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因为有你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中美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李中美,笔名菊傲雪。高级讲师,用笔墨点缀人生,生活的点滴汇成了河,流淌在心间笔端。现居于山西大同。 后记 生命中太多的感恩 让我的世界明媚如春 生命中太多的遇见 让我心怀感动 感谢有你 当我捧着《因为懂你》和《因为爱你》这两本书的时 候,远没有把稿件送到出版社时激动。 2016年的冬月,在瑟瑟寒风中我怀揣梦想,独自背着 一沓子用A4纸打印出来的书稿,来到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在二哥的帮助下,认识了斐。斐是北师大的博士,淳朴 亲和,温文尔雅。原以为出版人高高在上,高深莫测,会 对我的书稿嗤之以鼻。没想到的是,斐热情地接待了我, 她说话的时候轻轻的慢慢的。见面之后,让我心中的忐忑 不安顿时消除。 斐看过我的电子版书稿之后,微笑着回报了我一个肯 定。这个肯定,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更加坚定了 我的写作信念。写作虽然是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情,但是, 一旦坚定了方向,那必然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北京的冬天雾霾笼罩,但是从出版社出来的时候,我 还是感受到了阳光的温暖,浓浓的暖意在心中驻留了很久 。那个时候,一心想着就是早点儿看到我的第一本书面世 。 后来,因为出版社严格标准,书稿暂且过不了文字审 核这关。那个阶段,每一次校对书稿,都是对我自己的一 次考验。以至于到后来,我看到《因为懂你》里的文字, 居然越来越不满意,甚至有了要放弃发表的想法。但是, 转念一想,这一路走来,那么多人支持我,那么多人为我 的文字斟酌、校对,岂能辜负母亲一次次的期盼,父亲一 次次的鼓励,爱人无怨无悔的付出与支持。在做完第七次 校对之后,心里还是忐忑不安,想着这次如果还是通过不 了,那真是应该放弃了吧。 事情总是那样,当你灰心丧气的时候,总会出现峰回 路转柳暗花明的喜乐。出版社打来电话说是通过了审核, 已经准备印刷。 当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看到精致精美的编辑与印刷, 对于之前出版社的严格要求,除了感谢,什么埋怨都没有 了。 拿到《因为懂你》这本书,我第一个电话打给二哥, 告诉他书出版了,敬请放心。二哥当时不在北京,通过电 话我能感受到他与我一样的高兴。是二哥让我整理出书稿 ,准备出版,又是他一次次与出版社沟通。人生中最幸运 的是遇到一个给你指路的人,告诉你应该如何去走。二哥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让我明白了自己要走的方向。 翻开书,曹乃谦老师的序言跃然眼前,这个序谁看过 之后,都会透过文字,看到一个善良美丽有爱心的吴丽。 吴丽是我老弟的朋友,听说我要出书,主动把写序这档子 事儿给揽下了。之后,她给曹乃谦老师的邮箱里发了封电 子邮件。当时,曹老师正在赶一个稿子,没有时间,但看 到邮件之后,还是被吴丽感动了。是吴姐的人格魅力成全 了《因为懂你》这本书的序言。 再有,就是在我身边那些为这本书不断校对的朋友。 这本书一共校对了七次,我自己过了两次,爱人过了 两次,朋友们给看了三次。最终校对工作是由栗子和武美 莲两人夜战好几天完成。武美莲是我的同事,她是位干什 么事情都极其认真的女人,在此我深表感谢。栗子是我微 信平台的一位忠实读者,她在留言中要求做我书稿的校对 工作。我和她见面的时候,她正在一家书法室练习书法。 栗子五十多岁,我们坦诚相见,她谦卑的姿态让我们之间 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许多。见面之后我就放心了,我相 信她能帮我把书稿校对好。还有就是杨老师,她也是我微 信平台的读者,那时候她正好感冒,在医院里打点滴,但 是,她还是认真高效地把完成了书稿校对。再有,就是我 的好几个同事朋友,她们在前期校对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所以说这本书的出版,并不是我一个人在努力,是一群 人在身后帮忙,在鼎力相助。 在准备《因为爱你》书稿的时候,我提前和爱人校对 了两次,朋友们给校对了五次。期间,栗子校对了两次, 她在第二次详细校对完之后说:“中美,校对时我感觉就 像是听你倾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篇文,都跳跃 着一种亲切的问候,字里行间都是你的影子。”我说:“ 字里行间都留下了您的热情,是您一字一句地校对着,一 词一段地斟酌着,才成就了我的今天。” 《因为爱你》传来的好消息是,一次性审核通过。我 接到消息之后,第一个打电话告诉栗子,在电话那头,我 听到了她颤抖的声音。是激动,我知道,她和我一样,一 样的心情,一样地期盼着。其次,我告诉了几个要好的朋 友,让他们也提前为我高兴高兴。 生命中总是有一些人让我感动得无法抽离,无法忘怀 ,当然,主宰命运的始终是我自己。但是,当我划船的时 候,那些帮我喊号子的人,我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是 他们给了我不断向前走的勇气和力量,是他们让我看到了 爱原来就在身边围绕。 在编辑《因为爱你》和《因为有你》这两本书的时候 ,期间,我把家乡的一些有着渊源的、深厚的文化历史景 观,都走了几次。倾听老乡的讲述,查寻地方志的记载, 用心把这些历史景观用文字记载下来。这是我眼中的家乡 美景,是我用脚步丈量过的地方 目录 序言 亲/情/你/我 母亲的心事 父亲的身影 我的姥爷 一个回眸你已长大 青春是一场远行 印象曹老 质朴的洪烛 我的大姑姐 家杏 傻弟小满 彩霞出嫁 流/年/追/忆 匆匆那年 看见美好的过往 偷梨 丑橘 杨梅 难忘的肥婆面馆 不省心 因为爱 这条路不白走 童年证据 还钱 借书 感/恩/生/命 缘 生活需要打个盹儿 唯寂寞才能遇见自己 我养的小耗子 脆弱的人性 闲聊文字与读书 爱,低到尘埃里也要开花 笛声 轮回 围城里的完美陌生人 冰水里燃起的火焰一读《无端欢喜》 砸不烂的四妹子 风/华/秋/月 荞麦花开 一树花的距离 这样的天气 槐花 莜面顿顿 与你再次相逢 故乡的天空 斋斋面花 香瓜 旅/途/随/笔 来自八台子的召唤 沧桑的助马堡 青海湖听雨 光阴中诉说思念——塔尔寺 梦中的诗与远方——茶卡盐湖 守住时光的宁静寺 深邃的狼窝山 在时光中寻觅一段故事——芦家窑 雁门关,三千年的关隘初相见 慧泉禅寺 弘法寺遇见小沙弥 故事最美弥陀山 书评:爱的守望者 后记 精彩页 母亲的心事 打我有了记忆起,就没觉得母亲有过什么心事。她总是热气腾腾的,就是有什么心事,没多久就会蒸发掉。自从母亲会玩微信并加入小时候朋友的微信群里,她心里就常搁记着那片生她养她的热土,嘴里有时还会念叨起她年轻时的一些事。 姥姥和奶奶去世的都早。母亲是个孝子,她把爷爷养老送终之后,就把全部的孝心倾注到姥爷身上。当年,虽然姥爷身体还很硬朗,但母亲一方面为了方便照顾,另一方面怕他一个人在村子里生活出现个闪失。于是,就像移植大树一样,费劲力气带上姥爷的全部家当——书和行李,强行把姥爷搬到自己身边。姥爷不愿意和我们住在一起,母亲依从了他,另找了一处房子,距离不远。在冬季,母亲煮好面条,我给姥爷送过去的时候,面还没坨,热乎乎的。 自从姥姥去世,姥爷在母亲的关爱下,心情愉快地又生活了24年,84岁那年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母亲年轻时特别要强,家里大小事都自己承担。父亲在外工作,她自己带着三个孩子,既要养猪种地,还要照顾我年迈多病的爷爷。什么粗活累活都干过,就连春天掏茅厕这活儿都是她自己去干。那时她常对我们说:“自己能干的活儿自己干,找别人帮忙落人情。你爸又常年不在家,这人情咱不好还哩。”我们听得似懂非懂,傻傻地认为母亲很强大,没有什么事能难住她。 母亲是个干净人,她不但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把我们三个孩子尽力打扮得光鲜亮丽。母亲手巧,时兴什么衣服,只要让她见过,总能一模一样给我们做出来。那年我上师范,母亲还给我做了一件绿色的呢子大衣,双排扣,立领儿,后开叉。我穿着那件洋气的衣服,在同学们面前显摆了好长一段时间。 能耐的母亲在我结婚后,还帮我做这做那。导致我做饭水平不行,针线活儿更是一点都不会,即便是缝个扣子,母亲也不省心地说:“笨手笨脚,歪三扭四。”我只能傻笑着埋怨母亲:“谁让我有个万能的妈呢。” 直到我四十五岁,母亲六十四岁那年,我突然发现母亲热气腾腾的性格不再那样灼热难挡,我也能上手帮她做点事情,有时她看着还是不顺心,但也能忍住了。 守旧的母亲,对于新生事物接受得总是很慢,但是在去年端午节,她一下子会聊微信了,这让我既高兴又意外。 母亲识字不多,手机的使用说明看不懂。我们无数次地教母亲在微信上视频、说话、发表情,都是徒劳。母亲一时学会了,但是离开我们,就又忘了。她总是说自己不识字,这新式玩意儿学不会。 端午节上午,我抽时间看了下手机,突然间发现有母亲的语音微信,“大美,你在干什么,请回话,中午过来吃饺子。” 这让我小惊一场,忙回话:“我没事。妈,这是您儿自己在微信说话?” 这是什么话,听着母亲说话,还要犯这种低级错误,总是不大相信。 母亲回答:“当然!” 接下来还蹦出来一个害羞的表情,“不可能呀?前天母亲还不会用微信呢,今天怎么学会语音了,还会发表情?一定是有人拿着母亲的手机在帮忙。”我这样想。 打电话过去,“妈,您在哪儿?谁在您身边?” “家里,我自己呀。” “我爸不在?” “锻炼身体还没有回来。” “您自个儿会玩儿微信了?——”我说这话的时候,声音拖得很长。 “那有啥!我还会抢流量呢!” 啊?什么抢流量,第一次听说,这是我母亲?一下子咋进步成这样了?听说过抢红包,我还没听过抢流量。哎呀我的娘哎,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 母亲早已挂了电话,我赶忙看微信,上面已经发过来一堆语音,还有好几个可爱的、无奈的、兴奋的表情。我忽然间发现母亲像个老小孩,开心得不得了。 第二天去看望母亲,母亲边玩手机,边说:“你写的那篇《芦家窑》,留言有七八十条,那里边我认识的人不少。”母亲不认字,就认头像。 “我在群里把你的文章一发,人们发过来的表情都是赞,你知道我多高兴?多光荣?”母亲说的时候,脸上洋溢着浓浓的爱意、满满的幸福。我顿时觉得,孩子能给母亲脸上长光,对于母亲来说那是一个多么厚重的礼物! 母亲还想让我写写姥爷,这点心事在去年就提起过。她说:“你写这个那个的,你爸一念,我就说还不如写写你姥爷呢。”我当时听了没当回事,也没放在心上。后来,母亲好几次,话到嘴边,没说出来,可能看见我忙,一心疼就不忍张嘴了。 直到那天我陪着母亲回到她的老家时,母亲兴奋得像个小孩子,我猛地想起了母亲的那点心事。她大中午要拉着我在村里走走,每到一户残垣断壁的老院,看着坍塌的房屋,指着那久经风吹日晒雕镂刻花的窗户,有些伤感地感慨道:“这都是你姥爷给做的,看看上面那兽首、荷花还在呢,只是现在的年轻人谁还知道?” 那天,我陪着母亲在村子里转了一大圈,说了很多话,都是关于姥爷的。那个大高个子,留着山羊胡子,有着精湛的木匠手艺,还研究了一辈子易经、风水、禁忌的老人。当我说要把那些素材整理出来,好好写写姥爷的时候,母亲的眼睛猛然一亮,脸上的皱纹立马 导语 本书用最深情的文字诠释着情感的魅力,道出了作者内心深处善良纯美的个性和敏感的气质。同时,又潜伏着她对生活中一些无法洞悉和体验的状态,那种热情似乎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从父母的爱写到了朋友的情,之后又写到了故乡的味道。她娓娓道来的是一幕幕的因为懂你,因为爱你,最终把这些情感铭记在心上,幻化成文字,编辑成书《因为有你》。 序言 中美是个写作高手。 我一再地说过我的这个看法,我评价作品是否好,只 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能让读者看进去的,那就好。中美 的作品我都能看进去,看后都说好。所以我说她是个写作 高手。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凡是我看不进去的作品。不能说 不好。因为我说不好,不等于别人说不好。以此推论,如 果读者谁也不说好的,那就一定不是好作品了。 中美还是个写作快手。 她的头一本书《因为懂你》于去年七月出版没几个月 ,在年底时,她就把第二本书《因为爱你》的书稿给了我 ,让写序言。可这第二本书的序言,好像是刚交给她不久 ,她这第三本书《因为有你》的书稿,就又摆在了我的案 头。 当我读到《笛声》,立马有了一种清新的感觉。首先 是中美的笔风有了太大的变化。以往中美的笔触也有许多 细腻的地方,比如对亲人的怀念,对故乡的留恋,也都刻 画得细致入微。但在用词择句上,还是乡土气息很浓的。 《笛声》一开笔,对于进入地铁站那一刹那的心理叙述, 突然让我从乡村空旷的黄土地上一脚踏入了都市的虚无, 我有一种瞬间时空转移的感觉。或许是中美从乡村的旧梦 中醒了,回归了城市生活的日常。 从《笛声》来看,中美对于叙事有着极强的把控能力 ,无论是氛围的营造,还是对那个吹笛姑娘前后情绪变化 的描写,都是恰到好处,一步步把我带到了那个地铁站, 去感受一段凄关的爱情。于是,我满脑子都是《八月桂花 香》的旋律,只是歌词记得不是很清楚。 我喜欢文中的这一段:她站着吹笛子,旁边有一把软 凳子,类似马扎。我想给她拍照来着,但是我又没拍,我 怕姑娘不同意,又怕打破了这份宁静。呼的一阵风,列车 进站了,我看着她依旧沉浸在自己的笛声里,想与她交流 的机会被列车搅没了…… 读到这里,我似乎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一个空旷 的地铁站,一个有着都市沧桑感成熟的女子,一个漠然吹 着笛子的青涩女孩,背后是一列呼啸而过的地铁,背景音 乐是《八月桂花香》,此刻熟悉的旋律有些悲戚……无须 再去解释,这极强的画面感像极了某个电影片段。 所以,我重读此文的时候,全然忘却了以前读到的那 些她写的文字,感觉到了一个新的中美,已经蜕变,已经 脱胎换骨。 好在《爱,胜过一切》又把我拽回到熟悉的中美身边 ,那个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女子在用她的笔向 我描述狗狗的世界。 对于养宠物,我不是很在行,但是我知道狗狗是很有 灵性的动物。我也很奢望在我写作读书的时候,能有一个 这样知趣的小家伙陪伴着,那必定是很温馨的一个画面。 但我生性疏懒,不敢把这样可爱的小家伙抱回家里来却忘 记了照顾,于是只能保持羡慕的状态。我很喜欢在文字里 看到和小动物相处的情景,这样可以让我添加想象力。 在中美的笔下,狗狗毛姆让我着实忐忑了一番,尤其 是毛姆丢失后逃亡归家的场景。我承认自己有些潸然,心 情好久才平静下来。 我不愿再重复故事里的情节,只是把文章的结尾先与 读者分享:“时光如一指流沙,苍白了容颜,温润了岁月 。有些爱,淡淡地泛着馨香,默默地温柔陪着,成了心中 一股暖流。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不过是,人与人,人与 物的长情陪伴。且行且珍惜吧!有了爱,便胜过一切告白 !”这些词语,没有生硬的编排,也没有华丽的堆砌,正 如她自己所说,有的是,“温润”且“淡淡”。 我领略着陌生的爱情,熟悉的宠物,却在《彩霞出嫁 》的过程中再次被逗乐了。这个中美呀,怎么可以这样讲 述一只雌鹦鹉的故事呢?哎哟哟,“一个鸟类也会骚了吧 唧”,看见帅哥就要去“啄脚上的铁链子,啄一会儿看看 帅哥,再啄”,“这分明是想跟着人家私奔的节奏”。于 是,主人家便要给它找个“对象”,还给它准备了“嫁妆 ”。没想到的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彩霞嫁了丈 夫后居然贪恋小日子把主人淡忘了,倒不如那条叫作“小 不点”的狗狗。 故事虽然不长,却从这只鹦鹉身上看到了世间百态, 倒也令人感慨。只是中美对生活的挖掘态度愈发地让我吃 惊,写作来源于生活,这话太多,大家们都不止一次地提 起。可是,挖掘生活哪有那么简单,除了有着敏锐的观察 力之外,更多的是积淀。毕竟,每一种生活背后的哲理和 内涵只有积淀深厚的人才能感受得到,而中美恰恰就是这 样一个女子。 回想起中美的第一本书《因为懂你》,它让我认识到 了中美语言的朴实和对人生的感悟。第二本书《因为爱你 》让我认识到了中关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她善良淳朴的内心 世界。当第三本书《因为有你》再度集结的时候,我认识 到的则是中美精神世界的升华,这是她对于自身灵魂深处 的再一次审视。抛却了世俗的执念,追寻内心的平静,着 眼身边的美好,拈花微笑,笔下不惊不扰,取一泓清泉涤 荡红尘,就此足矣! 人生如她,便是美好! 《因为懂你》《因为爱你》《因为有你》就书名来讲 ,我猜想作者一定是有深意的。 问过中美,果不其然。 中美说:懂你,比爱更重要。爱,不一定懂。可懂你 的人,不需说太多,只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便云淡风轻, 踏实心安。懂,是世界上最温情的语言,它是岁月的一种 感动,它是心灵的一种呵护,是生命的一道风景。所谓“ 懂你”的人,并不是指对你的个人信息了如指掌,而是当 所有人都以为你快乐的时候,只有那个懂你的人,知道你 笑容背后的感伤与疼痛乃至坚强。 于是中美给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集取名为《因为懂你》 。 《因为爱你》,从散文的名字角度去思考,就可以看 出中美是个特别有情感的女人,她在用温情创作,创作主 体的内在情感也始终贯穿在文字中。尤其是对故乡情有独 钟的眷恋,每一处小景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每一处小景都 被她的文字温馨地记录下来,深深印在读者心里。《因为 爱你》道出了中美内心深处善良纯美的个性和敏感的气质 。同时,又潜伏着她对生活中一些无法洞悉和体验的状态 ,那种热情似乎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生活是规范的,是受到限制的,而文学作品可以在适 度范围之内,畅所欲言。中美用美好的文字,书写了情感 的故事,抒发了众多人内心深处的声音。这个无法不叫人 热泪盈眶,拍手叫好。 她说:“因为懂得,所以珍惜,因为珍惜,所以爱你 。”回到现实生活中,回到生命的存在上,回到人性本善 的情怀上。 中美从父母的爱写到了朋友的情,之后又写到了故乡 的味道。她娓娓道来的是一幕幕的因为懂你,因为爱你, 最终把这些情感铭记在心上,幻化成文字,编辑成书《因 为有你》。 有你,在心上,在脑海,在她的文字世界。一幅幅温 馨的画面,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中美用最深情的文字诠 释着情感的魅力。也许是随笔的写作让中美的创作灵感越 来越得心应手,也或许她本来就是个懂得生活,被生活爱 着的女人。 让我看到了一个最有情怀的女人,在用她的美丽善良 与温柔,去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天地。 懂你,爱你,有你。 中美以这种递进的方式,以洋洋七十万言的大著,写 出了散文三部曲。 那么,高手快手李中美的小说三部曲,何时奉献给读 者? 我想,时日不会太遥远。 曹乃谦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以亲情、友情、乡情为主题的散文集,作者用淳朴带着乡土气息的叙述方式,记录了对故园山川的爱恋,对父母亲人的眷恋以及对过往人生经历的感悟等。全书语言流畅,作者用细腻的文字勾勒出一个可感知、可触碰的生活空间,撷取回忆中那些美好与温馨、美丽与哀愁、感动与欣慰的瞬间。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