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针对“教授不教”“学生不学”等大学乱象,作者引经据典地对大学教师、大学生、课程、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等大学教学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展开了系统的理论分析。 本书还着重揭示了大学教师“教得好”和大学生“学得好”的内在逻辑。 在“深描”云南大学、北京大学的20余位良师真实鲜活的“让学”实践的基础上,作者建构了理想化之“教”的主要内容及其实现路径。 在深入解读杨振宁、江山、俞敏洪、乔和丹5个真实人物的大学故事的基础上,作者揭示了个人志向、科学研究、学术性阅读、专业教育等因素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如何让“教得好”成为大学教师的普遍追求?如何促进更多大学生“学得好”?作者分析了现实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介绍了部分国内高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实践。 作者简介 王菊,1971年生于云南宣威。1994年获北京 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西南政 法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北京大学管 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云南大学教务处副科长、 科长、副主任,以及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办公室 主任、人事处副处长等职。现任云南大学副研 究员,硕士生导师,高等教育研究院党总支书 记。讲授“教育社会学”“教育学的理论与 研究方法”“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师教育”等课 程,研究领域包括高等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 论、教师专业发展等。 目录 序一 序二 引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章 大学师生及其教学:理想与现实 第一节 大学教师,为“让学”而“教”的学者 第二节 大学生,即将独立的学习者和探索者 第三节 当大学师生因课程教学而相遇共处 第四节 在课堂这个“教”与“学”互碰的时空里 第五节 教育质量是教师与学生的联合产品 第二章 大学良师何以“教得好”:基于典型案例的理想化解释 第一节 “教谁?教什么?”:良师的学生观和教学指向 第二节 良师的课内之“教” 第三节 良师的课外之“教” 第四节 “打分”、鼓励和批评都出于“教育爱” 第五节 行动研究:良师“越教越好”的法门 第六节 良师教学的学术性与艺术性 第七节 良师的身份认同与职业自觉 第三章 大学生何以“学得好”:对典型个案的质性研究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种子”何以“开花结果” 第二节 “在这个年纪把读书这件事做好” 第三节 超越自卑,慢慢找到自我 第四节 走进象牙塔,走出象牙塔 第五节 慢慢修炼自我成长的力量 第四章 大学教学何以“治得好”:对当前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第一节 回归教育使命,匡复尊重教学的传统 第二节 实施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第三节 坚守学科规范和学术规则 第四节 用教学评价教师,促进学者和师者身份认同 第五节 让教师在共同体中实现专业成长 第六节 促进大学生“独创和自由”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