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在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中,引入科学的指标体系,并通过连续性的全国问卷调查,显现各种指数的变动情况,对于全面理解政治文化的基本走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的全国性问卷调查和2016年南开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的全国性问卷调查,都与中国政治文化指数有密切的关系。本书是对两次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的研究成果之一,重点是对政治文化指数的变动情况作出综合评估。 基于问卷调查计算的政治文化指数,以及所反映的政治文化形态和不同公民群体的指数差异等,还需要持续性的问卷调查加以进一步的验证,但本书所提供的各种基础数据,对于相关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应能提供重要的帮助,并使更多的人持续关注政治学的量化研究成果。 目录 第一章 基于全国性问卷调查的政治文化指数建构 一 政治文化指数的指标体系 二 两次全国性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第二章 两次调查反映的政治认同情况 一 体制认同 二 政党认同 三 身份认同 四 文化认同 五 政策认同 六 发展认同 七 政治认同的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第三章 两次调查反映的危机压力情况 一 政治危机压力 二 经济危机压力 三 社会危机压力 四 文化危机压力 五 生态危机压力 六 国际性危机压力 七 危机压力的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第四章 政治认同与危机压力的关系 一 政治认同与政治危机压力的相关性 二 政治认同与经济危机压力的相关性 三 政治认同与社会危机压力的相关性 四 政治认同与文化危机压力的相关性 五 政治认同与生态危机压力的相关性 六 政治认同与国际性危机压力的相关性 七 政治认同与危机压力的相关性 第五章 影响政治认同与危机压力的主要因素 一 权利认知 二 利益认知 三 政治沟通认知 四 政治参与行为 五 公民满意度 六 五种影响因素的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第六章 五个影响因素与政治认同、危机压力的关系 一 权利认知与政治认同、危机压力的关系 二 利益认知与政治认同、危机压力的关系 三 政治沟通认知与政治认同、危机压力的关系 四 政治参与行为与政治认同、危机压力的关系 五 公民满意度与政治认同、危机压力的关系 第七章 政治认同重要变化的检验与分析 一 维系高水平身份认同的基本要素 二 发展认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 文化认同呈现的重要变化 四 政党、体制和政策认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八章 危机压力重要变化的检验与分析 一 政治危机压力增强的原因 二 经济危机压力增强的原因 三 文化危机压力增强的原因 四 生态危机压力增强的原因 五 社会危机压力涉及的重要问题 六 国际性危机压力涉及的重要问题 第九章 政治文化指数的构成与变化 一 两次问卷调查的政治文化指数比较 二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性别 三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民族 四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年龄 五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学历 六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政治面貌 七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职业 八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户籍 九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单位 十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收入 十一 政治文化指数的差异比较:区域 十二 指数反映的中国政治文化形态 导语 政治文化指数和政治文化影响因素指数的基本数据来自全国性的“中国公民政治文化”问卷调查,并可依据调查结果对指数的变化作科学性的分析。 本书将按照政治文化指数和政治文化影响因素指数的指标体系,对2012年问卷调查和2016年问卷调查的情况进行综合性的比较,说明各指数的变化情况,并依据调查数据对变化原因作出基本的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