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风协理宁国府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天逝黄泉路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机敏动诸宾 第十八回 林黛玉误剪香囊袋贾元春归省庆元宵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染相思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通灵玉姐弟遇双仙 第二十六回 蘅芜苑设言传密语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重情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公子追欢笑拾麒麟侍儿论阴阳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第三十九回 村老妪谎谈承色笑情痴子实意觅踪迹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语潇湘子雅谑补余音 第四十三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侣 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第五十回 芦雪庭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第五十五回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 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莽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第五十九回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绛云轩里召将飞符 第六十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第六十一回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褶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第六十四回 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珮 第六十五回 贾二舍偷娶尤二姐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 第六十七回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人大观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第六十九回 弄小巧用借剑杀人觉大限吞生金自逝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第七十二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第七十三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天风流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娩姬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第七十九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吼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第八十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第八十一回 占旺相四美钓游鱼奉严词两番人家塾 第八十二回 老学究讲义警顽心病潇湘痴魂惊恶梦 第八十三回 省宫闱贾元妃染恙闹闺阃薛宝钗吞声 第八十四回 试文字宝玉始提亲探惊风贾环重结怨 第八十五回 贾存周报升郎中任薛文起复惹放流刑 第八十六回 受私贿老官翻案牍寄闲情淑女解琴书 第八十七回 感秋深抚琴悲往事坐禅寂走火人邪魔 第八十八回 博庭欢宝玉赞孤儿正家法贾珍鞭悍仆 第八十九回 人亡物在公 精彩页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日“甄士隐”云云。 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日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祷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知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并不足妨我襟怀;况那晨风夕月,阶柳庭花,更觉得润人笔墨。虽我不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日‘贾雨村’云云。更于篇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本旨。”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起?说来根由虽近荒唐,细按颇有趣味。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女娲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人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哀。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气宇不凡,丰神迥异,来至峰下,席地坐谈。见这一块鲜明莹洁的石头,且又缩成扇坠一般,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几个字,使人一见你便知是件奇物;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去安身乐业。”石头听了,喜不能禁,乃问:“不知可镌何字?携到何地方?望乞明示。”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说着,便袖了那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竞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人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人红尘,历尽一番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偈云:“无材可去补苍天,枉人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诗后便是此石堕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的琐事,以及闲情的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情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的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 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也!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竞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不可?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反倒别致新奇,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适趣闲文者甚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者,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涂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更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竞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俗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等事,那里有工夫去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事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样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言,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子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旧稿。我师意为何如?”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了半晌,想这《石头记》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的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 导语 《红楼梦》的主题是永恒的,时代会变,人性不变。《红楼梦》对一个时代的呈现,对人生意义的探讨,对生命价值的追问,是送给每个读者的礼物。《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身份证,是对中国式哲学、中国式艺术、中国式生活的深度解析。 序言 每一部名著,都经受过历史老人苛刻的检验。换句话 说,只有通过了历史老人苛刻检验的文化产品,才能称得 上是名著。同样的,每一部名著,也都经受过地域空间的 检验。换句话说,只有跨越了地域空间遥远阻隔的文化产 品,才能称得上是名著。 名著能否不朽,不在于镌刻金石还是抄录纸张,也不 在于尘封书库还是流传网络,而在于名著本身是不是蕴含 着隽永而灵动的意义、丰厚而深邃的精神。有了这些,名 著便足以不朽。而不朽的名著,借助读者的观赏和阅读, 更加得以长存。 我们为读者呈献的“名著导读名家讲解版丛书”,以 最新版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设置的“名著导读”及“自主阅 读”所列书目为基础,包括数十部精挑细选的古今中外名 著,有中国古典的《世说新语》《唐诗三百首》《三国演 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 有中国现代的《朝花夕拾》《呐喊》《骆驼祥子》《湘行 散记》《山地回忆·芦花荡——白洋淀纪事》……还有来 自域外的《格列佛游记》《简·爱》《猎人笔记》《名人 传》《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泰戈尔诗选 》……它们不仅是货真价实的文化精品,更是蕴藏丰富的 文化宝藏。 阅读名著,既是一场灵魂的对话,也是一场生命的体 验。在这场灵魂对话中,读者可以自由自在地超越渺远的 时间和广袤的空间,“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 机《文赋》)。在这场生命体验中,读者可以出入自如地周 游外在的宇宙和内在的心灵,“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 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每一个人,当他呱呱落地的时候,都有一颗赤子之心 ,犹如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 图画。而阅读就是这支写字和绘画的生花妙笔,阅读名著 就是为洁白的心灵书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彩绘最新最美的 图画。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 ,凭借他们自身丰富的文化修养、生活体验、审美感受和 人文精神,将陪伴每一位读者,走进中外名著的文本世界 ,欣赏五彩缤纷的文学景观,享受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对每一位读者来说,接受“名著导读名家讲解版丛书 ”,既是一次阅读的挑战,也是一次思考的挑战。 我相信,你一定愿意接受挑战,也一定能够成为挑战 的胜者。 我也相信,经历中外名著洗礼的心灵,是最为玲珑剔 透的心灵,也是最为绚丽多彩的心灵。能够永远葆有这样 的心灵,是一生之福。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郭英德 2016年12月28日 内容推荐 《红楼梦》是清代乾隆年间诞生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的前八十回,其作者是作家曹雪芹;对高鹗续作后四十回,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这部巨著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深刻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靡丑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书中所表现的以反封建主义的叛逆精神为思想内容的爱情,富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此书在创作艺术上成就巨大,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结构宏大完整而又自然浑成,使千头万绪、参差错综的种种事件和众多的人物活动,紧密联系贯通,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言洗练、自然、形象,极富艺术表现力。《红楼梦》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创作艺术上,都代表了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高成就,它是民族文化遗产中光华四射的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