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鲁滨孙飘流记(6下)/小学生名家经典快乐阅读书系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英)丹尼尔·笛福 |
出版社 |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鲁滨孙出身于中产阶级,他父亲常用知足常乐的哲学教育他,要他满足现状。但他还是抵挡不住海外新世界的诱惑,几次三番地出海闯荡,终于有一次被困在了一个荒岛上。二十八年的孤岛生活仍然未能阻止他的冒险精神,他凭着坚韧的毅力,在荒岛上造房子、修田地、种粮食、养牲畜,硬是把荒岛建成了一个世外桃源,最后终于脱险,返回了欧洲。 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英国小说家。生于商人家庭。早年经商,到过欧洲大陆各国。以写政论和讽刺诗著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资本主义工商业。晚年发表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体小说和历史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描写英国商人鲁滨孙海上遇难、流落荒岛二十八年的故事。其他小说有《辛格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大疫年日记》等。 目录 第一章 初航遇险 第二章 沦为海盗的奴隶 第三章 逃出海盗港 第四章 在巴西安家 第五章 倒霉时刻上船 第六章 搜集船中残物 第七章 构筑栖身堡垒 第八章 孤岛上的新生活 第九章 自给自足 第十章 环游全岛 第十一章 辛勤劳作 第十二章 造独木舟 第十三章 手艺日益长进 第十四章 沙滩上的脚印 第十五章 海岸上的人骨 第十六章 深居简出的生活 第十七章 第一次听到人声 第十八章 我的仆人“星期五” 第十九章 再造一只独木舟 第二十章 攻击野人 第二十一章 去美洲殖民地的计划 第二十二章 镇压叛乱 第二十三章 夺回大船 第二十四章 收回巴西财产 第二十五章 衣锦还乡 序言 你曾长期独处过吗?你能够孤身一人在荒岛上生活多 年吗?你能够给自己建造房屋,学会种植谷物并制作面包 ,学会用动物的皮为自己缝制衣服吗? 鲁滨孙·克罗索厌倦了英国家里恬静的生活。他决意 成为一名海员,周游世界。他有很多激动人心的冒险经历 ,并于1659年登上了一艘从巴西开往非洲的船只。一天, 来了一场可怕的风暴。帆船开始碎裂,克罗索和他的朋友 们立即为求生而与愤怒的大海抗争。所有的朋友都死了, 唯有鲁滨孙活下来并到达了陆地。他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 的荒岛上——孤独无援,没有食物,没有船只,无路可逃 。 随后的二十七年他将在那儿生活…… 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是英国小说家、报 纸撰稿人、政论小册子作者,曾被称为英国小说和报刊之 父。笛福出身于伦敦一个反对英国国教的新教徒家庭,属 中下层资产阶级。他的一生正处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及其 政权逐渐巩固的时期。政治上,笛福代表了工商资产阶级 的利益,并忠诚于新教。 笛福早年经营内衣、烟酒、制砖等业,曾到国内外许 多地方经商,后破产入狱。他几乎一生都在负债中度日, 最后还是为了避债而客死异乡。 笛福在经商的同时从事政治活动,写了许多政治宣传 小册子而几番入狱。1703年,因反对国教而被捕并被罚“ 枷刑示众”三次。为此他写了《立枷颂》表示抗议。受罚 期间,伦敦市民向他欢呼、祝酒、献花,视他为英雄。 笛福五十九岁开始写小说。1719年发表第一部小说《 鲁滨孙飘流记》,大受欢迎。书中主人公聪明能干,充满 活力,不信天命,相信“常识”;情节结构细致逼真,不 落斧凿痕迹;虽为虚构,但写得使人如身临其境,不由得 不相信。其他小说作品有《辛格尔顿船长》(1720)、《 摩尔·弗兰德斯》(1722)、《杰克上校》(1722)、《 罗克萨娜》(1724)等,此外还有传记、游记以及关于经 商的书,但无一不是投合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 关于《鲁滨孙飘流记》的成就,已有许多前人名家评 说,我就不想多费笔墨了。一句话,《鲁滨孙飘流记》形 象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处在上升时期的精神面貌,塑造了那 个时期资产阶级的一个典型人物。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他(鲁滨孙)一方面是封建社会诸形态下的产物;另一 方面他又是十六世纪以来新发展的生产力的产物。”《鲁 滨孙飘流记》形象地帮助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一历 史阶段的一些特征。 不同时代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宗教人士、文学史家 和文艺评论家,可以从各个角度解读《鲁滨孙飘流记》。 例如,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创造文 明的过程,什么是幸福和自由,沟通与宽容的重要性,其 他诸如种族、民族、宗教、战争、和平、人道、坚忍、勤 劳、事件等等,无一不可以对小说所表现的思想及其意义 进行探讨。但一般读者,不论是青少年或中老年,都只把 其作为一部冒险小说来阅读消遣而已。这部小说之所以风 靡一时而又历久不衰,并不是因为历代评论家的种种褒扬 ,而是因为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小说从初 版至今,已出了几百版,译成了世界上的各种文字。据说 ,除了《圣经》之外,《鲁滨孙飘流记》是再版次数最多 的一本书。今天,该书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 小说,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的名著。但在当时, 它只是一部畅销的通俗小说,连粗通文化的厨娘也人手一 册。究其原因,我想不外乎两点:一是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二是叙事语言通俗易懂。 《鲁滨孙飘流记》从十九世纪开始,就成为经典的少 年读物。小说中的冒险故事以及那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 对于少年是很有吸引力的,而其中的道德灌输也为家长所 乐见。欧洲十八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卢梭(1712—1778) 建议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子首先应当读读这本书。 小说的主要价值在于鲁滨孙这个典型人物。那么,青 少年读者能从鲁滨孙身上学到些什么呢? 鲁滨孙是一个有活力、有创造意识的人。他不怕艰难 困苦,在逆境中始终奋发向上。他热爱劳动,善于创造, 敢于向自然索取生活资料。在荒岛上,他形单影只,孤独 无援,但他完全靠自己独立地干。他是个坚毅的人:没有 工具,自己想办法制造;第一次做不成,重新再做,不做 成不罢休。他能将劣境转变成适于生存的环境。笛福本人 就强调做人要勤勉。小说不仅给予体力劳动以极高的赞扬 ,而且也强调经营管理。独自一个人时,鲁滨孙把小岛经 营得有条有理;一旦有了居民,他就成了主人,成了“总 督”。当然,鲁滨孙也是个殖民主义者,这表现在他对落 后民族的态度及对领土的占有观念上。因此,他勤奋劳动 ,首先是为了生存,同时也是为了私人的占有,并把殖民 主义合法化。这些当然是作者及其小说的时代局限性。但 总的说来,《鲁滨孙飘流记》颂扬了劳动,颂扬了人与自 然的斗争。小说生动地显示给读者这样一条人所共知的真 理:劳动创造世界。小说以生动、吸引人的故事说明,即 使是一个普通人,只要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就可以 做出不平凡的事业。这就是《鲁滨孙飘流记》为什么至今 没有失去它的光彩,而且也永远不会失去它的光彩的原因 。 前面提到,笛福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鲁滨孙飘流 记》也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有的评论 家认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是作者的另一部小 说《摩尔·弗兰德斯》)。不管怎么说,《鲁滨孙飘流记 》作品语言通俗流畅,故事叙述自然生动,奠定了英国小 说的基础。 这是一个节译本,删节过程中主要做了两件工作:一 是删去了过多的宗教内容和冗长的细节描写,但保留了作 品的主要情节和精神;二是划分了章节,并给每个章节加 了标题,以便于青少年读者阅读。 郭建中 陆平 导语 鲁滨孙·克罗索厌倦了英国家里恬静的生活。他决意成为一名海员,周游世界。他有很多激动人心的冒险经历,并于1659年登上了一艘从巴西开往非洲的船只。一天,来了一场可怕的风暴。帆船开始碎裂,克罗索和他的朋友们立即为求生而与愤怒的大海抗争。所有的朋友都死了,唯有鲁滨孙活下来并到达了陆地。他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荒岛上——孤独无援,没有食物,没有船只,无路可逃。 随后的二十七年他将在那儿生活…… 《鲁滨孙飘流记》从十九世纪开始,就成为经典的少年读物。小说中的冒险故事以及那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对于少年是很有吸引力的,而其中的道德灌输也为家长所乐见。欧洲十八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卢梭(1712—1778)建议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子首先应当读读这本书。 精彩页 一六三二年,我生在约克市一个上流社会的家庭。我们不是本地人。父亲是德国不来梅市人。他移居英国后,先住在赫尔市,经商发家后就收了生意,最后搬到约克市定居,并在那儿娶了我母亲。母亲娘家姓鲁滨孙,是当地的一家名门望族,因而给我取名叫鲁滨孙·克罗伊茨内。由于英国人一读“克罗伊茨内”这个德国姓,发音就走样,结果大家就叫我们“克罗索”,以至连我们自己也这么叫、这么写了。所以,我的朋友们都叫我克罗索。 我有两个哥哥。大哥是驻佛兰德的英国步兵团中校,著名的洛克哈特上校曾带领过这支部队。大哥是在敦刻尔克附近与西班牙人作战时阵亡的。至于二哥的下落,我至今一无所知,就像我父母对我后来的境况也全然不知一样。 我是家里的小儿子,父母亲没让我学谋生的手艺,因此我从小只是喜欢胡思乱想,一心想出洋远游。当时,我父亲年事已高,但他还是让我受了相当不错的教育。他曾送我去寄宿学校就读,还让我上免费学校接受乡村义务教育,一心一意想要我将来学法律。但我对这一切都没有兴趣,只是想航海。我完全不顾父亲的愿望,甚至违抗父命,也全然不听母亲的恳求和朋友们的劝告。我的这种天性,似乎注定了我未来不幸的命运。 我父亲头脑聪明,为人慎重。他预见到,我的意图必然会给我带来不幸,就常常严肃地开导我,并给了我不少有益的忠告。一天早晨,他把我叫进他的卧室。那时他正好痛风病发作,行动不便。他十分恳切地对我规劝了一番。 他问我,除了为满足我自己漫游四海的癖好外,究竟有什么理由要离弃父母、背井离乡呢?在家乡,我可以经人引荐,在社会上立身。如果我自己勤奋努力,将来完全可以发家致富,过上安逸快活的日子。他对我说,一般出洋冒险的人,不是穷得身无分文,就是妄想暴富;他们野心勃勃,想以非凡的事业扬名于世。但对我来说,这样做既不值得,也无必要。就我的社会地位而言,正好介于两者之间,即一般所说的中间地位。从他长期的经验判断,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阶层,这种中间地位也最能使人幸福。他们既不必像下层大众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而生活依旧无着,也不会像那些上层人物因骄奢淫逸、野心勃勃和相互倾轧而弄得心力交瘁。他说,我自己可以从下面的事实中认识到,中间地位的生活确实幸福无比。这就是,人人羡慕这种地位,许多帝王都感叹其高贵的出身给他们带来的不幸后果,恨不得自己出生于贫贱与高贵之间的中间阶层;明智的人也证明,中间阶层的人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接着,他态度诚挚、充满慈爱地劝我不要耍孩子气,不要急于自讨苦吃,因为不论从人之常情来说,还是从我的家庭出身而言,都不会让我吃苦。他说,我不必为每日生计去操劳,他会为我安排好一切,并将尽力让我过上前面所说的中间阶层的生活。如果我不能在世上过上安逸幸福的生活,那完全是我的命运或我自己的过错所致,他已尽了自己的责任。因为他看到,我将要采取的行动必然会给我自己带来苦难,所以,他向我提出了上面的忠告。总而言之,他答应,如果我听他的话,安心留在家里,他一定尽力为我做出安排。他从不同意我离家远游。如果我将来遭遇到什么不幸,那就不要怪他。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