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文以视觉心理学为理论依据,探讨观看电影的视觉原理和电影视觉空间的创造规律。全文共七个部分: 前言在归纳前人关于视觉和空间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将要运用的研究方法。 导论通过观众对电影的看和摄影机的看、对现实世界的看的比较,阐述前者的视觉过程,为研究电影空间奠定理论基础。 第一章分析银幕作为电影的成像媒介对塑造电影空间的潜在规定,并比较标准银幕、宽银幕和屏幕的空间性质。 第二章讨论色彩和光线元素的视觉原理与空间构成语法。 第三章论述体势、似动和剪辑的视觉机制与空间生成规律。 第四章比较居室电影、影院电影与广场电影的场所特征、电影文化属性和观影反应方式。 结语综括全文并提出对未来研究在方法、内容和方向方面的希望。 作者简介 唐建军,1967年9月出生,安徽绩溪人。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历任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艺术研究所所长助理,原文化部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副主任、调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研究方向为电影理论、党建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表电影学、文化学论文与评论、电影剧本及诗歌40余篇,多次参加全国性电影及党建学术研讨会,数次获得论文一等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影视学科副主编,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目录 自序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导论:眼睛与摄影机:电影的视觉基础 第一节 眼睛与摄影机的构造和功能 一 眼睛的构造与功能 二 摄影机的构造与功能 第二节 人眼的看与摄影机的看 一 视阈 二 自由度 三 准确性 四 变形与补偿 第三节 看现实世界与看电影 一 自主性 二 眼动 三 空间辨别 四 运动感知 第一章 媒介与力场:影片空间的视觉规定 第一节 银幕的惯例 一 白色 二 横式长方形 三 正面垂直悬挂 第二节 银幕的格式塔质 一 张力场 二 边线 三 内部 第三节 银幕视觉空间的组织律 一 静态空间 二 动态空间 第四节 标准银幕·宽银幕·屏幕 一 视觉效果 二 视觉风格 第二章 电影视觉空间的分解 第一节 色彩 一 色彩视觉原理 二 色彩的空间语法 第二节 光线 一 光线的视觉原理 二 光线的空间语法 第三章 电影视觉空间的建构 第一节 体势 一 何为体势 二 体势元件 三 体势类型 四 两个规律 第二节 似动 一 似动原理 二 欧氏空间与非欧空间 第三节 剪辑 一 视觉原理 二 三条规律 第四章 场所与面孔:电影的观看空间 第一节 居室 一 空间形式 二 观众构成 三 视觉感受器 四 反应方式 第二节 影院 一 空间形式 二 症候特征 三 反应方式 第三节 广场 一 空间形式 二 电影表征 三 观众组织 四 集团反应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出版后记 导语 本书充分吸收前辈研究成果,以实验心理学为基本方法,以视觉感知为基本角度,以电影视觉空间为基本问题,由点到面,由静到动,由镜头到作品,抽丝剥茧,条分缕析,构建了认识电影本质的独特框架,给电影的创作、欣赏和研讨打开了一扇颇具特色的大门。 |