》、《小柳树和小枣树》、《萤火虫找朋友》、《妮妮画猴儿》、《小贝流浪记》、《吉吉变熊猫的故事》、《小狼请客》等。
为了真实呈现入选作家的创作成就与艺术个性,本书均由作家自选作品,将其最优质的形象思维成果,贡献给中外少年儿童。
小柳树和小枣树
有一个老伯伯,会种树。院子里那棵小枣树,就是老伯伯种的。
有一天,老伯伯说:“一棵树太少了,我再种一棵吧!”
老伯伯又在小枣树旁边,种了一棵小柳树。
小柳树的腰真细。小柳树的枝是绿的,又光又亮,真好看。小柳树再看看小枣树,哈,树枝弯弯曲曲,麻麻裂裂的,一点儿都不好看。
小柳树就说:“嘻,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啊!你看我,光光溜溜,多漂亮!”
小枣树没出声。
小柳树高兴了,心想:“哈,小枣树不敢跟我比!我比小枣树好!”
春天,小柳树发芽了,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浅绿色的,真美!他一看小枣树,嘻,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的叶子长得太晚啦!你看我,多漂亮!”
小枣树没出声。
小柳树更高兴了,他想:“小枣树根本不敢跟我比!我比小枣树好得多!”
过了好些日子,小枣树才长出叶子。叶子亮亮的,光光的,可是才一丁点儿大。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他在微风里得意地摇摆着身子。
又过了好些日子,小枣树开出很香的小花儿。花儿落了,又长出不少绿色的小豆子。小柳树觉得挺奇怪:“哟!这是什么玩意儿啊?”
那些绿色的小豆子越长越大。到了秋天,小豆子就变成了又红又大的枣子。
小朋友们把枣子摘下来,装了好几筐。他们坐在院子里,笑嘻嘻地吃枣子,老伯伯也坐在院子里,乐呵呵地吃枣子。
小柳树看看自己,自己什么也没结出来,他想:“糟啦!以前我老是跟他比,老是说他不好,这回,他该说我啦!”
小柳树挺害怕,怕小枣树说他。
可是等呀,等呀,小枣树什么也没说。
后来,小柳树自己忍不住了,他问: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说我呀?”
小枣树不明白,他问:“说你什么呀?”
小柳树低下头说:“说我不会结枣子呗……”
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春天的时候,你绿得最早,小朋友一见你,就知道春天来了。到了秋天,你的叶子也落得比我晚。你还比我长得快,等你长大了,好多人夏天在你的树荫下歇凉,那有多好呀!”
小柳树听了,觉得非常不好意思。
可不。我要是小柳树,也会觉得不好意思的。
叔叔和月亮
有一个叔叔,干完田里的活儿回家。天晚了,特别特别黑。那个叔叔看不见房子,看不见树,看不见墙,也看不见路,什么都看不见!叔叔走着走着,“砰!”摔了一个大跟头。叔叔的腿摔得好疼哟!手扶在地上,手也好疼!可是那个叔叔乖,他一点儿也不哭,他还走。
月亮说:
“哎哟!有一个叔叔看不见路,他摔大跟头啦,我快去给他照路吧!”
月亮就赶快跑,越跑越高,越跑越高,一直跑到天顶上,给叔叔照路。把路照得通亮,可亮啦!叔叔也能看见房子,也能看见树,也能看见墙,也能看见路了。叔叔就走快了,快走,好回家去看故事书。
月亮真快活,月亮说:
“好哇!这回叔叔看见路了,叔叔不摔大跟头啦!”
云彩不快活。云彩说:
“不么,不么!我乐意让人家摔大跟头。看人家摔大跟头,可好玩儿啦!看人家摔大跟头,最快活!”
云彩就跑过来,把月亮遮住了。哎哟,好黑哟!那个叔叔又看不见路了,走着走着,“砰!”又摔了一个大跟头,腿摔得特别疼,手扶在地上,手也特别疼。叔叔还是不哭,还是往前走。
月亮生气了。月亮说:
“嗨,你这个坏云彩!你乐意让人家叔叔摔大跟头,多讨厌,快走开!”
云彩不走开,云彩说:
“不么,不么!我就不走开,就不!就让他摔大跟头!”
风也生气了,风说:
“真讨厌!”
风就使劲吹,“呼一!”一吹,就把云彩吹跑了。月亮又把路照亮了,叔叔又走快了。
月亮真好,月亮怕叔叔还摔大跟头,月亮就跟着叔叔走。叔叔走一步,月亮也走一步,叔叔走两步,月亮也走两步。
P1-5
高洪坡 王泉根
一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唐·孟浩然)现代中国文学已有百年历史,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也有百年历史。百年文学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精神领域的“胜迹”,引领我辈“登临”其上,一览文学“江山”的无限风光。
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百年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走向世界,不但成为可能,而且已经十分必要。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的聚焦与重视,持续升温的“中国热”、“东方热”、“汉学热”,正说明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越来越显出其应有的地位与价值。在每年举办的法兰克福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文学的翻译介绍与版权输出,都是其中的重头戏;中国作家协会每年都会组织多批次的作家访问团,以文学的名义到世界各地交流文学;中国的著名高校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每年都会举办各种类型的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研讨会,同时派出教授、专家出去访学;遍布世界各国的“孔子学院”,已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友好使者……所有这一切,都将“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作为关键词,其中也包括中国儿童文学。
中国儿童文学深深植根于由甲骨文字传承下来的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远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太古先民的神话图腾,承续秦汉以来农耕文明色彩斑斓的民间童话、童谣宝库,进入近现代,又以开放兼容的胸襟,吸纳以欧美为典型的外国儿童文学新元素、新样式,从而形成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从上个世纪初叶开始,经过叶圣陶、冰心、茅盾、郑振铎、丰子恺(第一代)、张天翼、严文井、陈伯吹、贺宜、金近(第二代)、任溶溶、任大霖、洪汛涛、葛翠琳、孙幼军、金波(第三代)、葛冰、张之路、高洪波、曹文轩、秦文君、沈石溪、黄蓓佳(第四代)、杨红樱、汤素兰、薛涛(第五代)等五代儿童文学作家的艰苦努力和智慧创造,今日中国儿童文学已蔚为大观,气象万千。
今日中国,以每年出版6亿册童书、零售市场动销品种8万多种、年销售额80多亿元人民币的骄人业绩,铸就了儿童读物出版大国的地位。这里面,儿童文学读物是其中的主要产品。中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深受广大小读者的喜爱。如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10年间印刷了130次;杨红樱的校园系列小说《淘气包马小跳》,累计发行2000多万册;北京的《儿童文学》杂志,月发行量高达110万册,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纯文学刊物。可以肯定地说,现在是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的“黄金时期”,中国正从儿童文学大国向儿童文学强国迈进。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的传播形式,除了传统的纸媒图书,现在更有网络、电子书、音像、视频等多种形式。新世纪以来,各地开展的以儿童文学阅读为中心的“儿童阅读运动”方兴未艾,包括经典阅读、早期阅读、亲子阅读、分级阅读、班级阅读、图画书阅读以及“书香校园”建设等多种儿童文学传播途径与方法,使儿童文学真正走进亿万儿童的精神世界(中国现有3.67亿未成年人),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选择、接受文学的途径和需要,使他们享受到了阅读的自由和快乐。
二
开放的中国需要融入世界,世界需要认识中国。别具特色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需要走向世界,世界不同肤色的儿童也需要认识和感染中国儿童文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编、出版、推广集合了最具原创力、影响力、号召力的当今中国儿童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的《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精品书系》(中、外文版),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已经完全具备了条件与可能。本丛书的出版,对于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无疑有着多方面的现实意义与文化价值。
首先是世界认识中国的意义。
认识今日中国,当然既可以通过长城、故宫、兵马俑,通过京剧、武术、大熊猫,也可以通过鸟巢、水立方、三峡大坝,通过两弹一星、高速铁路、载人飞船。但这还远远不够,还应通过深刻表现当今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心理的中国文学;而要认识中国的未来发展,最好的方法则是通过中国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大人写给小孩看的文学”,儿童文学蕴含着两代人之间的精神对话和价值期待。因而通过阅读当今中国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品,既可以让世界看到今日中国儿童的现实生活与精神面貌,他们的理想、追求、梦幻、情感与生存现状;又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中国社会如何通过儿童文学作品,体现出今日中国对民族下一代的要求、期待和愿景,今日中国多样的文化和社会变革,对养成民族下一代人性基础的影响、濡染和意义。鲁迅说:“童年的情况,便是将来的命运。”阅读今日中国的儿童文学,自然可以折光地看出将来中国的趋势。
其次是世界儿童彼此打量、熟悉、牵手的意义。
童心是没有国界的。儿童文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文学,因为这种文学是一种基于童心的写作,基于“共通性的语言”的写作。因之,儿童文学既是全球视野的,又是立足本民族文化的,既是时代性的,又是民族性的,既是艺术性的,又是儿童性的。儿童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们,正是在儿童文学的广阔天地里,一起享受到了童年的快乐、梦想与自由。中国孩子通过阅读古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汤姆·索亚历险记》、《长袜子皮皮》、《哈利·波特》……认识了五洲四海不同地域文化的神秘、丰富和美丽;同样,世界各地的儿童,如果能有机会阅读中国的儿童文学,也一样能够认识和感受到古老中国的青春、深厚和美丽。这一套《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精品书系》(中、外文版),无疑为世界各地的孩子们打开了一道认识中国儿童文学的七彩之门,勾勒出了一条通往中国儿童精神天地的发现之路。
再次是世界各国儿童文学互相理解、认识、交流的意义,同时也为国内外比较儿童文学研究提供了作品范本。
三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体现出自身鲜明的民族特色、审美追求与时代规范,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语言的力量滋润感染了数代中国孩子,成为他们在“多梦的年代”、“多思的年代”最好的精神伴侣、精神钙质与精神食粮。与此同时,各国儿童文学虽有各自的文化背景与发展路径,但也有相当的一致陛,毕竟儿童文学是为儿童服务的文学,而儿童问题最能显现出人类共同的利益诉求与基本倾向。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问题几乎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战争与和平,生态环境恶化与可持续发展,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与拯救,青少年犯罪率上升与素质教育,高科技带给人类的正面作用与负面影响等,不但是世界文学也是世界儿童文学所共同面临和所需要共同表现的当代性主题。中国儿童文学同样也把这些当代性的世界文学主题作为自己重要的表现内容,这在战争题材小说、成长小说、动物小说、大自然文学中,都有充分的刻绘。
美国著名童话作家I.B.辛格认为:今天“虽然成人文学没落了,但儿童文学仍旧在为文学的传统、家庭的信念以及人性和伦理在苦苦做些许的保存”。坚守儿童文学“以善为美”的美学理念,通过艺术的形象化的审美愉悦来陶冶和优化儿童的精神生命世界,形成人之为人的那些最基本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打下良好的人性基础,塑造民族未来性格,这是中国儿童文学根本的审美追求与价值期待,也是中国儿童文学能够走向世界、走进世界各国少年儿童精神领域的基础和前提。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儿童文学,虽然通过一些途径,曾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汇入世界儿童文学的艺术版图;也有的作家作品还被欧洲著名出版公司签约版权,行销多国。但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儿童文学能够真正进入欧美主流社会的还不多,进入国际市场的份额还非常小,走出去的步子迈得还不够大。即使被翻译出去,也是以单个作家作品的分散形式。因而世界文学对中国儿童文学的了解往往是“一知半解”、“一叶障目”,有时甚至是“一孔不达”。
正是有鉴于此,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中央级的以对外出版中国儿童读物为立社使命的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依托今日中国儿童文学的强大作品优势,调动儿童文学创作界、理论界、出版界的多种资源,以及中国翻译协会(中国外文局主办,徐迟、杨宪益、叶君健、萧乾、冯亦代、戴乃迭、爱泼斯坦、沙博理等译界大师都曾长期在中国外文局工作)的专业翻译家优势,由中国外文局组织、统领,并在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的大力配合下,高品质地选编、出版集合了当今中国最具原创力、影响力、号召力的儿童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的《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精品书系》(中、外文版),为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这既是中国出版史上第一次成规模的向海外推介中国儿童文学,同时也承续了海豚出版社六十年以推介中国儿童读物为己任的外宣传统。
以“海豚”这一充满神奇魅力的海洋生物作为社名,这本身就有“海纳百川、气吞海天”的文化象征意义。海豚出版社的前身系外文出版社儿童读物编辑室,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起,海豚出版社曾以外文出版社、外文出版社·海豚出版社、海豚出版社三种不同社名,向国际市场出版了数千种外文版儿童读物,其中就有不少儿童文学作品。例如叶圣陶、丰子恺、张天翼、严文井、圣野、孙幼军等前辈作家作品,曾以八种语言由海豚出版社出版,向世界各国发行。今天,《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精品书系》(中、外文版)又由海豚出版社担纲出版,这实在是中国儿童文学之幸!
本丛书锁定的出版品质是:入选的作家作品能够代表当下中国儿童文学审美艺术创造的最高水平和成就;能够用“共通性的语言”写作,一方面是基于童心的写作,另一方面是既有全球视野,又有民族特色;富有时代精神,真实反映正面的中国形象、价值观,反映当今中国儿童的生活状态、生命状态,贴近儿童生活现实和心理现实;具有普世性与真善美,坚守儿童文学的价值理念,为未来一代打下良好的人性基础。为了真实呈现入选作家的创作成就与艺术个性,本丛书均由作家自选作品,将其最优质的形象思维成果,贡献给中外少年儿童。
相信《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精品书系》(中、外文版),在深受中国孩子喜爱的同时,通过海豚出版社的精编、精印与海外传播渠道,也必能为不同肤色的外国孩子所欢迎。童心无界,文学有情。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正当其时,优秀作品必然能超越时空、惠泽四海!
本丛书锁定的出版品质是:入选的作家作品能够代表当下中国儿童文学审美艺术创造的最高水平和成就;能够用“共通性的语言”写作,一方面是基于童心的写作,另一方面是既有全球视野,又有民族特色:富有时代精神,真实反映正面的中国形象、价值观,反映当今中国儿童的生活状态、生命状态,贴近儿童生活现实和心理现实:具有普世性与真善美,坚守儿童文学的价值理念,为未来一代打下良好的人性基础。
为了真实呈现入选作家的创作成就与艺术个性,本丛书均由作家自选作品,将其最优质的形象思维成果,贡献给中外少年儿童。
——高洪波(中国作协副主席) 王泉根(北师大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