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东眺西望”这个词在大辞典里是有收录的,但在一 般的辞典中往往被割爱。作为成语,这个词姑且算是得到 认可的,但使用频率不高,其意为无论放眼何处都会联想 到相关的历史事件。收于本书中的20篇随笔,原连载于讲 谈社全20卷《世界历史(插图版)》附带的月报上。如插图 版其名,刊物中收录了大量照片和图表,读者在翻看书页 时,想必是真的在“东眺西望”吧。 20篇随笔当然与每卷的内容有所关联,但我在开始撰 写的时候,并没有读过每一卷的内容,因为每一卷的内容 必须在校对结束之前就提交。因此,我无法对每一卷的内 容进行解说,只能看着卷首目录上的标题,写一篇与该标 题有关的随笔。文章并非覆盖全卷内容,而是以我喜欢的 角度去述说我喜欢的内容。例如,从第12卷“东南亚世界 的形成”的目录来看,其内容从新石器时代起到中世纪, 再到18世纪殖民时期。而我为该卷写的月报随笔则是《通 向南海之路——中国文献中的东南亚》。可能有人会批评 我的立场过于偏重东方,缺少西方视角的观察。但是,一 共20页纸的篇幅不允许我从各个视角进行分析。说到底, 月报是顺带一读的东西,一定程度上的偏重应该是被允许 的。我想向各位读者表明,我在写作时有过这样一个心理 释然的过程。 同为东眺西望,今天我们的视野要远比4世纪的中国文 人更加开阔。我们现在是在全球范围内思考问题,考察历 史时也必须始终树立世界意识。为此,我们需要借助更多 的资料和更多的供给源。如果本书能成为这项工作的指南 ,将是我的万幸。 1991年8月 陈舜臣
目录 东方之光——亚洲大航海时代 追问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现代 茶叶改变世界——美国独立与茶叶 人类的步伐永无止境——“史前史”的厚重 无尽的宝库——“遗丘”和黏土板文字 光荣的起点与继承——从希腊、罗马至伊斯兰 神奇的魅力——印度史的源流 点与点之间——中国古代史之谜 塔什库尔干与阿拉穆特——两个伊斯玛仪教派 欧洲的光与影——不可思议的二重奏 分裂与断裂的背后——“大唐之春”前史 连接东方与西方——拜占庭与蒙古之后 草原风暴——游牧与定居的大戏 岁币的功能——填补文明的落差 通向南海之路——中国文献中的东南亚 近代欧亚——虚报风说书的背景 亚洲的解放——亚洲青春期的两位巨人 事件与信息传递——鸦片战争与日本开国 爱琴海的东与西——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意识 历史的节点——在现代史中生活 初版后记 文库版后记
精彩页 伊斯兰与伊比利亚半岛 亚当·斯密说,15世纪末发现美洲和开辟绕过好望角前往东印度的新航线,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美洲大陆本有原住民,所以“发现美洲”这种说法确实明显带有欧洲中心主义色彩。不过,这两件大事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分。亚、非、美三大洲因此与欧洲连为一体,人们看到了他们各自所熟悉的“世界”之外的世界。 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国——西班牙和葡萄牙,拉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正如瓦斯科·达·伽马在印度的那句话——“我们是来找基督徒和香料的。”——所指出的,驱使他们行动的,包含物质和精神双重动力。 然而,大航海是有前史的。无限地向前追溯可能没有尽头,但1 5世纪初,明朝郑和前往西亚和非洲的大航海,无论如何都不容忽视。早在发现好望角航线9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就开始了。第七次,即最后一次出海,于宣德六年(1431)出发,宣德八年(1433)返回。如果从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算起,也要比西方大航海早60多年,或许应该将其视为大航海时代历史的一部分,而不是其前史。 8世纪上半叶,伊比利亚半岛成为伊斯兰帝国版图的一部分,很长一段时间内属于伊斯兰文化圈。虽然伊比利亚半岛的伊斯兰帝国(欧洲多称撒拉逊)在蒙古西征之前已经开始分裂,但小君主国的统治一直持续到15世纪,直到基督徒发动收复失地运动。有人认为,伊比利亚半岛向新世界扩张也是借了该运动之威势,所以他们的扩张才带有浓厚的传播基督教信仰的十字军式色彩。然而,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受伊斯兰文化影响长达800年之久的伊比利亚半岛的基督徒,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其他世界”的生活,因而即便是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也知道应该如何与居于该地的异教徒打交道。美国对于他们来说的确是新世界,但东方的印度则未必如此。在那里,他们与他们熟悉的穆斯林商人之间,发生了火星四溅的商战. 郑和下西洋 瓦斯科·达·伽马炮击并占领的印度加尔各答,正是郑和自第一次下西洋开始就必经之地。这不禁让人想起郑和虽然是出生于云南的中国人,但同时也是穆斯林。人们发现了他父亲的坟墓,据墓志记载,他父亲姓马,字哈只。郑姓是明成祖(永乐帝)赐予郑和的姓氏,现在我们知道了他本来姓马。中国的穆斯林中姓马的占绝大多数,“马”是取“穆罕默德”的开头部分发音而来的。此外,郑和父亲的字哈只也并非特有的名字,而是授予有过赴麦加巡礼经历的穆斯林的称号“哈吉”的汉语音译。事实上,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虽然没有亲自去麦加巡礼,却从船队成员中选出七名穆斯林,命他们前往。 如果将郑和下西洋算作大航海时代的前史的话,这部前史堪称辉煌。据《明史·郑和传》记载,南京宝船厂建造的宝船长44丈(约150米),宽18丈(约62米)。经专家计算,相当于如今8000吨级的船舶。这样的大船一共建造了62艘,载官兵27800多人。不过,有很多史学家对这个数字持怀疑态度,甚至这一数字夸大其实的说法已成通说。然而,1957年南京郊外的宝船厂遗址出土了巨大的船舵,从舵的大小来看,《明史·郑和传》中的记载应无夸张粉饰之处。 P1-3 导语 《东眺西望(精)/陈舜臣随笔集》是陈舜臣随笔集首次在国内出版。陈舜臣的随笔笔触生动而又富有哲思,文风儒雅;独特的视角可让读者在琐碎日常中发现中日文化的诸多差异,感受不同视角及不同文化观照下的中国历史。全套系随笔可以多角度、立体全面地展现作者对历史、对文化、对中日关系的思考和感悟。读陈舜臣的随笔,恰似一杯香茶陪伴。听其侃侃而谈,无处不闻历史之苦涩、记忆之浓香。人生难免与无奈和躁动不期而遇,此书恰似一剂良药。 内容推荐 古今中外,人类上演着各种历史活动,文明的浪潮不断交替。陈舜臣先生的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可读性,还有双重文化的意蕴。在《东眺西望》中,他以优美的文笔描述了全球历史和文化,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到秦始皇陵兵马俑,再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文字清浅如水,读之顿觉眼口生香,如挹纸上。20篇随笔小文,均以全球视角审视过去,展望未来,探索人类睿智与历史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